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

第三日,當尼堪的後宮以及各部衙門搬進新居後,在大雨中,大夏國佔據瀋陽後第一場朝會在崇政殿召開了。

皇太極建造的崇政殿自然比不上大明修建的宮殿,不過還是比陽都的寬敞多了,大殿裡,除了已經返回安西都護府坐鎮的郭天才,各省的布政使、鎮守使,各野戰軍團的指揮使悉數在列。

尼堪於1640年建國,今年已整整四年了。

四年的光景,大夏帝國並沒有龜縮一地關起門來過日子,在得益於濟州島的貿易、境內鐵器套件、呢絨製品、洗漱用品三大利器的帶動下,國庫豐盈,再加上境內丁口稀少,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帝國在境內基本上實現了三到五年的義務教育。

更兼伯力高等技工學校、瀚海大學以及各省均設置了的高等師範學校,不提尼堪這個穿越者帶來的領先一大截的數理化知識,前三者的實施便讓大夏國領先這個世界一大截。

最爲關鍵的是,尼堪雖然在後世只是一個工科本科生,不過無論從理論,還是在實踐上,以及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上,他擁有的系統知識都不是目前歐洲這個還是以“放血法”作爲治療大法的地區所能比擬的。

不說別的,在大夏境內利用牛乳的皰疹給人種痘的法子,使肆虐這個時代最大的病症天花在大夏國境內幾乎絕跡,便領先這個時代一百年以上,對於其它的瘟疫,雖沒有針對性的辦法,不過尼堪帶來的隔離、吃好喝好增加營養以增強免疫力、減少空氣傳播等理念也大大減少了大規模爆發的可能。

加上其在如今仍處於小冰河時期、寒冷期長的北境大肆興修水利、創造性地大量種植黑麥帶來的可儲存糧食、飼料的增加,以及大規模輪作的使用(保持土壤費力,最有效的便是苜蓿),讓過去被視爲畏途的北境竟然成了魚米之鄉,牛羊遭遇大旱、大寒造成的損失也能控制到一定程度,而不是像歷史上那樣,草原民族但凡遇到大旱、大寒,便只有南下劫掠一途。

一個全新的,超越這個世界任何一個國度的帝國奇蹟般地出現在大明北境。

不過,這個國度也不是沒有缺點。

丁口,還是困擾帝國的關鍵因素。

如今在佔據了西到薩日德格山(烏拉爾山),東到大海,南到長城一線的廣袤國度卻只有一百八十萬人,這樣的國度,就算再先進,在周邊如狼似虎部族、國度的覬覦下,是不能長治久安的。

幸好,尼堪的國度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西邊,俄羅斯還處於其最弱的時候,南邊,大明搖搖欲墜,東邊,大夏已經將歷史上最後一支強大的騎兵部落——滿洲消滅,在更遙遠的東邊,傳說中的天選之地美洲大陸,西班牙人雖然佔據了大部分地方,不過他的統治是建立在赤裸裸的殺戮、剝奪的基礎之上的,如今雖然開始懷柔了(墨西哥),不過根基並不穩固。

何況,此時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城、利馬的統治雖然給王國帶來了大部分收入,不過在這兩地的軍力並不多,就算他們知曉了來自東方的“陌生國度”開始在溫哥華一帶搞得風生水起也無可奈何。

當然了,作爲驕傲的、自以爲是“天主教”護衛者的國度,西班牙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也在積蓄力量,不過大夏國也沒閒着,雙方在美洲終有一戰,不過卻不是現在。

眼下的關鍵是穩定好遼東,這裡,有一大堆棘手的事情等着尼堪去處理。

“陛下,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勘定,加上遼東各城池大部分小吏都在,終於弄清楚了遼東的丁口”

“計有戶近三十萬,丁口近一百萬,不成戶者,哦,也就是前清國的阿哈農奴、奴婢共計六十萬,其中成年者近五十萬”

“前清國撤退時,因爲制訂了每個旗丁只能帶走三人的規定,結果在遼東遺留了大量的老弱婦幼,合計高達十萬之衆”

哈爾哈圖正在做彙報,尼堪聽到這裡邊打斷了他,“有多少青壯婦人?農奴、奴婢中成年婦人又有多少?”

“回稟陛下,旗人家屬遺留的青壯婦人多是旗人的漢人、朝鮮小妾,也就是他們口裡的側福晉,還多半是第三、第四側福晉,幾乎有三萬之衆,農奴、奴婢裡未成家者近二十萬”

“好,知道了”

“陛下,在遼陽、東京城、盛京繳獲各類銀錢摺合白銀約六十萬兩,糧食不多,不過也有近三百萬石,估計大部分都被彼等帶走了,萬幸的是,雖然在四月份有戰事,遼東的田地倒是都種上了糧食”

“嗯,三百萬石,足夠讓近兩百萬人支撐到秋收了,好,此事等會兒再說,孫傳宇”

孫傳宇趕緊上前施了一禮,“陛下,拿下遼東之後,投靠我國的前清國軍將千總、甲喇章京以上者便有近百人,計有兵丁兩萬左右,微臣全部檢視過,還都是青壯漢子,可繼續從軍,其中有一半可當騎兵使用”

尼堪想了想,“將濟州島的軍政學校遷到瀋陽,嗯,今後便將此城稱爲東京,全部遷到東京,投降的滿漢軍將,凡是把總、牛錄章京以上,願意繼續到軍中效勞者,必須到軍政學校學習到年底,讓彼等務必精熟瀚海軍的各種規制,學成之後再視情形安排職務”

“兵丁那裡,會騎馬的全部安排到騎兵旅,嗯,這次大戰,我國雖然拿下了遼東,不過損失也頗大,至少損失了一整個軍團的騎兵,按照你的說法,陣亡者便在五千左右,重傷者三千左右,必須全力做好陣亡者的撫卹,無論花多長時間,也要全力搶救重傷者,同時做好撫卹”

“輕傷者,估計現在都好了,這樣,這些人,若是不適合繼續當兵者,全部轉到遼東,有兩個去處,滿清建國後,在各大城池附近都建有堡寨,堡寨既是牛錄的聚集地,又是田莊的所在,便讓這些人分別擔任堡長、遊徼、嗇夫,剩下的全部進入各城池擔任衙役,四千人,基本上可以分配完畢了”

“嗯,這些人到位之後,戶部、都察院、各城池文官就開始介入,這是你等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務”

“其一,讓這些沒有成家的青壯男婦結爲夫婦,嗯,還是以自願爲主,實在不願湊合的可強制安排,此事由各堡鄉長、嗇夫、遊徼配合完成,都察院的人手全部撒下去監督此事,不可徇私枉法,不可營私舞弊,有查獲者,嚴懲不貸!”

“完成此事後又有幾事”

“其一,遷徙五萬戶到吉林省,吉林省布政使做好準備”

“其二,遷徙五萬戶到安西,安西都護府做好準備,沿途接應、車輛、騾馬等由商部統一安排,朕只有一句話,這些丁口都是大夏國的寶貝,切不可怠慢了,一定要一個不漏地送到安西,但凡有甚差錯,唯政務院、商部是問!”

“對了,今後凡是涉及到遷徙的事,不要怕花費錢財、藥材和糧食,你今日花費了,彼等今後會百倍還回來”

“嗯,若是不願意遷徙的,告訴彼等,便依舊按照農奴處置!在東京附近設置一處官田,專門安置這些丁口,此事由戶部負責”

“從明天開始,先從投降的滿漢騎兵中抽調八千人加入到各受損的騎兵旅,記住,每個騎兵旅的降兵不得超過三成,也就是最多一千人,不足的從博格拉部裡揀拔”

“剩下的步軍大約還有大約萬人,新組建三個步軍旅,不過不是單獨設置,與原來的瀚海軍混編,嗯,今後遼東之地主要由朱克圖部、恩索部駐紮,就編到這兩部”

“朱克圖部駐紮在錦州、寧遠一帶,恩索部駐紮在鴨綠江沿線以及金州附近,陽都的軍團分置東京、遼陽、蓋州一帶,由阿克墩負統領”

“阿林阿部依舊沿着秦王川、烏達、豐州、九原、青城、白城一帶駐紮”

“其中在青城、烏蘭察布、張家口附近保留一個軍團”

(此青城乃呼和浩特)

“蕭阿林部,嗯,前不久理藩院已經同目前在青城老河,哦,朕已經決定將青城改稱承德,在承德的蘇尼特部的騰吉泰遷往以前喀喇沁所在牧場,蕭阿林部抽出一個軍團進駐承德,咳咳,隨時關注附近邊牆喜峰口、潘家口的駐軍情況”

(此青城乃承德)

蕭阿林上前了一步,“陛下,您這是……”

“咳咳”,尼堪有些尷尬,“看情形吧,今冬明春時分,若是時機合適,拿下這兩處要塞,最好像陝西、山西的邊牆那樣悄悄地拿下,讓彼等摸不着頭腦爲妙”

蕭阿林也是一個聰明人,知曉皇上不可能說的再多了,趕緊彎腰應道:“遵命!”

“對了,你說的那個姬甲傑朕見過了,與孫傳宇樞密使商議過後,同意了你的建議,提拔他爲一個騎兵旅的指揮使”

“多謝陛下!”

尼堪看向孫傳宇、孫秀林兩人,“你兩人千萬要記住,在軍政學校開班、降兵沒有混編之前切不可開始清丈田畝、劃分田地、頒發田契之事!”

孫傳宇、孫秀林兩人聽了都是一凜,他們對望了一眼,上前彎腰施禮應道:“微臣明白!”

щшш★ t t k a n★ ¢ ○

尼堪看向王文慧,他出列說道:“根據按察司的消息”

“豪格、代善的軍隊渡過鴨綠江後,一路勢如破竹,目前已經攻佔了龜城作爲基地,平安道都元帥沈器遠以及麾下的大將黃溢、李元老以及五千馬步軍全軍覆沒,如今正在向平壤進軍,結果尚不知曉”

說到這裡,他不禁笑了一笑,“果不出陛下所料,豪格等人急於蒐集糧草,幾乎將平安道除了平壤之外的地方豪強、鄉紳屠殺一空,然後在當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劃旗運動,將那裡身體強壯的農戶納入朝鮮八旗”

“朝鮮八旗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就是朝鮮八旗,一部分劃入滿洲八旗,一部分劃入漢軍八旗,沒想到成效還不錯,由於田賦比以前少了一成,彼等倒是一個個歡天喜地的,沒有絲毫反抗的意思”

尼堪聽了心理一凜,“難道自己失算了?”

不過他最終還是搖搖頭,“朝鮮人不會全部甘於做以前被他們視爲蠻夷的女真人的奴隸的,一定會反抗的”

“咸鏡道呢?”,他不禁問道。

“回稟陛下,彼等肯定是要首先佔據像平壤那樣的魚米之鄉,咸鏡道還沒有進入彼等法眼”

“恩索”,尼堪叫了一聲。

恩索趕緊上前聽令。

“你親自帶領一個軍團進入咸鏡道,豪格他們如是全力進攻咸鏡道的話,金自點、林慶業他們肯定抵擋不住,彼等若是佔據了咸鏡道,肯定會跨過圖們江騷擾我國,必須將彼等控制在咸鏡道以外”

“是,陛下,微臣必定不辱使命,讓建奴不能越雷池一步!”

“咳咳”,王文慧清了一下嗓子繼續說到了,“多鐸部在我軍水師的配合下,已經成功地在四國島土佐藩登陸,攻佔了高知城,並斬殺了土佐藩藩主山內忠義以下武士兩千人,由於事起倉促,山內忠義並沒有時間召集手下的農兵,他的武士還分散在各處,結果被多鐸各個擊破,大破之”

“一股來歷不明的人馬侵入四國島,頓時讓此時日本國設置在四國的藩國首領,土佐藩北邊的贊岐藩的鬆平賴重,呵呵,此人本是德川家的,原本叫德川賴重的大驚失色,他一方面飛報京都的德川大將軍,一邊糾集贊岐藩、德島藩、伊予藩等四國藩主的兵力,目前還在贊岐藩集結,恐怕到了七八月份,多鐸便面臨一場大戰”

“嗯”,尼堪揮手打斷了他,他看向孫佳績,“佳績,該你出動了,對了,按照時間,瀛洲的船坊應該將第三艦隊建好了,建好後就留在那裡,佛林船坊從今年開始不建信天翁號了,全力打造第四艦隊”

“眼下,你的兩個艦隊全體出動,圍繞日本國走一圈,對於彼等凡是有大型港口的地方進行清掃,首先進入瀨戶內海清掃,還是要給多鐸以大量支援,事成之後裡告訴多鐸,這是大夏國最後一次幫助他,從這以後,他就要靠自己了”

“是,陛下”

孫佳績退下了,不過他也有些奇怪,“區區日本國,雖然面積頗大,不過只要我國出動兩個軍團、一個艦隊,最多三年還是能拿下的,何苦讓那建奴苟延殘喘?”

不過尼堪的話他不能不聽,只得應下了。

“還有”,尼堪的神色時分嚴肅,“滿清能痛痛快快退出遼東,不用說肯定在此地安插了大量的探子,按察司今後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關注一絲一毫的動靜!”

王文慧心理一凜,趕緊應道:“是,陛下,職部必不辱使命!”

第十一卷《風雲激盪》到此結束,接下來的第十二卷《甲申變》主要講述1644年內的故事。

在這一卷,瀚海軍能擊敗李自成從而獲得尼堪夢寐以求的那七千萬兩白銀嗎?假若能擊敗李自成,他接下來會做什麼?是席捲全國,還是畫地爲界?明國的命運究竟如何?周邊的俄羅斯、哈薩克、準格爾、和碩特、西班牙、日本、荷蘭都會有那些動作?都會在第十二卷得到全面的展示,敬請收看。

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十五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二)姬甲傑的秘密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八十二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八十二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六章 上師東行漫記(下)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六章 韃靼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