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1章 政治目的

任何一個能在官場上風風雨雨幾十年仍屹立不倒的意見領袖,其智商和情商都是不容小覷的,哪怕朝鮮在這個時代的東亞地區一直是扮演着受氣包一般的弱者形象,但其國內依然還是有一些出色的政治人物,金尚憲、崔鳴吉等高官都是屬於這個特殊羣體的一員。

崔鳴吉雖然在朝鮮國內的政治鬥爭中暫時處於下風,但其存在感卻並未因爲金尚憲一派的得勢而下滑太多。朝鮮國內有不少攻擊崔鳴吉一派的聲音,但只要李倧不表態,崔鳴吉在朝鮮政壇上依然擁有常人無法撼動的地位。

但也正因爲其地位尊崇,明裡暗裡盯着崔鳴吉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海漢這邊就很難通過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去聯繫對方,更別說安排私下會面了。而金尚憲這一派的官員,顯然並不希望讓海漢與崔鳴吉有過多的接觸機會。

目前金尚憲任朝鮮禮曹判書一職,把控着國家的外交事務,錢天敦和王湯姆認爲當下很難與崔鳴吉一派搭上線,只能先耐心等待時機。不過他們還是小看了崔鳴吉的政治素養和手段,金尚憲想把崔鳴吉排除在談判之外,可這位老兄又豈會甘心只做個看客。在接下來談判中,錢天敦和王湯姆便見到了吏曹判書崔鳴吉崔大人的出現。

“看來談判難度要加大了啊!”雙方見禮之後入座,錢天敦忍不住壓低了聲音對王湯姆嘀咕了一句。崔鳴吉與金尚憲之間的政治矛盾盡人皆知,並且也出過聲反對讓海漢進入到鹽鐵等重要領域,他加入到談判當中,錢天敦下意識地便認爲其態度應該是會反對兩國的深入合作。

“那倒未必,先看看再說。”王湯姆對此卻是有不同的見解。他總覺得崔鳴吉此人既然不傻,應該不會行螳臂當車之舉,清軍要來的時候他都知道勸國王議和而不是開戰,那麼海漢實力明顯在清軍之上,這個人又豈會看不清形勢跳出來跟海漢作對?

談判的議題還是延續之前未盡的內容,即雙方在某些重要產業方面的深度合作,說白了就是朝鮮放開限制,允許海漢進入這些原本屬於國有的領域進行經營活動。

而此前李倧一直兜圈子不肯答應海漢的要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與大臣們商議此事期間收到了許多反對的聲音,讓他擔心要是強行推進此事會影響國內的政局穩定。

按照之前從金尚久那裡聽到的說法,崔鳴吉便是反對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不過他所反對的是金尚憲搞一言堂,不讓朝中其他派別參與談判,並且攻擊金尚憲如此操作是想要從中謀取私利。

崔鳴吉這麼一搞,金尚憲爲了表明自己並無私心,就不能再將他排除在外了,李倧也只能安排他也加入到談判中來。而王湯姆覺得崔鳴吉削尖了腦袋擠進來,應該不是隻爲了要當着自己的面表達他反對兩國產業合作的意見而已,因爲那樣做頂多也就只是給朝鮮的歷史進程拖後腿,對他個人卻沒有太多的實際收益可言,反而有可能會得罪海漢——王湯姆認爲崔鳴吉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更不可能抱着這樣的目的來參與談判。

“崔判書,你怎麼看?”

既然已經把崔鳴吉吸納進了談判團隊,不管這個決定是好是壞,國王李倧自然還是要聽一聽他對於兩國產業合作方案的看法。

崔鳴吉對着李倧一揖,然後看了看海漢這邊的兩人,不急不慢地開口道:“海漢所提之方案,微臣以爲其中有不妥之處,還望陛下與兩位將軍勿怪!”

王湯姆笑了笑道:“既然有不妥的地方,那就拿出來探討,開誠佈公地談一談,說不定就變妥了!我們來漢城的目的也正在於此,崔大人但說無妨。”

王湯姆表現得非常自信,他的確不認爲崔鳴吉會公然反對與海漢合作,因爲這樣就成了跟國王唱反調,而質疑由海漢提出的這一攬子方案的合理性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崔鳴吉只說“不妥”,而不是斷然否定其可行性,在王湯姆看來其實就已經是一種變相妥協了,這也與王湯姆一開始的判斷相符。所以他願意給崔鳴吉一個表達意見的機會,以此來進一步判斷其目的。

既然海漢這邊都不介意,那李倧自然也不會阻攔崔鳴吉發表看法。金尚憲卻面無表情,甚至連看都沒看崔鳴吉一眼,似乎渾不在意其存在,但是否真的如此風輕雲淡,那就只有他自己心裡才知道了。

崔鳴吉見李倧和海漢人都沒有阻攔自己發表意見,便清清嗓子開口說道:“老夫看過貴國的提案,其中說到在朝鮮興建的各項產業,都將以朝鮮本國民衆爲主要僱傭對象,以此來爲我國戰後數以萬計因清軍入侵而流離失所的戰爭難民解決生計問題,可否將其視作貴國的一種承諾?”

王湯姆不明其意,但還是點頭應道:“僱傭貴國民衆來興建和運作這些產業是必然措施,從長遠來看,肯定能起到以工代賑的作用。如果崔大人覺得不放心,那麼到時候兩國簽署合作協議,可以將這些具體的實施條款也都寫入書面內容,以確保這些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事實上不管朝鮮方面有沒有這種要求,海漢都肯定需要大量從本地僱傭勞工來解決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的勞動力,至於說以工代賑給戰爭難民提供生計,也不過是爲這種經營措施找一個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當然了,王湯姆並不認爲以崔鳴吉的見識會想不到這一點,對方提出這個問題肯定還有其他的原因。

崔鳴吉接着說道:“既然如王將軍所說,今後這些接受貴國僱傭的本國民衆,可能生計方面就要依賴貴國經營的產業,那他們到時候歸誰管轄?是歸我國地方官府,還是像大同江基地一樣,由貴國負責管理?”

崔鳴吉所提的這個問題無疑非常實際,如果說大同江基地的數千朝鮮勞工接受海漢管轄是戰時的應急安排,那今後處於和平時期,受海漢僱傭的朝鮮人如果不歸官府管轄,而是由海漢負責,這似乎就有點越俎代庖說不過去了。

大同江基地是金尚憲一力主張之下的特殊產物,中間的確有很多操作不規範的地方,甚至有些灰色地帶是不能對外公開的。站在金尚憲的立場,他肯定會選擇對某些治權問題裝瞎,但崔鳴吉可不會,他今天來到這裡就是要在海漢人的計劃裡挑刺,目地不是爲了阻攔兩國的合作,而是要讓國王李倧看到,誰纔是真正爲朝鮮着想的人。

大同江基地建設和運營幾乎都是錢天敦在負責,而王湯姆前幾個月一直在鴨綠江流域和遼東海岸線活動,只在清軍抵達大同江基地前夕才率部趕回來參加最後的決戰。所以對於崔鳴吉提出的問題,王湯姆沒有冒然開口迴應,而是留給了錢天敦來作答。

錢天敦心知這個問題要是回答不妥當,恐怕會讓李倧心裡生出不好的想法,斟酌了一下才開口應道:“崔大人,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因勢利導,酌情處理。日常事務,由我方代爲管理會比較方便,如果發生了情節嚴重的治安案件,則由我們雙方共同協商處理。當然了,貴國也可以派遣官員駐紮,就如同在大同江基地的做法一樣,這樣也便於及時溝通信息,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不知道崔大人覺得如何?”

錢天敦這個答案其實也是在打太極了,這個所謂酌情處理,其尺度範圍就很大了,判斷事情是否嚴重到需要與朝鮮官方溝通,一同協商解決,也都是在海漢的掌控之中,只是當下沒有把話說絕而已。

朝鮮人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尺度,錢天敦並不擔心,因爲他也感覺到崔鳴吉其實對己方並沒有太重的敵意,對方並沒有旗幟鮮明地反對合作計劃,僅僅只是提出一些不痛不癢的質疑,反倒是給了己方進一步說明合作內容的機會。看上去似乎是對立的一問一答,但細細品味,這中間卻並無火藥味存在,果然這政壇老手是有些手段的。

錢天敦的判斷很快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崔鳴吉接下來又連着提出了數個問題,都是圍繞着產業合作計劃中這些項目的前期開發、日常運作、人員流動、上繳賦稅等關鍵點,足見其在參與今天談判之前就對海漢提出的計劃做了相當深入的功課。

在上一次的談判中,李倧和金尚憲出於某些原因,都沒有對海漢的提案作出明確的表態,只是繞來繞去地拖延時間,自然也就沒有提出什麼像樣的問題了。而今天這崔鳴吉所提的問題幾乎涉及到了合作計劃中方方面面的細節,他故意以質疑海漢的態度來提問,卻又留下充足的空間讓王湯姆和錢天敦對這些細節問題加以說明。即便有的回答並沒有真正解決他所提出的問題,也都直接跳過放了海漢一方過關。

很顯然,崔鳴吉是藉着反對派這個身份,跑到這個場合刷存在來了。不過錢天敦和王湯姆對於他的這種舉動非但沒有反感,反倒是很欣賞他能夠製造出這種對雙方都有益的局面。

金尚憲自然也很快就意識到了崔鳴吉的真實目的,但站在他的立場上,卻很難去制止崔鳴吉的舉動。衆所周知,海漢人這次大張旗鼓地進入朝鮮,是他一力主張之下的結果,而爲請動這支援軍,朝鮮也不得不答應了包括經濟補償在內的諸多條件,戰後的合作協議雖然尚未談妥,但朝野都默認金尚憲是站在海漢一方。哪怕他現在根本還未表明態度,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爲他遲早會發聲支持海漢提出的產業合作計劃。

那麼當崔鳴吉以反對派的形象出現在這裡,金尚憲如果站出來打斷崔鳴吉的發言,那就坐實了他支持海漢的態度,到時候想再配合國王推脫拖延就不太可能了。但放任崔鳴吉不管,這傢伙又明顯是在藉着提問跟海漢人套近乎,金尚憲可不希望這兩方走得太近。

李倧對於當下的局面卻頗感興趣,在此之前他就是因爲擔心朝堂上的反對聲音太多,不敢輕易答應海漢人的提議。不過今天崔鳴吉來到這裡之後對海漢展開了一番細細的盤問,這倒是讓李倧對這個合作計劃有了新的認識。

在此之前李倧只是單純地認爲這個計劃是海漢設法從朝鮮壓榨財富的一種託辭,就如同他們一直向朝鮮索要鉅額軍費那樣,只是換了個說法而已,但今天聽過雙方這番問答之後,李倧意識到海漢人的計劃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真的做了比較細緻的策劃,大概就等朝鮮這邊點頭便可立刻開始實施了。

而且這套計劃也的確不只是海漢單方面地獲益而已,朝鮮能夠從中獲取到的好處除了增加賦稅和解決數萬戰爭難民的生計問題之外,還能由此拉動國內的經濟恢復和戰後重建工作,並且爲朝鮮培訓出一批懂得海運、造船、製鹽、採礦、冶煉等專業領域先進技能的高級人才,後者可能很難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畢竟如果不是要在朝鮮興辦這些產業,就算朝鮮願意派人去海漢留學,人家也未必肯將這些技能傾囊相授。

按照海漢給出的說法,朝鮮所得到的長遠好處將遠不止於此,在海漢加入這些產業的經營之後,整個朝鮮都將會被納入到海漢牽頭的國際貿易體系當中,這將會爲朝鮮帶來大量的商機。而有了錢以後,建立起強大的武裝就不會再成爲困擾朝鮮的難題了,最好的範例已經擺在了朝鮮人面前,聯軍中的福建水師和安南水師兩支部隊,幾乎便是按照海漢化標準打造的軍隊,其戰鬥力已經在之前的抗清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而這兩家能有軍費來武裝軍隊,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海漢所主導的貿易積累了足夠的財富。

第302章 新機構掛牌2806.第2806章第2136章第1076章 膠州灣第1539章 一唱一和2903.第2903章2528.第2528章2441.第2441章第1401章 病毒危機第2164章2555.第2555章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2391.第2391章3000.第3000章第1987章第2366章3335.第3335章第46章 達成合作第2014章2770.第2770章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第89章 購僕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亂3129.第3129章2774.第2774章第3475章第1919章3338.第3338章第1533章 官方往來第24章 勞改營(二)2587.第2587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第196章 廣州城第1345章 脅迫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3239.第3239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1517章 戰場局勢3164.第3164章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2535.第2535章第27章 黎人(二)第1858章 共享富貴第2361章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2188章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2866.第2866章2369.第2369章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第2151章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2408.第2408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3151.第3151章第1888章 農業開發3130.第3130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2075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2448.第2448章2657.第2657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漳州城2958.第2958章2503.第2503章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1972章3024.第3024章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1513章 三方會談第1430章 難啃的骨頭2563.第2563章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3347.第3347章第44章 談條件(一)第1838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1966章3270.第3270章第2168章3090.第3090章2958.第2958章2689.第2689章3208.第3208章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2909.第2909章第3468章第175章 經濟與文化第129章 民族政策3311.第3311章第2042章3179.第3179章第1227章 繼續培訓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七百五十四章 豐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