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軍購競爭

東印度公司總督範迪門在信中交代的任務看似是一件事,但其實是兩件事。一是向海漢申請購買武器裝備,二是阻止馬打藍國的使者在海漢的軍火採購。只是對於蘇克易來說,這其中任意一件事想要辦成可都不容易。

從範迪門的信上看,他應該是在聽說馬打藍人出發之後才寫了這封信,也就是說這封信抵達蘇克易手上的時候,馬打藍的使團或許已經秘密抵達三亞數日了。如果馬打藍人這個時候已經與海漢談定了軍購合同,那就算蘇克易再怎麼折騰,也很難再改變既定的事實了。

而蘇克易的當務之急,便是趕緊去打聽馬打藍使團的動向,力爭能來得及插上一腳。不過他枯坐一晚也有些困了,這種事就不打算親自去跑了,而是將此事交給了自己的手下人去辦。他自己得抓緊時間養精蓄銳,因爲等落實了馬打藍使團的動向之後,就得輪到他出面去跟對方交涉了。

三亞作爲海漢國的首都,同時也是南海地區如今最爲繁榮的港口城市,每天抵達和離開這個城市的外國人數量都至少保持在數百人乃至上千人的水平。而三亞對於外國人在本地的活動有着較爲嚴格的登記和管理制度,特別是在政府部門衆多,作爲國家政治中心存在的勝利堡地區,有很多地段都對非本國人員禁行,絕大部分短暫停留的外國人都只被允許在港區範圍內活動。

類似葡萄牙、安南、荷蘭這些與海漢往來密切的國家,這幾年陸陸續續都在三亞修建了使館,而那些距離海南島路途遙遠,沒有條件設立專門外交機構的小國家,海漢也爲他們的官方人員準備了迎賓館負責接待工作。馬打藍國如果真有使團來了三亞,那肯定也是住在官方的迎賓館內,只需去查一下就知道了。哪怕對方是隱姓埋名悄悄入住,蘇克易在三亞待了這麼久的時間,自然也有路子能夠查到真實的情況。

蘇克易派出去的手下去了一趟迎賓館,找到相熟的員工塞了些好處,便很容易地打聽到了馬打藍使團正是在四天前入住了迎賓館,由一名高級武官帶隊,團隊一行共八人。而馬打藍使團來時所乘的船隻,這幾天就停靠在勝利港三號碼頭。不過能夠打聽到的消息也就只能到此爲止了,畢竟蘇克易手下找到的員工只是迎賓館的人,並不知曉馬打藍使團來三亞的真正目的和活動安排,那些事務就只有外交部才清楚了。

蘇克易得到了消息之後,當下也睏意全無了,既然馬打藍國的使團真的已經到了三亞,那就說明巴達維亞送來的消息比較可靠,對方是真的來海漢這邊買裝備的。對方已經到了四天,想必跟海漢外交部已有過接觸,說不定合同都談得七七八八了,要再不趕緊行動,這事說不定就讓馬打藍人給辦成了。

蘇克易洗漱更衣,收拾停當,讓下人備了車馬,然後便出使館去了勝利堡。他知道這時候再去做些彎彎繞繞的外圍調查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直奔勝利堡去找海漢執委會的幾名高官了。

海漢外交部目前是寧崎坐鎮,施耐德和陶東來在有空的時候也會出面協助處理一些外交事務,也算是海漢政府機構中一個份量十足的部門了。不過寧崎也沒想到,之前的情報泄漏案才調查完沒兩天,這東印度公司的蘇克易居然主動找上門來了,難道是之前的案子還有什麼沒辦妥當的地方,讓蘇克易有了來鬧事的理由?但先前那案子明明跟外交部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蘇克易就算要抱怨什麼,也應該去找施耐德才對。

不過蘇克易可沒有精神跟寧崎慢慢兜圈子了,坐下之後還沒等寧崎的秘書上茶,便主動道明瞭來意:“寧部長,今天過來是想向您打聽一件事,馬打藍國的使團,是不是已經來了三亞?”

寧崎聽蘇克易這帶着興師問罪口氣的一問,便已經將他的真正來意猜出了七八分。荷蘭人跟馬打藍人之間的過節頗深,哪怕是他們同爲南海貿易聯盟的成員國,也依然無法化解過往的恩怨。這次馬打藍使團造訪三亞的原因,寧崎自然是知道內情的,他也絲毫不奇怪東印度公司這邊在得到消息之後會有如此直接的反應。如果不是在三亞,說不定蘇克易根本就不會來勝利堡,而是直接召集手下去跟馬打藍使團幹起來了。

不過寧崎就算知道了蘇克易的來意,在這種時候也只能用外交辭令來回應他:“蘇先生,站在我國的立場上,荷蘭和馬打藍國都是地位一樣的夥伴國,馬打藍使團訪問我國也是正常的外交往來,這不需要先向貴國報備吧?”

蘇克易哪有心情跟寧崎這麼慢慢繞,當下便直接點明主題道:“在下聽說馬打藍使團此行的目的,是要向貴國求購作戰裝備和船隻。根據我方與貴國在此之前簽署的外交協議,貴國不得出售任何非公開售賣的武器裝備給我方的敵對國,我應該沒有記錯吧?”

這條協議說起來似乎有拗口,實際上簡單來說,就是海漢不出售給荷蘭的武器裝備,也不可出售給其他與荷蘭爲敵的國家,以示公平。而馬打藍國與東印度公司的恩怨盡人皆知,如果海漢向其出售武器裝備,那就無異於是違反了與東印度公司的協定。當然了,如果海漢願意將原來對東印度公司制定的禁售令解除掉,那就可以安心向這兩方同時出售軍火。

寧崎猜到了蘇克易的來意,但沒料到對方的態度竟然是如此的咄咄逼人,一上來沒說幾句便搬出了外交協議來說事。但關於馬打藍國求購軍火這件事,執委會其實還並沒有拿定主意,畢竟此事並非單純的軍火貿易,極有可能會因此影響到馬打藍國周邊地區今後一段時期的實力平衡,甚至是海漢與荷蘭之間的外交關係,執委會必須要慎重才行。

但馬打藍國的保密工作顯然做得並不是太理想,使團纔到三亞四天,跟海漢有關部門的正式談判還沒有取得什麼進展,東印度公司便找到外交部來討要說法了。

這次的事情與之前葡荷兩國的情報案有所不同,馬打藍國想要向海漢求購戰船等武器裝備的打算,在此之前並沒有與海漢有過正式的協商,是來了三亞之後才向海漢這邊透露了這方面的想法。所以這次荷蘭人的情報來源根本不用再查了,肯定是馬打藍國自身的問題。

寧崎斟酌了一下語言,纔開口迴應道:“蘇先生不用這麼激動,關於馬打藍使團的來意,我想這中間可能是有所誤會了。相信你也很清楚,我國一直着力於維持地區和平穩定,希望通過商業和文化的交流來化解國與國之間矛盾和仇恨,反對使用戰爭手段解決問題。正因爲我國一直秉承着這樣的理念,纔會在軍火貿易方面設置了一些條件,以儘可能避免我國生產的武器成爲他國爆發戰爭的原因。所以不管是東印度公司,還是馬打藍國,我們更樂意看到的是和平相處的局面,而不是把武器賣給你們,然後旁觀你們發動戰爭互毆。蘇先生,我希望你能體會到我國的善意,而不是出於個人的好惡來作出片面的錯誤判斷。”

要論打官腔說車軲轆話,寧崎在海漢高層裡絕對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厲害人物。海漢在外交方面遇到一些需要通過談判解決的複雜問題時,往往也都是由寧崎出面解決。所以面對蘇克易找上門來的責問,寧崎便很自然地用上了自己最爲擅長的手段,先來一通大道理把對方侃暈了再說。

蘇克易確實被這番話侃得有點轉不過彎來,自己明明是主動登門來提要求的,怎麼寧崎三言兩語說下來,好像海漢過去對東印度公司和馬打藍國設置的軍售限制倒是成了一種善舉,自己應該對其感恩纔是。但問題是過去海漢沒有向這邊賣軍火,東印度公司與馬打藍國之間的戰事也還是一樣爆發了啊?

蘇克易心知自己不能被寧崎給帶偏了,趕緊收斂了一下混亂的心思,對寧崎道:“寧部長,我方的要求很明確,如果貴國打算放開軍售禁令,那就應該一視同仁,也應該接受我方提出的軍購要求。”

寧崎聽到這裡,便明白了蘇克易的真正目的了,要組織馬打藍國的軍購計劃只是其一,更要緊的恐怕還是荷蘭人打算借這個機會要求海漢放開禁令,向他們出售武器裝備。

但這件事卻又並非寧崎所能決定,海漢對外軍售的裝備型號、數量、交貨期等等,一向都是由軍方與海漢兵工在掌控。哪些武器能賣,賣多少,賣給誰,這都是經過了有關部門的論證,儘可能讓這些出售到國外的武器裝備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不是成爲威脅海漢安全的隱患。所以在過去的數年中,海漢的主要軍售對象幾乎都是如安南、占城、福建明軍這樣的鐵桿盟友,葡萄牙、荷蘭這樣的西方殖民國家能從海漢買到的軍火就極爲有限了。

所以像安南這樣的國家在兩年前就已經有海漢提供技術指導,自行進行建造的“探索級”戰船下水入役,而東印度公司時至今日卻還無法向海漢訂購這個級別的戰船。哪怕東印度公司願意爲此付出的價錢遠遠超過了安南和福建明軍,也依然無法讓海漢將他們想要採購的武器裝備從軍售禁令清單上劃掉。而這次蘇克易的登門造訪,很顯然是要藉着馬打藍使團的名義舊事重提,再次向海漢提出軍購申請了。

寧崎很快就琢磨清楚了其中的門道,對蘇克易道:“蘇先生也不是第一天跟我們打交道了,這買武器裝備的事,你應該去找海漢兵工談啊,外交部又不管這事的。”

蘇克易道:“聽說主管海漢兵工的白首長還要在北方待一段時日,如果馬打藍使團願意等他回來再談,那在下也可以等。”

爲了與大明建交談判的事,白克思千里迢迢專門跑了一趟遼東,到那邊去主持了極爲重要的幾場談判。不過他的任務完成之後便已經離開遼東啓程南下,這個時候或許都過了澎湖了,要不了幾天就能回到海南島。但聽蘇克易這意思,顯然不打算等白克思回來再談,而是要保持跟馬打藍使團的進度一致。

看到蘇克易一副咬死不鬆口的態度,寧崎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站在他的立場來看,難免會覺得這蘇克易未免太過緊張了一點。軍火貿易的談判往往要持續很長時間,之後交貨的時間也都是分批進行,有可能會長達幾年。就算馬打藍國能夠從海漢這裡購買到他們想要的武器裝備,要將其轉化成真正的戰鬥力,也並不是短期內就能達成的目標。海漢的武器裝備性能雖好,但也不是到手就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安南的軍隊從1628年開始就接受海漢提供的軍事培訓,花了數年時間才逐步培養出了一支沿用海漢戰術和武器裝備的新軍。馬打藍國如果想效仿安南來提升本國軍隊的戰鬥力,那肯定也得連同配套的培訓服務一起購買,而且培訓所需的時間也絕對短不了。寧崎認爲荷蘭人表現得如此緊張,這大概還是當初被馬打藍軍兵臨城下的心理陰影在作祟了。

寧崎道:“馬打藍國如果要向我國求購大宗軍火,肯定還是得等着正主回來纔有得談。所以我建議你不要這麼心急,先回去安心等消息。你們幾年都等了,也不急在這一時,對吧?”

蘇克易見寧崎想這麼簡單就打發了自己,連忙應道:“既然寧部長這裡沒個準信,那在下就只能去拜會陶委員長了!”

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第30章 嚮往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規模的方法2368.第2368章3154.第3154章3314.第3314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學員兵第2162章2656.第2656章第2190章2878.第2878章2949.第2949章2892.第2892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2505.第2505章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3106.第3106章2755.第2755章第206章 第二梯隊2850.第2850章第2356章第69章 徵兵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1888章 農業開發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第1574章 有錢任性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1346章 通行令3357.第3357章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2503.第2503章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第1957章第2055章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2909.第2909章第2129章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2114章第1774章 人情往來第2346章2388.第2388章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1696章 一查到底2761.第2761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福建局勢2814.第2814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第1222章 星島現狀2656.第2656章2472.第2472章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2352章第1044章 菸草貿易3373.第3373章2818.第2818章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與建設第1940章3387.第3387章3170.第3170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開天窗2540.第2540章3024.第3024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3045.第3045章第1957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1925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2523.第2523章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237章 勝利港造船廠(二)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2256章2947.第2947章第1395章 收網日第四百四十一章 親自演示2449.第2449章3064.第3064章第2197章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3397.第3397章2781.第2781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引蛇出洞3069.第3069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五百章 亮出利齒第1007章 開國慶典(七)3042.第3042章2888.第2888章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3202.第3202章第1774章 人情往來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3062.第30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