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2章

這些預備兵員暫時以民兵的身份在舟山島接受軍事培訓,待每年石迪文從國防部申請到就地招募兵員的名額之後才轉爲正式軍籍,這樣不僅可以降低人員開支,而且也能有一個觀察期來確認這些新兵的資質是否夠格進入海漢軍服役。

當然了,參與閱兵式的民兵也並不是全部編制,舟山及附近一些處於海漢控制下的島嶼所部署的民兵,實際數量遠遠超過今天在公衆面前露面的這點兵力。這也是軍方有意隱藏實力,以免在觀看閱兵式的外地客商羣體中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正如宣嚮明所說的那樣,閱兵式的重頭戲還是海軍艦隊。陸軍的隊伍全部通過檢閱地段之後,便聽到三聲炸響,三發紅色信號彈射入高空,然後遠處的海面上便很快出現了片片帆影。

貴賓看臺的方向正對着南邊的大盤峙島,所以無需調整坐姿,便能將港區海域的情況一覽無餘,而馬正平也終於得以見識到傳說中的海漢海軍。

堅船利炮,這種原本只存在於想象中的大型裝備,如今終於展現在馬正平眼前。海漢戰艦的外形與大明水師的戰船是有着比較顯著的區別,船身更加修長,桅杆上是軟帆,而龐大的船體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讓馬正平一時間都想不出合適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你看,那兩艘最大的船,就是海漢這東海艦隊的旗艦了,據說船上裝着好幾十門炮,打仗的時候方圓幾十裡的海上都能聽到動靜……”宣嚮明不加掩飾地向馬正平賣弄着自己的見識。

其實不用他說,只要眼睛沒瞎就很難不注意到船體大小遠遠超過尋常帆船的兩艘威嚴級戰艦。這也是馬正平有生以來所見到的船體最大的帆船,他自己手底下的那些貨船跟這海漢戰艦比起來,那可真是小字輩了。

如果在海上遇到了這樣的大塊頭,恐怕一照面就已經很難生出反抗之心了,何況據說這船上還裝備有好幾十門火炮,敵船怕不是吃一通炮轟之後就直接解體了,還談何抵抗。

馬正平以前覺得浙江官府在面對海漢人時表現得太過軟弱,甚至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抵抗就選擇了妥協,讓海漢人得以佔領了舟山島這個要害地帶。但當他親眼見到海漢艦隊的真面目之後,立刻便明白了當初浙江官府的苦衷,難道還能指望水師擊敗這樣的怪物嗎?明擺着打不過,要是冒然開戰,戰敗事小,讓海漢有了藉口入侵到大陸上來,那就沒法收場了。

而對於當時處於內憂外患中的大明來說,處理與海漢之間的衝突是沒有容錯率可言的,一旦開戰,大明將很難再分出力量去抵禦海漢從海上發動的進攻,多半隻能坐視海漢軍在境內爲所欲爲。所以選擇妥協,默認海漢在舟山島的統治權,以此來換得和平,反倒是當時浙江官府最穩妥的選擇,至少這樣做有效地避免了戰爭的爆發和遭受進一步入侵,相比那樣嚴重的後果,只失去一些島嶼的控制權,就顯得比較容易接受了。

馬正平是商人,對於官府的處境沒有那麼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但眼前的海漢艦隊已經讓他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與這樣的武裝力量作對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爲。

跟在兩艘旗艦後面的是三十多艘大小戰船,數量雖然說不上有多驚人,但在海面上綿延數海里的艦隊戰陣卻讓人極爲震撼。而馬正平此刻也對宣嚮明先前宣稱舟山島治安良好的說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畢竟有這樣強大的武裝艦隊駐守舟山島,哪還有什麼大膽狂徒敢到這個海域來搞事。

眼見艦隊通過海灣之後駛往定海港西側的軍港方向,今天的閱兵式也算是進入了尾聲。雖說舟山島的閱兵規模遠不及三亞,但作爲一處海外軍事基地,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殊爲不易,而且用極高的效率達成了展示武力震懾宵小,增加外國客商對舟山當局信心的目的,收效也算相當不錯。

“若是在下沒有看錯,今年東海艦隊的戰船數目比去年又多了不少啊!將軍治軍有方,令人敬佩!”

觀禮臺上坐在石迪文旁邊的並非他的下屬官員,而是代表寧波府前來出席這一活動的何肖,在看完海軍艦隊的展示之後,便主動對石迪文表達了敬意。畢竟東海艦隊的規模就象徵着舟山當局的實力,而舟山的實力越強,寧波府與海漢的合作關係就越安全,何肖通過這層關係爲自己謀利也就越容易。

石迪文見何肖注意到了東海艦隊的變化細節,當下也不作掩飾地痛快承認道:“這其實是前一年就決定要增加的船,只是造船廠忙不過來,所以一直拖到幾個月前才陸續入列服役。”

何肖道:“那這些新近服役的戰船,也會參加這之後的作戰行動嗎?”

因爲舟山當局近期在市面上大量採購軍需物資,爲避免發生誤會,石迪文已經通過何氏兄弟向曲餘同那邊說明了大致情況,所以何肖也知道東海艦隊此後將會出動去某地執行作戰任務,不過對於具體的安排就不太清楚了。何肖問這問題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也想知道海漢這次行動是否需要東海艦隊傾巢而出。

不過這樣的軍事機密,他不太可能從石迪文這裡得到具體的答案。石迪文笑道:“參不參加,還要看國防部的任務分配而定,我現在說了也不算。何先生是擔心艦隊出征之後舟山防禦空虛?”

шшш .Tтká n .c○

何肖忙道:“那倒是不至於,就算海軍出征,島上不是還有陸軍駐守嘛,誰敢幹這捋虎鬚的勾當!”

石迪文道:“何先生回去之後可以轉告知府大人,舟山駐軍出征期間,島上還是會有足夠的兵力留守,確保本地治安穩定,商貿活動能夠平穩進行。如果有任何人在此期間對舟山島或是海漢名下的產業發起敵對行動,那都將被視爲對我國的嚴重挑釁,肯定遭到我國的軍事報復。”

石迪文說這個話的意思並不是警告曲餘同,而是要讓曲餘同放心,海漢在此期間不會放鬆對舟山島的防禦。他也明白曲餘同爲何如此緊張,這幾年與海漢的暗中合作讓曲餘同獲得了大量收入,而曲餘同認爲這些財產全數放在大明不太放心,所以也逐步轉移了一部分到海外。光是這舟山島上便有不少曲餘同花錢置辦的產業,如果舟山島出了狀況,曲餘同也難免會遭受嚴重損失,所以纔會要求何肖趁這次觀禮的機會來打探一下石迪文的口風。

如果不是身份敏感,不便在民衆面前公開現身,估計曲餘同就自己親自來舟山島找石迪文當面求個心安了。

“在下一定會原原本本把將軍的意思轉達給曲大人。”何肖心領神會,連忙應下來。

而在看臺的另一處,宣嚮明意猶未盡地看着駛入軍港的東海艦隊,突然想起一事,轉頭對馬正平問道:“還沒請教馬老闆是做哪一行的?”

馬正平也不隱瞞,坦然應道:“在下是鹽商。”

“鹽商啊!那馬老闆可是富貴人物了!”宣嚮明面露羨色道:“去年好些跟海漢做食鹽買賣的鹽商都發了大財,聽說還有不少人都是新入行的,靠着海漢扶助就賺了大錢,在下聽了都想改行去賣鹽了!”

馬正平道:“宣老闆說的這是別人,在下這次上島,就是來找海漢人商談合作事宜,但能不能談成尚無把握。”

宣嚮明道:“原來馬老闆不是寧波本地人?”

馬正平搖搖頭道:“在下是從揚州來的。”

宣嚮明經常往來於寧波和舟山島之間,對於海漢經營的鹽業也有一定的瞭解,他知道海漢在象山和石浦都建了鹽場,而充當分銷商的大多是寧波本地有背景的人士。從揚州來的鹽商,他倒是第一次在舟山島上遇見。

“揚州……聽說之前因爲這食鹽生意,揚州可是出了些亂子啊!”宣嚮明意味深長地說道。

關於去年揚州所發生的事情,寧波這邊在事後多少也收到一些風聲。當地鹽商武裝一夜之間遭受重創,看起來似乎與舟山島沒什麼直接關係,但如宣嚮明這樣的消息靈通人士卻聽說這是海漢出手所爲,目的就是要掃清食鹽北銷的障礙,讓海漢鹽場所產的食鹽能夠賣到江蘇境內,搶奪由揚州鹽商控制的傳統市場。換句話說,揚州鹽商的態度讓舟山當局失去了耐心,所以採取了雷霆手段來教訓揚州鹽商認清形勢。

宣嚮明的消息來源雖然不是官方,但卻是本地鹽商這種利益相關者,自有其渠道獲知這些信息,所以可信度極高。而揚州鹽商在眼下這個時候來到舟山島,其目的似乎便值得品味一番了。

“看來宣老闆也知道一些消息。”馬正平不清楚揚州的事情到底在這邊流傳到了什麼程度,所以只好先含糊帶過:“之前跟海漢國有些誤會,不過大家既然目的都是爲了做生意,那就有商談的餘地,在下這次來舟山,也正是爲了這個目的。”

宣嚮明雖然嘴大,但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的老實人,他知道揚州的事水太深,所以也不敢妄自判斷馬正平的話是真是假。不過揚州鹽商來舟山這件事也算是有點意思,之後倒是可以成爲他的又一件談資了。

馬正平想找宣嚮明再打聽打聽在島上置地的規定和操作方式,便主動開口邀請宣嚮明共進午餐,但宣嚮明現在知道了馬正平的身份後卻是有些避諱,婉言謝絕了他的邀約。他也擔心要是這揚州鹽商沒能跟海漢講和,那自己跟馬正平走得太近,或許會影響到海漢官方對自己的看法。

馬正平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沒有表現在自己臉上。像宣嚮明這種對海漢瞭解比較多的朋友,先認識一下總是沒壞處的。他還是很客氣地問明瞭宣嚮明在島上的住處,稱改天再登門拜訪。

在拜訪過楊運之後,馬正平其實已經不太擔心海漢官方對待自己的態度了,就算合作談不攏,應該也不至於會被灰頭土臉地趕出舟山島。但他現在在島上認識的人就沒兩個,要打聽更多的消息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馬正平打算再去試試能不能請楊運吃飯,只是他這個念頭也很快就被證明了不可行,楊運隨同石迪文離開了,而他們身邊都是隨從護衛,馬正平這種外人根本就靠近不了。

“罷了罷了,回頭再找機會吧!”馬正平看這架勢也知道自己的想法難以達成,也只能暫時放棄了打算。

隨着閱兵式的結束,島上的民衆也四散離開。不過馬正平先前聽宣嚮明說這兩天島上還有很多貿易活動,便打算趁此機會去看看。他早就聽說海漢人精於商貿,至於怎麼個精法,卻一直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這次有機會來到舟山島上,自然是要想辦法去多瞭解一些相關信息。

他來舟山之前先去了一趟寧波城,但感覺這舟山定海港的商業氛圍卻還比寧波城有過之而無不及,視野之內都是各種商鋪、酒店、飯館、客棧,可見此地居民的消費力之強。

不過這個道理也很簡單,馬正平沒有花多少時間便想通了其中關鍵。來往港區的多是各國商人和水手,這些人來舟山的目的是賺錢,但也是花錢,消費力要遠勝寧波城裡的普通民衆,所以纔會造就瞭如此繁華的景象。

當然了,限於這裡的島嶼環境,這些商鋪的裝潢檔次在馬正平看來都遠不及揚州城,但想必來到這裡的客商也沒多少人會介意這種細節。

馬正平沿着港區街道隨意閒逛了一陣,便看到不遠處有正在施工中的房舍。他正打算要在島上購地置產,見狀立刻便起了興趣,打算過去看看能不能打聽到一點有用的消息。

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2050章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四百三十三章 當面試探第2006章3064.第3064章3031.第3031章第1783章 爲國爲民第九百五十七章 命案第16章 土著眼中的外來戶第2251章第2069章第2289章3298.第3298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抽絲剝繭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15章 伙食問題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1185章 利益爲先2974.第2974章第1835章 難以脫身2460.第2460章第2179章2676.第2676章3365.第3365章第五百零六章 動手的理由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2504.第2504章第2088章2473.第2473章第2054章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31章 中尉與下士第八百五十三章 島嶼賭場第1710章 政績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517章 戰場局勢第2204章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3105.第3105章第2294章第1203章 發展綱要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2306章2915.第2915章2488.第2488章第220章 越南之行(三)第2035章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四百九十九章 軍隊的發展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1080章 進展順利第四百四十五章 交換條件2581.第2581章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1852章 強國之路第1592章 開眼界3098.第3098章2440.第2440章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2845.第2845章第322章 參觀考察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第1792章 去朝鮮第1018章 苗栗3059.第3059章2713.第2713章第1488章 還手之力第98章 蒸汽機第1138章 收穫不小2621.第262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第1555章 硬撐到底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第1940章第2262章2841.第2841章2987.第2987章3077.第3077章第2167章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1807章 聯合行動2980.第2980章第1722章 新舊後臺第九百二十一章 南下安不納第59章 組建公社3232.第3232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小鐵匠第2007章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2645.第2645章第2048章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2556.第25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