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7章

當年海漢艦隊封鎖錢塘江,兵臨杭州城下,陣仗可是着實不小,雖然浙江官府在事後百般掩飾,稱其爲“雙方提前議定的攻防演練”,但因爲當時知道內情的人實在太多,這種措辭也僅能在銀子的加持之下起到“欺上”的效果,而無法達成“瞞下”,封住民間對此的談論。即便是在距離杭州五百里外的揚州,消息靈通的鹽商們對於此事的內幕也是有所耳聞。

當然了,像這位馬姓鹽商曾經多次去到過浙江境內的州府,對當時在杭州城所發生的情況就瞭解得更多一些,也更清楚海漢這個南海小國遠比傳聞中厲害。如今嚴重缺乏海上武裝的大明實在拿對方沒什麼辦法,只能忍氣吞聲地默許其在本國海岸線附近活動。

而近兩年寧波官府對舟山島上的海漢人是什麼態度,他對此更是一清二楚。寧波當地所產的食鹽,本身就是海漢人在幕後操作,讓一幫爲寧波官員效力的傀儡鹽商在臺前跑腿。要是哪天海漢人失去了耐心,選擇以軍事手段而非經濟手段來解決鹽業領域的爭鬥,那揚州恐怕會有些人要因此而倒大黴。

戴英達道:“其實老馬說的這種情況,對我們而言不見得是壞事,如果海漢人要動手,那他們的首選目標當然是曾經跟他們過不去的人。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必要的時候讓海漢人明白誰纔是他們真正的敵人。”

“那我們要如何才能知道海漢人的底線在哪裡?”灰衣男子追問道。

戴英達搖搖頭道:“這個就有點難了……但想必多死一些人,離他們的底線就會更近一步。正好這次有人送上門來,老夫估計何桓那幫人是忍不下這口氣的……你們設法盯緊一點,儘量多蒐集一些人證物證,日後若是要向海漢人指證他們,這些證據便會派上大用場了!”

戴英達口中所說的“何桓”,便是如今山陝鹽商陣營中的頭號人物,不但家產頗豐,而且在山陝鹽商的羣體中也擁有極高的威望,就如同他自己在徽籍鹽商中的地位一樣。

灰衣男子由衷地嘆道:“薑是老的辣,還是戴爺您老人家考慮得周全啊!晚輩這便去安排人手,盯緊山陝鹽商的動向。”

戴英達補充道:“別光盯着對家,這夥寧波鹽商也得盯緊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看這夥人也不是什麼善茬,說不定人家就是專程來揚州找麻煩的!”

揚州鹽商的兩個陣營可謂是涇渭分明,明爭暗鬥從未停止,即便是明面上佔據了優勢的徽商陣營,也仍是絲毫不敢大意,不但提防着山陝鹽商隨時可能展開的反撲行動,對於外來的寧波同行也是十分關注。像戴英達這樣的老狐狸很機敏地察覺到當下局面的關鍵之處,就盯死山陝鹽商看其能作何反應,然後再嘗試尋找對方的漏洞來加以利用。

灰衣男子領命而去,戴英達又對山羊鬍中年人吩咐道:“季清,你與知府衙門那邊比較熟,去打聽打聽有沒有什麼新的消息,如果何桓那幫人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動粗,那肯定得先跟官府打好招呼,終歸會有些風聲。”

山羊鬍起身作了一揖,也隨即離開,廳堂中此時就只剩下了戴英達和馬姓老者還端坐着。

“這楊家、徐家、崔家,到這個時候還沒派人過來參與議事,真是太平日子過久了吧?”或許是跟馬姓老者的關係比較親近,戴英達這個時候的語氣就不再像先前那麼淡定了。

馬姓老者應道:“崔家和徐家的家主都去了應天府,估計還沒回來,家裡的人大概也不太清楚該不該來戴家莊議事。倒是楊家不知道什麼情況,楊成業居然沒出現。”

揚州的徽籍鹽商以七大姓爲代表人物,遇到有大事發生,各家家主都會盡快趕到戴家莊議事,一起對當下的局勢作出決定。如果家主有其他原因不能到場,一般也會由能代表家族拿主意的二號三號人物出席。但今天這個場合,算上東道主戴家,七家之中只到了四家,也就難怪戴英達對此有些不滿了。

戴英達哼了一聲道:“我倒是聽說,楊成業最近跟河對面的盧胖子走得很近,兩人還一起在城中聽戲,真是好消遣啊!”

馬姓老者應道:“竟有此事?這楊成業難道忘了,他大哥楊成士當年就是死在山陝鹽商的手中!”

戴英達半閉着眼,身子靠在椅背上應道:“畢竟當年他大哥出事的時候他尚年幼,估計幾十年過去,他也早就淡忘了這些仇恨。”

馬姓老者皺眉道:“即便如此,身爲徽商,他又怎能與對頭混到一起,這豈不是讓河對面那幫北方蠻子看了笑話!不行,待會兒我得去趟楊家莊,問問這小子究竟是怎麼想的!”

戴英達道:“老馬,楊成業願意怎麼做,那是他的選擇,如果他覺得七大姓對楊家而言不重要,那他楊家對我們七大姓也同樣不重要。最近任家、蘇家、朱家也都表現得十分積極,如果楊家不願跟我們待在一起,那就另外扶持一家取而代之好了。”

馬姓老者與戴英達相識多年,聽他這麼一說,便知道他剛纔是在故意問這三家缺席的原因,順便就把楊家單拿出來數落。而且顯然戴英達對楊成業的不滿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扶持其他徽商家族將其取代的想法。然而站在他的立場上,不可能坐視楊家就這麼倒下。

“老戴,你也知道我馬正平與楊成業的老爹情同手足,一向視楊成業如親子侄,你便賣我個面子,讓我再與楊成業談一談,敲打一下這混小子,讓他不要再一路錯下去!”

馬正平說罷,站起來身來朝戴英達一揖,見對方沒有立刻迴應,便主動說道:“你不說話,我便當你是同意了。”

戴英達這纔開口道:“老馬,你要照顧已經過世好兄弟的家人,這種有情有義的事,我自然不能反對,但這楊成業分明就是個酒囊飯袋,所以纔會被盧胖子拉攏。上個月從海安鎮啓運的兩批鹽,莫名其妙在半路就丟了,那麼巧這兩批鹽都是楊成業在當地安排的運貨行程。他回揚州之後也沒給個解釋,過了兩天盧胖子就在城裡請他吃飯聽戲,你說這中間的巧合是不是太多了一些?當然了,你如果要找我拿證據,那我確實沒證據能證明是他賣了這兩批貨,但這種事我還需要證明給誰看嗎?我只需要有人承擔責任!”

戴英達聲音越說越大,越說越是憤怒,很難想像這與剛纔衆人面前那個從容自信的老者是同一人,但馬正平站在他面前,卻是半個字都沒有應聲。他知道戴英達說得對,不管是不是楊成業出賣了集體的利益,都得爲此而承擔相應的責任,更何況他還有很大的嫌疑與山陝鹽商勾結到了一起。

徽商能夠在揚州後來居上站穩腳跟,當然不只是善於抱團和打通官府的關節,羣體內部制定和遵守規矩也同樣十分重要,而不遵守規矩的人,那必然會被這個羣體實施內部制裁,甚至是從羣體內清除掉。

戴英達似乎是火氣發作得差不多了,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你要幫楊成業也不是不行,但他也得先有所表現,將功補過,我才能說服其他人,對他之前所犯下的錯誤網開一面。”

馬正平應道:“老戴,那照你的意思,要他怎麼做?”

戴英達道:“他不是跟盧胖子關係好嗎?那就想想辦法,讓盧胖子吃點虧,比如把他在蘇州府和松江府的生意讓給我們……讓到楊成業名下也行。”

馬正平道:“這……這怎麼可能?要讓他將生意拱手讓出,那大概得把刀架到他脖子上才行了!”

“那就想辦法把刀架到他脖子上!”戴英達怒道:“楊成業如果不能證明他對我們是一個有用之人,不能證明他對我們這個集體的忠心,那你告訴我,爲什麼七大姓還要留一個位置給他?”

“可是這事……着實難辦啊!”馬正平皺眉道:“那盧胖子一向只在河對面有限的幾處地方活動,想收拾他可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下手時機。而且若是動了盧胖子,有可能會激起何桓那夥人的怒火,跟我們大打出手,到時候局面可就不好控制了!”

“你說得有理,所以我們要設法充分利用當下的局勢。”戴英達緩緩說道:“何桓他們一定會對寧波鹽商動手,讓楊成業儘可能把盧胖子帶到寧波鹽商那兩條船附近,然後我們便擇機出手對付盧胖子,再把鍋甩給寧波鹽商,讓何桓他們去跟寧波鹽商咬個痛快!”

“這能行得通?”馬正平雖然覺得戴英達的計劃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似乎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也很容易在執行的過程中翻車:“你不是擔心楊成業跟盧胖子勾結?那萬一……”

“當然不能把寶都押在楊成業身上。”戴英達解釋道:“如果他不按照我們的計劃來,而是選擇跟外人勾結,那我們就不妨給寧波鹽商多提供一些信息,讓他們知道是誰一直在暗中給他們下絆子搗亂。盧胖子那支火槍隊很了不起嗎?那就讓他去跟海漢人的火槍兵掰一掰手腕好了,我相信海漢人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一定會很開心的。”

馬正平聽得暗暗心驚,趕緊戴英達繞了一個大圈子,甚至不惜打算把七大姓之一的楊成業逼入絕境,最終的目的還是想對付盧胖子手底下那支神秘的火槍隊。

但馬正平也能理解戴英達爲何對此如此執着,自從那支火槍隊出現之後,便成爲了徽籍鹽商的心頭大患,像七大姓的這些頭面人物,如今都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原因之一便是有些忌憚那些火槍手,擔心會被其使用火槍在遠處刺殺。

雖然七大姓也有自己的私人武裝,甚至還有少量從明軍中淘汰下來的鳥銃、魯密銃,但不管是火槍威力還是火槍手的作戰水平,卻都與盧胖子那支火槍隊有着比較顯著的差距。爲了自保,他們一度只能通過揚州官府向對方施加壓力,迫使其不能在揚州境內使用這些違禁的特殊武器。

這當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所以徽籍鹽商也一直都在設法消除這個心頭大患。但此事並不容易,盧胖子那支火槍隊戰力頗強,憑他們自己手下的武裝力量還難以匹敵,唯一可行的便是想辦法藉助外力來剷除這個眼中釘。但如果早前就貿然向海漢人告密,那引來海漢軍之後倒黴的可能並不只是罪魁禍首,說不定連他們徽籍鹽商也會受到牽連。

而戴英達的想法是,將火槍隊的問題,楊成業的問題,以及蘇州府、松江府兩地鹽業市場的歸屬問題,藉此機會一併解決。

如果楊成業立場未變,願意配合自己的安排,那麼藉機除掉山陝鹽商陣營的盧胖子,順手嫁禍給寧波鹽商,然後儘快搶下原本由盧胖子把控的兩地鹽業市場,這對徽籍鹽商來說絕對是十分理想的狀況。而盧胖子那支頗有實力的火槍隊,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就被他的同夥們瓜分掉,暫時不會對己方造成太大的威脅。

而如果楊成業叛變,拿着己方的安排向盧胖子告密,那戴英達就會放消息給寧波鹽商,有關盧胖子的火槍隊襲擊寧波運鹽隊伍的內幕,到時候海漢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管,派出軍隊來揚州除掉盧胖子也是應有之意。到時候也順便收拾掉楊成業,清理己方陣營。至於能不能順勢拿下蘇州府和松江府的市場,那大概要視局勢變化而定,不能像第一種情況下那樣主動出擊了。

如果海漢真的出兵解決此事,那有可能會改變揚州鹽業市場的現狀,讓寧波鹽商進入此地取代山陝鹽商的地位,會不會變成了引狼入室,戴英達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他認爲寧波鹽商進入江蘇市場的意願極其強烈,長遠來看估計靠擋是擋不住的,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設法先把現在的競爭對手擠出局,以免將來己方的市場被壓縮得太厲害。

第2029章第389章 一擊即潰3172.第3172章第2020章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九百二十二章 安不納島3415.第3415章2694.第2694章第224章 越南之行(七)第1611章 參觀軍營第1810章 力有不逮第89章 購僕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2262章2497.第2497章第1478章 前線第1222章 星島現狀2444.第2444章第1293章 由海轉陸2478.第2478章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2805.第2805章第1561章 絞盡腦汁3339.第3339章第2278章第3422章2925.第2925章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1192章 返回舟山第1925章2814.第2814章第112章 彈藥儲備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1895章 實力說話第2082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1499章 炫耀武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276章 偵察行動第12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2069章2733.第273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3206.第3206章2480.第2480章第2108章2710.第2710章第2066章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2637.第2637章第80章 廠衛3182.第3182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1356章 洗劫馬場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2210章第247章 貨幣兌換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1091章 踢到鐵板第1259章 被迫接受3325.第3325章第2160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第1391章 真相如此簡單3224.第3224章3101.第3101章第1489章 漢軍旗第1743章 各有目的2856.第2856章第九百二十章 頭頓港第2318章3049.第3049章2528.第2528章第1676章 秩序恢復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390章 交戰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四百零五章 新生活(一)第1156章 艦隊南歸第1658章 攻打馬尼拉(八)第1830章 迎頭痛擊3084.第3084章第1815張 誰更快第1097章 硬碰硬第2280章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3077.第3077章3195.第3195章2563.第2563章2377.第2377章第2066章第1396章 清掃第1224章 人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