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1.第2431章

第2431章

午飯之後,陶東來又隨石迪文去參觀了基地內的軍火庫。由於舟山特殊的地理環境,爲了防止海上各種極端天氣可能會對島上建築造成的破壞,軍火庫是特意選擇了依山而建,準確地說是在山體上挖出了一排洞窟,作爲存儲武器裝備的庫房。在這排洞窟的外圍,還用條石建有堅固的高牆和哨塔作爲保護措施,遠處看去就如同一個小小的城堡一般。

石迪文並未向軍火庫的管理人員說明陶東來的身份,只說這是代表執委會來視察舟山的官員,但這已足以讓相關人等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小心接待這位不知名的大人物。

“這裡常年駐紮有一個步兵排負責警衛工作,武器裝備的日常出入庫登記檢驗手續,需要當值排長、庫管軍官和安全部代表一同驗證之後簽字認可。至於武器彈藥的消耗、損毀,每次都是由我親自審查,力爭在最大限度上保證武器裝備不會外流。”

進入武器庫的高牆大院後,石迪文帶着陶東來先到了登記出入庫記錄的檔案室,讓人搬出了近年來的書面記錄,向陶東來說明這裡的管理措施。執委會對軍火貿易的管控十分嚴格,陶東來到了舟山之後也反覆強調這一點,石迪文自認問心無愧,自然是要安排陶東來親自來看看軍火庫,確認舟山駐軍對武器裝備的管理並未有過鬆懈。

當然了,僅僅看這些書面記錄肯定是不夠的,這玩意兒只能在出問題的時候用來追溯責任人,卻很難直接從文字中發現毛病。陶東來對於舟山軍火庫裡到底有多少武器彈藥,其實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不過他所擅長的便是觀察旁人的反應,而且他留意的不僅是石迪文,還有旁邊站着聽令的相關人等。若是軍火庫有什麼貓膩,或許能從這些人的神態表情看出一些兆頭。

不過看這些人都是面色如常,並未有格外緊張的情況,倒是沒看出什麼問題。陶東來翻閱了幾本記錄,便要求去庫房內實際覈對一下武器裝備的庫存情況,石迪文一口答應下來,吩咐庫管軍官前面帶路。

陶東來隨意從這一排幾個洞窟庫房中選了一個,庫管軍官立刻上前用鑰匙開鎖,然後開啓沉重的大門,又拿來了數盞防風油燈,這才請陶東來和石迪文入內。

軍火庫裡本該嚴禁明火,不過這洞窟裡沒有燈燭,只能通過開啓後的大門獲得一點自然採光,往裡邊走上一截能見度就已經極低,所以仍是需要使用輔助照明手段。防風油燈外有玻璃燈罩,已經算是安全度比較高的照明工具了。

“庫房裡的地面和牆面都做了防水措施,而且放了大量生石灰當乾燥劑,定期會進行更換,所以這洞裡雖然有點涼,但空氣並不潮溼。”石迪文親自拿了一盞防風油燈在前面帶路,邊走邊向陶東來說明庫房裡的設計。

陶東來注意到洞內的地面和牆面都用水泥做了硬化處理,庫房裡除了成堆的木箱之外,的確隨處都能見到一包一包的生石灰,可見當初修建這些庫房時也的確頗爲上心。舟山島環境特殊,這樣的措施自然是爲了儘可能避免武器鏽蝕,彈藥受潮。

陶東來停下腳步,指着旁邊的一堆木箱道:“把上面兩層箱子搬開。”

石迪文做個手勢,立刻便有幾名士兵上前,按照他的吩咐將頂上的箱子搬開。

陶東來指了指露出來的箱子道:“就這箱吧,擡到外面先放着。”

士兵立刻依言行事,將那個長條形的箱子擡了出去。觀其形狀,裡邊應該是裝的步槍。陶東來如此這般,隨意指定了幾個地方大小不同的箱子作爲接下來的檢驗對象。石迪文在此過程中也不插手指揮,只讓士兵們照做。其實類似這樣的檢查手段並不新奇,就連石迪文自己偶爾也會進行抽檢,以保證軍火庫的管理制度能夠得到嚴格執行。

稍後一行人回到室外,陶東來便開始對照書面記錄,查驗這些箱子上的封條和上面標註的編號信息。三亞兵工廠所產的武器裝備,裝箱之後都會貼上封條,蓋有騎縫章,而封條上面標註的編號信息則可追溯起生產批次和出產日期。這些武器裝備被運至舟山出入庫的時候,都會對編號信息進行登記。

庫管軍官報出其中一個箱子上的編號,陶東來覈對記錄無誤,便讓士兵開箱查驗。劃開封條打開箱蓋,裡邊鋪着滿滿的稻草,將這些填充物刨開之後,便露出了固定在箱內木架上的五支步槍。

陶東來俯身隨手取出一支,拿在手裡看了看,又仔細檢查了槍身上鏨刻的編號,的確是與箱子封條上的一致,這才滿意地將步槍放回了箱子裡。隨後又打開了幾個箱子,也是如此這般檢查了一番,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這些被臨時抽檢的箱子都會另行貼上新的封條,上面會註明日期和開箱原因。

“做得不錯。”陶東來完成檢驗之後,淡淡地誇了一句。保管好武器裝備本是海外駐軍的份內之事,倒也不需特別誇獎。

舟山地區的駐軍是以海軍爲主,在海上行動還好,但陸上跨境的軍事行動比較敏感,駐軍部隊極少會進入大陸地區活動,會用到步槍的時候其實比較少。所以按道理來講,儲存在這裡的備用槍支彈藥數量也不會太多。

不過考慮到北方的幾處統治區與三亞間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作爲海運大港所在地的舟山也就承載了倉儲轉運的職能,這裡常年封存的軍火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爲北方駐軍所準備,如果北方局勢出現動盪,需要在短時間進入到作戰狀態,那麼舟山的這些庫存就可立刻運往北方應急,這要比從三亞組織運輸至少能快上十天半個月,可有效避免貽誤戰機的情況出現。

所以除了槍支彈藥之外,舟山這處軍火庫還有不少火炮類的重型武器,地雷、手雷等特殊武器,以及帳篷、鞋服揹包、醫用器械等大量軍用物資。去年海漢大舉出兵攻打日本平戶,以及前年海漢出兵朝鮮阻擊清軍入侵,當時有相當一部分的作戰物資便是從舟山這裡運往前線。以此地的武器和物資儲備規模,加上東海艦隊的投送能力,海漢軍隨時可以在方圓千里內的沿海地區或島嶼發動一場局部戰爭。

陶東來對於在海外使用軍事手段的態度其實相對保守,不過能在舟山看到這裡的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都一應俱全,也還是會讓他感到十分欣慰,在他看來這些可不僅僅只是藏在山洞裡的物資,而是海漢與其他國家交涉的底氣。

“說真的,如果執委會允許的話,我很想找機會把江浙地區的大人物都請到舟山來,參觀一下我們的艦隊和軍火庫,讓他們真正認識到我們的實力,敲山震虎,或許能讓我們遇到的麻煩更少一些。”石迪文眼見覈查順利通過,當下也是有些感慨。

陶東來笑道:“我記得前年在杭州灣搞過一次大型演習吧?當時不是說效果挺不錯嗎?”

石迪文點點頭道:“當時效果確實不錯,不過時間一長,可能有些記性不太好的人就會慢慢忘了……還是得找個機會,適時展示一下武力才行。”

陶東來所說的軍演,是1637年朝鮮面臨滿清入侵,請求海漢出兵助戰,當時海漢便組織了一支多國艦隊北上,在舟山定海港完成補給之後,順便就在杭州灣組織了一波海上軍演,還廣邀周邊各州府的官員出席觀摩。這次軍演一方面震懾江浙地區的官府,另一方面也是石迪文替寧波知府曲餘同造勢,讓上頭不敢輕易換掉這個與海漢交好的地方官。

當時的軍演效果的確比較理想,在現場觀摩了那支龐大的武裝艦隊之後,不少原本對海漢懷有敵意的官員都失去了繼續作對的勇氣,因爲只要眼睛沒瞎就能看得很清楚,江浙地區根本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與日漸強大的海漢武裝艦隊進行抗衡。當年海漢兵臨杭州城下,封鎖錢塘江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真要是跟海漢發生武裝衝突,綿延千里的海岸線,以及錢塘江、長江流域,處處都有可能成爲海漢艦隊的攻擊目標。

而最近兩年海漢軍雖然在海外頻頻出手,但日本平戶、朝鮮半島、遼東金州這些地方,距離江浙地區太遠了些,海漢軍的輝煌戰績在這邊傳播的力度也不夠,因此不免就慢慢又有一些讓石迪文不太開心的狀況發生。有些新上任的官員,似乎將海漢當作了可以予取予求的肥羊,吃拿卡要,渾然不知海漢當初是怎麼在江浙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強取了舟山。

考慮到舟山與江浙各地密切的貿易往來,石迪文也不好冒然採取武力手段去解決這類問題,但他當然也絕不是吃虧之後還能忍氣吞聲的人,自然會琢磨要如何警告那些不知好歹的傢伙。既然不便用強,那或許通過軍事演習來展示武力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畢竟之前用過還算奏效,用一次至少能管個兩三年時間。

不過這種大型軍演並不是他一句話就能拍板,必須要將計劃上報執委會,得到批准之後方可着手實施。正好這次陶東來到舟山巡視,石迪文便瞅着機會提出自己的打算,試探一下陶東來的口風。如果對方沒有反對,那麼順勢再向執委會提出計劃,獲批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陶東來道:“軍演?那你有相應的計劃嗎?費用準備怎麼解決?”

“費用由國防部承擔一半,本地自行解決另一半,怎麼樣?”石迪文一聽陶東來口風似乎有戲,當即便表示費用開支可以商量。

兩年前在杭州灣的軍演並沒有這樣的問題出現,那是因爲當時聯軍艦隊本來就要通過杭州灣海域北上,而且去往朝鮮之後有很大可能會直接參戰,聯軍艦隊也需要進行磨合,所以順便進行一次熱身性質的軍事演習也是很合理的安排,相關的費用自然是由國防部一力承擔了。

而此次石迪文提議的演習並不具備類似的環境背景,陶東來自然是要過問一下這期間產生的費用要如何解決。如果石迪文打算讓國庫承擔,那就只能照規矩來,自行打報告送到國防部和執委會進行申請。當然如果地方財政願意自行負擔費用,那麼獲得批准的可能性自然會大爲增加。

陶東來道:“國防部的預算也很吃緊啊!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打報告申請演習的預算嗎?對軍隊來說,實戰演習當然必不可少,但問題就在於就算是演習,消耗也會接近實戰……你自己就在帶兵,應該很清楚這一點。而且海軍演習比陸軍更加燒錢,你可以問問王湯姆,他現在帶的北海艦隊有多久沒有安排實戰演習了。”

石迪文苦笑道:“陶總,湯姆那邊的情況跟我這裡不一樣啊,北海艦隊每年起碼要掃蕩一次遼東半島,那可是實戰,哪還用得着專門搞演習!而且我聽說他這個冬天帶着艦隊一路往北去到了宗谷海峽,這一趟往返下來,不比舉行幾次軍演更強?你再看我這東海艦隊,去年打完平戶之後就無事可做了,將士們就守着舟山這一畝三分地打轉,這刀不磨要生鏽,兵不練要落後,長此以往,東海艦隊的戰鬥力肯定會下降啊!”

陶東來道:“要說你這叫苦的本事,可真是一點都不比帶兵打仗差!那這樣,你先給我說說,東海艦隊這軍演準備在什麼地方實施,打算投入多少兵力,有些什麼訓練內容,我聽下你的安排合不合適。”

“這就對了嘛!”石迪文喜道:“陶總你聽我一一道來,要是覺得我這安排妥當,你再贊成不遲。”

(本章完)

第2148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2612.第2612章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2029章第1222章 星島現狀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178章 生理需求第1219章 野外遊樂3222.第3222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第86章 何夕的本領(一)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排身份第1715章 掩護身份第1548章 收買高官2997.第2997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石迪文訪舊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2464.第2464章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第1896章 經營之道3242.第3242章3156.第3156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第2053章第1726章 熱鬧的三亞第1418章 利益分配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四百四十章 進城抓捕第2116章第1350章 情報來源第3424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2030章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第六百零一章 摩根的提議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1533章 官方往來第389章 一擊即潰第1350章 情報來源第2115章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2146章3154.第3154章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1853章 長遠眼光3265.第3265章第337章 最後一擊第1460章 諸多難處2800.第2800章第1671章 權錢交易第173章 推銷技巧3018.第3018章第142章 轉運策略第2261章第1738章 國際地位3307.第3307章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3116.第3116章2954.第2954章2995.第2995章2566.第2566章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2709.第2709章2886.第2886章3175.第3175章2495.第2495章第2228章第2145章2472.第2472章2830.第2830章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1338章 重賞之下2579.第2579章第36章 菜鳥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2379.第2379章第306章 換屆選舉第1026章 先遣隊(七)第1215章 安不納見聞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2517.第2517章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2425.第2425章第2153章第1802章 擋住去路第1827章 接連受挫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2350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17章 小漁村2555.第2555章2894.第28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