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

孫國棟也懂得,還是北上探礦小分隊唯一懂得的,包括他在內,所有懂得該

土語的人的老師都是阿魯。

五日後,他們來到了荷蘭人已經有零星據點的後世蘭開斯特附近,不過,此時大夏國強勢進入皮薩切克的消息估計已經傳到威爾明頓一帶,當孫國棟的小分隊來到這裡時,據點裡已經沒有人了,連後世蘭開斯特的外港,設在薩斯奎漢納河北岸的哥倫比亞小港也放棄了。

只有兩艘孤零零的小船停在簡易的港口裡。

中午時分,上岸偵查的一個海軍陸戰班回來了。

孫國棟、韓子龍坐在一起,聽那個班長彙報半日偵查的情報。

“我等向內陸深入了大約五十里,遇到了一些個小村落,戶數大多在十戶以下,還有一處礦場,應該是鐵礦,都是空無一人,沒有見到土人”

韓子龍點點頭,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是繼續向前走還是停留一晚,最終決策者還是孫國棟,而不是他韓子龍,按照大夏國此時軍中與地方相互攀比的級別,作爲廳長的孫國棟還是比他高,何況他還是高官的兒子,皇帝陛下的侄孫。

當聽到“鐵礦”兩個字後孫國棟自然很興奮,這日,他們的人也上岸測過海拔,前五日他們經過的那片密林岸邊的平均海拔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到了這裡時陡然降到一百米左右,密林也變成了灌木叢和草地。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個可能。

這裡是一處小型盆地。

像這樣的地方,既然有鐵礦出現,便不可能只有一處,也就是因爲有大量金屬礦產的出現纔會讓此地突然變得荒蕪起來,而按照大夏國如今依舊有些貧乏的地理學知識,像這樣的地方,極有可能存在大量的煤炭!

但他們只走了五日,還沒有發現陛下在地圖上標註的綿延不斷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而那處叫做哈里斯堡/尼布楚的地方可是在山腳下的!

“繼續出發!”

孫國棟下達了命令。

又過了四日,他們終於發現了遠處的山脈!

最近的山勢雖不高大,但明顯看得出來他們依舊是山體,而遠處更高的山脈顯示了此處是主山的餘脈!

這樣的地方確實是鐵礦的上好產地!

還有一個喜訊,剛纔他們從那處荷蘭人的零星據點蘭開斯特附近過來時,又發現一處小山脈,他們一度還以爲這就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不過在船隻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時,很快就越過了這一段山脈,這讓孫國棟立即放棄了上山探索的念頭。

按照皇帝陛下的描述,阿巴拉契亞山脈,幾乎橫貫東海岸南北,長達幾千裡,寬度也有一兩百里,那處斷斷續續的小山脈只能是餘脈中的餘脈了。

那處餘脈與大山之間的距離約莫三十里,按照陛下的標註,多半就是此地了!

“韓營長”

到了此時,“指揮使”這一用語基本上只停留在書面用語裡了,大夏國的官銜,無論是政務上的還是軍隊的都在向後世看齊,營指揮室在口頭上過渡到營長已經有些日子了。

“孫廳長”

“這樣,這片地方南北都是稀樹草原地帶,地下多半有礦藏,前面就是大山,乾脆將隊伍一分爲三,一部分人留在此地建設營地、碼頭等,剩下的人分成三撥,將士兵與技工混在一起,分別向河流上游,河流南北岸探出五十里,十日後回到此地”

韓子龍的大腦在飛速轉着。

“按照經驗,有大山的地方必定有土人部落,這條河流叫薩斯奎漢納河,就是因爲有一個薩斯奎漢納部落纔有的,可我等走了快十日了,並沒有見到這樣一個部落,肯定是藏在大山裡,按照之前的情報,這個部落主要以漁獵爲生,就算藏在山裡,也肯定在薩斯奎漢納河的邊上”

“能夠讓歐洲人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河流,不用說這個部落還是很大的,最少有兩三百戶吧,我手下只有一個排,三十人,分成四撥的話一組就只有七八人,到上游山裡去實在太危險了……”

“韓營長”,似乎感受到了他的顧慮,孫國棟說道,“按照之前我等出發時陛下的囑咐,在我等的兩側,約莫五十里左右還有兩支打扮成土人的灰衣衛小分隊,說好出發後十五天左右在薩斯奎漢納河出大山的地方匯合的”

“這樣的話,我等乾脆先只向這裡南北探出五十里,每一處小組安置士兵十人、技術員十人,主要探索地形,繪製地圖,順便探礦,剩下的人留在此地,從這裡開始到山口還有幾十裡,我等先繼續逆流而上,首先找到適合停泊船隻的地方,然後在分組探索”

韓子龍同意了,兩日後,他們終於來到後世哈里斯堡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附近,因爲在那裡的河水中間有一座小島,將來若是要建橋的話,就可以將該島利用起來。

轉了這麼久之後,韓子龍知道,從這裡開始一直到皮薩切克灣,薩斯奎漢納河的水深都在五到十米左右,勉強能行駛雨燕號那樣的大船,但河道到處都是淤積的小島,如果不徹底清理一下的話雨燕號還是不能進來的。

如此一來就只能行駛平底船了,但那需要重新建造才行。

至於擇地建造碼頭,他們轉了這麼久,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地附近的河面普遍距離陸地都有幾十米,想要尋找一處落差不大的碼頭完全不行,只能利用大型平底船作爲躉船中轉,然後在岸邊修建一條蜿蜒通到陸地的道路,這樣的工程也不是一兩日能完成的。

但既然有了目標,就要忙碌起來纔是。

孫國棟親自帶着一撥人向薩斯奎漢納河北岸深處進發了,另一撥人則奔向南岸深處,韓子龍帶着十個士兵、三個工程師、二十個技工開始勘探起碼頭來。

……

南邊密林裡。

阿魯卡帶着灰衣衛小分隊一直跟在蓋爾後面,由於有望遠鏡在手,他們一直與蓋爾之間保持着約莫三裡的距離,直到科克可所在的長屋附近!

科克可部落所在的地方,中間有一條小溪橫穿而過,裡面則密佈着橡樹,科克可手裡有用幾十張各式動物毛皮從歐洲人那裡換來的刀具,有了這些刀具,他們就擁有了在密林裡尋找一處自己能夠砍伐出一片空地的地方,然後利用這些樹木建造長屋,若是放到以前,他們手裡只有堅硬的黑曜石,想要在密林裡砍倒一片樹林不用說是做不到的。

但科克可得到的這些刀具或斧頭都是從一個對土人極爲友善的傳教士那裡得到的,那人叫做羅傑.威廉斯,與朴茨茅斯殖民地的人在宗教上意見不合獨自南下特拉華,在土人的幫助下建起了教堂。

此人最後也成了事實上的特拉華殖民地的頭目,在他所在的那段時間裡,殖民者與土人關係良好。

眼下的威廉斯依舊是特拉華殖民地的頭目,但他已經管不住雄心勃勃的、從英國絡繹而來的殖民者了。

科克可的部落原本有十把砍刀或斧頭,在建完這座長屋後砍刀或斧頭幾乎不能用了,但威廉斯向他們描繪過可以用大火“軟化”鐵器再進行加工的技術,於是,科克可將這十把鐵器最後變成了一把砍刀、一把斧頭,以及十根尖銳、類似於矛頭的東西,當然了,他們沒有學會澆鑄,只能像以前利用黑曜石一樣,將鐵矛頭綁在木棒上。

好幾日沒有見到自己設在四周的“暗哨”,科克可立即意識到危險臨近了,權衡再三後,他決定追隨薩斯奎漢納人的步伐,舉族遷到山裡去。

可對他們來說,此時遷到山裡去,必定要重新面對其它部族,在這個時代,東海岸的土人與西海岸一樣,部落之間都是“仇敵”,因爲他們之間雖然沒有飼養牲畜,但也是“逐水草而居”的部落。

當一片樹林的果實吃完了,一條河流的魚兒撈完了,他們就要趕往下一處,不可能在某處居住太長的時間,就算他們學會了種地,種上幾年發現地裡再也長不出莊稼或者出產的莊稼明顯減少時,都要遷往下一個地方。

科克可在密林中已經住了五年了,附近十里地的果樹以及河裡的魚類已經不能繼續供養他們了,就算沒有歐洲人出現,他們也得走了。

一個清晨,科克可部一百戶大約三百人聚在長屋面前,長屋已經被他們拆掉了,能夠利用的東西他們都要帶走,站在一個他們故意留下來的高高的樹墩上面,科克可用土語向族人大聲說着什麼。

看得出來,晨曦透過密林照射過來的光芒並沒有讓族人感到溫暖和舒適,所有的人都有一種不安甚至絕望的神色掛在臉上,最爲族長,科克可的話語並沒有讓他們安定下來,反而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不安。

但路還是走下去。

在將族裡共同的食物,前不久他們獵獲的一頭野鹿吃掉後,部落出發了。

蓋爾正等着這個他們聚集起來的機會,這幾日,從威爾明頓又過來了大約一百個擁有火槍的荷蘭人,這裡面大部分都是蓋爾以前從事私掠業務最後退下來的白人,除了蓋爾自己的人,剩下的都是原本佔據威爾明頓一帶的瑞典人、德國人。

沒辦法,作爲被征服的歐洲人,就算都是白人也不行,你必須依附於更強大的征服者。

蓋爾的人從長屋四周出現了。

這一次,他們破天荒地沒有用火槍攢射土人,因爲蓋爾知道,自己在得到這片密佈着橡樹的領地後,還需要大量人手進行砍伐,而在科克可的部落裡,至少有一百個精壯男丁!

在眼下的東海岸,老實肯幹的黑奴價格最高,在五十英鎊到一百英鎊不等,印度土人次之,約莫五十英鎊左右,東南亞一帶的土人再次,約莫三十英鎊,美洲的土人最次,只有二十英鎊左右。

二十英鎊,那也是兩千英鎊的鉅款,就算他們桀驁難馴,賣給別人也行。

他們用火槍對準了這些土人,依照土人對火槍天然的恐懼,他們應該不會抗拒纔是!

科克可有些絕望了,他可是對這種“轟”的一聲,冒出一股黃煙,就能殺死很遠地方人的武器深有體會的,他的父親就是被這種可怕的武器殺死的,而在他的族裡,還有一個從佩科特部落逃出來的小孩,被英國人滅族的佩科特部落唯一的倖存者,後來被科克可收養了,更是知曉這種武器的可怕。

火槍、戰馬,是眼下土人對白人異常恐懼的兩個來源。

眼下,這樣的武器至少有一百杆!

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六十二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上)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五十章 川藏風雲(2)禍起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楔子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五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4)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八章 紫禁城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