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

“好了”

尼堪阻住了孫秀寧繼續向下說的舉動。

“南京附近是一千五百人,若是計算整個江南地區,每年三千人是有的,三千人,大約有一半是他們的父母主動發賣的,但我國明文規定禁止人口買賣,就這一宗,他們就觸犯了國法,一半是他們強奪過來的,自然也觸犯了刑律”

“就算頭三年你等有苦衷,但最近三年起碼有一萬人不幸被非法販賣、被非法搶佔、被非法姦淫打殺,這還是大夏嗎?你等說,你們的所謂時機成熟到底是什麼時候?”

王文慧抹了一把汗,說道:“最遲也就是明年初了,不過陛下,不是臣等不悉心正事,而是在今年年初,我司察覺到了一些異樣”

“哦?”

“除了前朝遺留下來的一些人物依舊活躍着,今年從其它地方也過來了一些人物,而這些人物明顯是要做與卜世仁等一樣的事務的,但由於卜世仁基本上將這些業務瓜分完畢,這些人只得先打入其中,等待時機或作亂,或取而代之,眼下已經有了一些跡象,但時機並未到來,故此……”

尼堪心裡一動,根據他親自掌握的消息,這一節自然瞞不過他,他倒是想看看他親手成立的灰衣衛的業務能力已經下降到何種程度了。

“陛下,這些人多半是北方人,間或有幾個來自湖北,北方人中尤以西北人士爲主,按照按察司的追蹤,這些人今年是分別從雲貴、廣西、湖南等地過來的,這樣來看的話,他們不是來自以前的大順,便是來自大西”

“無論是大順還是大西,都善於用間,能力遠在前明之上,或與前清並駕齊驅,這些人自然是這兩個勢力在當地埋伏下來的,當然了,其中的骨幹應該在五年前就在南京埋伏下來了,他們或進入到明軍的序列,或進入各處黑勢力”

“我國攻佔南京後,由於有大批的明軍士兵投降等待安置,有一些人沒有接受我國的安置,而是自行尋摸去處,正好爲這些人的身份提供了極好的掩飾”

“因爲明軍對手下約束不嚴,在他們大部投降的一剎那,有一些人早就混入到市井中去了,幾十萬丁口,想要全部查清不用說是做不到的”

“但我司還是掌握了一絲蛛絲馬跡,其關鍵之處就是在這城隍廟!”

“等等”

尼堪打斷了他。

“你的意思是除了卜世仁等,還有幾處勢力在暗中運作?”

“陛下,我司雖然愚鈍,但還不至於讓這些人鑽了空子,一個城市的人口再大也是有限的,突然多出來的人口、錢財肯定會在某些方面引起變動,稍微查訪一下就知曉了,但要弄清楚這些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從哪裡來,準備要幹什麼,還是要從長計議”

“若是職部沒猜錯的話,現今的城隍廟主持明面上叫元無極,其實就是以前大順的首席軍師宋獻策,宋獻策個子很矮,人稱‘宋孩兒’,精於占卜打卦,都與此人形象相符”

“宋獻策,到‘元無極,元無計’,稍微思慮一下就知曉了”

“此人能夠被李自成派到南京城做事,不用說肯定不是一個人了,而在以前的城隍廟裡是一個叫賀錦龍的在主持,此人對於道行一竅不通,不過是卜從善的家丁而從右參政衙門那裡得到了這個職位,根據我司的暗中探查,此人的隨身武器是一柄大刀,正是李自成軍中由他與劉宗敏兩人設定並作爲騎兵主戰兵器的大刀,劉宗敏以前是鐵匠,李自成擅長刀法”

“兩人確定大刀的樣式後,在商洛山時由劉宗敏親自打成定式,並由李自成確定刀法,以後在騎兵中使用時效果頗佳,由於此刀份量不輕,約莫三斤半重,非大力者不能使用,而長期操練此刀者在右手的虎口會留下厚厚的繭子,大拇指也會向外翻,職部的人暗中觀察過,賀錦龍就是這樣的人”

“由於卜從善是甘肅人,他的家丁也大多來自陝西、甘肅、寧夏一帶,卜從善是在李自成拿下整個西北後南下的,那時賀錦龍還不在他的身邊,他是在河南遇到卜從善的,對於這樣的人物,就算他以前是李自成的干將,按照明軍的傳統,卜從善也是會收爲己用的”

“我司知道這些,還是因爲辛龍子,陛下,大順以前有幾大營一說,其中就有孩兒營,辛龍子小時候就在孩兒營待過,那時他還是一個幼童,但就在那時,他就見過已經是孩兒營統領的賀錦龍!”

“在孩兒營中,最爲有名的是三人,都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將,首先是李雙喜,然後是李來亨,最後是賀金龍,賀錦龍並不在此列,但既然賀錦龍、宋獻策都來到了南京,自然是以宋獻策爲首,賀錦龍負責行動事宜了”

“在南京,原本就有打行、大車行、縴夫行,都是身高力大的漢子才能充任,打行不用說了,其名義上屬於卜世仁管轄,實際上是賀錦龍在具體負責,而若是職部沒有猜錯的話,打行的幾個頭面人物都是前大順軍的騎兵出身,一色的使用大刀的人物,看來當時賀錦龍投靠卜從善時,肯定不是一個人,而是先後分批進入卜從善的隊伍的,賀錦龍是他們的頭目”

“慢着”

聽到這裡,尼堪總算將自己有些惱怒的心情稍稍平復下來,根據他掌握的消息,王文慧所說的話差不多可以相信。

“李自成現在佔據了緬甸北部,那裡雖然溼熱,但佔地頗廣,足以在那裡成就一番事業,之後無論是侵入藏地大山南部平原地帶,還是侵入泰國北部都可以做到,爲何還派人到朕的國土來搞事情,若是被我國識破,一怒之下從雲南發動大軍南下滅了他們豈不糟了?還有,除了李自成,張獻忠呢?他也是用間的老手,就沒有半點動靜?”

“陛下”,一聽此話,以王文慧的見識,他就知道陛下並沒有完全將按察司捨棄了,他趕緊回道:“陛下說的沒錯,李自成佔據緬甸北部後,忌憚南邊吳三桂的勢力,而東邊又是張獻忠的勢力範圍,他只能越過大山向西進發,可巧在青藏大山的南邊有一處大平原地帶,那裡的人種相貌與中國相似,有一個國度叫阿薩姆,只有幾十萬人口,眼下英國人、葡萄牙人正在那裡爭奪”

“李自成得知此事後自然喜不自勝,他派遣一支精銳的軍隊經過長途跋涉抵達那裡,這支軍隊只有五千人,全部是步軍,他們突然抵達阿薩姆王國的都城城下,陛下,阿薩姆人勉強稱得上是一個王國,他們的都城叫迪斯布爾,在大河以北,周圍密佈着稻田,都城城牆只有一丈高,還都是土牆,被李自成的先遣隊一股而下”

“由於當時阿薩姆王國的軍隊加起來也只有萬人左右,還分佈在發源於藏地的長約千里,寬約百里的肥沃河谷上,城裡的守軍只有三千人,大順軍全殲了這股守軍,將王室成員一股腦都殺了,後來只留一千人守城,三千人出城,再次擊敗前來救援的阿薩姆其它軍隊,此戰斷斷續續進行了大約三個月,此時,李自成另外一支三千人的軍隊也抵達了”

“三千人?”

“陛下,大順軍想要翻越大山進入阿薩姆,五千人已經是最大的力量了,再多了也無法養活自己,就是這樣,第二支援軍抵達阿薩姆時,其減員高達兩千人,都是因爲被瘴癘、山洪殺死的,先遣隊之所有能夠大致平安抵達阿薩姆一帶,那是因爲他們是冬季過去的”

“大順軍牢牢地控制了阿薩姆,與緬甸北部相比,這裡就好多了,陛下,您知道嗎,進入阿薩姆地區的大順軍將領是誰?”

“哦?難道是李過父子?”

“陛下明見萬里,在阿薩姆王國的南部有一個臨海的阿拉幹王國,前不久葡萄牙人佔據了南部海港吉大港,我國也跟着進駐了,南洋灰衣衛也進駐到那裡,阿拉幹王國與阿薩姆王國是姻親關係,時常有貿易往來,故此我司能夠得到這些消息”

“先遣隊正是李來亨帶領的,而第二支援軍則是李過帶領的,佔據阿薩姆後,李自成也遷到了那裡,正在迪斯布爾大興土木,準備將那裡變成大順國的都城,而在緬甸北部,他讓他的另外一個義子,叫李雙喜的鎮守,實際上已經變相放棄了那裡,因爲他們得知南面阿拉幹王國的國土更加廣大時,以大順軍的強悍,雖與我國相去甚遠,但對付這些土王還是易如反掌”

“賀錦龍前來南京,情形不明,不過肯定是李自成見到大夏國的國力後,搗亂破壞的事他們是不敢幹的,但利用我國的富庶賺一些錢補貼阿薩姆也是有可能的,當然了,就近觀察我國的規制以及火器、兵器等值的效仿的器物也是應有之意”

“阿薩姆王國的土人與雲南某些土人很像,他們會冶煉鐵器,就這一宗,就比緬甸北部的土邦強許多,但此地雖然出產稻米,但並不十分富裕,於是,他們就想到了富庶的江南,當然了,這是微臣猜想的……”

“慢着”

尼堪說道:“賀錦龍既然加入到卜從善的家丁隊伍,榮華富貴談不上,但衣食無憂肯定是不成問題的,這麼多年了,他還能記掛着大順,同樣,宋獻策也是如此,他們何以還死心塌地向着李自成?”

“陛下,宋獻策那裡微臣不知,但出身於孩兒營的賀錦龍倒是略知一二,這些人都是在十歲以下年紀被大順軍收留的,多半還是大順老營將領的後代,從小就對大順有依附感,而李自成自己對他們也很重視,重視程度還在劉芳亮、袁宗第等人之上,從他派遣李來亨攻打阿薩姆以及李雙喜留守緬甸北部就看得出來,到了眼下這光景,李自成已經開始重用出身於孩兒營的人了”

“你的意思是說,李自成的勢力、前面遺留下來的黑勢力就像魚和蚌,都想都一個你死我活,但目前還是暗中的李自成勢力佔了上風”

“陛下,除了他們,自然還有像呂潛這種前明官員了,他們勉強成了大夏國國民,但由於各自不同的原因,又心有不甘,有一點,不想讓大夏國好過那是肯定的,他們都是魚和蚌,但估計都自認爲是黃雀,誰也不肯拋頭露面,誰都想將其他人推到風口浪尖。賀錦龍雖然受重視,不過他只是城隍廟的主持,控制的人手有限,李自成的人還在何處佔據高位,這一切還都在暗處,微臣等也在他們起衝突……”

尼堪未置可否,他站了起來,對着窗外的明月凝視起來。

半晌,他的一句“那張獻忠呢,他就沒有任何想法?”才傳到城門樓裡。

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三十七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上)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二章月朗星稀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