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第2805章

第2805章

受客觀環境的限制,目前整個學院總共只有二十幾名夫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兼職出任。不過管委會爲了提高書院的教學質量,從今年開始對這些兼職人員的工作安排作出了調整,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校授課。

官方有意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工作,所以隨之調整的還有他們的薪資待遇。得益於近年來礦業給北方大區帶來的可觀收益,官方也很樂於多花一些資金在人才培養方面,陳一鑫爲這些夫子所制定的待遇標準,讓他們的收入水平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南方同行。

正如白樂童所認爲的那樣,陳一鑫也堅信優厚的待遇會爲北方大區引來更多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所帶來的學識技能,又將會繼續反哺本地的產業發展。只是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可能很長,需要北方大區長期施行纔會有效果。

白樂童又問起了登州地區的整體辦學狀況,陳平遼便讓隨行的文教官員向白樂童作了簡單介紹。

登州目前是七縣一州各有一所由官方開辦的小學,而唯一的一所中學是設在登州城,再加上福山縣這所職業學院,就是登州本地全部的官辦學校了。而這所職業學院,就已經是北方大區在山東實控區內的最高學府了。

除此之外,民間當然還有一些私塾、書院之類的教育機構,不過這類機構大多是延續前明的教育方式和方向,與官方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暫時也不會具備官方承認的學歷。

爲了消除這樣的差異,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爲官方效力,北方大區在去年舉辦了一次科舉考試,分別由兩種教育機制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也終於有了同場競技的機會。

結果當然不難預料,由官辦教育機構培訓出來的人員顯然對海漢式科舉的適應能力更強,金榜題名的大多數人都是有海漢學歷在身。而一位來自濟南德王府的考生,則是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爲了焦點。

白樂童聽到這裡插話道:“我在東海大區已經見過德王府的小王爺,大概知道情況,以此類推,本地科舉的這個第二名,應該也當不得真吧?”

陳平遼笑道:“既然白兄知道內情,那就沒什麼好解釋的了。聽說去東海大區那位是高中解元,如果我們這邊也給這位小王爺頭名,那安排的痕跡就太過明顯,第二名就挺好。如今這位小王爺正在遼東實習,後邊等你去到金州,應該會有見面的機會。”

白樂童道:“既然是跟東海大區同步開科取士,想必北方大區也不會拘泥於名次吧?”

陳平遼道:“此次鄉試,在登州、金州兩地參與考試者共計千餘人,金榜題名三十人,不過我們在發榜之後所錄用的人員,其實將近有參考人員的一半了。”

由於客觀環境的原因,北方大區的參考人數遠不如東海大區,所以對於參考人員的錄用標準放得比較寬,只要在考試中表現出一定的文化基礎,沒有明顯的立場問題,即便之前沒有海漢學歷,這些參考人員也會得到官方的招募。

晚間回到住處,白樂童把今日參觀所見向父親詳細講述了一遍,末了也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從這所職業學院的情況來看,北方大區對於文教工作還是挺上心的,不過陳伯父的關注重點是職業培訓,而非完整健全的文教體系,整個登州地區的官辦小學才只有八間,中學一間,實在太少了點。我打算就此向陳伯父提出一些建議,父親覺得如何?”

白克思道:“陳一鑫是個很務實的人,他所做的事都有很明確的目的性,不管是興建港口還是發展教育,其目的都是爲了提升北方大區的綜合實力。以你所參觀的學院爲例,你要知道,他想要的不是普通文人,而是大量能夠從事技術工作,爲北方大區創造價值的產業工人,所以纔會有這種學院的出現。但建設和運營一所這樣的職業學院所需的資源,恐怕比那八間小學加起來還多。”

“樂童,你如果是想建議陳一鑫實施海南那種文教體系,我覺得行不通。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他肯定會更傾向於選擇價值更高,且能更快變現的方向。”

白樂童道:“您的意思是,對北方大區來說,產業工人比普通讀書人更具價值?”

白克思道:“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普及基礎教育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教育資源,但北方大區恐怕暫時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沒法實現像南方那樣的辦學規模。所以陳一鑫選擇優先發展本地所急需的職業教育,等經濟發展起來之後,要興辦學校,提升民衆識字率,相對就會更容易一些。”

白克思給出的看法與白樂童的認知顯然有所差異,但白樂童內心也認爲父親所說應該纔是客觀真相,勉強擠出一絲笑意應道:“把錢花在辦學上,終究比窮兵黷武好。”

他們在青島港便已經獲知了陳一鑫要擴編北方艦隊的消息,而在白樂童看來,北方戰事已定,海漢對這一地區的海域控制能力幾乎沒有外部威脅,並無擴軍的必要,與其繼續花費巨資建造堅船利炮,倒不如把這些資金用在民生方面。

白克思道:“關於辦學,北方大區缺的不是資金,而是文教從業人員。辦學與維持軍事力量並不衝突,北方大區的做法,正是文武雙管齊下。一方面辦科舉吸引人才,另一方繼續以武裝力量震懾大明和滿清。”

白樂童道:“但我總覺得這邊對待文教的態度,似乎不如東海大區那麼積極。”

白克思道:“兩地客觀條件不一樣,你這樣對比沒法得到正確的結論。就好像東海大區也在努力發展工業,但那片區域其實嚴重缺乏能源和礦產,客觀條件遠不如得天獨厚的北方大區,只能努力往下游產業鏈的製造業靠攏。而兩地文教產業的狀況就正好是反過來了,北方大區無論在這方面投入多少資源,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也很難追趕上東海大區。”

(本章完)

第1743章 各有目的第六百七十八章 投資環境第2296章2714.第2714章2538.第2538章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262章 商量條件第97章 自行車第五百二十章 佔領府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1410章 狙擊小隊3224.第3224章第2336章第2287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使團到訪2893.第2893章2758.第2758章3364.第3364章第2107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3192.第3192章第1051章 前往杭州第1512章 炫耀武力3100.第3100章3224.第3224章3348.第3348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3239.第3239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2692.第2692章2698.第2698章第1130章 懟上門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石迪文訪舊2863.第2863章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1608章 大明使臣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產力差距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3327.第3327章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41章 打掃戰場3013.第3013章3245.第324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第八百零七章 耐心的獵人第1698章 互相推脫第1310章 令人絕望第1378章 取其輕2486.第2486章2410.第2410章第1812章 碼頭攻防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1664章 攻打馬尼拉(十四)2393.第2393章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2909.第2909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2007章3209.第3209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第2136章第1214章 抵達安不納第2037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1357章 虛晃一槍第1452章 後勤安排第1497章 夾縫中的朝鮮人第76章 貨比貨第1719章 糧食貿易2688.第2688章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第1076章 膠州灣3088.第3088章2919.第2919章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八百二十三章 自由的代價第297章 巡視廣州2860.第2860章2961.第2961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2771.第2771章2618.第2618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3318.第3318章第2291章3228.第3228章2486.第2486章第2101章第九百二十一章 南下安不納2414.第2414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17章 小漁村第2208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172章 事件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