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

尼堪他們都想錯了,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雖然得土安、烏季達很重要,但並

非重要到摩洛哥王國必須傾國一戰的地步,特別是半荒漠地帶的烏季達更是如此,此時,烏季達與納祖爾之間還遠沒有達到後世煤鋼聯合體的高度,摩洛哥的重心還是阿特拉斯山以西,大西洋以東的地方。

而塔扎以東的烏季達地區,除了能勉強種植一些糧食,就是柏柏爾、貝都因遊牧部族的牧地,至於煤鐵礦產,摩洛哥人自然也需要,但在阿特拉斯山西麓有的是,烏季達的煤鐵並不是非要不可。

何況,這裡臨近奧斯曼帝國的阿爾及爾總督轄區,雖然號稱總督轄區,但海盜的傳承讓他們成了一個半國半盜的地方,可想而知在他們的邊界處生活是多麼的不易。

故此,此時的烏季達地區幾乎沒有定居農人的存在,多半是柏柏爾、貝都因遊牧部族。

但就像在大航海時代來臨後,摩洛哥先後多次反抗葡萄牙、西班牙的入侵一樣,若是對於外來勢力不管不問,無論是誰在臺上,他們的聲望肯定會在國內一落千丈,特別是在眼看就要取代已經統治摩洛哥一百多年的薩阿德王朝之時更是如此。

在這麼關鍵的時刻,三位有望成爲新王朝奠基人的拉希德、哈蘭、馬赫納茲自然不會輕離老巢。

於是,與三家關係都不錯,來自貝都因部落的酋長,但已經長期生活在摩洛哥、阿斯特拉山西麓古城塞夫勞城城主拉赫曼率領三家拼湊起來的兩萬人馬出征了。

拉赫曼抵達塔扎後,果如阿林阿所料,此時的他已經知曉了大夏國的皇帝正在納祖爾的消息,他決定個親自帶着主力直接撲向納祖爾,而讓另一位柏柏爾人將領薩勒曼,老家就是烏季達的,但也長期居住在山西(阿特拉斯山以西)的塔哈拉城城主帶着三千老家也是來自烏季達以及南部荒漠地帶的遊牧部族騎兵,還是三千完全沒有甲冑,但勝在輕便的騎兵繞道去烏季達。

拉赫曼打的主意是,讓薩勒曼先一步出發去烏季達,每人都是一匹戰馬、一匹駱駝,悄悄抵達烏季達時,以劫掠爲主,擾亂大夏人的視線,然後再視情況採取下一步行動。

按照貝都因人的傳統,若是需要緊急稟告重大事項,他們可以騎着駱駝一晝夜在荒漠裡行走一百多公里,塔扎到烏季達也就是兩百公里,騎駱駝的話兩日也就到了,屆時拉赫曼再視情況採取行動。

拉希德等人能讓拉赫曼擔任大軍的統帥,除了他是善戰的貝都因人,還因爲在穆萊家族崛起後,在與薩阿德家族的交戰中屢立戰功,在與西班牙、葡萄牙人的戰事中戰績也不俗,是一位既穩定大氣,又善於出奇的優秀將領。

當然了,在薩勒曼臨行前,拉赫曼還將徵召沙漠裡的貝都因人一起北上烏季達劫掠的羊皮卷一併交給了他,屆時,出征挖烏季達的可不光是那三千輕騎,沒準加起來會超過五千騎!

劫掠,也是沙漠貝都因人的強項,屆時,幾千,甚至更多的人馬突然駕臨烏季達,絕對會讓大夏人摸不着頭腦。

納祖爾到塔扎,大約三百里路程。

在商議完如何出兵事宜後,尼堪便將一整個軍團的指揮權全部給了阿林阿,還讓孫秀瀾的神武軍接受他統一指揮。

而尼堪自己在納祖爾只有博敦的步軍旅以及貼身的五百騎。

而在得土安、休達,如今也只有各一個海軍陸戰團鎮守,但由於尼堪已經將農戶和工匠基本上安置到了烏季達、納祖爾一帶,這兩個陸戰團只需要鎮守城池就可以了,加上一些船上的一些戰鬥兵,每座城池實際上也有一個旅的兵力。

拉赫曼等終究是更熟悉烏季達、納祖爾一帶地形的人,他門很快就得到了大夏國的軍力佈置情況:

一支大約九千人,包含大約三千騎兵、六千步軍的主力軍團正在主動向塔扎開來。

而在烏季達地區還有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隊伍。

而鎮守納祖爾港的軍力非常薄弱,大多都是步軍!

拉赫曼得知這個情況後,他雖然不知曉鎮守納祖爾港的大夏人到底有有多少,但已經朝塔扎開過來九千人,加上烏季達的三千騎兵,留守納祖爾的大夏人最多隻有兩三千人!

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頭腦中形成了。

這次拉希德等人給了他兩萬精銳,其中騎兵、步軍各半,騎兵中,除了薩勒曼帶走的三千部族騎兵,剩下的七千騎兵都是拉希德、哈蘭、馬赫納茲以及他拉赫曼的精銳,還都是揹着火槍、挎着彎刀的騎步皆宜的騎兵!

WWW. t tkan. ¢O

更何況,按照他的估計,大夏國的皇帝尼堪還在納祖爾——他是根據拉希德等人的反應得出來的,此時,很難想象一國皇帝還要帶着軍隊在荒漠裡行軍,他猜對了,尼堪確實還在納祖爾。

從塔扎出發,去往納祖爾,大道只有一條,但山道卻有多條,都是被阿特拉斯山系切割出來的,其中最險的一條緊貼着東阿特拉斯山西麓!

拉赫曼親自帶着這七千騎兵出發了,與薩勒曼一樣,他也是每人一匹戰馬,一頭駱駝,而他的弟弟奧馬爾則帶着一萬步軍協助塔扎的守將在塔扎不動。

塔扎城,位於兩山之間,橫跨穿越阿特拉斯山的塔扎河兩岸,城堡通體由山中石灰石壘成,城牆高三丈,方圓八里,易守難攻,是進出阿特拉斯山唯一一條能通行大軍的通道,剩下來的山谷自然還有多處,但最矮的山谷也有一千多米,況且道路也崎嶇得多,故此,凡是山東(阿特拉斯山以東)的敵人想要進攻山西富庶地帶,必定經過塔扎城。

鑑於塔扎城如此重要的地位,穆萊家族在平時有兩千五百人常備軍鎮守,河兩岸的城堡各有一千步軍,另外,河南城堡裡還有五百騎兵,自然是爲了一旦攻城的敵人受挫後,城裡的騎兵突然出動,肯定會收到很好效果之緣故。

奧馬爾的大軍就駐紮在城堡以西的河水兩岸,可隨時與城堡呼應,在此時的條件下,有萬餘人的軍隊鎮守阿特拉斯山口,絕對是萬無一失(想想克里特島的伊拉克利翁,土耳其人花了二十二年纔拿下)。

三千人或者以上的部族騎兵肆虐烏季達一帶,讓敵人摸不着頭腦,而主將拉赫曼帶着七千精騎突然抵達納祖爾,而千年重鎮塔扎固若金湯,任誰來看這一籌劃都是異常絕妙的存在。

若是被拉希德聽到了拉赫曼的計劃,也是絕對會豎起大拇指的,對於拉赫曼,拉希德三人都絕對信任,因爲拉赫曼是穆萊家族的女婿。

穿行在阿特拉斯山縱橫交錯的山谷,今年三十七歲的拉赫曼也是這麼想的。

從塔扎出發後,有幾十條山谷可以穿到納祖爾,初來乍到的人肯定摸不清,而在這裡放牧的貝都因人全部是他拉赫曼的手下,每年需要向他納貢的手下,一方面是可以信賴的,另外爲了讓他們保守山谷的秘密,拉赫曼爲他們劃定了牧區,並嚴令他們輕易不得變動,否則施以嚴懲,於是,就算大夏國的密探得到了一處山谷的訊息,當想要得到所有山谷的訊息完全不可得。

何況,從一條山谷進入後,又多條山谷與外面相連,那樣的話就有無數條道路可以抵達納祖爾,他拉赫曼會走那一條道路都是隨機的,大夏人想要摸清完全不可能。

故此,拉赫曼突襲成功的概率至少有八成。

這些情報,不是初來乍到的大夏人能夠掌握的,也不是都沿着大道行商的阿蘭納爾等灰衣衛能夠掌握的。

這些山谷,纔是像拉赫曼這樣的貝都因人能夠深受穆萊家族重視的最主要原因。

消息很快傳到了菲斯、梅內克斯、拉巴特,作爲摩洛哥重鎮,在塔扎城的守軍裡,都有拉希德、哈蘭、馬赫納茲的人存在,拉赫曼的佈置都會在第一時間傳遞到三座王城。

拉希德、哈蘭、馬赫納茲都頻頻點頭,眼下的他們並沒有考慮到親自統領大軍外出作戰,那太冒險了,一統整個摩洛哥眼看就要成功了,新的王朝就要成立,一國國王和一國貴族差別太大了,在這關鍵時刻豈能功虧一簣?

什麼?先統一,再談家族內部的事?

對於穆萊家族來說,那是不存在的,他們留着薩阿德家族的末代國王阿巴斯,就是爲了先自相殘殺完成家族內部統一再說。

他們忽略了一個人。

伊斯瑪儀。

此時的伊斯瑪儀,除了擁有摩洛哥得土安-烏季達一帶的領土,還擁有大西洋沿岸安法城(卡薩布蘭卡)、薩菲兩座港口城市。

當伊斯瑪儀被俘後,三人都沒有動,前面說過,伊斯瑪儀是後世有名的君主,他的妻子兒女之多令人昨舌,眼下他只是一個領主,自然沒有五百人之多的妻妾,但也有上百位,其中按照天方教教義收納的四位正妻都是來自柏柏爾、貝都因、阿拉維(阿拉伯人的一支,穆萊家族所在)、毛里塔尼亞(此時毛里塔尼亞被荷蘭人佔據着,但這裡的毛里塔尼亞是指一百多年以來,由貝都因人、黑人、歐洲白人混血而成的人種,目前是毛里塔尼亞國的中堅)四大部族。

伊斯瑪儀被俘後,消息並沒有傳到安法城和薩菲城,拉希德等人屏蔽了這個消息,因爲一旦這個消息傳出,徘徊於摩洛哥沿海的歐洲海盜就會蜂擁而至。

在與大夏國的戰事沒有完結之前,拉希德等人還是希望伊斯瑪儀控制的領土保持穩定。

伊斯瑪儀兩個妻子中,來自柏柏爾貴族以及毛里塔尼亞豪商世家控制着安法城。

這一日,城中突然傳來伊斯瑪儀回來的消息,還是從海上回來的!

作爲代替伊斯瑪儀輪流掌管安法城的是來自毛里塔尼亞的妻族,按照之前伊斯瑪儀指定的規矩,由於安法城緊靠大海,時常受到歐洲私掠船的騷擾,經過海港進入安法城必須持有伊斯瑪儀本人簽發的證件。

其實就是類似於日本幕府簽發給往來日本貿易商人的朱印狀,這些持有證件的商人還只能進到港口,想要進入城堡也不行。

安法城原本是一座宏偉的城市,但在上個世紀被葡萄牙人攻佔,之後葡萄牙人將整座城堡夷爲平地,此後,摩洛哥人只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土城,但由於他港口條件優良,作爲土城的安法城依舊成了僅次於拉巴特的大港。

摩洛哥人自然也懂得“以夷制夷”的道理,當伊斯瑪儀掌管這座城市後,由於他的一個妻子來自毛里塔尼亞,妻族與荷蘭人關係密切,故此,這座城堡荷蘭人有不少,摩洛哥的一些特產,也經此港進行發售,荷蘭人也在此建了貨棧,有了貨棧自然就有了護衛,於是,通過荷蘭人的關係,安法城勉強在這些年保持了平安。

因爲在這個時代,荷蘭人的船隻最多,哪家若是對荷蘭人的船隻或貨棧進行劫掠,除非是像英國人那樣同樣難啃的硬骨頭,必定會遭到他們的反噬,對摩洛哥念念不忘的就是葡萄牙,眼下他們絕對不是荷蘭人的對手。

聽說伊斯瑪儀回來了,還乘坐者荷蘭人的船隻,掌管土城和港口的官員深信不疑——他從望遠鏡裡見到了船上伊斯瑪儀的身影。

十五艘大船,都打着荷蘭人的旗幟!

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七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下)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