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巡航遼東

眼見潘嚴語塞不知如何作答,王湯姆也沒再拿話懟他。其實他倒不是沒想到潘嚴所說的這種可能性,只是故意要繼續挫一挫潘嚴的銳氣而已。昨天俘虜的這批前明軍士兵經過初步提審之後,大部分人對於返回山東這個選擇並沒有太大的執念,因爲回去之後很可能會因叛國罪而受到懲罰,這也是他們到了遼東之後願爲後金作戰的原因之一。

王湯姆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這些人既然能爲後金作戰,那當然也可以在經過調教訓練之後,成爲海漢手中的武器。特別是這些熟悉渤海、黃海海況的水師士兵,對從南方來的海漢海軍而言,的確具有相當大的利用價值,如果真有機會招募到這些人,王湯姆還是很樂於去嘗試一下。

艦隊在海灣內航行了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來到了港灣北部的和尚島附近。旗艦桅杆上的瞭望兵發來消息,在前方海岸發現了數目不詳的帆船停靠在岸邊,從船體式樣來看,應該便是前登州水師所屬的那一批被叛軍裹挾到遼東的戰船了。

“看樣子你的這些同僚警惕性很低啊!”王湯姆在望遠鏡中確認了這些戰船的身份,同時還能看到有不少人影正匆忙地衝上船,應該是發現了不速之客的到來之後才做出的倉促反應。

潘嚴臉上一紅,連忙辯解道:“王將軍,這是因爲平時金賊管束極嚴,沒有他們的允許,我們也沒法登船出海,更別說日常巡邏了。若是在登州,重要水道必有巡邏船,肯定早就已經察覺到外人闖入了。”

王湯姆道:“這些蠻子根本不懂怎麼在海上作戰,登州水師交在他們手上,簡直是明珠暗投!算了,既然都是漢人兒郎,這次就暫且放過,不與他們正面交手。”

潘嚴一聽王湯姆願意主動迴避,當下趕緊叩謝。這種情況下王湯姆沒有下令主動出擊,就說明這事還有斡旋空間,他以前的戰友也不致爲了後金白白送死了。

海漢艦隊在距離地方戰船停靠的碼頭還有大約兩千米的地方調轉方向,緩緩駛向港灣東岸。這些戰船還沒來及從碼頭駛出,雙方之間的距離就已經拉開到後者難以追趕的程度。

潘嚴又主動向王湯姆報告道:“被金賊所佔的金州衛城,便在剛纔那處碼頭往北大約十里處。若將軍日後要攻打此地,小人願爲大人牽馬墜蹬。”

王湯姆點點頭道:“你好好表現,日後自然有機會給你。只要是人才,我這裡是不會嫌多的。”

海漢艦隊開始調頭往南駛出港灣的時候,對手的戰船才慢慢吞吞地出了海,不過雙方的距離已經拉開,以明軍戰船的航速,也很難再追上來了。王湯姆只留了一艘船體輕便,航速最快的單桅偵察艇在後方,目的是弄清楚在此駐守的戰船數目和大致陣容。而大部隊則是在金州灣外會合了停留在此的後勤船,然後繼續沿海岸線向東北方向駛去。

距離金州灣大約二十多海里的地方,便是由兩百多個海島組成的長山羣島,總面積約一百七十平方公里。在大明丟了遼東之後,因爲後金不善海戰的緣故,這些島嶼的掌控權倒是一度都在明軍手中。

說到長島羣島,便不得不提到尚可喜這個人。尚可喜出生於遼東海州,後金入侵遼瀋後,父子先後加入了明軍。1623年尚可喜投入水師,翌年便去了皮島與他父親會合,然後投到了毛文龍的麾下。尚可喜深得毛文龍賞識,被其收爲養子,賜名毛永喜。

尚可喜父親東江遊擊尚學禮不久之後在與後金軍交戰中戰死樓子山,毛文龍便將他父親所率領的部隊轉交給了他來指揮,後來毛文龍在1629年被袁崇煥處死的時候,尚可喜已經是鎮守長山羣島的指揮官了,麾下管轄着軍民上萬人,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地方官了。

之後東江總兵黃龍接管皮島,便遇上耿仲裕、王應元發動兵變,被其拘禁在島上,尚可喜聞訊後率兵趕回皮島鎮壓了這次兵變,扶持黃龍重新上位,而他也因此被提拔爲遊擊。

1633年尚可喜因在旅順平叛有功,被提拔爲副將,但同年孔有德引來後金兵貢獻旅順,黃龍兵敗自殺,尚可喜留在旅順的家人也全部投水自盡。黃龍死後由沈世魁接任了東江總兵一職,因爲尚可喜當初鎮壓兵變時奪去了沈世魁手中的兵權,所以沈世魁也是一直對他懷恨在心,有意要對他進行報復,只是此事被尚可喜部下許爾顯得知,沈世魁誘尚可喜回皮島進行抓捕的計劃未能得到實施。

此後尚可喜便派出許爾顯、班志富等部下前往瀋陽與後金秘密接觸,獲得了皇太極的重用承諾之後,於1634年正月初一,帶着麾下所有將領、士兵、百姓和軍用物資投奔了後金。皇太極在尚可喜到達盛京時還專門出城三十里相迎,給予了尚可喜極高的評價和諸多封賞。大明駐守長島列島的副將搖身一變,就成了後金軍中的總兵官。

尚可喜投金之後,皮島的明軍已經無暇顧及此地,而後金認爲這地方是雞肋,駐守軍隊並無大用,只會無謂地消耗軍費和糧草,乾脆就放棄了佔領,於是長山羣島這地方就成了無主之地。

不過關於孔有德叛軍逃亡遼東之後的消息,潘嚴並不知道,他們這些漢人降軍在平時都被嚴格限制了活動空間和所能接觸到的信息層面,對於外界的局勢變化並沒有清楚的認識。潘嚴也不知道當初鎮守廣鹿島的尚大人已經投靠了後金,快到廣鹿島的時候還在唾沫橫飛地給王湯姆解說尚可喜當初與後金作戰的種種英雄事蹟。

王湯姆之前看過這段歷史記錄,很清楚尚可喜的人生軌跡在黃龍死後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過兩年還會被皇太極封爲智順王,然後替大清征戰天下,靠着屍山血海殺出來的戰功,最後被順治封爲平南王。尚可喜雖然叛變大明有一定的成分是迫於自保,情有可原,但他後來在南方殺漢人的時候可是毫不留情,堪稱是貨真價值的屠夫。1650年的時候尚可喜帶兵攻打廣州,城破後將當時大約四十萬人口的廣州城屠殺了五分之一的人口,手段也是十分辛辣。

王湯姆對於尚可喜沒什麼好感,當下便冷冷地打斷了潘嚴的說明:“你說的那位尚大人,今年年初就已經帶着這些島上的人投靠後金了,現在住在海州,替後金皇太極效力。”

潘嚴聞言只覺得難以置信:“這……這如何可能?去年孔有德叛軍初到遼東時,尚大人還帶兵前來追剿,誓殺孔有德才肯罷休,怎會過了幾個月便投了金賊?”

王湯姆也懶得向他說明內情,只是淡淡地說道:“馬上就到廣鹿島了,我說的是不是實情,等下你跟着我上島去看看就知道了。”

廣鹿島位於長山羣島西部,距離大陸只有不到十海里,陸地面積超過三十平方公里,是長山羣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島上土質肥沃,淡水資源也是長山羣島中最爲充足的,算是海中的一處宜居地。當初東江鎮駐守長山羣島部隊所消耗的糧食倒是有大半都是本地所產,狀況比起人多地少的皮島要好過得多。

廣鹿島東南側海岸有一處面積大約一平方公里的天然港灣,過去駐守長山列島的明軍水師部隊,其主要駐地之一便設在這裡。當海漢艦隊緩緩駛入這裡的時候,還能看到海岸邊保存完好的棧橋和碼頭設施。但正如王湯姆所說的那樣,這個地方的居民已經全部遷往遼東內陸,如今的海灘上除了成羣的海鳥自在起落,根本就看不到有任何人影出現。

潘嚴傻傻地看着空無一人的海港,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自東江鎮建立以來,廣鹿島就一直是明軍向遼東半島發動反攻的前沿基地之一,很多時候水陸兩軍都是在這裡完成集結之後才向陸地進發,後金雖然頭疼這處眼中釘一般的存在,但因爲不善海戰也沒法跨海來攻。潘嚴以前來這裡的時候,島上可是一副十分熱鬧的景象,與眼前的荒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艦隊在港口靠岸之後,王湯姆便派出了偵騎對附近進行偵查,同時命人去找附近的水源,儘快補充船隊的淡水消耗。特別是這艘裝有蒸汽機的旗艦,每次使用機械動力期間對於淡水的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因爲尚可喜的人馬在年初才從島上撤走,所以這裡的民房和各種設施都還保存得較爲完好。水手們很快便在碼頭上找到了兩口專門用於爲船隻補充淡水的井,井口安裝了簡單的搖臂抽水裝置,能將井下的水迅速抽取上來,通過長長的木製水槽直接轉運到船上。

王湯姆隨意走進了附近的一間房舍,見裡面空空如也,房樑屋角都已經結起了厚厚的蛛網,而房中連一件傢俱都沒有,顯然是主人離開時將家當一件不剩地全部搬走了。從竈臺上遺留的煙火燎燒的痕跡,王湯姆也不難想象出這裡曾經充滿着生活氣息的樣子。

王湯姆走出屋外,幾隊在附近搜查房屋的手下都已經回來覆命,並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發現,看樣子尚可喜的人馬在撤離這裡的時走得從容不迫,將能夠帶走的東西全都帶走了,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島嶼。附近的坡地上還能看出島民順應地形開墾出來的一溜溜長條形梯田,看來這個島盛產糧食的傳說應該是真的。梯田密密麻麻覆蓋了大部分的山坡,只是荒廢了這麼長的時間,田裡已經長滿荒草灌木,遠遠看過去由田坎分割開來,倒像是刻意種植的花木一般。

這麼大的島,只要農業建設能夠跟上,別說萬把人,再多幾倍也能順利養活下來。海漢本是以佔島起家,對於島嶼的規劃利用堪稱是專家級,王湯姆看看島上的狀況,再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大致就能判斷出這個島有多大的開發價值了。不過眼下海漢缺少的並非開發島嶼的技術和資金,而是最基本的因素——勞動力。

要對這樣一個島嶼進行二次開發,初期所需的勞動力大概就得以千爲單位。目前海漢在芝罘島附近地區的移民招募活動雖然還算順利,但招募進度卻難以滿足繼續在海外開闢殖民地的需求。如果海漢打算要開發廣鹿島,那麼人口的來源恐怕還得着落在遼東方向。不過海漢對於遼東的風土民情並不熟悉,這件事如果能夠得到皮島方面的協助,那進程或許能夠稍微快上一點。

“王將軍,這廣鹿島下連金州衛,上至定遼右衛,進可攻入內陸,退可去往皮島或山東方向。佔下來的好處無需小人多說,將軍也定能想到。”潘嚴跟在王湯姆後面,見他一臉若有所思的模樣,便趕緊開口勸他趁機佔領這裡。

王湯姆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笑着應道:“要佔容易,但佔下來也得有足夠的勞動力在島上耕種糧食,才能長期駐守。尚可喜把這裡的百姓全都帶走了,我現在要從哪裡找人來這裡定居?”

潘嚴應道:“此事倒也不難,遼東地區少說還有幾十萬漢人,大多數都在給金賊做包衣奴隸,只要設法給這些人提供一條出路,他們必定會爭相來投。不過王將軍是外來之師,對遼東狀況大概還不太瞭解,若是能讓東江軍出手相助,當有事半功倍之效。”

“你倒是跟我想到一起了。”見潘嚴的建議也是先找東江軍談合作,王湯姆的主意就更堅定了。這無人島早幾天晚幾天佔領沒什麼差別,但如果能早日說服東江軍跟自己合作,那麼海漢正式進駐這一地區的時間或許會提前不少。

第四百零九章 入職經歷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第1924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2248章3270.第3270章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3442章第1158章 馬小姐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6章 籌備進行時(二)第1065章 面對面第2296章第八百九十四章 明目張膽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3091.第3091章第1848章 深入合作2410.第2410章2543.第2543章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零九章 刺殺案的影響3269.第3269章第328章 廣州民亂第1103章 收拾殘局2897.第2897章第2067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主動催促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2981.第2981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1096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第1648章 令人絕望第1771章 各有打算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1549章 合作形式第2216章3123.第3123章第77章 崖州工作組(一)第1810章 力有不逮第1037章 滅口2699.第2699章第1912章 行程安排3000.第3000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2881.第2881章第2161章3244.第3244章2839.第2839章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1576章 破釜沉舟3148.第3148章2583.第2583章第1327章 不識時務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九百九十三章 羅升東的家法第1895章 實力說話第1546章 迭戈號第2139章第22章 碰頭會(二)第397章 內外有別第1914章 高效運轉第2311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八百六十八章 曲知府的意願3069.第3069章2380.第2380章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2376.第2376章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250章 南海的新目標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2327章第3421章第2354章第2298章2688.第2688章2531.第2531章第1614章 經濟動力第2155章第1687章 合則兩利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第2163章第3440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1274章 厲害人物2680.第2680章第2225章第1490章 步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