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8.第2548章

第2548章

陶弘方雖然已經意識到了王安國的立場,但他對王安國的家世所知有限,其實還是把石王兩家的關係想得太簡單了。

王湯姆和石迪文不僅在穿越前就是關係極好的朋友,在來到這個時空後更是默契十足的搭檔。當初從北美趕來參加穿越行動的幾人當中,喬志亞從軍隊轉行去了工業部,約翰遜定居三亞專心從事醫學教研,摩根早年在外作戰,後來也回到三亞的陸軍學院任職,羅傑常年在遙遠的南海帶兵駐守。真正有機會能經常碰面的,其實也就王湯姆和石迪文二人。

王湯姆雖然貴爲國防部二把手,海漢海軍司令,但其實極少待在三亞,常年都在東北亞地區領兵作戰。而石迪文治下的舟山定海港便是海漢在東北亞地區最大的一處軍事基地,自然也要爲王湯姆麾下艦隊提供各種後勤服務。因此王湯姆造訪舟山的次數,也要遠遠多過了返回三亞的時候。

相較於海漢當年在北方的幾處控制區,舟山的安全程度和貿易環境都具有難以比擬的優越性,所以王湯姆名下的一部分產業也是放在了石迪文的轄區內,還通過出資參股的方式加入了東海大區的很多官方產業。比如定海港的商業區開發,寧波象山鹽場項目等等,在創立之初就都有王湯姆的股份。

從這個角度來說,東海大區的興衰,也是與王湯姆有着切身的利益關係。王湯姆雖然不是生意人,對錢財的興趣有限,但他所期望的目標需要大量的經費才能啓動,所以歷年來一直都在經營環境較好的東海大區有持續投入,用這些產業獲得的盈利來反哺他的擴軍計劃。而東海大區能在海漢的諸多海外殖民地中享有種種特殊待遇,甚至可以自行研發建造大型戰艦,也與身爲執委會成員的王湯姆提供的支持密不可分。

在軍事方面,王湯姆要建立先遣艦隊遠征北美,石迪文也想擴大東海艦隊的規模,雙方對軍事勢力的擴張有着共同的目標,所以也由此推動了舟山造船廠成爲東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船廠。在王湯姆帶着先遣艦隊去往大洋彼岸後,舟山造船廠仍將爲這支萬里之外的艦隊繼續建造戰船。監造驗收新一批的戰船,也是王安國此次回來的主要任務之一。

對於王氏父子來說,石迪文在海漢擁有穩固的地位,才能爲遠在北美的先遣部隊提供持續穩定的後勤保障,王安國深諳其中奧妙,在立場的選擇上自然會站在了石迪文一邊。

不過在王安國看來,陶弘方等人在杭州遇到的問題也着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些都只是溝通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罷了。如果杭州這邊的官員要是什麼事都以三亞的意見馬首是瞻,他覺得那纔是真的說不過去。

“各位,時候差不多了,我看該出發去石大人府上了。”陶弘方見出城去取東西的隨從們已經回來,便提議出發去赴約了。

隨從們取來的是他們帶到杭州的各種禮品,昨天都暫時存放在瓊聯發的客棧裡。雖說來時尚不知是否會得到石迪文的單獨召見,但他們也各自準備了一些禮物,這時候去石府赴宴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雖說陶弘方等人是第一次到杭州,對於本地的情況並不熟悉,但如今有了王安國在,倒是不用擔心找不着去石府的路。隨從們已經提前租好了一輛大篷車等在路邊,以便能讓陶弘方等五人同乘一車,路上還可繼續討論話題。

一行人乘坐馬車向西穿城而過,自涌金門出城。這涌金門有水門旱門各一,車船都可由此進出杭州城。

王安國便給衆人講了個典故,說是當年梁山好漢征討方臘的時候,浪裡白條張順便是負責領兵攻打涌金門,久戰半月無果,張順想憑自己本事,在夜裡從涌金水門摸進城裡,卻不幸被守軍發現,戰死當場。

白樂童聽完笑道:“故事雖不錯,但這水滸中的英雄好漢事蹟有一多半都是前人杜撰,聽着玩還成,可當不得真的!”

《水滸傳》問世的時間是在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兩百餘年,在民間流傳甚廣,這幾個年輕人也都曾讀過這本書。不過他們的眼光見識自然遠非平民百姓可比,這種書看則看矣,在父輩的教育下卻並不會盲目去相信故事裡的那些匪夷所思的情節。

王安國倒也沒反駁白樂童,點點頭道:“不過白兄可能有所不知,寫出這水滸故事的施耐庵,便曾長期在杭州生活。他書中對杭州城防的描寫,也基本符合這邊的實際情況。”

聊到“城防”這種軍事話題,哈建義便也來了興趣,插話道:“若是由我軍攻打這涌金門,何須半月,若是三日拿不下來,主將便該自行請罪了!”

王安國道:“我曾在資料中讀到,大約二十年前我海漢軍就曾出動艦隊至杭州城下,封鎖錢塘江和京杭運河的航運,迫使當時的浙江官府同意給予我國在本地的通商權。那時候杭州守軍就已無力反擊,若是我軍發兵攻城,想來拿下杭州城也不是太難!”

陶弘方道:“拿下杭州城或許不難,但以我國當時的實力,卻未必有能力長時間佔領這一地區,更別說像如今這樣實施統治了。”

哈建義點頭表示贊同:“弘方說得有理,若只是求勝,二十年前的海漢軍就足以擊敗大明精兵,但執委會所謀乃是天下蒼生之福祉,不願讓戰亂禍害世人,所以纔會隱忍這麼多年,直到國力遠超大明之後,纔出手奪取天下。父輩此等胸襟眼光,實乃我等學習之楷模!”

衆人皆以爲然,他們所瞭解到的海漢幾乎都是來自父輩的言傳身教,對海漢與大明之間的種種恩怨,也都是以海漢自身的官方說法爲準。雖然海漢在1635年的那次出兵沒有直接拿下杭州,但在他們看來,其實從那個時候算起,杭州城早就是海漢的囊中之物了。

(本章完)

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3279.第3279章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2013章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1232章 形勢所迫第1526章 背景深厚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第1章 那一扇上天打開的門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3331.第3331章第1344章 利益衝突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2945.第2945章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2290章第3455章第378章 劉香來襲第1459章 東江移民村第1682章 各施手段第82章 生活問題第1870章 世子的使命第1317章 大題小作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1186章 杭城見聞2403.第2403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第四百九十八章 公門中人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詹貴買船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3393.第3393章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3445章第2242章第1457章 回遷遼東3145.第3145章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069章 北上準備3305.第3305章第2251章第94章 人口輸入3351.第3351章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2044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3449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後清點3328.第3328章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2736.第2736章第1612章 奔赴三亞3364.第3364章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第2288章2669.第2669章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八百零八章 林中抓捕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九百四十三章 貿易聯盟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264章 武裝遊行第1690章 利益同盟第265章 羣體效應2704.第2704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1833章 孤注一擲2809.第2809章第1144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3016.第3016章3255.第3255章2721.第2721章第283章 破襲戰第1045章 代理商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1812章 碼頭攻防2760.第2760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2608.第2608章2687.第2687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2345章第1242章 這是村莊還是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