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黃河大決

1274年,3月13日,陽武口。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地上拐出了一個“幾”字,然後自潼關奔涌而出,涌入中原大地,一直向東流入海。

河水出關之後,經過洛陽與鄭州之間的北邙山,便進入了平坦無垠的中原地區,落差減小,流速變慢,一路裹挾而來的泥沙便開始堆積,將河牀逐漸擡高,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泄洪改道,也就形成了自華夏民族誕生以來便困擾着他們的河患。

其中,河道由穩定變得飄忽不定的過渡段,就是在開封一帶。在開封之西,河道相對穩定,而在開封之東,河道動輒發生幾十度的大偏轉,歷史上的入海口北至燕地,南至淮河,走到哪裡,就一路禍害沿岸人民。

北宋定都開封,自然也就深受河害。爲了防止黃河氾濫,宋人在黃河兩岸修建堤壩,但堤壩阻止不了泥沙的堆積,隨着河牀的擡高堤壩也越修越高,最終河牀高出了地面,形成了一道地上懸河。

而這道懸河形成的起點,就是開封西北五十里處的陽武口。顯而易見,水往低處流,只要黃河在陽武處奔出堤壩,那麼必不會迴歸懸河舊道之中,而是在中原大地肆意奔流着,尋找其它可能的通路,一場無比的災難也會隨之降臨。

此時,元將合丹看着這奔騰的河水,胸中亦有震撼,一時竟失了神。

直到一名親衛急來報告道:“大王,北邊有賊兵來了!”

“什麼?”合丹一驚,擡頭看向了北方。他站在堤壩上地勢較高,果然看到了北邊有黑點接近,“他們不是在衛州麼,怎麼來這邊了……事泄了?”

另一名將領趙匣剌勸道:“安童丞相下了令。東邊的賊兵到了開封ꓹ 北邊又有賊兵過來。大王,事已至此ꓹ 不能猶豫了。”

合丹嘆了一口氣,道:“也沒辦法了……都退後吧,這把火ꓹ 我來點。”

衆人裝模做樣勸了幾句,還是執拗不過他ꓹ 然後飛一般地向西邊退卻。

合丹最後看了一眼北方逐漸接近的東海騎兵,下了堤壩ꓹ 騎上自己的那匹西域駿馬ꓹ 然後從親衛手裡接過一杆火把,又看了看前方挖了個大洞的壩底,搖了搖頭。

實際上元朝頗善於治河,歷史上元初大興河工,疏浚了一系列水利工程,並穩固了黃河河道,後來還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善於治河ꓹ 同樣也就善於毀河,四十年前ꓹ 南宋端平入洛ꓹ 蒙軍就是扒開黃河ꓹ 毀了宋軍的水運ꓹ 拖垮了他們的補給,才成功殲滅了已經收復洛陽開封的宋軍。現在ꓹ 他們又要故技重施了。

扒黃河其實也不是個簡單工作ꓹ 堤壩修建不易、摧毀亦不易。宋軍端平入洛失敗之後ꓹ 蒙軍佔領中原,又重修了河堤ꓹ 將黃河導回舊道,修得還不錯,歷史上一直延續到了1288年纔再次出事。如果是歷史上這段完善的堤壩,那麼想要毀壩,得調用大量人工花費十天半個月的功夫才行。但是,這個時空,自山東之亂後,中樞就失去了維護黃河的興趣,河壩一直沒修繕過,到現在已經岌岌可危了。前陣子,元軍更是以修河爲名,勘探出河堤的薄弱點,挖坑埋了大量火藥,只等用上的一日了。

如今,前線節節敗退,敵軍逼近開封,顯然就是改用的時候了。

合丹閉上眼睛,默唸一句:“大元想渡過這個關口,就靠這個了。長生天啊,有什麼罪責都怪在我身上好了。”

說完,他就睜開眼,把火把扔在了地上,然後立刻拔馬向西奔去。

地上事先已經用火藥灑成了一條線,火藥遇上明火立刻開始燃燒,火焰沿線一路燒了過去,一直進入堤壩的一處潰塌段之中,然後燒進了一排裝滿了火藥的棺材裡,然後就是——

轟!

轟!

轟轟……轟!

整個大地都在震顫着。

原本掩埋火藥棺材的土石首先被拋散出來,大片的煙塵飛上了天,其餘位置的泥土也驟然膨脹,然後又塌陷了下去。

爆炸過後,最初一段時間相當平靜,沒什麼大動作,只有鬆軟的土石不斷垮塌着。

然後,沖刷着兩岸的黃河水開始自垮塌處滲出來,進一步軟化了泥土。就在突然之間,一股水流衝開了一個小口,向南邊流出來,然後就在眨眼間,這個缺口一下子擴展到了驚人的程度。洶涌的河水夾雜着泥沙和土石從缺口中奔流而出,瞬間就吞沒了因塌方而產生的斜坡,向廣闊的平原上漫出來!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波滔天,堯諮嗟。

河水在中原大地上肆無忌憚地流淌着,向東、向南、向西,淹沒了草地灌木樹林。在沖刷出新的河道之前,它將繼續這樣漫無目的地奔流着,製造一大片黃泛區,給這個混亂的時代抹上一筆濃厚的顏色。

與之相應的,進入下游懸河的水量急劇減少,黃色的河牀漸漸露了出來……

原本元軍躲了半里地出去,覺得已經夠遠了,現在一看覺得還是不保險,乾脆又繼續向西南鄭州的方向逃去。

合丹回頭看了這奔淌的河水一眼,咬了一下牙,回頭繼續策馬疾馳着。

……

大河的另一邊,夏有書和寧惟俞率部驅散了阻攔的元騎,冒險上到了北岸的河堤上,看到了南岸決堤的景象,卻看着這奔涌的河水無能爲力。

寧惟俞恨恨地罵道:“這羣畜生!這下子下游不知道多少百姓得流離失所!”

夏有書握緊了拳頭,指甲幾乎捏進了肉裡:“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

寧惟俞又看了黃河一眼:“現在怎麼辦,找人來搶救還有用嗎?”

夏有書看着這蔓延幾公里(寬度)的大河,遺憾地搖了搖頭:“人力有時而窮,這自然偉力,即使我們也是沒法對抗的。走,這裡危險先不呆了,我們回頭去把陽武縣佔了,報告後方,再合力應對!”

……

不久後,開封。

“那,那就是開封鐵塔了吧?果然驚人!”夏知拙用望遠鏡看着遠方的高塔,驚歎道。

他今日率軍繼續沿河西進,此時終於到達了開封城北的方向,離城不過十餘里了。在這個距離上,憑肉眼已經能看到開封的地標性建築、北宋時修建的高近二十丈的開封鐵塔,這意味着開封城亦不遠了!

夏知拙欣喜地說道:“到了此地,都未有元軍攔截,這是懼了!快,傳令下去,急行軍,兩個時辰內我要自陳橋門入城!”

命令剛傳下去不久,盧永望就趕來勸道:“少主,越是勝利在望越不能鬆懈,此時不宜冒進,還是先在此地設營掘壘,立於不敗之地,再圖進取,城中先派幾隊先鋒探上一探吧。”

夏知拙一拍腦袋,從善如流:“先生說的是,那趕緊從船上把器械卸下來,然後……”

這時,河岸的方向傳來了一陣嘈雜聲,兩人有些奇怪,立刻趕過去查看。

“怎麼回事?”

“少主,這河水在降啊!”

“什麼?”夏知拙驚訝地看去,果然發現岸邊堤壩上現了一大片溼漉漉的浸水區出來,顯然是水位下降之後留下的。以此爲參照,水位還在繼續快速下降着。

他不由自主地退後了一步:“這,這是出什麼事了?”

也不用很久,西邊散出去的遊騎就疾奔回來傳達了真相:“少主,不好了,西邊,水,水漫過來了!”

……

不久後,陳留。

陳留位於開封東南五十里處,睢水(通濟渠)經開封附近流過,又經陳留直達東南的宿州。水路即是大軍的生命線,換言之,徐軍自東南前往開封,也必得經過陳留。

昨日,聽聞夏知拙獨走,李庭芝也不願入開封的首功被他奪去,率徐軍輕裝急行,於今日抵達了陳留。可是現在……

睢水水位突然暴漲,滾滾黃水自上游而來,一下子染濁了原本相對清澈的河水。河上的糧船也跟着不斷升高,左右飄移,引發了船工的驚呼。

——更遠處,還有更大的洪峰襲來,一邊行進一邊吞沒了兩岸的土地。

原本睢水沿岸是不錯的農耕地,陳留縣爲數不多的人口大多聚集在沿岸耕種。如今這洶涌的黃水漫來,瞬間就吞沒了成熟在即的冬麥和開春後新種得田地。農民們望着勞作的成果被毀,欲哭無淚,更也沒時間痛哭,只能呼喚着家人,帶着不多的家當,趕着牲畜,前往內陸高地避難。

“滾開,這裡是軍中要地,不準接近!”

一處高地上,幾名徐軍遊騎奔馳着,驅趕接近的難民。按兵法要求,他們紮營的時候就選的地勢相對高的地方,因此暫時避過了這場水患。難民們自然也發現了這一點試圖過來避難,但兵丁沒接到上面的命令,不敢將他們放過去,只能驅開。

難民們都已經跪下磕頭了,但還是無法過去,只得哭哭啼啼再尋他處了。

正在這時,蔡高澶舉着一張紙匆匆出營趕來,出示給遊騎們:“莫趕了,國公有令,放民人入營前避水!”

有了命令,騎兵們自然不會再爲難,讓開了路。

難民們千恩萬謝逃往營前,緊緊地蜷縮在壕溝之外,無助地看着外面的漫漫黃水。過了一段時間,又有徐兵拿了些鐵杴出來,要他們掘土爲壘,防止河水進一步高漲。他們寄人籬下這點也是應當的,幹起活來也順手,很快就動了起來。

營內,李庭芝站在望樓上,看着四面八方的大水,嘆道:“端平舊事,又重演了啊。”

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後5章 榮光不再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838章 江南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736章 步兵炮第459章 另一個世界:青花瓷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844章 安西省第263章 修車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622章 南印度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18章 秋季第386章 烈焰級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860章 節日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508章 投資第517章 南望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855章 鑿空 十一 玉龍傑赤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882章 蜀道難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646章 兩洋霸主後18章 搶冬第814章 新航路 三 南泥灣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542章 授時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694章 一日城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692章 樊城之圍第757章 內亂第526章 戰列艦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307章 北伐第671章 臨安事變 完 跳進錢塘江也洗不清了第494章 義士們進入了山城國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49章 曲線第495章 將軍大人回到了他忠誠的平安京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702章 孤城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145章 亮劍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538章 大祭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309章 清空第480章 老朋友第559章 沙漠風暴 七 文明之歌第329章 泰山之戰 四 龍吟之聲,不絕於耳第13章 改制會議第785章 詹先生後14章 新戰場第295章 失守第121章 東海縣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750章 大漠攻略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後24章 全面反攻第863章 東地中海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230章 戰爭之神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168章 硫酸 下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