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8章 深入合作

朝鮮在抗清戰爭期間的開銷非常巨大,截止目前已經超過了過去十年的國內軍費總和。在掏空了國庫之後,朝鮮當局也就只能依靠士紳募捐和加重地方的稅賦等非常規手段,來暫時緩解目前的窘境。

雖然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李倧也清楚這些手段並非長久之計,國內的經濟壓力會逐步轉換成社會矛盾,從而影響到自己統治的穩固。而海漢一向以善於經營貿易著稱,已經多次向朝鮮表達過加大貿易規模的意願,這對於朝鮮來說或許便是戰後重振經濟充實國庫的最優解決方案了。

李倧也知道這次海漢兩名高級將領來漢城拜會自己的目的,必然將會談及雙方接下來在各個領域的深入合作,貿易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但他目前也不太敢確定海漢在談判中會提出什麼樣的條件,以海漢人的精明,想必也少不了要從今後的合作中謀取收益的最大化。

以前對於“海漢人無所不能”這種評價,李倧還不是太信服,但隨着跟海漢打交道的次數越來越多,他終於明白了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像錢天敦、王湯姆這樣的高級武將,竟然還可以擔當起文臣的工作,與別國開展外交、貿易方面的談判。

李倧前段時間也聽說過民間有朝鮮武將可當文臣的評論,但這並非誇讚,而是貶低朝鮮武將不會帶兵打仗,在戰場上的作用簡直與文官無異,這與人家海漢武將的表現比起來,的確是天差地別了。人家的武將不僅是打仗厲害,甚至在非軍事領域的表現也大大強過了本國的官員,這不免讓李倧心裡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當下朝鮮第一重臣無疑是主戰派領袖金尚憲,但金尚憲的長處在於分析時局,籠絡人心,具體到搞經濟建設的措施方面就並非其所長了。而朝鮮國內以前對於國際貿易的重視程度有限,在這方嚴重缺乏專業人才,要與海漢開戰貿易談判勢必會處於比較被動的位置。

李倧覺得自己有一個失策的地方,就是沒有提前將李希從海漢國召回,畢竟目前代表朝鮮去過海漢國,真正瞭解海漢國內狀況的官員,也就只有李希比較靠得住了。但把李希召回漢城趕這場談判是來不及了,不過李倧還是退而求其次,把金尚久從海漢軍中給召回了漢城。

金尚久去年被派去浙江舟山當外交官,雖說當地並非海漢本土,名義上甚至還是大明領土,但海漢的確是在當地實現了統治,也算是在海漢治下混過一段時間。之後又在開戰前被分派了隨海漢艦隊一起回國,然後便一直跟着艦隊在前線作戰,跟王湯姆的關係還處得不錯,派其參與接下來的談判也是一個彌補手段。

由於被分配了如此重要的任務,金尚久今天才得以有資格進入景福宮,與衆多大人物齊聚一堂享用國王賜宴,這在他個人的仕途生涯中也算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了。

不過金尚久旋即便對這景福宮的宴席失望了,相比自己在舟山見識過的那些酒宴,景福宮的水平真的顯得有些寒酸。看着碗碟擺了一大桌子,但內容着實清淡,油葷極少。金尚久默默估算了一下,每位賓客面前這一桌子食物的價值估計還不到五兩銀子——這當然是以舟山酒樓飯館的標準來衡量的。

這其實也不是國王李倧摳門,實在是國庫已空,國王連日常生活的開支都緊緊巴巴,無力再大操大辦了。但今天這宴席是國宴性質,多少還是要講究一點排場,所以也只能多弄幾道素菜充充場面。當然了,排除掉這些因素,朝鮮人的宴席也還是無法與海漢、大明這些飲食文化相對更發達的國家相提並論,金尚久在舟山待了大半年之後,口味早就被當地美食養刁,如今回到朝鮮再過回只有泡菜大醬湯的日子就不免覺得有點落差了。

錢天敦和王湯姆對此倒是表現得很淡定,他們來漢城的目的是爲了談判,這一頓飯的質量並不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而且他們也大概知道朝鮮目前的景況,對於李倧的處境甚至多少還有一點同情,畢竟大家都是統治階級,肯定會有一些感同身受的想法。

本來錢天敦還打算在宴席上先提一提雙方的合作事宜,但今天李倧舉辦的宴席邀請的朝鮮上層人士多達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錢天敦不認得的陌生面孔,有些話就不太適合在這種環境裡直接說出來,錢天敦也只能打消念頭,先應付眼下排着隊前來敬酒的朝鮮官員和王公貴族。

對於朝鮮這些達官貴人們來說,能有機會與海漢將領坐下來喝喝酒聊聊天,那已經算是極大的榮耀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次率部擊退清軍的海漢將領,對強者的崇拜心理讓他們爭相上前敬酒,若不是國王李倧就在近旁坐着,估計這些傢伙早就直接坐下來拼桌了。

錢天敦和王湯姆對朝鮮人的這種表現倒是並不陌生,當初海漢出兵助戰爲安南鄭氏拿下內戰的最終勝利,清都王鄭梉在升龍府大宴海漢將領,擺了三天的流水席,當時安南人的表現比朝鮮人更爲狂熱,別說排隊敬酒這種小事了,光是當場主動宣稱要將家中小女嫁給海漢將領的安南高官就多達數十人。

當然了,現場也有人想到了這種拉關係的手段,不過第一個吃螃蟹的剛開口,王湯姆便很果斷地拒絕了他的“好意”:“錢將軍家中已有嬌妻美眷,不會再娶了。至於在下嘛,一年十二個月,大概就只有一兩個月在岸上,而且還指不定在什麼地方上岸,成家這種事就算了,免得害人。”

與朝鮮人聯姻這種事不是不可以做,但王湯姆和錢天敦對此都並無興趣,也不想因爲這些事影響到自己的生活狀態。如果僅僅是爲了解決生理需要,他們有很多途徑達成目的,也沒有必要爲此從朝鮮娶一個女子回家。

這頓宴席結束的時候,海漢的兩位高級將領也喝了有七八分醉,自有朝鮮方面安排的馬車,將他們送出景福宮,前往城內一處已經提前備好的宅院住下。這處宅院是某位王族成員的住所,條件自然是要比大同江基地好得多,不過兩人已經頗爲疲倦,也顧不上欣賞這地方的庭院景觀,洗漱之後便早早睡下了。

翌日,金尚久來請錢王二人再次入宮,與國王李倧會面。他們來漢城之前便已經通過金尚憲向李倧表達了這次會晤的目的,李倧自認昨天宴席上與兩名海漢將領相談甚歡,便主動再次邀他們入宮會面,談一談雙方接下來的合作。

在場的人除了李倧和金尚久之外,自然還少不了如今頗得李倧寵信的金尚憲。如果說過去金尚憲對李倧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對外政策方面,在抗清戰爭結束之後,金尚憲對各種政務的意見都會成爲李倧的重要參考。哪怕這次要與海漢重點洽談的項目可能是金尚憲並不擅長的貿易領域,李倧也依然還是將他召來參與這次的談判,足見對其的信賴和倚重。

其實早在王湯姆去年五月率艦隊抵達漢城,逼迫朝鮮簽訂盟約的時候,雙方便就政治軍事合作、開埠通商、移民往來等事宜達成了初步的協議,不過那個時候的會談太倉促,王湯姆也來不及與朝鮮議定具體的措施,很多項目便一拖再拖,直到現在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而這次再與李倧會面,王湯姆會盡可能多敲定一些項目,爲海漢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自去年與貴國結盟以來,在政治和軍事領域取得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國王陛下對此應該也會有明確的認識。爲了能進一步鞏固兩國之間的關係,我國希望能與朝鮮加大合作力度,能在更多的領域採取互信互助的態度,推動兩國關係繼續發展。”王湯姆一上來先是祭出一套比較官方的說辭,爲後面要談的條件把路鋪好。

李倧應道:“貴國的軍事援助對我國十分重要,寡人也非常感激,但最讓寡人覺得舒坦的是,貴國對朝鮮的尊重,願意花時間與我們溝通、商議,而不是單方面地作出決定,希望這樣的態度在今後也能一直保持下去。”

李倧所說的“尊重”,其實在穿越衆看來不過是正常之極的舉動,如果朝鮮不是海漢的盟友,那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商議溝通的舉措了,而這種溝通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要讓朝鮮儘可能配合海漢提出的各種要求,說到底還是出於利益考量,而並非對朝鮮這個國家有什麼敬畏感。

不過李倧所理解的尊重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而這就是連王湯姆和錢天敦也並不知曉的內容了。整個海漢,可能也就寧崎知道緣由,但他也未必注意到了這種細節。

李倧所在意的這個細節涉及到了朝鮮國王這個稱號的由來,朝鮮王朝是太祖李成桂在1392年建立,不過他是廢掉了高麗恭讓王王瑤上位,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對李成桂上表求冊封的請求未予批准,只確認了國號爲李成桂擬定的“朝鮮”。

而真正得到明朝冊封的第一任朝鮮國王,是李成桂的次子李芳遠,而且當時明惠帝朱允炆正與燕王朱棣開戰,爲了在內戰中爲了拉攏朝鮮站在自己一方,朱允炆才敕諭禮部賜予李芳遠國王誥命。而在他之前掌管朝鮮軍政大權的父親李成桂和兄長李芳果,頭銜僅僅只是“權知朝鮮國事”,並非名正言順的朝鮮國王。

而朱棣“靖難”成功登基之後,李芳遠再次上賀表,朱棣爲了安撫朝鮮這個藩屬國,也沒有收回之前朱允炆給予他的冊封,而是再次確認了他的國王地位。於是在此之後,歷任朝鮮統治者都循例受大明冊封爲朝鮮國王,但只能稱王而不能稱帝,只能自稱爲孤或寡人,不能自稱爲朕,只能被大臣稱作大王、殿下,而不能稱皇上、陛下,否則即爲僭越。

但海漢這幫穿越者中對於這些稱謂的標準瞭解得比較透徹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從一開始與朝鮮打交道,便將李倧的稱謂定爲了“國王陛下”。這本來其實是一個小小的烏龍,也並非海漢有意爲之,但李倧注意到這個細節之後,卻將其理解爲海漢對自己和朝鮮國的“尊重”,並因此對海漢在稱謂問題上釋放出的

“善意”產生了好感。結果到了後來,諸如金尚憲這樣的重臣也開始效仿海漢,將稱謂改口跟着叫起了“陛下”,這更是進一步增加了李倧對海漢的好感。

當然這種好感的來由,李倧是肯定不會主動對王湯姆和錢天敦提及的,所以他們也並不知道朝鮮國王因爲這種細節而對海漢有着莫名的好感,即便知道了也未必能理解李倧的這種頗具虛榮感的心思。

雙方寒暄完畢,便開始切入到正題。這次海漢提出的深入合作議題,主要還是來自政治、經濟、軍事幾個方面。

軍事方面,在經過了前面這幾個月的戰爭之後,雙方已經基本實現了軍事互信,並且海漢在朝鮮長期駐軍也已成爲定局。今後除了向朝鮮出售先進武器之外,爲朝鮮培訓合格的軍官,組建新式軍隊,也成爲了雙方軍事合作的主要內容。但這些軍事合作項目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軍費作爲支撐,以朝鮮目前的狀況很難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必須要先解決經濟上的問題,才能將雙方的軍事合作堅持下去。

海漢給出的解決方案,便是讓朝鮮打開貿易大門,允許海漢商人和各種商業機構進入朝鮮境內經營。不僅僅是開個商鋪做點小買賣而已,而是要直接介入到某些特殊行業的經營,比如海運、製鹽、冶煉等等,這些原本由官方監管甚至是壟斷的行業,海漢都想加入其中。

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364章 花式促銷3302.第3302章3227.第3227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329章 決定出兵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2023章第1955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2376.第2376章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2939.第2939章3079.第3079章第3435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2778.第2778章3032.第3032章第2044章第2216章2484.第2484章3288.第3288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實力說話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29章 勞務輸出第1945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2893.第2893章第2010章第九百四十三章 貿易聯盟第1933章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2290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2327章3337.第3337章2520.第2520章第1145章 進退維谷2483.第2483章第七百零一章 無心應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1058章 另闢蹊徑2939.第2939章2596.第2596章第1155章 掃蕩金州灣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第338章 大萬山島的不速之客第八百章 刷功勳2465.第2465章第1810章 力有不逮第2022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337章 最後一擊第3423章第1464章 內部消息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第2147章第1622章 備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1113章 救與不救第六百九十三章 鎮南港的調整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2989.第2989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2682.第2682章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191章 關於駐廣辦的討論第1407章 旅順堡的冬天第2129章2865.第2865章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2906.第2906章第3435章第1574章 有錢任性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2151章2454.第2454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第149章 一盆冷水3268.第3268章第2098章第2124章2757.第2757章2826.第2826章3316.第3316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年終總結第1176章 海漢的要求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2772.第2772章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1372章 回撤第1390章 難以掩蓋2470.第2470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117章 海外考察(四)第八百四十六章 強行接管第255章 進口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