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4.第2804章

第2804章

田葉友目前擔任海漢工業部副部長,跟白克思已是多年同僚,白樂童自然是認識的。但因爲田葉友所主管的領域是礦業相關的產業鏈,礙於特殊的工作性質,田葉友在三亞的時間極少,穿越後這些年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四海爲家,爲海漢到處探礦,所以白樂童其實也極少有機會見到他。

田葉友是穿越者當中唯一一名科班出身的礦業專家,海漢目前所探明和開採的各種礦藏資源,可以說全部都有賴於他的參與,他對國家的價值絲毫不亞於爲海漢開疆拓土的將領們。而他在這個時空親自帶出來的上百名學徒,後來絕大多數都成爲了海漢各處礦場的主管,或是從事上下游產業鏈的相關工作。

紀升榮在少年時期就拜在田葉友門下爲徒,當時田葉友收學徒都是按批次計算,紀升榮便是第一批徒弟中的一人,可謂資歷極深。當初如果他留在三亞發展,或許也早就混到了司長一級的位子上。

不過人生又哪能提前算計,田葉友1634年來山東安排北方的開礦事宜,當時紀升榮就以得力弟子的身份跟在他身邊。田葉友在福山縣待了半年多,把相關工作部署完,便又趕赴下一處目的地去了,只留了紀升榮在這邊負責跟進實施。

紀升榮參加的礦業開發可不止福山銅礦一處,後來陸續開採的招遠金礦、龍口煤礦,遼東的鞍山鐵礦、撫順煤礦,也統統都有他的參與。

當然了,這些礦藏雖然是由他參與組織勘探開發,但相關的計劃其實全部都是田葉友在1634年窩在馬家莊裡制定出來的,紀升榮只是和其他人一起負責實施而已。

紀升榮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的師父爲何能運籌帷幄,算出千百里之外何處埋有寶藏。每次只要找到田葉友指定的地點,一番挖掘,便肯定會探到礦脈。如此這般重複多次之後,紀升榮已經是將田葉友在二十多年前制定的開礦計劃視作了神蹟。

也正因爲這樣神奇的經歷,紀升榮對田葉友的看法早已超越了徒弟對師父的敬佩,而是更近乎於忠實信徒對神祗的無條件信任和崇拜。

田葉友當年交給他的開礦計劃,列明瞭山東、華北、遼東數十處高價值礦藏,但限於開採水平和外部環境等客觀條件,如今在開採作業中的礦場不過只是其中的十之二三而已。

田葉友當初讓他留在北方執行這個開礦計劃,紀升榮最初只是將其視作師父交付給自己的任務。後來他對田葉友的尊崇隨着工作進展與日俱增,但距離任務的完成卻仍是遙遙無期,紀升榮已經決意要將田葉友的開礦計劃作爲自己餘下人生的目標來執行。

所以紀升榮便主動放棄了調回南方的機會,死心塌地的留在了北方大區,發願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將師父所指點的這些寶藏全部挖掘出來。

陳一鑫雖然沒法留住田葉友這種級別的專家,但像紀升榮這樣有特殊價值的技術人才願意留下來發展,他當然也很樂意給予優厚的待遇。

高薪俸祿、分房分地、賜予僕傭、車馬出行,這些自然不必多說,陳一鑫還特地給紀升榮安排了親事,讓他娶了姜家的一名女子爲妻。這樣一來,他與紀升榮也就成了拐彎親戚,順便把紀升榮的腳栓在了山東。

除此之外,陳一鑫也想在仕途方面給紀升榮一些好處。不過紀升榮留在北方的原因本就與仕途無關,對此倒是表現得很淡漠,婉拒了陳一鑫在北方大區管委會給他安排職位的建議。

但紀升榮越是表現得淡泊名利,陳一鑫卻越是對他信任有加。既然紀升榮不想做官,那陳一鑫就投其所好,在他的專業方面給予特殊照顧。

陳一鑫在福山縣開辦這所職業技術學院,雖說目的是爲了培養本地後備技術人才,但這礦業相關的專業,卻實打實地是爲紀升榮準備的。既然紀升榮以田葉友爲榜樣,那麼將田葉友的學問傳授給更多的後輩,顯然也是一種精神傳承。

果然紀升榮對此安排大爲高興,並且應陳一鑫之邀,出任了學院的副院長一職。

紀升榮雖然沒有田葉友那樣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但作爲田葉友最早一批的入室弟子之一,他的專業知識還是相當紮實的,再加上在北方各地奔走二十年的實踐經驗,開課收徒自然不在話下。

就連白樂童這種不通此道的外人,站教室門口隨便聽了一會兒,便也能聽出紀升榮授課的水平不凡。也就難怪紀升榮和他所擔綱的礦藏勘探專業,已然成爲了學院的金字招牌之一。

陳平遼將紀升榮在北方大區的事蹟一一道出,白樂童也是聽得津津有味,這學院授課的夫子竟有這般經歷,可見北方大區對人才的重視程度的確很不一般。

白樂童道:“若是這位紀先生的事蹟傳播開來,讓天下知道陳伯父禮賢下士,重用人才,應該會有不少人主動來投效北方大區。”

陳平遼道:“家父一向對人才求賢若渴,但北方當下的環境的確還沒法與南方相比,願意留在這邊發展的外地人,終究只是少數。只希望我們栽下的梧桐樹,終有一日能引得鳳凰來。”

白樂童點點頭,將話題重新回到學院的教學工作上:“紀先生一人之力終究有限,還是要設法繼續加強學院的師資才行。”

陳平遼道:“目前學院只有幾位教文化課的夫子是專職,而教授專業課的夫子,幾乎都是由在其他地方任職的工程師和技術員兼任。”

白樂童道:“如此用工,倒與海南儋州的幾所職業學院有些相似,應該是有利有弊吧。”

陳平遼道:“的確如此。弊端就是夫子們的工作繁忙,這課程安排只能根據他們的休息時間來制定,難免變動頗多。不過好處也很明顯,他們所傳授的都是能用在實處的本領,學生們能在最短時間內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本章完)

第354章 北越變局2618.第2618章3414.第3414章第2346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3351.第3351章2945.第2945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1063章 各懷心思第1064章 請君入甕第1177章 碰釘子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3358.第3358章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2412.第2412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3043.第3043章2904.第2904章3164.第3164章3181.第3181章第2131章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2984.第2984章3269.第3269章2685.第2685章2775.第2775章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2876.第2876章第六百章 調兵遣將2637.第2637章第1069章 北上準備3109.第3109章第251章 新船下水2922.第2922章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24章 人道主義救援3229.第3229章第2165章2664.第2664章第1298章 海上打靶2417.第2417章第1230章 捉襟見肘第2182章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1400章 審訊結果3118.第3118章第2291章第27章 黎人(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1143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部署調動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第1687章 合則兩利第1946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3451章第2176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2213章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第1134章 激戰磁山第2309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3221.第3221章3062.第3062章3007.第3007章2978.第2978章第2217章第13章 漫長的一天(三)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2132章2931.第2931章3369.第3369章第2043章第2284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條件艱苦第1528章 小伎倆2374.第2374章2423.第2423章2445.第2445章第1343章 地理知識2788.第2788章第1422章 大軍到來第1328章 戰後清點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1047章 特別行動第七百五十五章 條件艱苦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