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6章

在進行了一個小時的短暫休整之後,由孫丙親率的一支十二人小隊便趁着夜色掩護從這處臨時駐地出發了,而剩下的人員則是留守此地繼續搬運物資構築工事和掩體。

進入清軍控制區執行作戰任務,對這次參加行動的陸戰隊成員來說都不是第一次了,過去海漢出動艦隊對清國佔領地域的海岸進行掃蕩,很多時候都會順勢派出部隊登陸,直接打擊清軍的同時也會順便擄走定居在海岸附近的人口。清軍每年在大明邊境上採取的手段,海漢軍也會照葫蘆畫瓢來上一遍,漫長的海岸線讓清軍防不勝防,只能是頒佈法令讓沿海居民回遷到內陸地區定居,以儘量避免人口的被動流失。

類似這樣的“割肉”行動,這些陸戰隊成員都曾參加過,對於清國佔領區的環境也不算完全陌生。前往清軍營地需要穿越近十里的山地,好在最近幾天的降雪量不大,地上只有很薄的一層積雪,對於野外行軍的影響倒不是太大。

不過孫丙一行人行走在寂靜的林間,腳底下還是會因爲踩壓積雪而發出吱吱的聲響,孫丙安排隊伍拉長間隔,以避免發出的聲響過於集中。雖說清軍不太可能在在這個季節的野外環境部署夜間崗哨,但還是要儘量小心,畢竟暴露行跡就有可能會讓這次的行動提前終止了。

雖然從臨時據點到目標區域的直線距離不算太遠,但山地行軍的實際里程要比直線距離長了足有一倍,而且有許多上下山坡的路段,加之是在夜間無照明行軍,速度放得比較慢,抵達目的地附近已經是後半夜了。好在途中還算順利,沒有遇到任何麻煩。

孫丙擰開水壺灌了兩大口涼水,喉間冰冷的感覺讓他的精神稍稍振作了一些,他擡手擼起袖子又看了看時間,錶盤上小小的熒光指針讓他確認了剛纔這番行軍用時稍稍超出了計劃,不過好在入冬之後天亮時間比較晚,他們還有稍作休整的閒暇。

孫丙從林間的縫隙望出去,遠處的平原上有一點一點的光源在閃動,孫丙知道那便是清軍營地間的篝火餘燼。不過這個時候也看不到其間的具體情況,大概還得等到天明之後才能作進一步的觀察。

“分批休息,等天亮之後再作打算。”孫丙很快作出了決定。

天亮之前孫丙又吃了一點乾糧補充體力,他的身高體重都勝於常人,所以食量也比大多數人都要更大一些,別人一天三頓的進食,放他身上估計就頂多只夠吃兩頓,而這也導致了他執行野外作戰任務時攜帶的食物要比別人更多才足以支撐同樣的時間。不過好在他身大力不虧,這麼大的個頭也不是白長的,他的負載能力也要遠勝普通人,除了多出的那份食物之外,甚至還有餘力多帶上一個戰鬥基數的彈藥。

補充完食物之後,孫丙很有餘裕地取出睡袋,鑽進去假寐了一會兒。這樣的大心臟,也就只有久經戰陣的老兵才能擁有,抓緊作戰期間的一切間隙來養足精神,恢復體力,這樣才能在跟敵人作戰時保持最好的狀態。

孫丙沒有躺太長時間就起來了,他主動去換下了一名擔任警戒的部下,然後盯着清軍營地的方向,靜靜地等待天亮。

隨着天色漸亮,遠處的清軍營地也開始顯露出了全貌。或許是清軍對南邊的堡壘防線有着十足信心的緣故,這處營地的外圍並沒有設立寨牆、壕溝之類的工事,整個營地便是以牛錄爲分界劃出的幾大片帳篷區。

孫丙拿出瞭望遠鏡,小心地用麂皮擦了下鏡筒上沾到的雪水,然後舉到眼前觀察遠處的清軍營地。

清軍的這些帳篷當然遠不及海漢正規軍所使用的戰地帳篷好用,大多是粗布加皮毛所制的三角帳,一個帳篷裡只能擠着睡下兩三個人,而海漢軍所使用的軍用大帳卻是使用優質帆布加專用的支架,一個帳篷裡至少能住下二十到三十人,舒適性也遠勝清軍的小帳篷。

不過清軍也還是有讓孫丙心生羨慕的長處,比如當下所見這營地內外的馬匹,粗略一數至少有數百匹之多,光是這裡的馬匹應該就已經超過了海漢在金州的駐軍部隊所擁有的戰馬總數了。

這樣的戰馬保有量仍是海漢軍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而清軍由此所獲得的機動能力也大大彌補了他們在武器裝備方面的劣勢,讓其能夠迅速將部隊投放到戰線上的任何一點,而這恰恰是海漢軍目前還難以做到的。

金州地區地形狹窄,又有相當一部分是山地丘陵,而平原地帶又要有大部分用於農業開發,並沒有發展畜牧業的合適環境,僅有的一處軍馬場養了幾百匹馬已經幾乎到達了承載上限,暫時也沒辦法再繼續擴大飼養規模了。

所以除了金州之外,軍方在山東福山縣也飼養了一部分軍馬,以滿足海漢軍在東北亞地區的作戰需求。今年海漢也又新增了一處飼養戰馬的地方,便是隔海相望的朝鮮,海漢要在大同江流域圈一塊地養馬,應該也不會受到來自朝鮮官方的阻力。不過那邊的軍馬場尚在規劃之中,等到投入使用估計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了。

但清軍就沒有這些煩惱了,遼西平原有足夠的大的草場能夠容下成千上萬匹馬,培養戰馬的成本要比海漢低得多,騎兵更是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這樣的兵種優勢也是讓海漢只能感到無奈。

當然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海漢軍雖然陸上機動能力不及對手,但若論海上的統治力,海漢軍也是將對方甩得連影都見不着,甚至已經沒了出海作戰的能力。若非擁有這樣的絕對優勢,軍方也不會冒險地將陸戰隊直接從海上投送到敵後區域了。

營區裡開始升起了裊裊炊煙,清軍陸陸續續離開了帳篷,不過或許是因爲這支軍隊是由各個牛錄抽調人馬組成,不像海漢軍這樣有統一的作訓安排,營地裡依然有很多帳篷毫無動靜,看樣子並不是所有人都打算起來吃早飯。

監視清軍營區動向的工作並不只是由孫丙獨力完成,指揮部給他們這次的行動配發了多部望遠鏡,以便於能夠同時監控更大的範圍。雖然不用接敵交戰,但他們的工作也並不輕鬆,天明之後到日落之前,至少要保持三到四部望遠鏡同時監控營區,並且還要對營地周邊區域留意。

這種監控的主要目的,便是觀察清軍的換防情況,看是否能夠從其日常換防的過程中找到那支使用新式火槍的隊伍。但這其實多少有一些碰運氣的成分,因爲他們也並不知道那支隊伍有多大編制,駐紮在何處,是否還會安排出戰。

不過孫丙知道偵察任務本就如此,只有剝去層層迷霧之後,纔有可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軍情,而敵人不可能主動將那些關鍵信息提供給自己,唯有保持耐心,留意各種細節,纔有可能收集到所需的情報信息。

從早間開始,包括孫丙在內的十二人便以四人爲一組,一組監視清軍營區,一組負責周圍警戒,還有一組休整待命,三組人每隔一小時左右輪換。內容可謂十分枯燥,但衆人都是默不作聲地執行着自己的任務,只在換崗時會簡單低聲交談幾句,內容也是交接手頭的工作。

雖然此時還未進入隆冬時節,但已經下過了幾場雪,野外的氣溫也相當低了,蹲在林子裡時間稍長一點,手腳都會凍得有些麻木。孫丙默默地朝手上哈了兩口氣搓了幾下,讓手變得更溫暖一些,然後繼續用望遠鏡觀察着清軍營區的狀況。

據孫丙所知的信息,這處軍情是清軍堡壘防線後方的兩處大營之一,因爲位置偏東,海漢軍情局的記錄上將其標註爲“東大營”,而另一處“西大營”則是位於防線的西端,離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比較遠了,至少有五十里左右。

不過陸戰隊選擇以“東大營”作爲首要的偵察目標,除了因爲這裡靠近黃海更易於從海上潛入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遇襲的海漢巡邏隊是在靠近堡壘防線東端的區域出的事。

考慮到清軍火槍兵部署和補給的便利性,其駐地無疑有比較大的可能是位於“東大營”之內。而這樣的一支部隊,不管其編制有多大,對清軍來說都是得來不易,所以肯定會給予其比較優厚的待遇,比如說在營區內爲其劃出一塊專屬的駐地。

這樣的推斷當然是很合理的,不過問題在於這“東大營”並不是一處小地方,數以千記的清軍和爲其服務的後勤輜重,隨軍民夫等等,都全部駐紮在此地,如果再算上馬棚、倉庫、軍需處、指揮部等相關機構,所佔的面積估計得有三四平方公里。就所能看到範圍而言,至少有兩個村落的房屋都位於“東大營”的範圍之內,當然這些村落的村民早就沒有住在這裡了,他們的房舍也已經被清軍無償徵用,作爲高級軍官的臨時住所或是其他用途。

即便孫丙小隊是四個人四部望遠鏡同時對這處營區進行監控,但依然是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特別是遠處的村落,從望遠鏡的視野中也只能看到外圍的狀況,而那裡正是孫丙懷疑清軍火槍兵可能會駐紮的地點之一。

終於又到了換班休息的時候,孫丙將望遠鏡交給手下,向他交代了需要重點監視的幾處地方,這才走到旁邊去休息。這種監視行動對他而言,身體倒是沒什麼問題,但在長時間使用望遠鏡來觀察環境之後,眼睛的疲勞感非常強烈,他甚至覺得自己看周圍的東西有點模糊,感覺眼神已經對不上焦了。

孫丙自知是眼睛過於疲勞,趕緊閉上眼睛休養了一陣,然後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研究自己上午的監控記錄。

孫丙投軍之前認得的字不多,更別說寫字了,不過入伍之後在軍中接受了掃盲教育,倒是慢慢學會了讀寫,而且他自己也知道軍中升遷到一定程度之後便會有文化方面的要求,要是連個作戰報告都寫不出來,那這輩子估計當個連長也就到頭了。所以他自己也頗爲用心,早在年初開拔去馬尼拉打仗的時候,便開始學着記錄作戰過程中的一些要點了。

筆是連級以上軍官才能領到的鉛筆,孫丙很喜歡這個小玩意兒,使用比毛筆方便多了,攜帶方便,在野外執行任務時也可以隨時掏出來記兩筆。唯一不爽的地方便是這鉛筆寫在紙上的字跡比較容易模糊,有時候記有內容的紙條在身上多揣個幾天,再掏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看不清上面的內容了。

孫丙的監視是一邊觀察一邊記錄,除了對火槍兵的關注之外,他也會趁着這難得的機會,觀察清軍的編制狀況、駐防習慣、出勤安排等等。任務結束回到後方,這些信息也都將會成爲軍方的重要參考資料。

ωωω_ttκa n_C○

看完自己的記錄,他又拿出地圖,對照着遠處的營區,用鉛筆在地圖上標註出清軍營區的大致範圍,然後將自己所在的位置標出,又畫了一條從海邊臨時駐地到目前位置的行進路線。

能夠讀圖製圖,也是海漢軍對高級軍官的要求之一,孫丙目前的水平離繪製地圖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依託於現成的地圖做一些修正和標註的工作,對他來說倒也沒有太大的難度。

有了這些記錄和標註,等晚上休整的時候,他便可以以此再對現有的監視措施作出調整,讓手下這些人能夠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幾處重點區域。

這一整天下來,孫丙輪了四次監視任務,但所有人都沒有在監控範圍內看到裝備火槍的清軍出現。不過孫丙並不氣餒,他也知道這事急不來,明天可以再看看是否能通過調整監視地點來獲得更好的視野。

第1493章 無用信息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口交易2433.第2433章第355章 攻打爭江第1988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3376.第3376章第2116章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2917.第291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審第76章 貨比貨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第1685章 西管局第1311章 軍營演出第92章 移民3344.第3344章第2209章2586.第2586章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1789章 大軍過境2498.第2498章3319.第3319章3184.第3184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2293章第1830章 迎頭痛擊2492.第2492章2745.第2745章第2366章2982.第2982章第1817章 無解難題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2291章第1930章2996.第2996章2935.第2935章第2299章第1131章 舉報者第1880章 各取所需2860.第2860章第2046章第117章 海外考察(四)3114.第3114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第1848章 深入合作第1837章 拖延時間2659.第2659章第八百五十章 六橫島3056.第3056章第1984章3176.第3176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通報情況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1834章 來不易回更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2669.第2669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第2071章3148.第3148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2589.第2589章2390.第2390章第2061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2271章第1725章 何夕的憂慮第1730章 外交手腕第273章 行動開始第1426章 一觸即發第1584章 特殊情況2390.第2390章2374.第2374章第1993章3358.第3358章第2037章2967.第2967章2582.第2582章2653.第2653章第2010章第1896章 經營之道2791.第2791章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1020章 先遣隊(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第1335章 心思難定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13章 漫長的一天(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第2256章2868.第2868章3337.第3337章第1416章 遼東備戰2520.第2520章第1200章 南下之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