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

八月份,離休達、阿爾及爾的戰事過去已經一個多月了,接近秋季了,所有

的事情都到了應該了結的時候。

法國人在阿爾及爾港戰敗之後,在地中海一側已經沒有了純粹的戰艦,沿海城鎮便成了西班牙海盜、巴巴里海盜最喜歡的光顧的地方,雖然他還有不少由武裝商船改成的軍艦,但這些船隻與海盜的船隻比較起來並沒有過人之處,而他的戰艦從大西洋一側駛入地中海時又要受到葡萄牙、西班牙私掠船的襲擊。

法國最終屈服了。

他罕見地放低了姿態,他的陸軍雖然依舊強大,但缺乏投送能力在十七世紀也白搭。

最後馬紮然與大夏國達成了“和平協議”,並將自己實際控制的伊維薩島轉讓給大夏國。

但尼堪不準備在地中海佔領太多的土地了,經此一戰後他的目的便達到了,眼下,所有的歐洲大國都曾與大夏國交過手,並無一例外都吃了大敗仗。

而奧斯曼帝國方面,執掌大權的老寇普洛魯得知自己的次子穆斯塔法、女婿卡普蘭都落入大夏國手裡,並且突尼斯、的黎波里的一半精銳都損失了,臣服帝國已經一百多年的阿爾及爾總督轄區又心猿意馬時,老於世故的他立即向大夏國伸出了橄欖枝。

最後,尼堪施放了所有的阿拉伯、突厥俘虜,換取了奧斯曼人控制的米洛斯島。

眼下,整個希臘都是奧斯曼人的領土,而在希臘東部的愛琴海,除了威尼斯共和國掌控的半個克里特島,剩下的島嶼全部掌握在奧斯曼帝國手裡。

而米洛斯島就是愛琴海多如牛毛的諸多島嶼中的一個,她在克里特島的北面,還扼控着愛琴海的門戶——在雜亂無章、島嶼衆多的愛琴海上,若是沒有基地,終究不太方便。

除此之外,米洛斯島出產硫磺,這也是尼堪非該島不可的重要原因。

連續擊敗摩洛哥、巴巴里、法國三大勢力後,整個歐洲都震動了。

但想要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對付大夏國是不可能的,新舊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勢力之間,利益依舊是其決定性作用的存在。

有人從中瞧見了恐懼,比如大夏國佔據休達後,與休達僅僅隔着一道海峽的西班牙,也包括此時在地中海頗有勢力的熱那亞。

但也有人看到了機會。

此時,瑞典人又掀起了進攻波蘭的第二次戰爭,並再次擊敗波蘭,這一次,由於大夏國朕忙於經略美洲、北非,並沒有參與此事,在尼堪的嚴令下,帝國的安西總督哈爾哈圖以及明斯克大公國也沒有參與這次戰事。

但那個由於大夏國的突然介入,崛起比歷史上更早一些的普魯士大公國卻參與了,不僅如此,他還與瑞典人一起瓜分了波蘭,並得到奧得河以東,諾泰奇河-瓦爾塔河以北,維斯瓦河以西波蘭臨近波羅的海的接近五萬平方公里的優質土地,並將波蘭的出海口什切青、格丁尼亞、格但斯克再次拿到手裡。

這樣一來,他們的老巢,以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爲中心的地帶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爲了不觸怒大夏國,普魯士人與瑞典人商議後,決定將維斯瓦河以東,涅曼河以南的土地轉給明斯克大公國,從而可讓孫德安擔任大公的明斯克大公國有了出海口。

而瑞典人再次完全佔有了立陶宛。

當然了,此時,瑞典人、普魯士人又將目光盯上了丹麥王國,而荷蘭人是丹麥人的盟友,於是,爲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將大夏人拉到情勢日益緊張的波羅的海東岸也是應有之意。

對於這樣的好事,大夏國自然不會錯過,於是便與普魯士人締結了盟約,這樣一來,在歐洲,大夏國就有葡萄牙、普魯士兩個實際上的盟友了。

這還沒完。

得知大夏國在北非大敗奧斯曼人,在克里特島被奧斯曼人步步緊逼,很快連半個克里特島都守不住的威尼斯人也上門了。

此時,尼堪還在邁爾薩,在風暴中受損的大鵬號、金雕號、信天翁還在修葺中。

“我叫喬瓦尼.佩薩羅”

前來見尼堪的是一位不到四十歲的英俊高大的威尼斯男子。

“眼下是威尼斯共和國十人議會成員,併兼任克里特島總督”

“哦?”

此時,在以孫魯爲首的駐歐洲人員的瞭解下,尼堪多少也瞭解了一些此時歐洲諸國的政體,何況,大使館的首席武官祖澤洪還在他身邊,按照祖澤洪的說法,威尼斯共和國有最高法院、首席執政官、十人議會三大機構,實際上大權基本上掌控在十人議會手裡,所謂十人議會,實際上就是共和國十個最大的貴族。

眼下,威尼斯共和國掌控的土地不多,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商人,以及人均最多的水手,海外領地中,也就是這個克里特島了,可眼下奧斯曼人的攻勢很猛烈,他們已經失去了半個克里特島,很快就要失去整座島嶼。

由於在本世紀初與教皇的紛爭中,威尼斯共和國被排除在歐洲天主教世界之外,這讓他們在歐洲異常孤立,這一點,尼堪已經從祖澤洪的情報裡知曉了。

此時,經過好幾場海陸大戰後,尼堪已經完全摸清了歐洲人、奧斯曼人的戰鬥力,也不在遮遮掩掩了,乾脆以本尊出現在衆人面前。

“陛下,聽說您從突厥人那裡得到了米洛斯島?”

“那又如何?”

兩人說的都是拉丁語,尼堪的拉丁語有些磕磕絆絆,但並不妨礙兩人交流。

“……,陛下,請容在下妄自揣摩一番。在東歐,您已經佔據了半個克里米亞,還建立起明斯克大公國,眼下您來到了地中海,戰勝奧斯曼人後不要別的,單單要了米洛斯島,想必是有打通黑海與地中海的航道,並與您設在克里米亞的總督府保持聯繫吧”

“是又如何?”

“陛下,不瞞您說,我國雖然佔領的土地不多,但對於地中海,再沒有比我國更熟悉的了,愛琴海,大小島嶼有兩千多個,海上天氣複雜,暗礁到處都是,如是沒有熟悉海況的水手引領,想要順順當當抵達黑海並不簡單”

“說下去”

“好的,陛下。您的時間很寶貴,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在此之前,我得到了十人議會大多數人以及首席執政官的授權,前來與尊敬的您,偉大的博格達汗洽談。在克里特島,有一座偉大的城市,叫伊拉克利翁,十年前,奧斯曼人就開始圍攻這座城市”

“到今年,這個時候,已經有超過兩萬克里特人、威尼斯人死於圍攻戰,當然了,至少有五萬可惡的突厥人死於攻城戰,眼下戰事還在進行,死亡和飢餓也在繼續,我國議會充分商議之後決定讓出伊拉克利翁,交給貴國管轄”

“條件是?”,尼堪雙眼微閉,心裡趕緊盤算起這件事的利弊。

大夏國接管伊拉克利翁,自然會讓圍城的突厥人知難而退,可自己如今在休達、得土安附近一共纔有一萬八千人,佔據伊拉克利翁後,勢必會再分出至少一個旅去鎮守,這樣的話,本來就有些捉襟見肘的軍力就更分散了,何況,一旦佔據了伊拉克利翁,米洛斯島就不重要了。

“讓突厥人退兵”

“那突厥人已經佔據的土地呢?”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此時已經佔據了伊拉克利翁-馬塔拉一線以東的半個島嶼,這個情報,尼堪早就收到了。

“陛下,突厥人的貪婪是沒有止境的,他們已經佔據的土地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吐出來的,屆時還請貴國牽頭,由貴國、我國、突厥人三方簽訂和平協議,伊拉克利翁由貴國佔據,以東暫時由突厥人佔據,以西由我國管轄”

“……,好吧”

最後了,尼堪還是同意了。

若是重新經營米洛斯島,又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而伊拉克利翁是克里特島最大的港口,城堡高大堅固,在真實的歷史上,奧斯曼人花了二十二年時間才最後攻下,前後死了十多萬精銳的奧斯曼士兵,能夠立即擁有這樣一做能夠駐屯重兵以及優良的港口還是不能錯過了。

尼堪讓祖澤洪跟着喬瓦尼回去了,跟着喬瓦尼的還有一支老式分艦隊,李厚圖的分艦隊,既然要拿下伊拉克利翁,他決定以祖澤洪爲首管轄這座城堡,自然需要一整套的班子以及少量的士兵,老式分艦隊上裝載着韓子龍的海軍陸戰團,既然是談判去的,一個陸戰團就足夠了。

何況若順利拿下伊拉克利翁,大夏國就夾在世仇(自從奧斯曼人踏上克里特島開始,威尼斯人加上克里特人傷亡超過三十萬,奧斯曼人的傷亡恐怕超過五十萬,小小一座島嶼竟然讓雙方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肯定是世仇)威尼斯人與奧斯曼人之間,任何一方想要攻打己方都有面臨至少兩方的反擊,肯定得掂量掂量。

送走喬瓦尼後,尼堪終於見到了巴巴羅薩六世。

巴巴羅薩六世沒有請尼堪去奧斯奇宮,但尼堪也不以爲意,他一直盤踞在邁爾薩,除了要修葺幾艘因爲風暴的大船外,也在等巴巴羅薩的承諾。

在基凡堡碼頭,尼堪、巴巴羅薩六世見面了。

見到尼堪後,巴巴羅薩六世單膝跪下了,雙手也捧上了一把金色的鑰匙。

“偉大的博格達汗,請恕我姍姍來遲,因爲我的決定將影響整個阿爾及爾國家的未來,不得不謹慎,這幾日,終於與部下達成了一致”

尼堪點點頭,他也明白,此人雖然在自己的明裡暗裡協助下渡過了危機,但當奧斯曼人、法國人走後,他依舊面臨內部的紛爭,何況掌管着西帕希騎兵的居魯士還是最大的反叛者,居魯士的身後站着幾乎絕大多數阿爾及爾的貴族,他們都覬覦着巴巴羅薩的寶藏,想要徹底解決這件事談何容易?

今日他親自過來了,還只帶了少數人馬,面上也帶着明顯的輕鬆,顯然已經解決了內部的紛爭,尼堪倒是想知曉他是如何解決的,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他暗忖:“巴巴里王國一直到十九世紀才消失,巴巴羅薩家族能夠長久留在阿爾及爾,自有自保之道,還是不多管閒事了,隨他去吧”

巴巴羅薩繼續說道:“這是奧斯奇宮的鑰匙,現在就獻給大汗您,在下立即搬出宮殿,並長住基凡堡,今後整個阿爾及爾都是大夏國的領土”

這話明顯有些言不由衷,何況,你就算要將土地獻給大夏國,應該已經搬出奧斯奇宮纔是,尼堪笑道:“那就不用了,你我結爲盟國吧,反正你在奧斯曼帝國也待不下去了,朕關心的是你承諾給我國的錢財和糧食……”

巴巴羅薩眼睛一亮,趕緊又說道:“博格丹汗的胸懷就像這廣袤的地中海一樣浩渺無比,我等不及萬一,給貴國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請跟我來”

尼堪騎上馬跟着他來到了基凡堡的碼頭,此時,碼頭上原本只有兩艘大槳帆船的如今卻增加到六艘。

“大汗,一艘大船上裝的是五百萬杜卡特,另外五艘裝着麪粉、橄欖油、葡萄酒,您看”

尼堪點點頭,這六艘大槳帆船,每一艘只比信天翁略小,五百萬杜卡特,若是純銀的話,至少有兩百五十噸,五艘糧食,那也是一千多噸,也有兩萬五千石,足夠眼下他們這些人開支三個月了,加上那些錢財,可以在葡萄牙、西班牙大量購買,還不用自己籌措,用威尼斯商人的船隊就行了。

尼堪與巴巴羅薩達成結盟的協議,自這以後,巴巴羅薩便不撐總督了,而是與摩洛哥一樣,堂而皇之自稱國王,巴巴羅薩六世也改成了“賽義德一世”。

今後我們就以“賽義德”稱呼他。

十日後,船隻修好了,尼堪帶着大隊船隻離開了,包括那六艘大槳帆船,離開時,所有的蒸汽機全開,轟鳴聲讓整個阿爾及爾灣都震動了,在一衆包着頭巾者複雜的眼神中,船隊轟鳴着離開了。

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十二章 一路向東(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楔子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上)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四十五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中)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五章 黑龍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