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救與不救

對於遼東的地理狀況和歷史沿革,王湯姆還是有大致的瞭解,不過在他的記憶中,明將黃龍戰死旅順之後,這皮島沒撐過太長時間就被後金攻克,就此在歷史上沒了聲息。但皮島究竟是何時易主,王湯姆卻沒有太深的印象了,到了山東之後也沒有聽說過相關的消息,這個偏遠的地點就已經被指揮部暫時拋到了腦後,直到此時被潘嚴提起,王湯姆纔想起了大明還有這麼一塊海外飛地。

潘嚴道:“那皮島尚有數萬漢人,朝廷豈會說撤就撤?早年孫大人還在登萊主事的時候,也曾向朝廷上書力主從皮島撤軍,但朝廷終究還是沒批准。這皮島要是丟了,金賊所要應付的壓力就會大爲減小,今後只需防着登萊方向一處即可。這遼東的形勢,朝廷還是看得很明白的。”

潘嚴所說的孫大人,自然是指登萊兵變之前的登萊巡撫孫元化,但登萊出事之後,孫元化爲政敵所陷害,被崇禎皇帝以禍亂之首判了死罪,在1632年就被斬首於北京西市刑場。孫元化死了之後,登萊還是一團亂,當下也沒人再提皮島撤軍這事了。不過在原本的歷史發展軌跡中,黃龍在旅順兵敗自殺的消息傳回皮島之後,前都督毛文龍的老丈人沈世魁就在島上接管了當地軍政大權。

沈世魁接掌皮島之後的太平日子也沒過上幾年,畢竟這地方在後金國眼中無異於眼中釘肉中刺,必須要設法拔掉才能安心興兵南下。1637年皇太極率軍入侵朝鮮,並迫使朝鮮朝廷臣服,然後聯合朝鮮攻打皮島,都督沈世魁以下數萬漢人軍民都在這一戰中殉難。之後清兵撤走,如約將皮島控制權歸還給了朝鮮,大明才徹底失去了這塊海外飛地。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皇太極是在1636年就將國號改爲大清並稱帝,所以王湯姆的記憶並不準確,攻克皮島的已經不是後金軍,而是改旗易幟的清軍了。當然了,既然在這個時空中海漢已經來到了東北亞地區,並且開始踏足遼東,這後金還能不能在三年後騰出手來攻打朝鮮和皮島,那也得先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皮島目前是由沈世魁主事這個情況,王湯姆暫時還不瞭解,需要回到芝罘島之後設法查詢史料才能知道。不過他聽到潘嚴提及島上還有數萬漢人,頓時眼睛一亮——皮島缺衣少食,補給大部分得依靠外界供應,島上民衆多爲遼東躲避戰亂逃過去的難民百姓,這不正好就是海漢最擅長吸納的移民對象嗎?

“潘嚴,對皮島的狀況,你還知道多少?”王湯姆對此很感興趣,立刻便追問道。

潘嚴當然也注意到對方聽完自己所說時眼睛一亮,顯然是皮島上有某些吸引這位大人的因素,當下趕緊抓住機會應道:“稟大人,說到皮島,小人倒也還算知道一些,當初小人還在登州駐守時,有幸跑過幾趟皮島,給當地送糧草兵器過去。”

潘嚴這倒不是吹噓,皮島駐軍的武器幾乎都是由大明國內製造,然後在登州裝船運送過去,而這個任務基本都由登州水師來完成。登萊巡撫孫元化還在位的時候,潘嚴便去過皮島了。不過他去年被叛軍裹挾叛逃到遼東之後,由於消息閉塞,對於皮島的現狀也不甚瞭解了。

但據他以前所知,皮島及周邊幾個島上的漢人難民加上駐軍,人口應該至少有五萬上下,如果近一兩年島上沒有發生大的饑荒或戰亂,那麼這個數字應該也不會下降多少,只會因爲遼東漢人難民的不斷外逃而逐漸增加。

王湯姆道:“既然有這麼多漢人,那就不能熟視無睹了,得想辦法救助他們才行。潘嚴,你對登州到當地的航線還記得嗎?”

“記得記得!小人的妹夫就是在這條航線上負責領航之人,每次去皮島,小人的使命都是協助他記錄航程……”潘嚴說到這裡臉色微微一黯:“可惜我妹夫命不夠硬,孔賊叛軍在登州作亂時,他便戰死疆場了。如今登州水師盡墨,皮島大概也有很久都沒從山東獲得援助了。”

王湯姆對於潘嚴家人的遭遇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現在在意的是能不能聯繫駐守皮島的明軍,以合作的方式也好,用糧食物資換人口也好,把島上的漢人難民通過移民的方式轉移出來。這數以萬計的人口如果能逐步轉移到南方去,對於海漢的統治和殖民地開發肯定都能起到不小的促進作用。當然了,要實施這個計劃,首先得想辦法去一趟皮島才行,而類似潘嚴這樣曾經去過當地的前明軍軍官,自然非常適合扮演帶路黨的角色。

想到這一節,王湯姆對征服海灣對面的中左所城也就沒那麼大的興趣了,畢竟就算打敗駐守在此的後金軍,受限於目前的客觀條件,海漢暫時也沒辦法在旅順口部署長駐部隊。與其冒着付出較大戰損的風險去攻打中左所城,倒不如盤算一下怎麼操作才能儘快從遼東弄到更多的漢人移民。

既然這潘嚴已經表現出了願意合作的態度,王湯姆決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外援”,先將皮島這條線搭上,免得讓這麼好的資源白白浪費掉。

“潘嚴,地圖你看得懂嗎?”王湯姆說着站起身來,走到旁邊懸掛着的一副東北亞地圖面前,擡手指向上面:“你能指出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在哪裡嗎?”

潘嚴連忙起身回話道:“小人看得懂!”

旁邊掛着的這幅兩米見方的大地圖,潘嚴已經偷偷摸摸撇了好幾眼了。他在軍中服役多年,大小也是個軍官,自然能看懂這地圖上所繪製的便是包括黃海、渤海海域在內的廣闊地區。在得到王湯姆的許可之後,潘嚴走到地圖前,很快便指出了旅順口所在的大致位置。他下意識地看了一下皮島的方位,發現皮島連同其旁邊的身彌島、大和島等島嶼都用文字在這張地圖上標識出了位置,心中不禁歎服這地圖繪製之精細,他以前所見過的地圖,細緻程度就遠不如眼前所見到的這張。

潘嚴補充道:“若是從旅順口駕船過去,晝夜不停兩日便能到達皮島,中途也有獐子島、褡褳島、大小耗子島等幾個地方可以落腳躲避風浪。”

王湯姆在心頭計算了一下,這次艦隊出征帶了半個月的口糧補給,要走一趟皮島肯定是夠的,不過考慮到皮島當地可能正處於饑荒狀態,以艦隊現有的物資儲備,顯然不可能給予當地多少實際的援助。此外艦隊也必須要先放棄這趟遼東之行未完的一部分行程,直接去往皮島,不然所帶糧草也只夠這一路沿海岸線往東北方向摸到鴨綠江口,就差不多得折轉返回芝罘灣了。

“明天就去皮島!”王湯姆很快理清思緒做出了決定:“潘嚴,你隨我的艦隊一起去。”

旅順口這幾百後金兵早晚都是海漢的菜,也不用急着現在就吃下嘴。反正旅順口離芝罘港不過幾十海里的直線距離,日後隨時都可以再來這邊發動襲擾戰,留着這些後金兵也是今後練兵的對象。而皮島這邊早一天去,可能就多弄回來幾百移民,這些人能爲海漢創造的價值比後金兵的性命值錢多了。

潘嚴心知對方肯用自己,那麼自己這條命基本上就算是保下來了,當下連忙跪倒在地磕了幾個響頭,口中連連道謝。

已經好久沒有人在王湯姆面前行過這麼大的磕頭禮,他也頗有點不適應,擺擺手道:“起來吧,我這裡不興磕頭!”

“是小人不懂規矩,還請大人見諒!”潘嚴連忙起身回話,不過這腰卻是一直彎着,頭也沒敢擡起來與王湯姆對視:“小人還沒請教,大人貴姓,可是來自山東都司?”

王湯姆笑道:“我姓王,但並不是來自山東都司。”

“原來是王大人……”潘嚴腦子裡過了一遍,一時間也想不起山東境內還有什麼姓王的大官,但對方這率領的艦隊和出行的派頭,肯定不是什麼守備、指揮使之類的職位,起碼也得是參將、總兵這個級別起步,說不定是都統、將軍一級的大人物。如果不是山東都司所屬的武將,那可能就是從外省調來山東增援。他看王湯姆及其手下都膚色黝黑,像是南方人,但說話卻又是帶着明顯的北方口音,當下更是對王湯姆的身份感到迷惑。

“你不用猜了,我們不是大明的軍隊。”王湯姆見潘嚴臉色迷惘,也能猜到他心頭所想,索性自行揭開謎底:“我們是海漢海軍,也就是海漢國的水師部隊,明白了嗎?”

潘嚴一臉茫然地應道:“你們不是明軍?海漢國?那又是哪一國?”他滿心以爲自己是被大明官軍所擊敗俘虜,如今有機會將功贖罪重回大明,誰知這將官竟然說這支強大的軍隊並非大明水師,而是來自他完全沒有認知的陌生國度,這中間的落差讓他一時精神有些恍惚了。

王湯姆當下也懶得給他慢慢解釋,只是告誡他道:“你以後會知道的。你現在只需要記住,只有我們才能給你好好活下去的機會,你如果想今後過得好點,現在就乖乖配合,明白嗎?”

潘嚴面現驚恐之色道:“莫非王……將軍,是要發兵去攻打皮島?”

“攻個屁,沒看到我們是衝着這後金野豬皮來的?”王湯姆沒好氣地說道:“皮島上的人,不用誰去攻打,大概也快餓死了吧!都是漢人,當然要想辦法救他們一救!”

潘嚴道:“原來如此……是小人唐突了!”

他雖然仍然不知這海漢國出自何處,但也能感覺到對方似乎的確沒有什麼惡意,那皮島上就只有幾萬饑民,並沒有什麼金銀財寶可圖,而且最忌憚皮島的也只有後金,這夥人顯然不是跟後金一個路數。回想剛纔交戰時的狀況,潘嚴隱隱覺得就算登州水師陣容齊備,狀態滿滿,也未必能在這“海漢水師”的手下討得了好。那艘打頭陣的大船上炮火輸出之猛烈,讓他現在想起來都還有些後怕,明軍水師的戰船制式之中,似乎的確沒聽說過還有這樣的大傢伙存在。

潘嚴認爲比較說得通的解釋,就是這羣人大概是某地水師自立門戶豎旗造反了,這樣似乎才能符合他們既有水兵,又有戰船,還全是北方口音的現實狀況。只是他們爲何要跨海來這遼東跟後金開戰,對潘嚴來說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潘嚴覺得自己太苦了,去年就是被叛軍裹挾來了遼東,如今好不容易有望逃出生天,怎想到又被另一夥叛軍給俘虜了。自己在這兩年顛沛流離,一直都在跟叛軍打交道,就算是想繼續做一名忠君愛國的軍人似乎也難了。

不過對於王湯姆所說的“援助”,他還是有些半信半疑,如果這夥人是自行造反建國,他們哪來的自信去援助皮島這種有大量難民聚集的地方?要知道朝鮮國爲了給皮島供應糧食和軍費,還專門在國內開徵了“毛糧”、“毛稅”,意即爲大明將領毛文龍所特別徵收的稅賦,再加上山東這邊不定期提供的補給,才讓皮島能夠勉強維持運轉。

再說了,朝鮮援助皮島是因爲與大明的屬國關係,不得已而爲之,這海漢國與皮島又沒什麼直接關係,剛纔若不是潘嚴自己提到了皮島這個地方,對方似乎根本就沒想起這個偏遠的海島,可見對於這個地方也並沒有什麼預先的謀劃。說去就去,這姓王的大概是不知道幾萬張嘴一年要吃多少糧食吧!

但潘嚴軍人出身,也知道軍中機密不可隨意過問,何況自己還是戰俘身份,這夥人對皮島是有其他想法,還是真心想要去實施援助,他現在也不敢多問,只能先唯唯諾諾地應下來。

3161.第3161章第2299章2890.第2890章2468.第2468章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2589.第2589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2660.第2660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2876.第2876章第1355章 騎兵營的作用2501.第2501章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2092章2867.第2867章第299章 武裝押運的背後第54章 崖州城(一)2714.第2714章2723.第2723章3174.第3174章第344章 第三班 劍指南越第1478章 前線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1526章 背景深厚第2285章2394.第2394章第1146章 林間追殺第1475章 夜談第2086章2446.第2446章2547.第2547章第1929章2918.第2918章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1019章 實際困難2369.第2369章第八百四十六章 強行接管第八百零八章 林中抓捕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22章 碰頭會(二)第1166章 再見面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2388.第2388章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26章 黎人(一)第2332章3188.第3188章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3360.第3360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第1796章 偵察行動第1577章 勢在必得第1740章 商業優勢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狗港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650章 教會的寶藏第九百四十八章 聯盟雛形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968章2638.第2638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第1882章 地方割據3196.第3196章3370.第3370章第174章 銷售模式2791.第2791章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第2344章第2282章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2641.第2641章第1105章 麻痹上級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2555.第2555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772章 有利可圖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2495.第2495章第2140章第1459章 東江移民村第2295章第1173章 輿論陣地2540.第2540章2379.第2379章第1344章 利益衝突2532.第2532章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2353章3407.第3407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3125.第3125章第2185章2370.第2370章第七百四十章 情報傳遞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第2280章第2032章2538.第25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