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8章

“這些傢伙……簡直是胡作非爲!”

趕到挹江門的高永壽終究還是晚了一步,他到城牆上查看戰況的時候,城外的戰鬥已經宣告結束,只剩下滿地狼藉表明了這裡剛纔曾有過一番惡鬥。

至於在城外製造了這場混亂的雙方到底是誰,高永壽雖然未曾親見,但聽部下彙報戰況之後,心裡也能猜到個八九不離十了。而開戰雙方竟然毫不避諱地在城門口展開戰鬥,顯然是沒把他這個城防參將的警告聽進耳朵裡了,這種無視也讓他感到十分憤怒。

城外有一些人正在將戰鬥中的死傷者搬到馬車上運走,但這顯然是有點掩耳盜鈴的意味,剛纔城內外至少有數百人親眼目睹了這場戰鬥,又豈是靠着打掃戰場就能掩飾過去。不過只要事後無人向官府舉告,那官府倒也可以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如果高永壽這個時候下令開門出城緝拿兇徒,那多半還能抓到一些參與者,要順藤摸瓜揪出幕後黑手倒也不難。但高永壽所需考慮的問題遠不止於此,他猶豫片刻,還是決定不要急於介入此事。

“今日挹江門先別開了,好好盯着城外,如有狀況,立刻向本官報告!”高永壽下達完命令之後,也不等下屬再作請示,便臉色鐵青地離開了。

城外的交戰使用了什麼武器,造成了多少死傷,高永壽對此都不關心,他知道會有人負責收拾殘局處理善後,慢慢消除這場亂子的影響。而自己如果要下令抓捕參與者,那就相當於是要把事情鬧大,這恐怕會對揚州最有錢的商人羣體造成衝擊,進而影響到與他們有利益瓜葛的方方面面,由此所將帶來的後果,高永壽也未必能夠承擔得起。

高永壽現在所要立刻着手處理的,不是追究城外的這場爭鬥,而是要確保這種程度的武鬥不會在城內爆發,如果連城內也亂起來了,那他這個城防參將可就沒法推卸責任了。所以他必須要立刻確認,不管是山陝鹽商還是徽籍鹽商,他們手下的武裝人員都已經離開了杭州城。

高永壽先前聽手下彙報稱突圍離開的一方几乎人手一支火槍,而且作戰頗有章法,看起來更像是軍隊而非民團,心中便已經料定這是七大姓僱請的海漢人,對他來說這可是比本地鹽商更難對付的存在。如果海漢人安心要在揚州搞事,那事情可能就不只是發生在城外的一場武鬥而已了,必須得小心提防才行。

而城外的盧康泰此時心情比高永壽更要煩躁百倍,他手下的死傷情況其實還不算太嚴重,至少要比去年那次交手的結果要好得多,但作戰目的卻完全沒能實現。他寧可再多賠上一些人手,也要把戴英達給拿下。

而如今戴英達安然退走,他在戰前所制定的作戰目的完全沒有達成,這就相當於是之前投入的資源全部白費,今天這些人也全部白死了。

“前功盡棄啊!”盧康泰忍不住暗暗哀嘆自己的不順。他並不認爲自己所制定的作戰計劃和臨場指揮有什麼問題,最大的變數還是因爲海漢人的介入。

儘管盧康泰也料到戴英達如果入城,肯定會帶上一些海漢護衛,但他的確沒想到這些海漢人如此厲害,一個照面就把自己的佈局給完全打亂了。

而今天在現場親歷了戰鬥之後,盧康泰也大概明白了去年那次交鋒爲何會慘敗在對方手下——自己手下這支武裝的實力,的確是跟海漢人有着比較大的差距,基本上就是民團和專業軍隊的之間的對比。

如果沒有海漢的介入,那或許盧康泰早就已經把優勢化爲勝勢,拿下了自己的競爭對手。但盧康泰除了感嘆流年不利,似乎也想不到什麼應對之策,畢竟連向他提供武器裝備和作戰訓練的後臺,也已經被海漢給剿滅了。

而今天在揚州城所發生的事情表明,山陝鹽商一直悉心經營的官方人脈也不是那麼可靠,關鍵時刻一樣有可能會爲了利益而出賣他們。特別掌握兵權的武官,很有可能僅僅是因爲擔心引火燒身,就對海漢人的猖狂行徑作壁上觀。

所以從現在開始,盧康泰的目標不得不作出調整,正視競爭對手的實力變化,從“如何對付徽籍鹽商”改爲“如何對付有海漢撐腰的徽籍鹽商”。

有手下來向他報告,在現場的死傷人員中,還有八個人是被無辜牽連其中的路人,向他請示該如何處理。

“怎麼處理?死了就拉走,活的就送去治傷,能覈實到身份的就花錢把事情處理乾淨,無名無姓的就拖去亂葬崗挖個坑埋掉,這些事還要我一項一項教你們做嗎?”盧康泰這個時候哪還有心情去過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很不耐煩地給予了迴應。

盧康泰其實並不擔心因爲這些無辜路人的死傷就導致被官府追責,他有一百種辦法推卸掉責任,而且他知道官府也肯定會站在他這一邊。畢竟事情要是鬧大了,這就會變成大明與海漢之間的國際衝突,而朝廷現在並不願意跟海漢發生衝突,出了這些麻煩事,地方官府反而要擔責任,幾條平民的性命哪有大局來得重要。花點銀子,把相關人等擺平,不要再讓事態進一步發酵,就是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了。

接着又有手下來報,挹江門似乎暫時不會開放了。盧康泰聽了之後,越發肯定自己先前的判斷,官府就算知道這場爭鬥的真相,也沒有主動介入的意願,這挹江門長時間關閉,擺明就是官府故意給他留出了打掃戰場的時間。

哪怕事後在民間會有很多傳言,但只要沒有受害者舉告,上頭沒有大人物主動過問,那當事者和官府都會很默契地當作無事發生,這樣大家也都能少一些麻煩。

此時戴英達一行人已經平安抵達運河南岸,在戴家莊看到信號彈的戴英凡也率了數十名青壯拿着刀槍趕到河邊接應。不過這運河以南多是徽籍鹽商的莊園,所以一向被視作他們的勢力範圍,山陝鹽商的人馬也輕易不敢侵入這裡。

前日盧康泰的手下在夜間渡河,試圖偷襲戴家莊,就已經是近年來少有的大膽舉動了。但要讓他們白天來運河南岸鬧事,那盧康泰也不免會有所顧忌。而去年那次與海漢在運河上的徹夜追擊,更是讓盧康泰手底下折損了許多得力水手,所以今天這次截擊戴英達的行動,他甚至都沒有特地安排船隻在運河上待命。

而元濤爲了預防對方在運河上設伏,也都做了相應的預案和安排,不過最後統統都沒派上用場就是了。

在確認了安全之後,元濤便立刻過問己方的傷亡狀況。戴英達手下共有包括林仲在內的八人受傷,有三人不幸身亡,而金盾則是有一死四傷。

考慮到對方投入戰鬥的兵力和裝備狀況,以及當時的作戰環境,元濤認爲己方的傷亡狀況倒也不算嚴重,算是以比較小的代價實現了作戰目標。

戴英達倒是頗爲重視林仲的傷勢,確認他的傷情只是皮外傷,不會危及性命,這才讓人拿擔架先將林仲擡回戴家莊休養。

此次能夠順利從揚州城脫身,戴英達確實押中了寶,林仲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所規劃的撤退路線起到了極爲關鍵的作用,避開了城內所有可能被對手設伏的地點,毫無阻礙地撤出了揚州城。

戴英達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看他對林仲的關切,事後的重賞肯定是少不了的。

戴英達回到戴家莊之後,便當着元濤的面,將莊子裡主管雜務的族人喚來書房,讓他儘快爲此次不幸身亡的幾人準備好上等棺木,設靈堂把後事處理妥當。此外包括金盾部屬在內的所有傷亡人員都將得到豐厚的撫卹,戴英達甚至還立刻安排了一艘快船,以便元濤能讓受傷的手下和死者的屍骨儘快回到舟山。

雖然知道戴英達當面作出這些安排是爲了收買人心,元濤還是對這種高情商的操作感到很欣慰。不管是出於上司的指令還是與七大姓之間的僱傭關係,他這趟來揚州當然也是做好了產生傷亡的思想準備,即便與鹽商的合作會有一些磕磕絆絆,他也會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

不過七大姓的態度顯然要比他預想的好得多,不但在部署防禦計劃和人員調派方面給予了金盾充分的信任和配合,而且也做出了很多人性化的安排,給金盾人馬提供了比較好的生活條件。能夠從鹽商這裡得到足夠的尊重,這讓元濤和他手下的弟兄在執行任務期間也更爲賣命。

“戴老闆真是有心了!我先替兄弟們謝過了!”既然戴英達主動有所表示,元濤也不會視而不見,眼見對方吩咐完事情,其他人都已經退出書房,當下便上前抱拳謝過他的安排。

戴英達道:“元掌櫃見外了!如今接連幾次與金盾的弟兄們共渡難關,在下早就沒把各位當外人看待了,弟兄們既然爲我七大姓出生入死,那在下當然也不能虧待了弟兄們!元掌櫃,在下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元濤道:“戴老闆但說無妨!”

戴英達道:“在下以爲,能夠有幸結交到元掌櫃這樣的英才人物,實是三生有幸,若元掌櫃不嫌棄在下這商人身份,戴某倒是想與元掌櫃結爲兄弟!”

元濤倒是沒料想到戴英達居然會提出這種要求,一時間也不知該推辭還是答應。他對戴英達這人沒什麼惡感,甚至還可以算是比較談得來,但關係好像也還沒有契合到拜把子的程度。

戴英達見元濤面露猶豫之色,便又說道:“在下這番要求的確是有些高攀,讓元掌櫃爲難了!不過在下若能與元掌櫃結拜,那日後揚州七大姓便是元掌櫃的擁躉,若是元掌櫃日後有什麼需要,七大姓出錢出力,絕不含糊!”

戴英達這番話已經說得十分露骨,元濤並不遲鈍,自然聞絃歌而知意,明白了戴英達是打的什麼主意。

戴英達看中的當然不僅僅是元濤的本事,更重要的是金盾分號大掌櫃這個頗有權力的身份,手底下有數以百計的軍事人員可供調遣,能夠執行各種作戰任務,簡直就是一支小型軍隊了。

今後七大姓自行組建民團,如果能與金盾搭上關係,互通有無,那必定會對壯大自身實力有許多好處。而且以七大姓在揚州的影響力,索性以自家子弟爲根基,在揚州開辦一家金盾的分號,豈不就可以合法養一幫專職武裝人員了。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肯定是得先得到海漢方面的認可和支持,而元濤在這中間所能起到的作用肯定會非常重要。戴英達認爲如果能夠得到元濤的支持,那麼與海漢在這個領域的合作或許就能辦成了。

當然這種支持也不會只是單方面的,戴英達的表態就是要讓元濤放心,以七大姓所擁有的資源和財力,也能夠支持他在海漢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權力,這對元濤來說不動心是不可能的。

他在揚州期間已經切身感受到了這些鹽商的驚人財力,雖說錢財未必萬能,但這世間又有多少是錢財解決不了的問題呢?如果揚州鹽商願意在背後給他提供支持,那舟山分號的業務量必定大增,從而爲元濤贏得更多來自高層的關注,升遷的希望也會隨之增加不少。

雖然其中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這種建立在特殊人際關係上的合作的確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意識到這一點的元濤也不禁有些佩服這戴英達的確老謀深算,不放過任何對其有利的條件。

元濤應道:“什麼高攀不高攀的,戴老闆這話可就太見外了,在下從未有過這樣的念頭!只是在下一介武夫,如今又入了海漢國籍,若結爲兄弟,怕是會給戴老闆帶來諸多不便。”

2508.第2508章第1166章 再見面第1367章 佯攻1263章 市立圖書館第1758章 國慶活動第306章 換屆選舉2697.第2697章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3351.第3351章3220.第3220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壞打算第2123章第1126章 利益相關第1094章 不同的態度3225.第3225章3065.第3065章3204.第3204章第54章 崖州城(一)第2186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3103.第3103章第18章 遭遇戰2906.第2906章2594.第2594章2659.第2659章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1994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謂的談判3337.第3337章2439.第2439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3433章第1893章 現實問題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1328章 戰後清點第148章 配套產業第九百四十八章 聯盟雛形第2314章第九百零三章 北上考察(五)第2189章2534.第2534章3102.第3102章第278章 選定登陸點2882.第2882章3179.第3179章2753.第2753章3109.第3109章第2282章2572.第2572章第1546章 迭戈號第1550章 糧食行業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六百三十四章 交手(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第2125章3359.第3359章第2291章2721.第2721章3086.第3086章3171.第3171章第2152章第170章 參觀鹽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第1175章 兵臨城下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3402.第3402章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2196章第250章 南海的新目標3019.第3019章第1953章第1170章 幕後交易3408.第3408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第1714章 見習期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3章 分工合作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2786.第2786章2694.第2694章2472.第2472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1557章 野心勃勃第1234章 潛入柔佛3195.第3195章第1631章 兵分三路第1097章 硬碰硬3309.第3309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