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

三艘小船,平底,每艘能裝載四十人左右,單桅縱帆。

皮薩切克灣,北緯三十八度左右,四月份,春天,終於來了。

北美大陸,由於中間並無大山或高原阻隔,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當春天來

臨時,它消退的沒有這麼快,但大海上在經歷了整個三月份的副熱帶高壓的的侵蝕後已經重新孕育了對大陸碾壓的暖溼空氣。

東風季節,一個短暫、微弱的季節,只在四月份擁有,稍縱即逝。

雖然如此,三艘船隻依舊安裝了一臺小型蒸汽機以備不時之需。

尼堪最終沒有派出騎兵,因爲此時的薩斯奎漢納河兩岸密佈着樅樹、常綠鬆

和櫸樹,根本不利於騎兵出行。

於是尼堪派出了一個排的海軍陸戰隊,還是由曾經在巴爾的摩堡與英國民兵對峙半個月的信天翁號的海軍陸戰隊營指揮使韓子龍帶隊。

這三十名海軍陸戰隊,算是有着後世那種意義的精銳,不僅單兵能力強,可以水陸兩棲作戰,還都是反應敏捷、情商高超者,一句話,他們是海軍陸戰隊裡面的偵察兵。

一水的拉了膛線的燧發槍,三連發短銃,兩門弗朗機小炮,每人十顆手榴彈,一柄雙手長刀,這便是他們所有的裝備。

一艘平底船專門裝載着這個排的海軍陸戰隊,既然是海軍陸戰隊,自然也有着探索航道、測定水深、標註水道的任務。

故此,這次對傳說中的哈里斯堡,如今被改成尼堪起家之地的尼布楚的探索旅程,從速度上來說,並沒有那麼快。

當然了,既然是精英戰隊,他們中間也不乏能夠通過指南針、六分儀辨識位置的人,在陸上,只要調校好了出發的時間,在一個經度範圍內,是不需要航海鐘的,海軍陸戰隊員身上的懷錶就可以了。

一艘船隻上乘坐的是大夏國新成立的皮薩切克省工務廳虞衡處的技術員,他

們大部分來自本土各省高等技工學校,少數人來自瀚海大學、京師大學堂的礦業、農林牧專業,領頭的就是工務廳的廳長,孫德馨的兒子孫國棟。

按照孫家族譜,無論男女,最近十輩中間那字依次是“家必傳秀德,國亦保

永盛”,眼下傳字輩已經很少了,大多數是秀字輩,德字輩,但孫國棟的出現,以及他已經擔當起一省,還是皇帝陛下甚爲看重的東海岸皮薩切克省的工務廳的廳長,這預示着一個新時代來臨了。

孫國棟畢業於瀚海大學礦業專業,年僅二十二歲便能在他父親執掌的皮薩切克省擔任廳長一職,這說明了就算大夏國是這世界上科技文化最爲發達的國度,但能夠上大學的人依舊很少,故此,就不能適用“避嫌”那一套了,何況這還是在前途未卜的東海岸,“舉賢不避親”纔是正經。

當然了,這也與孫國棟十六歲那年就上了瀚海大學,畢業後已經在工部虞衡司歷練了三年有關,三年,以大夏在礦業上那點微薄的積累,足夠了。

一艘船上裝載着三十名有經驗的礦工。

三艘船上各放着一臺專門用在礦山上的抽水機。

每艘船隻有船員十名,所有加起來正好是一百名。

由於要探索航道,小分隊行駛的很慢,從薩斯奎漢納河的河口到阿巴拉契亞山脈最多兩百里,由於此時正好是東風盛行的月份,用縱帆白日航行的話,雖然是逆行,但一日五十里還是能達到的,但小分隊一日只能行駛二十里。

在薩斯奎漢納河的東岸,再往東走不到百里就是荷蘭人的殖民地範圍了,他們在特拉華河出海口建設有威爾明頓城堡,一座原本由瑞典人建造,最終被荷蘭人奪取的城堡,瑞典人、荷蘭人都是篤信新教的國度,這充分說明了在大航海時代,利益纔是永恆的,其他一切都是扯淡。

在東岸,也有另外小分隊的存在。

在薩斯奎漢納河以東一直到威爾明頓附近是蔓延約莫百里的密林,這裡本是薩斯奎漢納人和特拉華人的故鄉,當歐洲人到來後,他們逐漸放棄了明顯的河口地帶,大多數人遷徙到了阿巴拉契亞山中,少數人藏到了東海岸附近的密林中。

科克可,土語意思是響箭,是一個薩斯奎漢納人與特拉華人深度融合的小

部落酋長,該部落原本位於特拉華半島北部靠近薩斯奎漢納河的地方,主要靠打漁爲生,歐洲人到來後,目睹特拉華人大部分都藏進了特拉華半島的密林之中,而薩斯奎漢納人遷到了阿巴拉契亞山中後,他們捨不得離開,只是遷出了明顯的河口地帶,深入到了以前薩斯奎漢納人的地方,藏在了密林之中。

科克可的部落只有一百戶,藏在這寬約百里的密林中後,如果你不仔細搜尋的話,想要將他們找出來完全是大海撈針,這也是科克可放心的帶着族人在密林中生活的原因。

不過此地離荷蘭人的據點威爾明頓只有不到百里的距離,荷蘭人也在探索這一帶。

範.蓋爾,以下我等簡稱蓋爾,實際上就是後世滿大街的範加爾,一個強悍的水手,威爾明頓市鎮議會的議員,正帶領大約十餘人穿行在這片密林中,他手下的這十人,都是他以前擔任私掠船船長時的水手,當他當上威爾明頓市鎮議會的議員後,他就沒再在大海上討生活了,而是轉到了陸地上。

威爾明頓東部的費城一帶已經被新尼德蘭的總督彼得家族圈定了,雖然沒有大力開拓,不過旁人也無法沾染了。

威爾明頓北部,後世的蘭開斯特一帶,已經被威爾明頓的議長圈定了,於是,其他人只能在特拉華半島以及科克可所處的那片密林裡討生活了——那片密林,只是一片密林而已,海拔並不高,砍掉樹木,還是能作爲上好的農場的。

很快,蓋爾決定將這一片密林作爲自己的領地,他正熱切地帶着這些人在東南西北丈量着,等繪好地圖後就報給市政議會,由他蓋爾作爲這片密林的領主。

因爲他在這裡發現了大片的橡樹林!

橡樹,在歐洲既是船材的主要來源,又是酒桶、火藥桶的主要材料,用橡木製作的酒桶,放上百年也不會被腐蝕。

蓋爾在威爾明頓的碼頭上開設有一家酒館,還有一家專門修補、保養往來船隻的船坊,正好能用上這些木材!

當然了,在密林的北部,那片灌木、荒草縱橫的地帶,已經被議長家族圈下來的土地上,議長的人發現了鐵礦,而蓋爾的船坊是需要大量的船釘的,議長的土地他不敢冒犯,但那片灌木荒原以北,據說是大山的腳下,已經從那裡探險回來的人說也發現了鐵礦。

故此,當蓋爾探索、測繪完畢這片密林後,準備繼續北上,準備拿下一處鐵礦。

“今後,我要壟斷威爾明頓的船坊業!”

這是蓋爾的企圖。

科克可很小心,他在密林深處,不過爲了安全起見,他在自己密林長屋的四周大約二十里地的地方都設置有暗哨。

他發現了蓋爾一行人的蹤跡!

怎麼辦?

他的部族原本就在威爾明頓一帶,自然曾與荷蘭人照過面,而蓋爾正是讓他們記憶深刻的人物。

蓋爾,綽號“蘇里南剃刀”,意思是他在蘇里南一帶時,曾經帶着以少量白人爲主、以來自南洋羣島的土人、黑人士兵爲輔的“捕奴隊”深入到蘇里南密林深處,大肆捕捉當地土人,然後運到他們在蘇里南、新荷蘭、印度、斯里蘭卡種植園裡勞作。

在那時,蓋爾只要稍微遇到土人的反抗,沒有不趕盡殺絕的,就算是婦孺也不放過,故此有這麼一個綽號,眼下他貴爲市鎮議員,自然無須再親自出手幹那有損“上帝顏面”的事情,眼下他的主要任務是佔一大塊地方以爲自己的產業“增磚添瓦”。

蓋爾十五歲時就曾參加過德國三十年戰爭,經驗非常豐富,他手下這十人都是他私掠船上的戰鬥兵、觀測手,經驗也很豐富,在他的船坊和酒館都有股份,也殷切期盼着佔有更多的土地,故此,他們在密林裡也很小心。

與有着豐富戰爭經驗的蓋爾等人相比,尚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科克可部族完全不是對手,他設在四周的暗哨都被蓋爾的人拔除了,爲了徹底拔除這個土人部落,蓋爾決定在撤出密林前冒最後一次險。

蓋爾從蘇里南撤到威爾明頓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他已經精通了阿爾岡琴語,這個幾乎在絕大部分東海岸地帶都能通行的土人語言,在捕獲一個暗哨時,他問清了科克可長屋的所在。

他向威爾明頓派出了一個水手,讓他去那裡召集更多的人手,而他們十人就在長屋附近某處等大部隊。

“拔除這個土人部落,收穫幾十萬株上好的橡樹!”

在一座海拔大約兩百多米明顯高出其它地方一截的小山上,蓋爾等人悠閒地抽着從西班牙人那裡得來的優質雪茄——作爲一個有經驗的老兵,蓋爾這些天一直啃着從威爾明頓帶來的硬麪包,從未有生火,故此,科克可的人想要找到他們也不容易——別說找他們了,躲避他們還來不及呢。

此地離長屋還有三十里,如此遠的地方,還剛剛拔出了土人的暗哨,蓋爾等人倒是不忌諱使用打火的設施——一種來自大夏國的打火機,這是大夏國唯一能夠大量進入歐洲並無須重加關稅的東西。

四十歲的蓋爾右臉頰下面有一小塊傷疤,那是他在蘇里南帶領捕奴隊時被土人的毒箭射中後留下的,雖然他最終躲過一劫,但終究是留下了疤痕,從那時起,他見到土人後沒有不趕盡殺絕的。

“撲!撲!”

蓋爾將頭上的帽子摘了下來,一邊抽着雪茄,一邊用力扒拉着打火機用來摩擦燧石的細小的用鐵料製作的摩擦輪,摩擦輪與燧石摩擦之後冒出的火花會點燃浸滿火油的棉繩,當他做出這個的動作時,不斷地發出撲撲的聲音。

就是這種摩擦輪,歐洲諸國不是不能做,但想要大批量做就做不到了。

這樣的打火機,在歐洲要賣上一個銀幣一個,還有價無市,市面上並沒有足夠的產品,實際價格已經來到兩個銀幣。

就在他玩弄打火機時,在他們附近約莫兩裡地的另一座小山上,也有一羣人正盯着他們。

此時,在兩裡遠的地方想要盯一個人,除非你用到望遠鏡。

沒錯,王文慧的手下,一支灰衣衛小分隊正盯着他們。

阿魯卡,支奴幹語裡的小鷹之意,是如今被大夏國牢牢掌控着的俄勒岡維拉米特河上游卡拉普雅城(後世尤金市)附近的部落酋長,現任瀛洲總督孫德茂的大舅子安卡的兒子。

大夏人是1638年來到北美洲的,迄今已經十八年,那時的阿魯卡才四歲,不過卻一早被孫德茂瞧中並重點培養的人物,十五歲那年還進入到瀛洲總督轄區設在俄勒岡的軍政學校情報專業學習。

所謂情報專業,就是培養灰衣衛的。

阿魯卡就是這樣的人。

另一個小分隊,由全部支奴乾土人組成的灰衣衛小分隊!

阿魯卡,曾經跟着林來福的船隊來到過東海岸,曾從白人手裡救過一個土人小孩,眼下這個小孩已經十七歲了,也在這個隊伍中!

阿魯卡,以及這個包括這個叫做阿魯的小孩的土人灰衣衛小隊,都懂得阿爾岡琴語!

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八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7)東方港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八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7)東方港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