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第2812章

第2812章

在海漢與大明之前所簽署的停戰協定中,雙方明確規定,大明作爲戰敗方,需向海漢俯首稱臣,逐步移交統治權,其中也包括武裝力量的指揮權在內。

但客觀現實要比書面協議複雜得多,海漢並沒有足夠的能力一口吞掉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積累下來的家底,也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化掉這一大鍋肉。

想接管大明治下的州府,可不是隨便派幾個官員進駐當地就能完成的任務。至於接管大明的軍隊,那就更加困難了,就算明廷下旨,也未必能讓各地的軍頭們心甘情願地交出兵權。

而且雙方心裡都很明白,這份協議的真正目的其實是停戰,而非立刻完成政權交接。

不管是大明還是海漢,都不願在當下展開一場全面戰爭。大明自知不敵,與海漢交戰只會加速耗盡已經所剩無幾的國力,到時候就算能扛住海漢,類似農民軍之類的武裝組織屆時也會在國內資源耗盡時再次死灰復燃。

而海漢不願全面開戰的原因則更爲複雜一些,執委會綜合考量後認爲開戰弊大於利,所以更傾向於在施加軍事壓力的同時,通過經濟、文化等手段來逐步瓦解明王朝的權威,以相對和平的方式來完成對大明統治區的接收。

通過停戰協議,大明爲自己爭取到了緩衝時間,可以在停戰狀態下繼續籌措錢糧,操練新軍。而海漢則是獲得了一個正統的名分,今後不管是和平過渡,還是武力交接,奪取天下都是名正言順。

孫丙所提到的這些跡象如果屬實,那麼在可預見的未來,雙方很可能又將會回到軍事對峙的局面,甚至不乏爆發武裝衝突的風險。

但白克思絲毫不爲所動,他認爲北方大區提供這些信息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執委會相信擴充武裝力量的必要性。否則以陳一鑫在北方地區的影響力,又豈會坐視大明這些備戰性質的不友好舉動,恐怕早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嚮明廷施加壓力了。

“軍事手段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選擇,我想知道,北方大區有沒有通過正式的外交渠道,就此嚮明廷發出過告誡。”

作爲執委會的代表,白克思的立場還是要保持與執委會一致。如果他對北方大區升級對抗的做法表示鼓勵,那可能就會引來其他大區的效仿,以各種理由爭相對地方武裝力量進行擴充,甚至會自作主張採取一些對外軍事行動。

一旦各個大區從中嚐到甜頭,那麼今後很可能會頻繁出現“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狀況,加速海外大區形成武裝割據的局面,到時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陳一鑫做個手勢,旁邊立刻有副官遞上一份文件。

“這是年初的時候,我向明廷發出的質詢函副本,以及明廷的答覆,你可以看看。”

白克思接過文件翻看了一下,陳一鑫在公文中提出的質詢中規中矩,便是詢問明廷爲何要在山東周邊多地加固城防,整兵備戰。而明廷的答覆倒也簡潔明瞭,就是對此統統予以否認。

“在這之後,這些地方的城防工事也沒有停工,還在繼續進行,所以我有理由認爲,未來在接收這些地區的時候,我們會遭受武力抵抗。”陳一鑫見白克思放下了文件,又補充了幾句。

白克思相信陳一鑫不會對公文作假,但他同時也注意到,陳一鑫提出質詢的同時,並沒有強調海漢將對這些行爲採取何種對應。這就是說,陳一鑫其實沒有就此嚮明廷施加足夠的壓力,或許這便是明廷敢於將此推得乾乾淨淨不認賬的原因。

陳一鑫走了該走的程序,但並沒有充分運用外交手段,這在白克思看來,很可能是他有意爲之。先放任對方行事,直到局面明朗後,再動用武力施以懲戒,這樣不管是修建軍事工程還是擴編軍隊,都有了充分的理由。

當然了,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白克思肯定不會點破,只是順着陳一鑫的話往下問道:“那你是什麼想法?”

陳一鑫肅容道:“我認爲有必要在合適的時候採取行動,徹底打碎明廷不切實際的幻想,讓其回到談判桌前,老老實實地接受我們開出的條件,不要再做無謂的掙扎。”

白克思繼續問道:“你打算怎麼做?”

陳一鑫道:“我準備在這些修築城防工事的地方選擇一兩處作爲目標,率軍攻打,城破即退,作爲警告。若是明廷仍然不思悔改,一意孤行,那再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白克思不置可否地問道:“以你和明廷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像這樣略施懲戒,能不能讓他們放棄對抗?”

陳一鑫稍微猶豫了一下,還是坦然應道:“恐怕很難。或許我們只有擺出更大的陣勢,才能讓明廷充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白克思道:“那我想你應該也制定了相應的行動計劃吧?不妨先說來聽聽。”

陳一鑫站起身來,站在壁掛地圖旁的孫丙立刻退開兩步,將位置讓給他。

陳一鑫走到地圖前,指向渤海灣道:“見效最快的辦法,當然是從天津衛登陸,直逼順天府。但這樣做有可能會導致明廷誤判形勢,真的跟我們搏命,到時候可能會不太好收拾局面。”

海漢並非沒有能力攻入順天府,甚至是攻克京城,但現階段仍有保留明廷的必要性,否則朱氏王朝一朝傾覆,而海漢又沒有能力立刻接掌政權,羣龍無首必然會導致天下大亂。維持明廷的存在,至少可以讓天下繼續保持安定,海漢才能以儘量平穩的方式接收大明的地盤。

而按照雙方的停戰協議,海漢承諾不在順天府境內部署軍事力量,一旦這樣做了,那大概就不會被視爲可調解的武裝衝突,而是海漢準備要對大明施以重手,直接攻打京城了。

這可不比得在山東境內作勢嚇唬人,極有可能會影響到海漢對天下大勢的佈局。即便陳一鑫真的有此打算,肯定也還是得先向執委會請示,得到批准之後才能採取行動。

(本章完)

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2360章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2208章第2170章第20章 審訊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2334章第2089章第1049章 跨部門合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甕中捉鱉3211.第3211章第2054章第2087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2373.第2373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第3457章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1233章 戰爭陰雲第1752章 兩種看法第3425章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3336.第3336章3048.第3048章第1205章 巡警隊第370章 開闢新鹽場第六百五十二章 攻守轉換第1957章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251章 新船下水2996.第2996章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第1845章 各方利益2868.第2868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2554.第2554章第1429章 正面交鋒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2681.第2681章第1042章 輕取大甲社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第378章 劉香來襲2737.第2737章2594.第2594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225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2620.第2620章第1881章 告別舟山第1044章 菸草貿易3139.第3139章第1084章 互相試探第1551章 長遠眼光3404.第3404章第2154章第1324章 在劫難逃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1989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第1540章 形勢比人強2864.第2864章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2846.第2846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第1640章 迅雷之勢2431.第2431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重返南日島3415.第3415章第2043章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043章 浙江局勢3234.第3234章第98章 蒸汽機第1219章 野外遊樂第六百零二章 情報工作3029.第3029章2584.第2584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蘭人的難題第1062章 順水推舟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2416.第2416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2134章2723.第2723章第2195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