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進退兩難

平壤城雖然已被朝鮮守軍放棄,但城中的各種建築和基礎設施倒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皇太極抵達前線之後,便徵用了城中的一處官衙作爲臨時行宮和指揮部。

皇太極雖然已經稱帝,但還是將大部分的滿人生活習慣延續了下來,對於吃穿出行倒也還沒有像漢人皇族那般講究,他更樂意將精力放在指揮打仗上面。在安頓下來之後,他便命人在官衙中清理出一間花廳,然後讓工匠在其中製作了一個約莫一丈見方的沙盤。

這個指揮技巧是皇太極從漢人降將那裡學來的,簡單又好用,遠遠強於過去使用粗陋的地圖研究戰略下達命令。皇太極專門讓人從戰俘中挑了數名比較瞭解這附近地理環境的朝鮮人,讓他們結合地圖協助工匠構建了這個沙盤。

這個沙盤的內容是安州到漢城這一片地區,其間的海岸線、山脈、河流基本都是按照實際的地形地貌縮小還原而成。皇太極本來是要在沙盤上策劃接下來南下行軍作戰的路線,不過在得到來自前線的最新戰報之後,他發現自己或許對大同江以南的戰事考慮得太早了一些,要在海漢人的眼皮子底下渡過這條江看起來並非易事。

按照阿濟格發回的戰報,海漢人在大同江下游構築了一個規模相當大的軍事據點,除了沒有來得及修建堡壘和城牆,其他的防禦工事基本上一應俱全,擺出了要打持久戰的模樣。如果阿濟格的描述屬實,那麼毫無疑問前段時間海漢軍退出朝鮮戰事的說法就是假的,海漢人只是故作姿態迷惑清軍,卻在暗中修築據點進行備戰。而從朝鮮人將平壤城撤空這個舉動來看,應該也是得到了海漢的允許,甚至根本就是來自於海漢的授意。

海漢讓朝鮮軍撤到大同江以南防守,而自己卻在大同江北岸建了這麼一個軍事據點,挑釁的意味可謂相當濃了。清軍當然可以選擇不去理會海漢設在大同江下游的那處據點,按照自己的節奏設法在上游實施渡江行動,只要能夠讓主力部隊過江,這處據點自然也就形同虛設了。

但這樣做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先得戰勝江面上的武裝艦隊。從目前所偵察到的情況來看,海漢所率領的艦隊封鎖大同江上的力度遠遠超過了前幾次的行動。然而讓皇太極和清軍將領們感到沮喪的是,他們抵達平壤之後來來回回找了良久,也沒發現平壤上下游的江岸有可用的船隻。

唯一有船的地方,大概便是下游那處新建的海漢據點了。皇太極甚至有理由相信,那裡的碼頭便是海漢艦隊的物資補給站。

如果找不到足夠多的載具,清軍要如何渡過被對手嚴密監控的大同江,這似乎又回到了兩個月前的鴨綠江畔,當時清軍可以放棄九連城另尋一處渡江點,但改變原本行軍計劃就意味着士氣受挫,同時後續的作戰方案也得要作出相應的調整。當時如果不是海漢軍主動退出了鴨綠江,清軍恐怕最終還真得去上游另行尋找渡江點才行。

但大同江這裡的情況要遠比鴨綠江更爲複雜,清軍就算肯花時間繞到對手艦隊無法抵達的上游江段去渡江,但最終還是得再次順江南下回到大同江流域。而且海漢在大同江上部署的武裝艦隊規模要遠勝鴨綠江時期,想繞過去整個大同江流域談何容易。

皇太極直愣愣地盯着花廳裡的沙盤,長時間沒有出聲。他甚至都沒有再徵求麾下文武官員的意見,因爲他很清楚這事恐怕沒有人能提出什麼妥善的解決辦法,要嘛再在大同江這裡被攔上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要嘛就只能用大軍去懟掉下游那個武裝據點。

要打掉海漢人精心準備了兩個月的防線,需要清軍在進攻過程中付出多少傷亡,皇太極對此很難有一個明確的估算,但作爲此次行動的統帥,他必須要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即遼東金州的狀況會在大同江畔再次上演。雖然清軍在兵力規模上佔據絕對優勢,但誰也不敢保證就能攻破大同江下游的這處目標。

雖然阿濟格本人沒有親自回來,但皇太極能從送回的報告中感受到阿濟格的無奈。如果皇太極下令要求阿濟格的部隊強行攻打目標,那當然阿濟格也會照辦,但如果交戰中死傷慘重,那之後再派其他部隊前往該地區作戰,勢必也會受到先前戰績的影響。

而且海漢先前只派了艦隊出戰,陸軍部隊只在九連城短暫現身,皇太極不認爲對方的兵力就只有鴨綠江畔那一點部隊,而且這處據點據說面積頗大,還動用了大量人力來施工,駐守當地的陸軍部隊肯定兵力不會少。阿濟格只帶了五千兵馬前往那處所在,如果真要發動強攻,這些人馬估計得全折損在當地。

皇太極雖然不是什麼心軟的人,但也不願讓自己的部隊白白去送死,所以立刻下令強攻這個念頭只在他心中一閃而過便被放棄了。

既然當下沒有什麼能夠立竿見影的辦法,皇太極便只能採取比較穩妥的處理手段,繼續向上下游派出更多的偵騎,尋找合適的渡江地點。這所謂的合適已經不是指地理環境便於渡江了,而是要找到海漢艦隊在江面上的監控盲點。但這種可能性的確不大,皇太極知道對手有很多辦法來排除這些盲點,比如讓熟悉大同江水文狀況的朝鮮人來制定需要重點監控的江段,而一些渡江難度極大的地點,只要在對岸派駐少量部隊守住江岸就夠了。

以目前的情況,就算清軍能一次性送一兩千人過江也意義不大,朝鮮軍隊肯定已經在對岸完成了佈防,就算清軍不太將其戰鬥力放在眼中,但如果要對付渡江的清軍小股部隊,那朝鮮軍隊還是能有一戰之力。

“清軍這就退了?”在防線後方大約百丈的一處剛剛搭建好的瞭望塔上,親眼見證了交戰全過程的金尚憲仍然不太敢相信,不可一世的清軍僅僅發動了一次進攻,碰了釘子之後就果斷鳴金收兵了。

“不退能怎麼辦?他們雖然是尚未真正開化的蠻人,但並不是笨蛋,知道以他們的能力沒法攻擊這條防線,只能遠遠地看看熱鬧。”錢天敦一臉平靜地放下望遠鏡,對金尚憲解釋道:“他們發動的衝鋒就是要試探這道防線的防禦強度,現在已經試出來了,他們就收手了。”

金尚憲對清軍這種欺軟怕硬的表現略略有些失望,不過當下還是很熟練地對海漢獨立團的穩定輸出吹噓了一番。剛纔兩軍的交戰他看得很清楚,清軍根本就沒能給陣地上的海漢部隊製造出實際的麻煩,連外圍的濠溝都沒趟過就已經被擊退了。

清軍退去之後,海漢陣中才不慌不忙地派出了一個連的步兵加上數百民夫出去打掃戰場。一些失去了主人的戰馬駐足在戰場上沒有隨清軍一起退走,自然也就成了海漢的戰利品,而遺落在戰場上的武器、旌旗、個人財物,也全部被一一揀起裝車運回基地裡。

至於那些失去了行動能力的清軍傷兵,若是還表現出抵抗的意圖的,海漢士兵們都是站得遠遠地放槍將其擊斃。而放棄抵抗的,則是讓民夫擡到大車上,先運回基地看看能不能審出一點有用的信息。

金尚憲已經沒有興趣再把打掃戰場看完,不過這高達六丈的瞭望塔上來不易,下去的時候更是會讓人腿軟。金尚憲磨蹭了半晌還是不敢放開手腳下去,錢天敦只能讓人在他腰間綁了繩索,另一頭固定在瞭望塔頂的欄杆上,然後再安排一個人在下面託着金尚憲瑟瑟發抖的腿,慢慢將他放下去。

像這樣用來監控敵軍動向的瞭望塔,在基地裡還有好幾座。這種木製高塔搭建起來並不複雜,不過堅固程度就不是太理想了,只能算是可以臨時使用的設施,真要起大風的時候也不敢往上面派人。金尚憲是自己申請要上去觀戰,不得已之下,錢天敦才親自出面作陪,沒想到朝鮮人上去就下不來了,還得用這麼丟人的辦法溜下來。

金尚憲好不容易溜到了地面上,若不是有手下從旁邊扶住,只怕已經有些站不穩了。不過他現在心情已經比前幾天輕鬆了許多,倒也不在乎在大庭廣衆之下丟醜了。只要能把清軍擋在大同江北岸,這小小的丟臉能有什麼關係,要是能把清軍趕回遼東去,他金尚憲就算天天爬這瞭望塔都沒問題。

金尚憲稍稍休息了一會兒,錢天敦也已經從瞭望塔上下來了,金尚憲揮揮手屏退手下,自己起身走到錢天敦身邊,和顏悅色地問道:“錢將軍,這清軍攻不下此地的防線,會不會轉而從別的地方想辦法?”

其實這個問題,早前在向金尚憲解釋作戰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向他說明過,錢天敦知道金尚憲並不是不知道其中奧妙,只是要藉此再向自己求個心安而已。

錢天敦笑道:“他們既然已經試出來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就肯定會再嘗試從別的地方尋找渡江機會。不出意外的話,最近兩三天內清軍大概不會再來攻打這裡了,但我們的聯軍艦隊應該會有一些送上門的買賣可做了。”

在大同江上的聯軍艦隊新近又加入了一個成員,便是作爲主人的朝鮮水師。外形粗笨但防禦較強的板屋船和龜船,是朝鮮水師的主力戰船,當然這防禦是相對於這個時代的東亞地區其他國家的戰船而言,對於使用大口徑艦炮的海漢戰船來說就無所謂強不強了,一炮下去結果都是差不多的。

清軍被拖在安州的這段時日,朝鮮從南方調集了本國的絕大部分戰船,趕到大同江加入海漢領導的聯軍艦隊當中。雖說朝鮮戰船所使用的武器相比另外幾支艦隊稍顯落伍,但其數量倒是着實不少,排水量在百噸以上的戰船就多達四十餘艘,其中甚至還有三艘外殼附有一層鐵甲的龜船,按王湯姆的估計,其排水量應該與探險級戰船相當了。

朝鮮艦隊的戰鬥力雖然低了一個檔次,但其對控制大同江的補充作用非常明顯,有了這幾十艘戰船的加入,聯軍艦隊對江面的控制至少可以再增加五十里以上。而且朝鮮當局還應王湯姆的要求,調集了六七十艘船況較好航速較快的民船,每艘船配備朝鮮士兵若干,分別部署到一些並不適宜渡江的監控盲點地區,擔當起水面哨兵的職責。只要發現敵情放出信號,一小時之內就會有聯軍的戰船趕來援助。

在得到了朝鮮水師的補充之後,聯軍艦隊便可以將主力部署到平壤附近江面,等着清軍來嘗試渡江。王湯姆所率的海漢艦隊甚至就藏在了羊角島的南岸,如果清軍想要藉助羊角島充當渡江的跳板,那大概就只能有來無回了。

這麼簡單的渡江辦法,清軍自然也想到了,他們所制定的渡江方案,便是趁夜間用木筏向江心的羊角島上輸送部隊,等島上潛藏的部隊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從羊角島到大同江南岸的行程。當然這個渡江方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羊角島的絕對掌控,否則一旦被對手發現有成建制的清軍躲藏在羊角島上,那搞不好就會連後路也被切斷了。

雖然這個方案的行動風險極大,但對於拿不出更好辦法的清軍來說,也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先試試看再說了。只是他們的這種小動作根本就瞞不過有備而來的海漢艦隊,王湯姆甚至還專門在夜間爬上桅杆,用帶有夜視功能的望遠鏡確認清軍登上了這個面積僅有1.2平方公里的小島。

當然清軍也沒打算在這一棵樹上吊死,幾乎在此同時,平壤江段的綾羅島和頭老島也都有清軍趁夜渡江登島。

第180章 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交手(三)2823.第2823章2395.第2395章3131.第3131章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3064.第3064章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第3456章3381.第3381章3280.第3280章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2253章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2476.第2476章第186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73章 僵持的談判3148.第3148章第2116章第2083章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1356章 洗劫馬場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選3022.第3022章2969.第2969章2445.第2445章第197章 李大掌櫃2863.第2863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2262章3349.第3349章第1919章2927.第2927章第1254章 搞平衡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2827.第2827章3222.第3222章第2360章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1998章第1577章 勢在必得2973.第2973章第1353章 內部溝通2746.第2746章2988.第2988章第183章 防災減災第1166章 再見面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3142.第3142章第1978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昌化的建設進度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3116.第3116章第398章 善後事宜第1896章 經營之道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六百五十八章 局勢走向第216章 軍力吃緊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3116.第3116章2687.第2687章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2277章第1024章 先遣隊(五)2664.第2664章第1997章第3458章第1183章 逐步推進3256.第3256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1850章 政敵3265.第3265章第2251章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2091章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1969章第1944章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1424章 獅子搏兔第294章 客串神棍第1315章 緊急軍情3151.第3151章第1464章 內部消息第56章 崖州城(三)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第1126章 利益相關第七百五十章 前進的方向2772.第2772章2758.第2758章第2054章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第2213章3068.第3068章2808.第2808章第305章 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