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

東曉元年(1641年),7月,大夏帝國第一次三院合併的會議在陽都召開了。

“賊寇李自成已下洛陽,烹福王;賊寇張獻忠下襄陽,燒死襄王……,大學士楊嗣昌自縊……”

按察司正在彙報內外形勢。

與歷史相比,絲毫不差,不過如今主政陝西的是孫傳庭,不是傅宗龍,孫傳庭會比傅宗龍厲害嗎?

尼堪搖了搖頭。

拿下半個河南後,李自成的兵力已經膨脹到“不可制”的地步,裡面不僅有大量的步兵,還有幾萬騎兵,加上牛金星、宋獻策以及大量明軍的加入,部隊、施政也逐漸正規化,加以闖營乃以成名“三堵牆”戰術,此時,除非滿清或者大夏帝國出手,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挽救他了。

當然了,如果此時只有李自成一股,大明還是很有可能將其剿滅的,不過還有張獻忠、羅汝才、革左五營在搗亂。

這裡面,又有故事。

一直在對付張獻忠的左良玉在此之前確實是一員難得的驍將,一人便屢敗張獻忠,瑪瑙山之戰就不用說了,張獻忠退出襄陽步入河南後又遭遇大敗,首席大將沙黑被殺,騎兵幾乎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左良玉砍傷。

此時,左良玉但凡稍微用點心,將張獻忠完全剿滅也不是難事,然後配合孫傳庭手下的秦兵,加上黃得功、周遇吉兩人的兵力,遇上李自成,還是有可能扭轉事態的。

但這只是假設,在第二次大敗張獻忠之後,由於自己家裡也慘遭“兵敗”,一家百多口除了兒子左夢庚其他人全部被殺,左良玉似乎像變了一個人,自那以後,他便成了大明的禍患,而不是國之干城。

“截止六月底,帝國中人口接近一百五十萬,不過新近加入的定遠、定方、臨潢府三地尚需大量農戶前往墾殖,特別是定方、臨潢府兩地,經過俄羅斯人攛掇的韃靼人肆掠之後牧民丁口銳減,如今,託音部完好的戶數僅有兩千餘,舍赫部相差無幾,其它小部落則是幾乎沒有成年男丁”

此時按察司王文慧的彙報已經結束了,主管戶部的哈爾哈圖正在彙報帝國總體的形勢。

尼堪將目光投向薩哈連、孫傳宇,這兩人主管樞密院。

薩哈連自從當上尼堪的國丈後,他將布拉姆部完全扔給他的弟弟噶裡(另一個噶裡)管了,自己一門心思在樞密院“當官”,可惜他既不識字,漢話也是剛剛學了一點,如何能處理大事,故此,一般情形下,都是孫傳宇在打理。

其實,拿下南西伯利亞後,尼堪對薩哈連的去向便有了新的考量,那裡,對他來說可能更適合一些。

薩哈連、孫傳宇兩人對望一樣,結果還是孫傳宇上前說道:“陛下,如今駐紮在臨潢府的羅繼志騎兵旅大多是單身,不如就近與契丹部落聯盟那些失去成年男丁的牧戶結成對子,一來彼等可以更好的護衛鄉梓,二來嘛,也可以解決託音部獨大的問題”

“就這麼辦”,尼堪點點頭,“不過這如何結對還是很有講究的,你等需要拿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結成對之後如何兼顧家裡和軍裡,也需要妥善處置,嗯,駐紮在定方的巴彥部也按此辦理”

“至於移民”

此時的大夏帝國,國土面積已經大大超過後世的蒙古國,人口卻只有一百五十萬,這樣的情形是完全不保險的,尼堪認爲這件事是元年最大的事情。

負責商部,兼管移民事務的雅丹出列了。

“陛下,如今山西邊牆附近、京畿邊牆附近、芝罘島的移民已經很少了,一來這兩地想要移民的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另外與明國收緊了人口流動也大有關係,這一處,微臣倒是有一些建議”

“講”

“其一,我等是否不要光看着大明的移民,能否將朝鮮、日本的人口也弄一些過來?那裡的人也習慣了寒冷,弄過來應該能很快適應”

“其二,微臣鄭重建議,在鄂爾多斯部落南部,前赫連勃勃大夏國都所在的白城,建設移民據點,大量吸收陝西移民”

“等一等”,尼堪打斷了他,“此地眼下是何人所佔?”

“回稟陛下,按照按察司的消息,應該是以前流賊神一魁的部下所佔,其與當地的馬賊合流,將鄂爾多斯沙漠以南的忻都城、察汗城、伊克席巴爾城都佔了,彼等還招攬陝西農戶、牧戶在三地或種地,或放牧,儼然一個獨立王國”

“哦?”,這個情況尼堪倒是不知曉。

王文慧不禁捏了一把汗,他趕緊上前奏道:“陛下,以前的移民,山西、京畿、山東一帶的就不用說了,都有據點、規制,陝西的多半是從榆林衛那裡偷偷溜過來的,大部分則是先在冬季越過黃河跑到山西,從山西那一帶過來的”

“由於其它地方的移民夠用,故此……”

尼堪有些明白了,山西、京畿、山東的移民已經夠大夏官府忙乎的了,陝西那邊一時半會兒肯定沒有顧及到。

“那你可知曉白城附近的漢民如今有多少?蒙古牧民有多少?是何人爲首?”

“回稟陛下”,王文慧終於安定下來,“剛纔雅丹部堂說過,鄂爾多斯沙漠以南,主要有三處城池,都是殘破不堪,都沿着紅柳河分佈,每一處大約有一千多戶農戶和牧民,原本是鄂爾多斯蒙古部落濟農薩囊的領地,衛拉特和碩特部飽掠之後,其丁口損失嚴重,如今額璘臣、薩囊兩人都將牧場收縮到鄂爾多斯的核心地帶”

“也就是烏拉木倫河一帶”

“白城如今的首領卻是一個叫張三的人,原本是邊軍夜不收,後加入神一魁的隊伍,兵敗後又竄入邊牆外做了馬賊,如今倒是沒有那馬賊行徑,控制了三座廢城,招攬流民,就像是介於鄂爾多斯部落與明國之間的獨立勢力”

尼堪點點頭,“派人去聯絡,將這三地拿下來,然後修葺白城,作爲大的移民據點,另外”

他看着自己的另一個岳父烏力吉,“理藩院去一趟鄂爾多斯,你親自去吧,告訴額璘臣、薩囊,今後該部落將正式接受帝國的管轄,再不能像以往那樣‘羈縻’了,洽談好此事後讓彼等合適的孩童過河到九原讀書”

“同時,在烏達設置移民據點,準備接受可能來自寧夏、甘肅的移民”

烏達,也即是後世的烏海市,原本也有一個部落在此駐牧,固始汗西進時將這個部落也席捲過去了,如今是一個空地。

尼堪又看向孫秀林、劉若愚,“你兩人商議一下,統籌安排此事”

“對於白城附近的馬賊,能能勸降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滅之!當然了,對於那裡的農戶、牧戶還是不要驚擾到,此事……”

自從孫傳宇上調到陽都後,原本在九原附近駐紮的騎兵被分散到豐州、九原、青城三地作爲守兵,每一處也就一千多騎,不過爲了經略鄂爾多斯一帶,就不能如此辦理了。

他看向孫傳宇,“從以前駐守九原的騎兵,加上五原騎兵學校的學員,新組建一個騎兵旅,由楊庭棟擔任旅指揮使,馬上着手此事,組建完畢後立即南下白城,白城的事情一了,即去烏達……”

“陛下”

劉若愚出列了。

“去年冬季,黃河凍得結實,在山西一帶的蘇布地部落有不少越過黃河到了鄂爾多斯附近,額璘臣自然不同意,雙方起了衝突,額璘臣不敵,最後還是在薩囊的幫助下勉強擊退了蘇布地”

“不過蘇布地的部落卻在其左翼,當地人俗稱準格爾一帶留了下來,看那情形,是準備以此地爲根據,徐徐進圖整個鄂爾多斯”

“嗯”,尼堪點點頭,此事他已經得知了,“還是那句話,楊庭棟的騎兵旅組建完畢後從豐州出發,沿着黃河西岸一直向南,從烏達附近越過黃河,然後進入鄂爾多斯大草原,再抵達蘇布地的牧場,他投降便罷了,若是負隅頑抗,徹底殲滅之”

“之後再沿着黃河西岸邊牆附近南下直抵白城,之後楊庭棟就待在那裡”

孫傳宇回道:“這樣一來,整個山南省的防禦就空虛了”

“你的意思呢?”

“陛下,山南省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無論是牧戶還是農戶,丁口都增長很快,以前微臣麾下有五千騎兵,五原騎校抽出一千,老騎兵抽出兩千,可爲楊庭棟旅,剩下的三千騎還是單獨組建一個騎兵旅吧,就是這地點……”

“說你的建議,不要事事都想着由朕來決定”

“是,陛下,如今已決定將鄂爾多斯部納入北院的正式管轄,則在九原就無須駐紮太多人馬了,地方守軍駐紮即可,有事還能抽調民兵、牧民,不過眼下大明的形勢風雨飄搖,不如將新組建的第二個騎兵旅駐紮在青城以防萬一”

“嗯,就依你,樞密院具體操辦吧,這新騎兵旅的人選你可有腹稿了?”

孫傳宇看了看薩哈連,薩哈連沉默不語,他只得繼續說道:“陛下,既然有五原騎校的人加入,不如讓曲承恩、吳茂春之一來擔任吧,曲承恩如今還在海參崴,就用吳茂春吧”

尼堪點點頭,“好吧,說起移民的問題,朕倒是又有新的想法,剛纔雅丹也提到了朝鮮、日本移民的問題,這兩處移民,責成海參崴的曲承恩、宇久島的柳川靜雲二人完成,在今年內各完成,嗯,三千戶,由雅丹統籌”

“諸位”,尼堪的精神頭一下又高漲起來。

“眼下長江以北之地民不聊生,殘破不堪,不過以南的地方還是不錯的,我等也不能光顧着北邊,南邊也可以想想辦法”

“陛下”,孫秀林說道,“南方都安安穩穩的,若不是確實沒有辦法,誰願意移民啊,何況是一個陌生的國度”

“不然”,尼堪毫不猶豫打斷了他,“南直隸一帶地少人多,還有大量的工匠,不如委託沈默、汪然明就在淞滬一帶招攬,條件大大優厚,告訴他們,每戶不但有五十畝上好的田地,還有一套官府協助建造的院落,田賦還大大低於明國”

孫秀林心裡一凜,他知道這事不簡單,皇上這麼做肯定另有原因,不然不從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北邊移民,巴巴地跑到南方去作甚?

他試探地問道:“可要在長江出海口附近的地方建設據點嗎?”

尼堪擺擺手:“無須,汪然明他們自有辦法,他們往來濟州島貿易的的船隻每次多一些就罷了,告訴他們,爲了鼓勵他們,凡是每遷移一戶,等該戶正式落戶大夏後,其上繳的稅賦每年可酌情提供一些給他們,以十年爲限”

“若是移民佔據的倉位超過三成,再酌情減免關稅”

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上)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二章月朗星稀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五章 夜襲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