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2.第2432章

第2432章

石迪文會提及軍演的事情,自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打算,只是因爲種種原因,一直還沒來得及向三亞提出正式的書面申請而已。當下既然有機會給陶東來說明自己的打算,石迪文自然是要竭力把握住這樣的機會。

與以往在江浙地區所進行的類似行動有所不同,石迪文這次的計劃更爲激進大膽,他所設想的已經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武力展示,而且是想讓舟山周邊地區的大明衛所軍也出兵參與,搞一次兩國聯合軍演。如果執委會允許,那麼在行動結束後順便推銷一批軍火給參與軍演的明軍將領,所獲的收益也能回點血,抵銷一部分演習開支。

“跟明軍搞聯合軍演?這可沒有先例啊!”陶東來聽到石迪文這個大膽的主意也不免有些震驚。

事實並非如此,海漢當然也曾和明軍一起舉行過軍事演習,而且不是一次兩次。可參加演習的許家軍本來就性質特殊,並不能與其他地方的明軍一概而論。陶東來會發出這樣的質疑,就表明他也根本沒將許家軍視作明軍的一部分。

石迪文沒有去糾陶東來話裡的漏洞,而是繼續說明自己的打算:“離舟山最近的寧波、紹興、嘉興、松江這幾個州府,駐軍衛所的指揮使和千戶,大多都跟我國有私下的利益往來。我們的貿易渠道受到影響後,也會給他們造成損失,所以如果能夠組織聯合軍演,必然能對江浙官府裡一些看不清形勢的人起到警示作用,讓他們別把手伸得太長!”

陶東來道:“關於聯合軍演這件事,你有沒有跟這些明軍武官交換過意見?”

“當然有過。”石迪文毫不猶豫地應道:“如果沒有得到他們的贊同,我肯定不會把這作爲一個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案提出來。事實上我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做這件事情,贊同我而且願意參與進來的人佔了多數,我們都認爲在目前的大環境下,這可能是相對最平和的手段了。”

陶東來道:“那你能大致說說目前支持你的大明武官有哪些人嗎?”

石迪文對此似乎也早有準備,立刻扳着指頭道:“昌國衛指揮使嚴國偉,石浦所千戶馬靈,臨山衛指揮使魏山,觀海衛指揮使黃濤,定海衛指揮使崔弘方……”

石迪文一口氣說了十幾名大明武官的名字,最低也是千戶一級,聽起來的確不是鬧着玩的,而且就算是浙江都指揮使司,都未必能讓這麼多高級武官對某件事統一意見,石迪文能說服這麼多人接受自己的構想,可謂實屬不易。

陶東來再次向他確認道:“你提到的這些武官,都明確表態願意參與聯合軍演?”

石迪文點點頭,用肯定的口氣應道:“如果事情成了,他們各自都能得到好處,所以纔會願意參與進來。”

“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自己也做不了主吧?”陶東來還是對此心存疑慮。按照大明的體制,衛所一級的駐軍要離開駐地舉行軍事演習,肯定得向上一級衙門報批,如果沒有都指揮使司點頭,率領部隊擅離駐地可是要治罪的,想必那些指揮使和千戶也不會爲此而拿自己的仕途冒險。

石迪文倒是信心十足:“這個我早有準備,去年通過杭州通判王元幫忙,跟浙江都指揮使劉峰搭上了線,他已經點了頭許可這件事。”

“花了不少銀子吧?”陶東來聽到這裡便知官府方面應無大礙,心情才稍稍放鬆了一些,跟石迪文開起了玩笑。

石迪文點點頭承認了陶東來的猜測,卻沒有說明具體的數目:“這錢花得值不值,那就得看這演習最後能不能舉行了!”

他言下之意,買通浙江高層官員的錢都已經花出去了,如果接下來不辦這演習,那這錢等於就是扔在了水裡。

這樣做無疑是有些先斬後奏的意味,不過石迪文若不能先打通高層,那就完全無法進行後續操作,去說服各個衛所的指揮使接受自己的方案。而他若沒有得到這些軍頭的認可,那也沒法向三亞申請舉行這個特殊的軍事演習。所以這樣看來,石迪文自作主張去收買浙江都指揮使的動作,也是有些孤注一擲的味道,如果軍演這事沒能得到三亞的認可,那這花出去的錢就只能當做結交劉峰的代價了。

陶東來何嘗聽不出石迪文的意思,不過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不止是江浙地區的局勢而已。如果舉辦這樣的軍演,後續會對兩國的關係造成怎樣的影響,也是他現在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何況他這次北上要處理的事情,也與大明有很大的干係,即便他現在認可石迪文的構想,或許過段時間也會產生新的變數。

“你應該知道我這次北上的任務吧?”陶東來突然轉換了話題。

石迪文點點頭道:“大致知道一些。”

陶東來道:“那你也應該能想到,我國和大明之間的外交關係可能會有些許變化,就算你現在把所有關節都打通了,這聯合軍演也不一定能辦成。你明白我意思嗎?”

“我明白,但我們過去這十來年所做的事情,又有哪次是在動手去做之前就百分百有把握的?”石迪文的態度倒是十分堅定,並未因爲陶東來的告誡而動搖:“聯合軍演這事要辦成了,就相當於把一大票明軍武官拉上了我們的船,對我們的好處遠不只是眼前利益而已。我認爲即便有些風險和波折,也還是值得一試。”

石迪文認爲陶東來的態度有些過於謹慎,不過他對此也能理解,畢竟陶東來近些年長期都在三亞待着,在那樣安逸和平的環境之下,不免也會有所懈怠,不會像早些年那麼有進取心。就算陶東來北上的任務會導致海漢和大明的外交關係有所變化,但在石迪文看來卻未必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附近州府這些地方官員並不樂意遵守朝廷的規定,這樣的局面也不是崇禎皇帝下幾道聖旨就能改變的。

他本來也不想提及聯合軍演的長遠影響,以免被陶東來認爲是在吹噓邀功,不過看陶東來對此似乎仍有疑慮,態度有些搖擺不定,他也只能把有利條件都先擺出來,嘗試勸說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石迪文認爲現階段只是跟這些軍頭做些走私買賣還遠遠不夠,他想通過聯合軍演這種形式,將這些人都拉進海漢的陣營,讓他們的利益和前程都與海漢牢牢綁定在一起。這樣等日後海漢要在江浙地區有所動作,將會遇到的阻力也會小很多。

當然了,即便意見相左,他也不會跟陶東來爭執這件事的對錯,而且他相信陶東來的態度也是一樣。到了他們這個層級,已經不會再簡單地通過評判一件事的對與錯來決定取捨,只會審視這件事是否符合海漢的利益,符合自己的利益。只要利益足夠大,那麼承受一定的風險,付出一定的代價,都是可以接受的條件。

陶東來思考良久,最終還是作出了一定的妥協:“這件事你可以繼續進行,但先不要急着制定具體的時間安排,等我這趟去北邊有了初步結果再說。另外該走的手續,你還是照章辦理,不要圖省事偷懶。”

陶東來所說的“手續”,自然便是指石迪文應將聯合軍演的計劃先通過正常渠道上報。這樣做當然會比較麻煩,但規矩就是規矩,石迪文雖有兵權在手,也還是得遵守現有的制度。

巡視完軍火庫之後,石迪文又帶着陶東來造訪了本地的造船廠。負責人張千祥跟着他老爹張天貴在勝利港造船廠幹了好幾年,自然認得陶東來,看到他突然出現在舟山也是又驚又喜,連忙放下手頭的事情與陶東來見禮。

張千祥是張家兄弟中的老二,造船技術已得了他父親的真傳,所以纔會被任命爲舟山造船廠的負責人,也是正兒八經的海漢官員。陶東來見到故人,自然也是要好言好語地勉勵一番。

“你給陶總介紹一下我們舟山的造船情況。”石迪文吩咐道:“陶總問你什麼,照實回答就是。”

舟山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是走私貿易的海上集散地,加之附近海域漁業資源極爲豐富,所以本地的造船業早在海漢來這裡之前就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不過那時候所能建造的海船多是排水量較小的船隻,也談不上有太大的技術含量,直到海漢佔領這裡後興建了舟山造船廠,才讓本地的造船業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本地的官辦船廠根據軍民用途的差別分爲兩個船廠,但實際上因爲位置在軍港和商港的連接處,所以若是從空中俯瞰,兩個船廠其實是連成一片,只是船塢分別位於軍港和商港內,以此來保證閒雜人等不會窺探到海漢戰船的製造技術。

這樣的佈局自然是爲了便於船廠的物資和人員調配,目前造船廠擁有員工四百餘人,去年從這裡下水的船隻總排水量超過萬噸,這樣的成績在方圓千里內都沒有其他同行能夠做到。

陶東來關心的重點當然是軍用船隻,他之前跟石迪文也談及過這方面的話題,所以對本地造船廠的技術能力很是關心。如果這裡的造船技術還不具備製造勇士級戰船的水平,那麼他大概就會重新考慮石迪文所提出的要求了。

“陶大人,卑職在舟山任職期間,造船廠已交付海軍威嚴級戰船兩艘,探險級戰船六艘,探索級戰船十二艘,運兵船八艘,綜合補給船十艘,偵察快船四艘。其中兩艘威嚴級戰船都是在本地完成蒸汽系統的安裝調試工作,目前也都已在海軍正常服役。若以造船技術而論,舟山船廠其實並不遜色於三亞船廠,若是有機會建造勇士級戰船,卑職一定傾盡全力,不負重託!”

張千祥顯然事前就與石迪文通過氣,知道自己頂頭上司的願望,所以當陶東來問及舟山船廠目前的技術水平,張千祥便抓住機會,毫不掩飾地自誇了一番。而且他的確也確信自己管理的船廠有足夠的技術力量建造勇士級戰船,所以語氣十分自信,絲毫沒有怯意。

海漢在海外領地的造船廠當然不止舟山一處,能夠建造戰船的地方也不少,不過威嚴級戰船算是一道坎,絕大多數造船廠都不具備製造這種大型戰船的能力。而裝備了蒸汽推進系統的威嚴級戰船的建造難度則是又要再高出一級,這套裝備從三亞運來後,船廠還必須得有經過多年培訓的機械工程師才能完成裝配調試工作,而這樣的工程師在目前個個都是寶貝人物,石迪文也是花了不少工夫才爲自己轄區的船廠爭取到了兩個名額。

理論上來說,能夠建造蒸汽動力的威嚴級戰船,就基本具備了建造勇士級戰船的能力,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會有很多具體的問題出現。比如勇士級戰船上的絕大多數非木製零件,舟山就沒有相應的製造能力,全都得從三亞運過來進行裝配。而這樣的裝配工作對於沒有這種特殊戰船建造經驗的舟山船廠來說,中間需要處理的技術細節着實不少。僅憑舟山船廠自己的技術力量,估計是很難原封原樣地造出第二艘勇士級戰船,更別說一上來就按照石迪文的意圖對原來的設計方案進行改造升級了。

陶東來雖然不是造船專家,但這些年去造船廠的次數也不少,他當然很清楚勇士級戰船的建造難點在何處。張千祥的表態雖然很有底氣,但陶東來卻沒有立刻就採信他的意見。

“勇士級戰船前後兩座旋轉炮塔,是由近千個零件組成,你確定本地船廠在沒見過實物的情況,對着圖紙就能順利完成裝配調試?”陶東來隨口便向他提出一道難題。

(本章完)

第15章 伙食問題2763.第2763章3267.第3267章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第2242章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2413.第2413章3246.第3246章2369.第2369章第312章 各路到齊第2226章第1036章 遭遇戰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2646.第2646章第1671章 權錢交易第2064章第61章 大步前進2670.第2670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3033.第3033章第59章 組建公社第292章 貿易談判(一)2730.第2730章第1353章 內部溝通3088.第3088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3103.第3103章3021.第3021章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第八百一十三章 奪權第2118章3181.第3181章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2980.第2980章2505.第2505章2982.第2982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2006章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第2131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3241.第3241章第2289章第九百零七章 準備動手第1149章 互相推諉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2046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280章 鶯歌海縣第2242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第2281章3222.第3222章2402.第2402章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1491章 應對乏術第1068章 後續影響3166.第3166章2394.第2394章第2125章3249.第3249章2823.第2823章第82章 生活問題第2248章第1295章 步槍演示第287章 凱旋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第3440章3084.第3084章第146章 勘察道路3349.第3349章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2320章3214.第3214章第2135章第九百三十七章 衝動消費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3359.第3359章第2062章3318.第3318章第265章 羣體效應2530.第2530章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第1016章 開國慶典(十六)第1935章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234章 來自大陸的新動向2777.第2777章第2230章第92章 移民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1508章 利益輸送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0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