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

幾日前。

喜峰口附近,一支異常龐大的隊伍停了下來。

隊伍綿延幾十裡,只見處在最前面的是約莫一萬服飾駁雜的蒙古騎兵,後面卻是約莫五千打着正紅、鑲紅旗幟、服飾統一的旗兵。

兩紅旗的後面則是由正黃、鑲黃兩旗組成的大隊,人數也在五千上下。

剛纔大隊之所以停下來了,是因爲兩黃旗中有人更換了馬匹,坐上了一輛用金色綢緞裹着的大車,那人上了馬車後隊伍又開始動起來。

兩黃旗的背後則是兩白旗,人數也是五千人上下。

打頭的蒙古騎兵、女真八旗的隊伍幾乎塞滿了從老河一直到青城的、約莫四十里的山道,此後則是一支夾雜着龐大的、徒步人羣,以及幾千輛大車的亂哄哄的隊伍。

只見這些人約莫三萬人左右,都跟在大車兩邊行走,都是青壯男女,大車上除了堆得高高的、用棉布抱着的東西,還坐着一兩人,都是年輕漂亮的女人。

這些人大多是漢人打扮,有些人身上還穿着單衣,抱着胳膊戰戰兢兢走在路上,也有一些是女真人打扮,人數約莫萬人上下,不過聽他們說話的口音大多也是漢人,不過是腦後拖了一條辮子而已。

大隊的兩側則是約莫一萬人的蒙古騎兵守着,將那支隊伍緊緊夾在中間,有時候碰到路面狹窄的地方,騎兵便與那支徒步大隊混雜在一起行進,那些騎兵不時向坐在大車上的女人摸一把,隊伍裡也不時傳出不懷好意的笑聲。

隊伍的最後則是一支約莫五千人的正藍旗隊伍。

這支大軍便是金國皇帝皇太極帶領的號稱十萬大軍的南下劫掠部隊,實際上總數不到八萬人。

這裡是約莫五萬人,兩萬女真八旗,兩萬蒙古騎兵,一萬阿哈奴才,關內永平一帶還有五千鑲藍旗的女真騎兵,以及跟着進關的約莫兩萬阿哈奴才。

七萬五千人人,四萬五千精兵,三萬阿哈,這便是皇太極第一次入關劫掠的人員總數,大多數繳獲都跟着他北上了,尚有一部分還在鑲藍旗旗主、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鎮守的永平府那裡。

回到那輛金黃色的馬車上,墊着厚厚錦緞、捂着一把暖婆子的金國(此時滿清的國號還是愛新,意思是金國)的皇太極正在閉目養神。

只見他的右眼皮還在不斷跳動着,顯見得出關前後也是耗費了一番功夫的,俗話說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戰,如今他手下有兩萬騎,還有幾乎同樣數目的蒙古騎兵,卻在出關的時候着實花了一番功夫。

明軍戰力孱弱不假,不過在關口附近卻個個悍不畏死,若不是他皇太極讓一路大軍猛攻關口附近的三屯營,另一路假模假式地開往豐潤,分散了明軍的力量,自己這幾萬大軍想要從容地出關也不容易。

若是明軍全部聚集在董家口附近,就算女真人驍勇無匹,一個個殺過去也要累得半死。

回想到去年十月份在烏拉哈達附近會盟時自己原本還想着直接去西邊攻打林丹那小子,不過在蒙古諸部的勸阻之下最終去了南邊,這一趟兇險自然是有的,也就是袁崇煥那九千關寧鐵騎給自己帶來了較大的壓力,餘者倒不足一提。

一趟下來,他們沿着薊州鎮、遵化、三河、順義、京城、香河、寶坻、玉田、永平轉了一個大圈,劫掠了大量的財物、牲畜、青壯男女,以及上千名年輕貌美的女子,自身損失還不到千人。

不過卻消滅了只怕不下五萬的明軍,殺死了趙率教、滿桂、朱國彥、孫祖壽四名總兵,俘虜總兵黑雲龍、麻登雲兩名,殺死、俘虜副將、參將、遊擊無數,特別是將袁崇煥手下最得力的趙率教、滿桂被殺死實在是平生一大快事。

還有兩事,他心中也隱隱有些得意。

一是偷偷將那兩個太監放回去的事,這兩人回去之後必定會掀起一番大浪,也不知自己的策略奏效沒有。

還有一事自然是將四大貝勒中牛錄最多、實力最強,自己登上帝位之後頗不恭敬的阿敏放在永平府了。

明面上是讓阿敏鎮守永平府,爲大金今後突入漢地創造良好的條件,五千女真精銳,加上兩萬阿哈,倒是能讓阿敏足以自保,不過想要守住也不是易事,想要擴大戰果更不是易事,別的不說,祖大壽的一萬多關寧軍正在山海關虎視眈眈。

嗯,等回到瀋陽,一定要好好敲打敲打他。

此次出關,皇太極最得意的事情便是進一步證實了明國的虛弱,自己這五六萬人圍着京城轉了一圈如入無人之境,看來今後尚需隔三差五南下才是,等一步步、慢慢地將大明身上的血液放幹了,便是正式進關摘取最終果實的時候。

與大明決戰?還不到那個時候,如今虎墩兔雖然畏懼本汗威勢倉皇遠遁,不過在他沒有被擒或被殺死之前,蒙古人是不會輕易就範的。

這小子前不久雖然狂妄地自稱“四十萬蒙古人的共主”,蔑視自己爲“三萬水濱人之主”,不過蒙古人人多勢衆倒是沒有誇大。

嗯,此次回去之後便是要將科爾沁右翼全部納入八旗管理,就像左翼一樣,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的原察哈爾部落、原朵顏三衛的部落也需要加強籠絡,恩威並施,若是滿蒙能成一家那就好了,屆時幾十萬騎兵齊發,明國便只有束手就擒一途。

“主子”,車外面傳來輕輕的一聲。

“何事?”,皇太極不滿地哼了一聲。

“主子,前面就是老河哈里圖的部落,大貝勒前來請示是在此地歇息一陣,還是東去?”

“東去?”,皇太極冷哼一聲,“得了這些丁口、財物便急急忙忙回去?蒙古人屆時怎麼看我等?”

“那主子的意思?”

“不歇了,繼續北上,到了青城再歇息”

馬車的不遠處,一個約莫五十左右的將領正在一匹白色的駿馬旁邊候着,遠遠的也聽到了皇太極的說話,聽到此話後眉頭不禁一皺,不過瞬間便鬆開了。

他揚起馬鞭向侍立在馬車邊上那個小太監示意了一下,然後牽着白馬便離開了,不多時便跨上駿馬回到了兩紅旗的隊伍之中。

“阿瑪,老河的部落裡空無一人……”

這時,一個約莫三十歲左右的漢子策馬跑了過來。

嶽託,代善的長子,皇太極很是在意的幾個小貝勒之首。

代善鬆開的眉毛又擰了起來,“哈里圖這廝在作甚?來的時候我等沒有洗劫他的部落,返程時賺得盆滿鉢滿還瞧得上他那幾頭牛羊?”

這裡面肯定有蹊蹺,“查過沒有?”

“阿瑪,都查過了,丁口、牛羊一個也沒見着,帳篷及裡面的傢伙什都在,估計是跑到附近的山上藏了起來”

“奇怪啊”,代善拈起了頜下的花白夾雜的短鬚,“按說來時他給皇上敬獻過羊羔,還受到了皇上的讚賞,如今眼見着我等滿載而歸,不巴巴地跪在路邊討賞,躲起來作甚?皇上隨便給他十幾匹布,兩三個女人,就值他在此地苦熬好幾年”

看着嶽託一臉篤定的模樣,便罵道:“你是不是有所得?在你老子面前矜持什麼,還不快說出來!”

嶽託趕緊答道:“這一帶,北面是翁牛特部,西邊有譚泰的四千騎,都無甚大礙……”

代善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東邊?”

嶽託點點頭,“阿瑪,東邊的朵顏三十六家的共主蘇布地在上次會盟時是沒有到場的,此人以爲手中有上萬騎兵便可以在我大金旁邊保持獨立,簡直是癡心妄想,以孩兒估計,多半是其等到我大軍進關後又悄悄知會了老河、青城一帶的部落,其中虛言恐嚇恐怕也不在少數”

代善點點頭,“多半如此,皇上有令,讓我等繼續北上”

“哦?”,嶽託倒是兩眼放光。

“你小子又有什麼高見?”

“阿瑪,孩兒哪兒敢,只是覺得皇上這麼做倒是用意深遠”

“哦?說來聽聽”

“阿瑪,您是四大貝勒之首,其中的得失豈能不知,何苦讓孩兒……”

“啪”,代善一馬鞭抽在他身上,嶽託撓撓頭,訕笑道:“阿瑪,孩兒這就獻醜”

“西拉木倫河、老哈河、紅山一帶,都是新近歸附我大金的部落,其中西邊那呼圖克圖汗立功不小,不過這一帶的牧民加起來恐怕也有好幾萬帳,一時歸附於我,待西邊的壓力減輕時沒準又有反彈”

“此次入關,我等收穫不少,丁口就不說了,彼等蒙古人多半不會要,不過食鹽、糧食、茶葉、鐵器等物以及金銀財寶他們還是想要的,特別是食鹽和糧食,去年下半年,從紅山一直到遼東都是大饑荒,人丁、牲畜大量餓死,別的不說,這糧食卻是真正的好東西”

“屆時皇上一路走,一路分發糧食等物,同時對於來時沒有向我等敬獻牛羊的部族進行懲戒,恩威並施,等下次再會盟時,恐怕來的人就更多了”

“噠噠噠”

此時無論在地上走的,還是騎在馬上的,都放緩了腳步,從灤河上游方向卻飛來一騎。

“稟大貝勒,前面的青城還是空無一人?”

“啊?!”

這下不僅代善、嶽託,一直跟在代善身邊的老四瓦克達也是大吃一驚。

青城的部落可是出了兵一起南下的,留在原地的就是一些老弱,無論如何是不會揹着自己這支大軍藏起來的!

“前鋒到了何處?”

“已經快到青城了!”

“趕緊讓隊伍停下來!”

話音剛落,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在道路上響起來,接着便是第二聲、第三聲……,一時,在這青城與老河之間長達四十里的道路上漫天的巨響此起彼伏。

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十五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二)姬甲傑的秘密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十二章 皮島陸戰(下)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八章 遷徙之戰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八章 三雄會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