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

何夕的推測要比顏楚傑的結論更爲激進大膽,他認爲不管幕後黑手是不是西班牙人,必然還有其他勢力參與其中,對手才得以在如此之大的地域範圍之內分發這些特殊武器。

如果只是一個西班牙,那海漢倒是不需要忌憚太多,畢竟從過去這數年間的多次交手紀錄來看,一直都是穩穩地壓着對方一頭,根本不怵西班牙人在南海搞事。但如果西班牙人得到了某種幫助,讓他們將影響力的範圍從南海擴展到東北亞地區,那對海漢而言就不是可以忽視的小問題了。

“其他勢力?老何你能不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寧崎好奇地追問道。

何夕道:“目前我們還沒有取得實際的證據,但這些武器的持有者顯然就是嫌疑最大的人。清軍、鹽商,還有計劃襲擊朝鮮世子的幕後黑手,毫無疑問這些勢力跟武器提供者都有直接聯繫,甚至還有人在爲他們提供戰術培訓。各位可以想一想,是什麼樣的利害關係,纔會讓他們走到一起。”

“是立場。”陶東來應聲道:“跟我們敵對的立場!能從海外得到這些武器的勢力,要嘛是戰場上的敵人,要嘛跟我們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有了這些武器之後,原本不敢跟我們叫板的人,如今也有更多的底氣來表明他們的立場了。”

陶東來的話道明瞭當下的這幾件事情的另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持有特殊武器這幾方的立場,雖然這些勢力參與其中的原因肯定各有不同,但他們的共同敵人就是海漢,甚至可能還包括了海漢的重要盟友。朝鮮世子成爲襲擊目標,或許便是這種立場的具體表現之一了。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缺乏證據。”

顧凱聽了半晌之後,對這番討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不是說老何小題大做,但之前安全部在儋州調查案件,聽說就動用了整個儋州的資源,僞裝出朝鮮世子到訪的氣氛來引蛇出洞。當然最後的結果還算圓滿,壞人被一網打盡,朝鮮世子在更改行程之後平安無事。但費了這麼大的勁,聽說到目前也還是沒有能查出真正的幕後黑手。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先把儋州的案件調查清楚,再來推論與其他地方發生的狀況之間有什麼潛在聯繫。”

對於安全部在儋州的操作,其實執委會也是有不同的意見,破案抓人固然重要,但安全部爲了破案要求儋州所有公私機構都配合行動的做法,會讓人覺得有逾矩之嫌。換句話說,安全部到底能指揮哪一級的地方官府,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遇到類似這次抓捕薛正一夥的特殊情況,就不免會引發一些爭議了。

雖然儋州市長張新對此並無異議,並且在權限範圍內給予了安全部調查工作最大程度的支持,但這件事報回執委會之後,類似顧凱這樣的高官也還是會對辦案程序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這倒不是顧凱有意要找安全部的麻煩,他的擔心也有其道理在,畢竟安全部本身就是一個只對執委會負責的特權機構,在外行動受到的監管太少,幾乎完全依靠執行者本身的專業素質和忠誠。但萬一安全部裡出了居心叵測或者衝動好事之人,有意要製造一場混亂,那就很容易會因爲缺乏監管而讓地方官府無所適從。

何夕應道:“儋州的案件調查工作的確還沒有結束,但既然有一部分證據已經能夠跟其他地方發生的狀況聯繫到一起,那就應該考慮併案調查纔對。至於你提到儋州的抓捕工作動用了太多的資源,這個情況的確是存在的,我們也在整理相關的資料,之後會向執委會提交一份說明報告。”

何夕不會去跟顧凱辯論張千智是否有必要在儋州採取那些非常規舉措,他明白對方的意思,但也不想因此而影響到安全部現有的行動特權。所以他很官方地先將這個問題敷衍過去,至於後續提交給執委會的報告,可以到時候再設法慢慢潤色,而且說不定那時候案情已經更加明朗,如果後續獲得的證據能夠證實何夕的猜測,那執委會的關注重點必然也不會再放在辦案程序上了。

何夕雖然不喜官場上這些權力傾軋的鬥爭,但他也知道自己只要繼續執掌安全部這個特權部門,就得繼續面對這些煩人的“瑣事”。他不是勾心鬥角的高手,但揣摩人心卻是他的專業,所以對於偶爾來自其他官員和部門的“挑刺”,他一般都能做到從容應對。

陶東來擡手輕輕敲了敲桌面道:“關於安全部在儋州的調查工作是否合乎程序,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等一等再議,現在的重點,還是剛纔老顏和老何談到的這幾處地方所出現的特殊狀況。我認爲,出於慎重考慮,我們有必要提前考慮一些比較糟糕的情況,比如說剛纔老何列舉的可能,這樣我們在後續的調查中才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陶東來的表態顯然是站到了軍情局和安全部的一邊,而通常來說他的表態都會有一錘定音的效果,今天也不例外。會議當下便定了基調,發生在三地的涉槍案件都必須迅速跟進調查,投入更多的人手和資源,儘可能保證局面不會進一步惡化。

陶東來對局勢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雖然這幾處發現的槍械使用情況都還不算有多大的規模,在儋州抓到的這夥人甚至就只有一支手銃,但海漢本身就是依靠武裝起家,自然知道只要槍械彈藥到位,要訓練火槍兵並不什麼多麼困難的事情,如果能有專業的軍官進行培訓,那出現成建制的火槍部隊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當然了,要培養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光靠訓練肯定是不夠的,終究還是得靠實戰打磨。在江浙和遼東兩處地方出現的小股火槍兵,被軍情局認爲有可能是在進行實戰的嘗試,以驗證這種戰鬥方式的可行性。但一旦這種戰法收到了好的成效,後續可能就會真的出現海漢所不願見到的狀況了。

不過這也只是比較極端的狀況,實際上要成立使用火器的建制部隊,所需的槍械彈藥都不是小數目。而如果武裝規模太小,那對海漢而言也很難形成真正的威脅。想當初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這些曾與海漢交手的殖民地武裝都列裝有火槍火炮,但還是因爲兵力有限,無法依靠兵力優勢來抹平武器性能上的差距,所以紛紛成了海漢軍的手下敗將。

這些西方國家在東亞的殖民地雖然也有一些小型兵工廠存在,但其產能難以支撐大部隊的作戰需求,而當地武裝所使用的武器,其實相當一部分也是來自於遙遠的歐洲,並非產自當地。如果說要在殖民地之外另行武裝一支別國部隊,難度自然也會成倍地增加。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杜絕轉讓武器製造技術的可能,特別是像江浙鹽商這種不差錢的大金主,如果開出天價想買下火槍的製造技術,再輔以一些其他合作條件,那也說不定會讓掌握技術的西方殖民者動心。至於清國,雖然遠在苦寒之地,但其能夠拿出來的資源只會比鹽商更多,其立場又是跟海漢不死不休,對海漢的西方競爭者而言,這當然是一個極佳的扶持對象。

如果清國掌握了燧發槍的製造技術,哪怕其性能普通,殺傷力一般,只是堪堪能用的火槍,如果其動用資源大量製造並裝備部隊,那對於在遼東駐軍規模有限的海漢來說的確會是極大的威脅。就算退一萬步,清軍將火器部隊的主攻方向放在大明而非遼東半島,那也將是極爲糟糕的狀況。如果再掌握了西方的火炮製造技術,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會議結束之後,幾封加急電報很快從勝利堡發出,要求海漢在大明沿海的各個佔領區都要對附近地區的民間武裝動向加以關注,特別以各種民團形式存在的私人武裝,如果發現其成批裝備了制式火槍,必須要第一時間通知安全部和軍情局跟進調查。

哪怕是福廣地區這種已經被海漢滲透得七七八八的區域,執委會也依然不敢大意,畢竟這些地區除了有很多傍上海漢然後發家致富升官發財的既得利益者,也有很多因爲海漢出現而家境衰落或是丟官去職的倒黴蛋,仰慕海漢想抱大腿的人很多,但仇視海漢的人也着實不少。如果給了這些人武力對抗海漢的機會,那說不得真會有不少人跳出來鋌而走險。

除此之外,山東也是一個隱患非常大的區域。雖說海漢實際控制的福山縣境內已經比較太平了,但登萊之亂給山東當地造成的混亂依然還在延續,山東半島上還是有一些盜匪武裝在活動。而海漢佔領福山縣期間與登州駐軍交鋒了好幾次,又收拾了一批不肯聽話的地主鄉紳,在當地的仇恨值也不可忽視。

這麼一番統計之後,執委會的衆人也不禁生出了危機四伏的感覺,而近幾年海漢的發展順風順水,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過這樣的感受了。

“你看,勝利堡這幫人開始急眼了啊!”錢天敦拿着剛接到的電報來找王湯姆,向他通報了勝利堡的最新決議。

王湯姆接過電報仔細讀了一遍,笑了笑道:“勝利堡是擔心清軍大規模列裝火器,這哪那麼容易辦到,就算有製造武器的技術,他們也沒那生產水平啊!”

“不過有了這封電報,我們在這邊也的確好操作一點。”錢天敦應道:“執委會授權了我們可以自行根據情況採取軍事行動,那就不用拘泥於小規模的偵察了,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動部隊吸引一下對方的注意力。”

“說到底你還是閒不住想打仗啊!”王湯姆與錢天敦共事多年,一聽便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前幾天的偵察行動被海軍爭取過去了,錢天敦肯定對此不太甘心,畢竟打清軍這麼有意思的事情,怎麼能讓海軍獨享呢?

錢天敦正色道:“東北亞地區就這麼一個對手,只能拿他們來練兵,這又沒得選。部隊已經在這裡休息很長時間了,是時候該動一動,活動活動筋骨了。”

對於清軍陣中裝備了多少新式火槍,是否有火炮之類的重型武器,錢天敦其實不是特別在意,他也知道清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列裝這些高級武器裝備,採取偵察行動的目的主要是確認清軍武器的具體情況,這種行動也無需專門向勝利堡請示。但如果是大規模的出擊,他們就必須要先上報作戰方案,得到批准之後才能實施。而現在執委會授權他們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採取軍事行動,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大同江基地和金州都有大量的彈藥武器存儲,足夠支撐大規模的作戰,而朝鮮和山東都可以向前線提供糧食、藥材等軍需物資,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備戰工作。不管是從金州方向還是朝鮮方向發動攻勢,對於海漢來說都沒有太大的難度。

如果僅僅只是爲了練兵,那還不足以作爲開啓這種大規模戰事的理由,所以能否找到清軍使用新型武器的證據,便將會成爲海漢是否採取軍事打擊手段的決定因素了,美其名曰消除隱患。

當然在錢天敦和王湯姆這樣的高級將領眼中,能不能真正確認清軍的新式武器使用狀況,對於開戰與否也不是必要條件,主要還是考慮怎樣才能將作戰效果最大化。如果沒有實際的收益,反而要爲此承擔損兵折將的風險,那也就沒有開戰的必要了。

“先等等,陸戰隊的偵察行動有消息回來了,再考慮下一步的安排。”王湯姆也並不反對再擇機給清軍上上課,不過他考慮的因素更多一些,這個時候遼東地區已經入冬了,並非展開大規模作戰行動的良好時機。

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1760章 武力展示(二)第1376章 工作交接2923.第2923章2523.第2523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3311.第3311章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第1328章 戰後清點2746.第2746章第2119章3268.第3268章2425.第2425章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第九百六十一章 追查2378.第2378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2876.第2876章2545.第2545章2661.第2661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後總結2371.第2371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50章 考察(一)2720.第2720章3091.第3091章第八百八十五章 山中追剿第五百四十章 繼續南下2844.第2844章2380.第2380章第232章 羅升東的小算盤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第1340章 如釋重負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2924.第2924章3249.第3249章3072.第3072章2524.第2524章第76章 貨比貨第70章 新兵(一)2554.第2554章第2102章第1892章 格局2452.第2452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2925.第2925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3061.第3061章第2213章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八百九十七章 下一個目標2808.第2808章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226章 越南之行(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1899章 軍官學員2433.第2433章2878.第2878章第1423章 不謀而合第369章 新移民第九百六十三章 告破2460.第2460章3101.第3101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港落成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2725.第2725章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2288章第1958章第1769章 有所求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1238章 破釜沉舟3376.第3376章3353.第3353章第2342章第1792章 去朝鮮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3428章第1860章 殺雞儆猴2748.第2748章第1683章 妥協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2438.第2438章第1175章 兵臨城下2684.第2684章2773.第2773章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第2004章2707.第2707章第1948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