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

稍安勿躁,將時間向回撥一個月。

大夏帝國東曉元年四月份,阿欽。

此時,阿林阿的西方軍團圍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已經三個月了,葉尼塞河以東的區域完全落入到大夏帝國手裡,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可以方便經陸路抵達烏蘭烏德。

尼堪就是在此時帶着親衛經這條陸路到了阿欽。

經過西部、東部兩場大戰,尼堪有所觸動了。

龍騎兵在瀚海軍的序列裡似乎越來越受到制約,特別是猛虎騎佛郎機銃的子銃可以連同引藥一起裝填後更是如此。

這樣一來,猛虎騎若是攜帶三個子銃,便可在戰馬上方便地進行更換而不需要顧忌大風、大雪天氣。

三銃,在騎戰中太佔便宜了,特別是還有強橫的飛龍騎對敵騎首先進行打擊的情況下。

就是在這個冬天,尼堪視察過定遠城(新西伯利亞)的建設後回到郭天才鎮守的阿欽城便下達了命令。

原本兩種騎兵旅,近衛騎兵旅、騎兵旅各有四千五百人,若是加上旅指揮官直屬的偵察部隊、衛隊、炮隊,總數達五千之巨。

這樣的旅實在太大了,特別是在瀚海軍的騎兵配置了大量火器的情形下更是如此。

“將近衛旅、騎兵旅糅合在一起,一共超過九千人,按照一千飛龍騎、兩千猛虎騎的形制分成三個騎兵旅”

“猛虎騎不夠的從龍騎兵裡選拔”

考慮到大夏帝國的步軍幾乎沒有單獨作戰的機會(開什麼玩笑,作爲北境之王,有着大量的戰馬,還需要步軍單獨作戰?),幾乎都有騎兵配合,根本不需要長槍兵來遮護,又下達了命令。

“裁撤長槍兵,步軍削減到三千五百人,三千火槍兵,使用十斤重、一百二十米射程的隧發火銃的火槍兵一千,八斤重、八十米標準射程的隧發火銃兵兩千,四十米的間隔,足夠阻擊一批騎兵的前鋒了”

“炮兵五百人,與步軍一起編制,配置十二斤尼布楚青銅加農炮二十門,每門火炮配置十五人,總計三百人;剩下的兩百人配置三百斤的短管火炮五十門”

配置三百斤的短管火炮尼堪也經過深思熟慮。

兩百斤的威力太小,帝國三百斤的火炮可發射五斤重的炮彈,平時用馬匹拉着,遇到特殊地形,四個人可以扛着走,方便佈置,如果是五百斤以上,就需要更多的人員配置,有尼布楚青銅炮這種大殺器在,太重的短管炮基本上沒用了。

三個騎兵旅,每個旅三千人,一個步軍旅三千五百人,猛虎騎還視情況配置部分兩百斤小炮,一匹馬就可以拉着跑,機動性、火力都能得到保證。

命令一下,各軍團全部動起來。

定遠這邊,巴彥從烏蘭烏德帶走了一千五百飛龍騎,從阿欽獨立旅帶走了一千五百猛虎騎,西邊的戰事結束後並沒有還回去,而是就地組建了新軍團。

以巴彥的一千飛龍騎、一千猛虎騎爲主,增加一千新近從遷到葉尼塞的契丹聯盟、阿勒泰薩爾部落裡面選拔的猛虎騎,形成一個新的騎兵旅,以巴彥爲旅指揮使,兼領飛龍騎,以蕭承翰統領猛虎騎。

巴彥這三千騎兵依舊駐紮在經過一個冬季的建設,城池已經出地面的定遠城,時刻警戒着北面的託木斯克。

巴彥這邊還剩五百猛虎騎、五百飛龍騎,以這一千人爲基礎,在斛律部、屈出律部以及大量遷到額尓齊斯河東岸的原塔拉大草原的部落裡選拔兩千人,湊成另一個騎兵旅,以重新入列的羅繼志爲旅指揮使,以斛律金統領猛虎騎。

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按照瀚海軍不成爲的規矩,凡是騎兵的軍官,一把手多半出自飛龍騎,這也是草原上重視騎射、力量的傳統,羅繼志原本是使刀的好手,得知這個“慣例”後,硬是在一個冬季將自己的力量練出來了。

從十月份開始,到眼下的四月份,七個月過去後,一杆十斤重的虎槍二十歲的羅繼志已經耍的虎虎生威了。

羅繼志升任騎兵旅指揮使,這也是對他在招攬阿勒泰薩爾部落、斛律部、屈出律部以及識破滿清的陰謀方面卓越貢獻的獎賞。

這還不算,因爲此次貢獻,羅繼志也得了一個一等子爵的頭銜。

羅繼志的騎兵旅就住在以前斛律金的大帳附近(鄂木斯克/定方城),監視塔拉城。

郭天才的獨立旅還有三千人,他這個獨立旅原本都是猛虎騎,如今只要將力量突出的一千人挑選出來就又成了一個騎兵旅。

郭天才成了這三個騎兵旅、一個步軍旅加上阿欽、葉尼塞、克孜勒三城守兵(每城一千步軍)的師指揮使,也算是實至名歸。

安西軍團,是郭天才這個新軍團的名字。

不過三個騎兵旅分駐各處,郭天才想要搬家,那得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託木斯克拿下來,定遠城修建完畢之後才行。

而尼堪自己的一千親衛也增加到一千五百人,也進行了改變,五百飛龍騎、一千猛虎騎,算是與時俱進,楊庭棟親自指揮飛龍騎,他是楊家將的後代,乃使槍的好手,至於猛虎騎,則將拔都、葉連納克兩名十六歲的少年納了進來,這兩人的部落都加入到了博格拉部,已經是尼堪的直屬部落了。

每人分領五百人,算是一個不小的鍛鍊。

到四月份的時候,改良後的部隊都訓練了七個月了,已經初步形成了戰鬥力,缺的就是戰鬥。

尼堪在等待。

整個葉尼塞河以東的區域全部喪失,不但是如今身在託博爾斯克的總督、原留裡克王朝洛夫哥羅德大公家族、最近被封爲託博爾斯克大公的菲利普.列梅佐夫不能容忍的事情,情報也多半送到了莫斯科。

沙皇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肯定會前來援救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但問題來了,西伯利亞如此廣袤,俄羅斯人經營四十年後已經在草原、林中林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線,他們會從哪裡來?

這也是阿林阿的大軍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圍住後,尼堪不顧他人勸阻,硬是要帶着親衛隊來到阿欽原因。

阿欽位於託木斯克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之間,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過來都可以就近支援。

這次敵人的兵力肯定會大出帝國的預料,按照尼堪自己的估計,俄羅斯帝國目前至少有一千五百萬人口,真要全力以赴的話,也夠他喝一壺的。

俄羅斯人動手了,沒想到先動的事臣服於沙皇的部族騎兵。

託音一早便將消息通報了在阿欽的尼堪,不過尼堪依舊未動。

俄羅斯帝國從建國起,從來不缺乏優秀的將領,無論那個時代都是如此。

從臨潢府一直到阿欽,大夏帝國需要防守的戰線實在太長了,一旦兵力被敵人牽動了,他們就可能從任何地方突進來,屆時就算不正面迎戰,到處燒殺擄掠就會大損帝國的顏面。

“以額尓齊斯河爲界,你在河邊待機而動”

羅繼志通報託音、舍赫的情報後,得到了尼堪的指示。

指示完畢之後尼堪也有些忐忑。

按照時間,這俄羅斯人的援兵應該到了西伯利亞一帶了,可眼下託博爾斯克的菲利普.列梅佐夫對境內進行了嚴密的封鎖,凡是非俄羅斯人是不可能接近各大城堡的,何況,以託博爾斯克爲中心的西西伯利亞廣袤無邊,敵人的行軍路線也豐富多彩,爲了保密,他們甚至可能從北極圈附近突然來到目的地。

“韃靼人、諾蓋人絕對只是一個幌子,不過在迷惑瀚海軍罷了”

這是尼堪的判斷。

於是,經過了阿明的劫掠、與託音的對抗後,戰事逐漸進入高潮,就好像薩滿教的祭祀,小薩滿祈禱過後,輪到祭司(大薩滿)上場了,首先便是一段舞蹈。

尼堪的判斷不錯。

阿明、達爾汗追到額尓齊斯河附近時,他們與前面逃竄的託音、舍赫都是筋疲力盡,此時正值額尓齊斯河水位較高的時候,渡河不易,託音、舍赫跑不掉了,不過阿明、達爾汗也是強弩之末。

羅繼志的定方騎兵旅此時出現了。

羅繼志也在緊張地思索着。

以眼下的情況,以他這三千騎兵旅的戰力,擊潰、甚至全殲阿明、達爾汗的部隊都不在話下,不過尼堪之前說的話依舊縈繞在他的耳邊。

“千萬不可大意,時刻注意北邊的動靜”

想到這個,羅繼志瞬間便有了決斷,他讓斛律金帶領一千猛虎騎去進攻阿明,自己依舊在一旁觀戰。

果然,阿明、達爾汗都是疲憊之師,如何抵擋得住生龍活虎、練了整整一個秋冬季節的定方騎兵旅,雖然彼等人數佔優,在斛律金火銃、雙騎刀的輪番打擊下很快便潰不成軍。

於是另一場追逐戰開始了,以阿明、達爾汗的疲勞,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事,在斛律金帶着一千騎追逐時,羅繼志帶着剩下的人馬不緊不慢地跟着。

果然,在接近以前塔拉喀喇沁部落的駐地時,突然從北邊殺來了大隊的騎兵!

三千哥薩克騎兵!

敵人終於露餡了,這是羅繼志自己想的,哥薩克正準備側擊斛律金,幸好被羅繼志擋住了。

不過,這是敵人的全部兵力嗎?或者是另外一個陷阱?

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①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