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

雅丹此時又看了一眼諸位,裡面並沒有蒙古人,他這才放心的說道:“達延汗的子孫對於此教最爲熱心,其他人,特別是某部落本來的頭領並不熱心,乾脆這樣,讓這些所謂的黃金家族後裔專門負責召廟的興建、管理,僧人也多在其家族裡選,不允許他們強迫普通牧民加入,不過有確實心向此教的也不勉強,這裡的關鍵是,應該私下裡對那些不是黃金家族的人,比如土默特左翼的古祿格、多羅特的綽克圖、阿拉克卓特的巴圖爾等分說明白,不許加入此教”

尼堪心裡一動,如果此事能成功的話,此教便成爲只有黃金家族參與的“清貴之教”,久而久之,大衆就會敬而遠之,這樣的話,既迎合了咱雅班第達,又分化了蒙古上層,倒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很好,此事就由你去辦理吧”

“陛下”,雅丹一愣,“微臣是商部尚書,此乃是禮部之事”

尼堪擺擺手,“哪有這許多講究,韓承影已經病了很久了,何況他也不懂蒙語,如何能與諸位臺吉溝通,就是你了”

“是,陛下”

尼堪看了孫秀林一眼,“既然此事乃是總理提出來的,你來督辦此事”

等孫秀林、雅丹都退下了,尼堪將目光投向了一人,一位藏在諸大臣中間的人。

牧仁。

他剛剛從瀛洲回來。

與以前相比,牧仁明顯胖了許多,聽說他在瀛洲還將當地最大的印第安部落,度瓦米徐部落酋長的女兒收在房裡,牧仁所在的溫哥華一帶是史誇米希部落,他這樣安排,倒是讓史誇米希部落有些不安。

除了胖了一些、白了一些,長時間主政一方的他明顯也有了威勢,渾不似以前他擔任兵部尚書的模樣。

他雙手拱着向周圍的人略施了施禮便越衆而出。

“陛下,微臣這就將瀛洲諸般事宜一一道來”

其實,牧仁回到本土後,尼堪立即接見了他,大小事宜他都已得知,何況,想要獲取萬里之外,中間隔着浩渺煙波的瀛洲諸事,光靠聽取行政長官一面之詞是不行的,尼堪自有其它的渠道。

“瀛洲自從前年秋季進入,迄今接近三年,這三年,先後接納移民農戶近三千戶,其中來自呂宋的農戶就有七百多,本土的兩千多,都是直接從濟州島轉移的”

“如今有一千戶在瀛洲城池附近,已開闢良田五萬畝,此地也是黑土地,雨水豐富,種植大麥、小麥均可,糧食出產還超過本土,每畝竟超過兩石”

“兩千戶安置在孫德茂所在的俄勒岡,其城池對面一帶確實是上好的農地,兩千戶全部放在那裡,頭一年都在修建水利設施,將北面的支奴幹河、西邊的維拉米特河的堤壩、渠道修好之後已經開闢良田一萬畝”

“陛下,那裡的土地至少有幾十萬畝,光那一地就能養活整個瀛洲所有人員,移民,陛下,那裡需要大量的移民”

尼堪笑道:“當地人呢?”

牧仁回道:“當地人倒是可以種植糧食,不過他們完全靠天收,根本沒有精耕細作的想法,幸虧這些地方一年四季根本不需要考慮雨水,那充沛的很,故此,只要將種子撒下去就會有相當的收穫”

“陛下,容微臣繼續彙報”

“俄勒岡那裡,孫德茂的阿斯蘭部落原本只有一千戶左右,不過在建成城池,以及在維拉米特河東岸開闢了大量的良田後,南面的維拉米特部落有不少小部落紛紛北上投靠,總計有三百戶之多,加上孫德茂娶了最南面那個卡拉普雅部落的酋長的妹妹,又陪嫁過來兩百戶”

“如今孫德茂的麾下已經有三千五百戶了,那五百戶土人跟着本土農戶在維拉米特河西岸種地,每戶只分配了三十畝,他們根本忙不過來,最後每戶只有十畝勉強種上了作物,還是玉米、菸草、辣椒那老三樣”

“孫德茂的農戶不但種上了小麥,還種上了水稻,一年兩熟,這便是四石的畝產,全年可產糧食四十萬石,按照陛下您的旨意,瀛洲之地暫時不收取稅收,官府按照議定的價格向農戶購買三成的糧食,都是用食鹽、布匹交換的,這便是十二萬石”

“工匠接近一千戶,其中大部分在瀛洲,有八百戶,包括從呂宋過來的一百多戶船匠,兩百戶安置在俄勒岡”

“兩地的作坊都建起來了,按照陛下您的旨意,這兩地只能製作冷兵器,加上一些個日常用具,完全能滿足瀛洲、俄勒岡兩地所需”

“咳咳,陛下,呂宋那一百多戶船匠在工頭麥阿水、麥維明父子的主持下,已經將船坊建起來了,加上本土過去的三百多戶工匠,過去兩年已經建好了九艘大船”

見孫道成投來異樣的目光,他笑了笑,“此事微臣一開始也有些納悶,怎地如此之快?最後還是明白了,陛下,諸位大臣,瀛洲之地什麼都好,冬天也不冷,夏季也不甚熱,港口終年不凍,還都是優良的大港,就是有一宗,就是雨水太多了”

“故此你想要像林中一帶那樣慢慢陰乾木材那是不行的,最後還是瀚海大學派過去的高才,哦,就是那位專攻礦產、動植物的高才陳文光想了一個辦法,就地建起了輪窯,慢慢地烘,試驗半年後終於成功,之後就方便了”

“瀛洲之地,遍地都是高大筆直的巨木,無論是製作船板、船幫,還是桅杆,應有盡有,特別是那紅杉,簡直不亞於水曲柳,瀛洲附近的山上就有,砍伐之後順着河水、港灣流下來便是”

“等等”,孫道成打斷了他,“就算你用烘乾的法子製作木材,不過五百工匠兩年就能造出九艘大船?你別誑我”

牧仁笑道:“哪兒能呢,自然不是這五百工匠能幹的,瀛洲城附近,有三個部落,瀛洲附近的叫史誇米希部,瀛洲城的南面,約莫兩百多裡的地方,也是一處人間勝境所在,當地人叫度瓦米徐,咳咳,在下的岳父便是這個部落的酋長”

“進入瀛洲的第一處門戶,一個大島所在,韃靼人叫努卡特島,島嶼南部有一個部落,也自稱努卡特部落”

“史誇米希部落加起來約莫有千戶,十個長屋;度瓦米徐部落略大一些,有約莫一千五百戶,十五個長屋;努卡特部落小一些,也有五百戶,五個長屋”

“這些人,平素略種一些糧食,主要靠漁獵,特別是捕魚,呵呵,此處的大馬哈魚竟然一點也不亞於黑龍江,瀛洲所在的地方,南面有好幾條河流,當地人在那裡淘金,此一節等會兒再說

“這些土人不會冶煉鐵器,否則周圍的大樹早被彼等砍光了,我等用鐵器、布匹將他們招來做工,兩年之內約莫有一千青壯靠着爲我們的船坊做工收穫了不少食鹽、布匹、鐵器”

“第一年,還是麥氏父子帶着所有五百工匠一起做,第二年,也就是去年,等工藝熟了,又開設了幾個船塢,在本土匠人的帶領、監督下,諸如鋸板、搬運等活計已經可以交給土人幹了,本土工匠專司船隻部件的的檢測、拼接”

孫道成這才點點頭。

而一旁的海軍大臣孫佳績卻是兩眼放光,九艘船,不就是一個標準艦隊嗎?

不過他旁邊的樞密院樞密院副使孫傳宇卻止住了他想要前出說話的想法,“稍安勿躁,陛下自有安排”,他輕聲說,孫佳績只得強自忍住了。

“除了船坊,在史誇米希河,哦,在陛下標註的那幅地圖上叫弗雷澤河,在該河的中游發現了露天的大型銅礦,嘿嘿,這處銅礦還伴隨着大量的金銀,瀛洲特別府去年一年囿於人手,只開採了折算白銀合計三十萬兩的銅和金銀”

“努卡特島有煤礦和鐵礦,島上還有大量的鳥糞,可讓我等麾下的農戶高興壞了,另外,根據陛下的旨意,已經將火硝作坊建好了,利用鳥糞可月產火硝一百石,陛下,那裡的島嶼實在太多,鳥類棲息的地方遍地都是鳥糞,我等也就是人手不夠,否則,拋開農戶所用,月產一千石都不成問題”

“一千石?”

孫道成倒吸了一口冷氣,依林卡之地得天獨厚,直接從硝湖裡提取,也只有幾百石一個月,難道這鳥糞的產量竟比硝湖的產量還高?

他偷偷看了一眼尼堪,只見他卻還是不動聲色的模樣,不禁有些好奇。

“今年遷一千戶工匠去瀛洲”

尼堪說話了。

“作坊、礦場各五百,等工匠到位後,允許你等擴大火硝的生產規模,每月增加到一千石,冷兵器製作繼續”

牧仁心裡一寒,“這火炮、火槍的製作大汗還是沒有鬆口,還是不放心我等啊”

“陛下,微臣繼續往下說了”

“嗯”

“如今俄勒岡的李成功已經升任少校,統領一個三百人的步軍營,還有十門小炮,其中本土士兵一百,土人兩百,土人中,有五十人也有火槍,剩下的都是刀槍;瀛洲這邊,龍天庭的麾下已經有一千人了,其中本土老兵四百,土人六百,六百人中,兩百獲准配備火槍,四百還是刀槍”

“嗯,暫時這樣吧,今年你再過去時,還會給你派去五百老兵,其中更有兩百騎兵,應該足以應付瀛洲大小事項了”

“咳咳,陛下,說到騎兵,額圖琿的馬場就設在瀛洲城附近,三年下來隨着更多的母馬來到,已經有接近兩百小馬誕生,不過想要使用起來尚需時日”

“嗯,這次跟着這兩百騎兵去的,除了兩百匹成年的戰馬,還有頓河公馬三匹、乞爾吉斯公馬三匹,母馬二十匹,先養着吧,到明年應該至少有一百匹可以用起來,此事急不得”

“兩百騎,一百騎放在瀛洲,一百騎放在俄勒岡,由孫德茂親自指揮”

牧仁聽了心裡一凜,大汗對那小子果然青眼有加啊。

“呵呵,李成功是步軍出身,管好那三百步軍就是了,將額圖琿調到俄勒岡,專司那一百騎”

或許是爲了照顧牧仁的情緒,尼堪又插了一句。

“有了這兩百騎兵,土人中使用火槍的比例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按照各一半的比例來吧,瀛洲的可以有三百土人火槍兵,至於俄勒岡”

尼堪看了牧仁一眼,“將兵力增加到六百人,跟着去的五百老兵,除了一百騎兵,剩下三百都放到俄勒岡,咳咳,那裡的地方更加廣袤,東側還有虎視眈眈的遊牧部落,區區三百人是不夠的,你說呢”

牧仁趕緊回道:“陛下說的是,微臣也頗爲贊同,那這新到步軍的管轄……”

“再增加三百土人士兵,其中一半劃到李成功名下,一半劃到孫德茂麾下”

這便是一千人了,孫德茂那裡還有額圖琿的一百騎兵!

牧仁面色依舊波瀾不驚,“是,陛下”

“艦隊試航完畢後,就留在那裡,叫做瀛洲艦隊,由孫秀濤擔任指揮使,受海軍大臣與你的雙重指揮”

孫佳績聽了不禁有些失望,而牧仁卻是開心的不得了,遠隔重洋,雖然名義上受孫佳績的指揮,不過終究受自己的指揮多一些,看來大汗對自己還是信任的啊。

不過問題來了,有了這支強大的艦隊,莫非大汗有其它的想法,如今瀛洲到俄勒岡一帶完全沒有什麼海上的大敵啊。

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八章 紫禁城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六十二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上)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八章 海參崴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六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3)訓練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