2813.第2813章

第2813章

“進軍順天府,這……還是太激進了一點吧?如果明廷誤判了我們的目的,那很可能會導致前功盡棄!”白克思看着牆上的地圖默默思忖一番,最終還是不敢對陳一鑫的計劃表示贊同。

他毫不懷疑陳一鑫麾下部隊的戰鬥力,但如此行事所將造成的後果難以預料,政治影響恐怕會遠遠超過軍事意義。一旦再啓戰端,海漢在兩年前好不容易與大明達成的一系列協議可能就會變成廢紙了,而執委會關於和平交接的所有規劃也都得重新回到起點。

陳一鑫也並不否認白克思的看法:“的確風險會比較大,但如果我們照此行事,對明廷起到的震懾效果應該是最好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看清自己的處境,想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白克思道:“或許我們應該考慮先嚐試比較傳統的方法……比如在天津衛附近舉行公開的軍事演習,這樣既可以嚮明廷傳遞警告信號,又不至於讓其對局勢發生誤判。”

陳一鑫道:“這當然也不失爲一種解決方案,但我擔心的是這樣的力度還不夠。以我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很難判斷明廷的決心有多大,如果演習沒有起到足夠的震懾效果,那我們要不要假戲真做?”

白克思道:“力度夠不夠,應該還跟演習的規模相關吧?我看不妨加大演習投入的兵力,如果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那再考慮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白克思和陳一鑫各自讓了一步,總算是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但要如何實施,白克思又並非軍中將領,對北方情況所知也有限,顯然沒法直接參與指揮,還是得交給陳一鑫來操作。

與此同時,白樂童正在陳平遼等人的陪同之下,參觀登州中學。這所學校坐落在城南,校址是以前官辦的登州書院,海漢接管後做了一些修補改建,便開始掛牌辦學。

雖然門面看上去有些不太起眼,但這是整個登州境內唯一的一所中學,與福山縣的職業技術學院並稱爲登州的兩大高等學府。

校長名叫趙溥,年紀倒是不大,才三十多歲,登州本地人氏,1632年因爲登萊之亂逃難出去,輾轉到了三亞。因爲他有些文化基礎,當時年紀又小,在接受移民篩選時,便作爲培養對象被送去念書了。

趙溥在三亞唸了幾年書,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前幾年北方大區在三亞高薪攬才,趙溥也有意回家鄉發展,於是便趁此機會回到山東。憑藉着以前的從業經驗,趙溥很順利地出任了登州中學校長一職。

雖說這個職位不算是什麼高官,但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卻着實不小。陳一鑫之所以將中學設置在人口並不算太多的登州城,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爲這裡的軍人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所以這登州城裡裡外外的頭面人物,乃至有能力把子女送來這裡就讀的外地士紳權貴,見着趙溥都要尊稱一聲“趙夫子”或者“趙先生”。

白樂童好奇問起趙溥當年在三亞上學時師從何人,這一問卻是問對了,原來趙溥當年的授業恩師就是寧崎,按輩分說起來也算是白樂童的師兄了。

趙溥不無感慨道:“說起來在下自從回到登州,就再未有南下拜見恩師的機會,一晃也有四五年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一切安好。”

白樂童道:“趙師兄不必擔心,恩師生活規律,身體硬朗,如今仍在三亞書院兼職任教。”

有了這層關係,兩人自然而然親近了許多。趙溥一邊帶路參觀學校,一邊向白樂童介紹這裡的辦學情況。

登州中學目前是三年制,招生對象主要是登州下轄這幾所官辦小學的畢業生,以及登州城駐軍部隊的子弟。不過招生範圍雖廣,但實際招收入校的生員卻並不算多,每一屆也不過才百十來人,最多的時候也沒到兩百人。

究其原因,還是生源規模有限,登州這幾所小學每年培養出的畢業生,加在一起雖有千人上下,但能有足夠資質進入中學繼續學習的,卻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北方大學的文教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唸完小學基本就能在本地找到不錯的工作,運氣好趕上官府衙門招人,甚至還能混個吃皇糧的差事。而且除了中學這條路之外,還有職業學院這個回報更快的渠道可選,很多民衆因此並不願意讓子女再多花三年時間,去接受成本更高但回報未知的進階教育。

白樂童問道:“唸完中學,今後前途更爲廣闊纔是,爲何民衆不選這條路?莫不是看中了職業學院的就業前景?”

趙溥苦笑道:“不止如此,去職業學院唸書,入學的時候往往就有用工單位等着了。那些礦場財大氣粗,只要學生願意早早簽下用工協議,在他們唸書期間還能有豐厚的獎學金可拿,這條件哪是我這中學能比的?”

“唸完中學出來,雖然也能找份不錯的差事,但收入卻未必比得過職業學院出來的學生。而且在民衆看來,職業學院學的那纔是傍身的本事,中學所學反倒沒那麼實在。”

白樂童聽得連連搖頭道:“這實在是短視,不念中學,今後又哪能有晉升向上的機會!”

趙溥道:“普通人哪會明白這中間的門道。真懂的人,也不會在意需不需要讓子弟讀登州中學了。”

趙溥畢竟是在三亞待過好些年的人,對於海漢的社會結構和官僚體系都有一定的認知,自然明白海漢上層對文化素質的重視。平民出身的子弟要想往上爬,要麼投軍入伍積累戰功,要麼就只能依靠海漢的文教體系,通過苦讀來獲得更多的機會。

但普通人往往沒熬到真正的機會出現時就已經放棄了繼續進修,而那些明白其中門道的人,卻會覺得登州中學這樣的教育機構只是雞肋,他們會設法將子女送到教育條件更好的南方地區,甚至直接送到三亞就讀,這樣在念完中學之後,還有機會進入更高等的學府進修,屆時能得到的就業前景可就遠非普通人所及了。

(本章完)

3181.第3181章3168.第3168章2689.第2689章第1783章 爲國爲民3284.第3284章第1075章 一路向北2399.第2399章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3269.第3269章3163.第3163章第142章 轉運策略2572.第2572章第1242章 這是村莊還是堡壘第六百二十三章 錢天敦的彙報第八百二十九章 軍火貿易與對外政策第2253章第八百零八章 林中抓捕第2003章第1977章第2081章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1964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緊的財政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2410.第2410章第2301章第70章 新兵(一)第281章 打頭陣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2196章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3242.第3242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2877.第2877章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第1847章 正式接手第396章 攻入皇城第1324章 在劫難逃第1322章 海上交鋒3136.第3136章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190章 補給物資的籌備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第2230章第2204章第118章 海外考察(五)第1604章 接盤條件第1945章第55章 崖州城(二)2623.第2623章第178章 生理需求3137.第3137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3101.第3101章3287.第3287章3189.第3189章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88章 僕役市場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1155章 掃蕩金州灣2824.第2824章第1307章 平衡點第2110章2564.第2564章3251.第3251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3029.第3029章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295章 全面推進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第1639章 速戰速決第1597章 爲難之處第74章 收買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2204章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第1076章 膠州灣2898.第2898章3060.第3060章3309.第3309章2598.第2598章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3066.第3066章3310.第3310章3069.第3069章第1941章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2852.第2852章3175.第3175章3416.第3416章第192章 駐廣辦的領導班子2591.第2591章第2200章第1523章 地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