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

由於熟悉路徑,尼堪一行回到呼倫城的速度比來時可快多了。

十二月下旬,呼倫城,孫傳宇的親衛隊又出發了。

十天的功夫,各個地方的哈拉達都收到了尼堪的命令。

在依林卡的火藥作坊不用理會火藥只貯存半年的規制,開足馬力大力製作,在一個月以內,除了常備的一千石,還要多製作一千石。

在一個月之內每戶人家縫製兩套皮衣交由哈拉達彙集之後送到呼倫城,皮衣就在來年收取的賦稅里扣減。

赤塔的哈爾哈圖、牧仁兩人收到了將存在庫房裡的黑麥全部磨成麪粉炒熟以及將全部秸稈切碎備用的命令。

同時負責禮部的雅丹、負責戶部的哈爾哈圖接到了在阿斯蘭汗下轄各部收集一千輛大車的命令。

與此同時,在呼倫城附近,海拉爾河北岸,大片的希愣柱正在修建。

等到一月下旬時,一千個希愣柱密密匝匝矗立在北岸,此時漠北的第二場風雪終於來臨了,大片的希愣柱被積雪覆蓋着,好像一個個的雪垛子。

阿林阿帶着完成訓練的三千騎出發了,他們將沿着上次的拉練隊伍趟出來的路線南下。

這又是一次拉練?

三日後,又一支龐大的隊伍南下了。

細心的人終於發現了,阿斯蘭大汗這次幾乎是傾巢出動!

烏蘭烏德、巴里亞加一帶的三千騎,赤塔一帶的一千騎,尼布楚、杜爾加一帶的三千騎,加上早已出發的阿林阿三千騎,尼堪麾下的一萬常備軍全部在呼倫城集結後再次出發了。

還不止這萬騎,因果達河流域的三千部族騎兵在烏力吉的率領下,帶着一千輛大車也出發了,每輛大車可裝載二十石的物品,滿載着糧草和彈藥、備用的車輪等物。

除了已經出發的阿林阿三千騎,尼堪將剩下七千騎的飛龍騎、猛虎騎、龍騎兵都聚在了一起,計兩千一百飛龍騎、兩千一百猛虎騎、兩千八百龍騎兵,尼堪尼堪讓朱克圖統一指揮飛龍騎,蘇哈統一指揮猛虎騎,牧仁統一指揮龍騎兵。

還有哈爾哈圖、孫秀節親自率領的一千炮兵,總共兩百門火炮,全是兩百斤的小炮。

這一次,尼堪幾乎將自己的家底全部亮出來了,若是想打一場大戰的話,那絕對是妥妥的傾國之戰!

……

尼堪帶着飛龍騎、龍騎兵走在前面,蘇哈帶着猛虎騎、炮兵以及部族騎兵殿後,一行按照前次尼堪他們開闢出來的道路向南急駛。

阿林阿的三千騎卻帶了四千匹馬,其中自然有猛虎騎的一人雙騎,他們很快便抵近了達裡湖。

在達裡湖休整一日後,前方的偵騎傳來了訊息。

“將軍,摸清楚了,建奴約莫千人全部駐紮在達裡湖南面約莫兩百里的一處廢棄的城池裡,而蒙古騎兵則是在其西邊三十多裡的牧場上,聽說那裡以前是虎墩兔汗的大帳所在”

“還有,整個靠近大明邊境的察哈爾地帶丁口不多,他們這三千騎已經是全部的丁壯了,全部聚在此地”

“根據我等抓的俘虜提供的情報,彼等在十二月份的時候還天天巡邏,不過到了一月份的時候便鬆懈下來了,最近都是十日一巡,三天前他們剛剛巡邏過”

“他們是怎麼巡邏的?”

“稟將軍,女真人連同蒙古人在一起共四千人,每次只留一千騎守護大營,剩餘的人分成北面、南面、西面三個方向前出巡邏一百里”

“嗯”,阿林阿沉默了。

話說得知布耶楚克看上了羅承志之後,包括他在內,朱克圖、蘇哈、雅丹、牧仁、哈爾哈圖都是一片沉默,目前除了他和雅丹,都和各部落的哈拉達定下了婚約。

尼堪這次讓阿林阿帶着三千精騎前出探查,自然是爲了清掃路上的一切障礙,不過尼堪並沒有將話說的很清楚,原則只有一個。

“儘量封鎖消息,不可讓敵人知曉我大軍已經南下了”

想到這裡阿林阿不禁皺起了眉頭,從東喀爾喀到察哈爾的邊境倒是一路暢通,根本就沒有碰到任何的敵人,少數冒冒失失出來的馬賊也被他們清理了。

不過抵達達裡湖後情形就不一樣了,南邊不遠處便是原來的察哈爾部本部所在,就算只有三千騎,他們身後可是生活着可能五倍於此的牧民,想要封鎖消息談何容易?

其實,尼堪讓阿林阿帶着三千大軍提前三日出發,主要是爲了讓身後的大軍一旦遇到危險有反應的時間而已,偌大的草原想要封鎖住消息可不是一件易事。

布耶楚克決定嫁給羅承志以後,尼堪的家裡還有一位待嫁的人——宜爾哈,今年十六歲,雖然大家都知曉無論布耶楚克還是宜爾哈與尼堪實際上都不是真正的親戚,不過尼堪終究是阿吉的養子,兩人名義上還是尼堪的妹妹。

所以,在失去布耶楚克之後,阿林阿便將目光投向了宜爾哈——他決定自己這一生就和尼堪綁在一起了,尼堪得知此事後與他的姑父墨爾根、嬸嬸烏合莫進行了商議,沒想到兩人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身爲哈拉達的族長的嶽託也沒有意見,他們都知曉,如今的阿林阿可是尼堪手下第一大將。

得知宜爾哈的事情後,朱克圖、蘇哈等人都後悔不已,不過木已成舟,他們也只得作罷。

而嶽託今年十八歲了也尚未成婚,還等着尼堪給他尋一門大親。

尼堪這次行動的最終目的並沒有告訴包括阿林阿在內的所有將領,這也是阿林阿舉棋不定的原因。

不過如今的尼堪已經將全部的常備軍帶出來了,如此大的行動,肯定不能用一個“拉練”來解釋,若是戰爭的話那肯定是傾國之戰,戰勝了則好說,戰敗了就萬分兇險了。

最後阿林阿決定還是達裡湖等待尼堪。

兩日後,等尼堪帶着兩千一百飛龍騎、兩千八百龍騎兵趕到了,得知了南面的動靜後他對阿林阿的行爲表示了讚賞。

第二日,近八千常備軍全體出動,在抵近那廢棄的城牆三十里時大隊停了下來。

當晚,大軍突然出現在城牆下面,並對裡面的巴牙喇兵展開了突然襲擊。

所謂廢棄的城牆,實際上是元上都的遺址,元末被紅巾軍燒燬之後一直沒有修復,不過察哈爾一直有一部精銳駐紮在左近。

元上都外城牆周長在十里左右,近八千常備軍將其圍得水泄不通。

結局是註定的,在三千多火槍的攢射下,譚泰一個照面之下便被射殺了,等朱克圖帶着飛龍騎殺入後,一千巴牙喇兵已經潰不成軍,最終少數被俘之外,大部被殺。

在問完口供之後,尼堪準備將俘虜全部殺死以防走漏消息,不過其中一人卻跪在尼堪面前苦苦哀求。

“巴牙喇裡面也有這樣的人?”,尼堪心裡不禁有些輕視,這樣的人就算加入到他的常備軍裡也幫不了大忙。

不過那人一句話讓尼堪最終饒了他一命。

“我是原葉赫東城之主金臺石的長孫南楚”

葉赫城被建州女真人包圍毀滅的事尼堪自然知曉,原本他以爲葉赫貴族都被老奴殺光了,沒想到竟然還留下來一些人。

南楚約莫二十多歲,生得高大健壯,確實是巴牙喇兵的好苗子,他身上還有三等男爵的世職,倒是比普通巴牙喇兵強一些。

最終尼堪將出身建州、海東女真的俘虜全部殺死了,在南楚的挑選之下只留下了出身海西,也就是葉赫、烏拉、輝發、哈達四部的人。

尼堪不禁有些奇怪,爲何不將出身索倫、錫伯、三姓、海東的人也留下來?

“大汗,這些人都有建奴賜給的前程,家眷也都搬到了遼東,已經跟建奴是一條心了”

“那你們呢?與建奴不也是同族之人嗎?”

“大汗,千萬不能如此說,我葉赫部歷來仰慕中原文化,在老奴崛起之前一直是大明的屏藩,奴才身負國仇家恨,以前建奴勢大,不得不虛與委蛇,如今大汗兵力之強,不亞於建奴,奴才原附驥尾,鞍前馬後,在所不辭!”

尼堪笑道:“按照你剛纔所說的,你在遼東還有不少親戚,你投靠到我這裡來,就不怕連累了他們?”

“……”

“呵呵”,尼堪安慰道,“在此次戰事了了之後,你等便改頭換面,建奴一時半會也不會發現”

“多謝大汗”

當晚的戰事由於尼堪是以雷霆之勢突襲,兵力又佔據着絕對的優勢,雖然對面是建奴的巴牙喇兵,不過戰鬥還是進行得很快,並沒有驚動三十里以外的蒙古騎兵。

又過了兩日後,蘇哈、哈爾哈圖、烏力吉的後隊終於趕過來了。

第三日,在南楚那一百巴牙喇兵的帶領下,烏力吉帶着三千部族騎兵趕到了蒙古騎兵的大營。

“梅勒章京有令,科爾沁本部騎兵三千趕到,你部可以解散了”

三千蒙古騎兵得知後大喜,如今整個察哈爾就靠他們這三千騎撐着,若不是還有一千建州勁旅在此,西邊的林丹汗多半會殺一個回馬槍,如今大金的援兵來了,得趕緊撤回各部去護衛老弱。

不到一日,三千蒙古騎兵便散得乾乾淨淨,烏力吉帶着三千部族騎兵佔據了他們的大營。

解決好察哈爾的事情後,阿林阿帶着三千騎又上路了,這次卻是由南楚帶路,他們沿着灤河一路蜿蜒向東南方向行進。

二月十日,他們抵達了後世承德市所在,眼下叫青城的地方,是由一個喀喇沁部的小部落佔據着,得知他們是前往大明去“支援”皇太極的,小部落的臺吉自是裡裡外外殷勤地伺候着。

小部落約莫有幾百帳,都聚集在灤河以北的開闊地帶。

晚上,一場殺戮開始了,三千騎突然包圍了這個小部落。

夜色裡,火光、刀影、慘叫聲、馬匹的嘶鳴聲交織着,空氣裡瀰漫着難聞的味道,站在一處高地上冷冷地看着這一切的阿林阿卻有些陶醉。

一日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灤河上游四十里以外的另一個小部落,後世承德縣所在,此時叫老河的地方。

兩日之間,朵顏三十六部便有兩部消失了。

其實這也很正常,原本的內喀爾喀五部在虎墩兔和金國的輪番打擊下如今只剩下了兩部,與之相比,朵顏的那三十六部除了盤踞在遼河上游的蘇布地本部頗有些實力外,剩餘的多爲幾百帳、上千帳的小部落,在這亂世裡突然消失了也不是什麼奇事。

二月中旬的時候,尼堪的大軍全部來到了從青城到老河的這一段灤河北岸,在附近的山坡上修建了工事藏了起來。

他們修建的工事離灤河北側的道路只有十丈左右,也就是在山上挖了一些壕溝,缺口處用土袋子填着。

此時的灤河雖然上凍了,不過卻不像漠北以北凍得那樣結實,最厚處也就是一尺左右,若是大隊人馬踏上去肯定會破裂。

一切都昭然若揭。

在尼堪模模糊糊的記憶裡,皇太極是在二月十六日從長城董家口北上的,老河到董家口也就不到一百里路,皇太極一行帶着大量的俘虜和繳獲肯定走得不快,饒是如此,三日也就到了。

但問題是,出了董家口後,有兩條路可以返回遼東,一條是沿着長城一線貼着如今還在明軍掌握之中的山海關、廣寧北境直接回到遼東,這一條路不好走,不過近一些,至於南邊可能殺過來的明軍以皇太極大軍的威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就是沿着灤河繼續向北,一直到赤峰,然後經過翁牛特、敖漢、奈曼、科爾沁的牧地回到遼東,這一趟路好走一些,不過路程要遠出許多。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皇太極是如何返回遼東的,不過按照尼堪的判斷,他先是在赤峰附近與各部會盟,返程時帶着大批的繳獲,肯定還是按照原來的路線回去,那樣的話,沿途將一些繳獲發放給各部,既能施恩,又能立威。

若是匆匆忙忙從南線回去了,以建州女真與各部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的關係,今後還能不能得到諸部誠心歸附還是兩說。

以皇太極這樣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來說,肯定是原路返回!

不過萬事沒有絕對,一旦皇太極出關之後便將繳獲的人口、物資分別發給諸部讓他們各走各路也不是沒有可能,萬一錯過了他這一趟就白忙活了。

所以只能賭!

他只帶了五日的糧草,一旦事有不濟便殺回察哈爾,將那裡的漢人帶回呼倫城。

而這次,他的最終目的也是一樣。

幾萬漢人俘虜!

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五章 夜襲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二十八章 尼布楚大會(下)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