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課堂的教育:專家探討如何消除教育“自然缺失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近日,主題爲“教育幸福感·如何與自然保持連接”的第五屆中國丹麥幸福教育大會在山東高密舉行。大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主辦,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承辦。
人類的進化與自然有着內在的聯繫,但現代生活卻常常使人類遠離自然,從而降低了幸福感,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稱爲“自然缺失症”。丹麥長期高居全球幸福國家榜首,有着悠久的自然和森林幼兒園傳統,兒童每天在戶外度過很多時間,顯示了自然對於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
此次大會上,來自中國和丹麥的教育學者、一線教師、家長和學生代表等,分享瞭如何通過重新與自然的連接實現更加平衡、健康和充實生活的案例,從不同維度探討如何消除“自然缺失症”,提升幸福感。
自然缺失症:現代教育的挑戰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表示,“自然缺失症”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楊東平稱,“我們的學習時間太長,總教學課時過多。中學每週上課33節,很多國家中學每週只上課23節。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上課13000節課,很多國家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只上課5800節課。小學每年放假12周,寒暑假兩個半月。很多國家中學生每年放假四個半月,寒暑假比我們多兩個月。”
楊東平以國內某所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舉例,學生的在校時間基本上從早上7點持續到下午6點。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被限制在學校環境中。他認爲,這種長時間的封閉式教育,容易導致學生對學業以外的事物喪失興趣,甚至缺乏感受和思考的能力,嚴重時會對教育產生厭惡及逃離情緒。
中丹教育論壇中方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談到,現代孩子更多生活在有電源插座的環境中。八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兒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即解放頭腦,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強調孩子應在自然中實現全面發展。如今“雙減”政策直接指向這一問題的核心,希望能給孩子們更多學習的體驗和動腦、動手的時間。
中丹教育論壇丹方主席、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主席、北菲茵民衆學院前院長摩根·戈德鮑爾表示,當前,我們正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加劇,生物多樣性嚴重缺失,各類資源日趨匱乏。因此,我們需要轉變心態,探索和實踐全新的生活方式。
他認爲,這種轉變應從幼兒教育開始,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爲習慣。應開發全新的教育方法,不僅傳授科學知識,也引導社會行爲,更對自然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解。我們必須認識到與自然的緊密聯繫,並將這種理念融入幼兒園和學校的教學中,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山東省高密市第一中學校長趙虎認爲,作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長,應創辦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校,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獲得美好體驗。
自然本身就是教育的意義
大會上討論的一批國內外自然教育案例,讓我們發現,其實親近自然的教育方式並不難實現,也正發生在我們身邊。
“北京日日新學堂在一個大果園般的環境中,孩子們擁有廣闊的天地盡情玩耍。這裡有一個被孩子們戲稱爲‘UFO大坑’的空曠大坑,雖然裡面空無一物,但孩子們卻從家裡帶來輪胎和各種工具,在這裡玩得不亦樂乎。”北京日日新學堂創始人、校長王曉峰介紹了校園裡學生的日常狀態,孩子融入學堂,迴歸自然,沉浸在自然的樂趣中。
青島中學的物業管理人員發現校園內的爬山虎不往上爬,便邀請小學老師引導學生探究原因。結合葉聖陶的《爬山虎的腳》一文,孩子們分組觀察、假設、求證,從環境、品種到養護多角度探討,甚至請教高中階段的老師。最終,他們推測是海風影響了爬山虎生長,並形成研究報告建議物業改進養護方法。
“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超越了書本,還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找到了學習的意義感,成爲激發內動力的有效途徑。”青島中學校長汪正貴表示,一個孩子學習的內動力,最初往往源於興趣。
貴州田字格實驗小學校長肖詩堅曾在丹麥留學。2017年,肖詩堅紮根貴州大山,創辦田字格實驗小學,探索以“鄉土、自然、人本、未來”爲核心的鄉土人本教育模式。
肖詩堅介紹,每天早晨,學生們都會參與照顧農場和田地,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種植和收穫的時令。“有些城裡人可能會覺得泥土髒,但在我們的自然教育中,孩子們卻笑得格外燦爛。他們還會從老鄉家帶回牛糞,用來滋養學校的農場。”她說。
組織戶外教學,老師們往往會爲安全問題擔憂。肖詩堅認爲,危險固然存在,但自然的危險旨在教會我們兩件事:一是心生敬畏,二是做好準備。因此,田字格學校在每次外出活動時都會進行精心策劃,制定預案並進行訓練。例如,學生們會在校內進行負重跑步鍛鍊,爲十天後的山區徒步研學做準備。
將孩子們從課堂上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多接觸自然的時間,丹麥科魯普中小學校長西蒙·漢普爾-約根森分享了學校的一項創新舉措。學生們在一次課堂討論中表達了希望有更多的實際操作和校外活動,減少對屏幕、書本和紙張的依賴。爲了響應學生的需求,學校決定每週設置一天爲“無屏幕日”。此外,每月還設置一天爲“無傳統科目教學日”,讓學生和老師都能從常規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
丹麥博恩瑟森林日託中心地處森林環繞的地方,教師和孩子們通常全年都在戶外大自然裡活動,密切關注四季變化。丹麥博恩瑟森林日託中心地區總負責人、早期教育專家梅特·喬爾分享到,在丹麥的幼兒園和託兒所裡,遊戲一直被賦予重要的意義,通過日常的活動,老師們幫助兒童理解自然和自然行爲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讓教育與自然保持連接
自然本身便蘊含着深刻的教育價值。李鎮西認爲,自然是促進智力發展和培養創造能力的天然教師,能夠潤化知覺、激發思維,使言語充滿個人體驗。自然有助於增強師生感情,營造親密無間的班級氛圍。
李鎮西表示,我們的教育在很多時候強調“有意義”,這當然是必須的。所謂“有意義”,指的是教育的使命、教學目標、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手段都應具備明確的價值和意義。然而,這種強調往往是從成人的視角出發的。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教育還應當“有意思”,是好玩、有趣、浪漫且充滿詩意的。
濰坊市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陳端梅談到,要激發孩子對自然的探究興趣,鼓勵他們不斷追求、深入探索、勇於質疑。科學正是在不斷的質疑中得以揭示和進步的。
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秘書長麗莎·約翰森強調了兒童福祉這一議題,呼籲教育應更多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靈成長,而非僅限於物質生活的豐裕。
麗莎稱,父母需樹立好的榜樣,幫助孩子建立與自然的深厚聯繫,可以將玩耍、學習和社區活動相結合,甚至可以利用現代技術來吸引大一點的孩子擁抱自然。同時,將自然和可持續性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通過詩歌、戲劇、音樂等方式加深孩子對自然的感知。最重要的是,向孩子解釋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關愛和保護大自然,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王曉峰認爲,自然環境對於兒童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是孩子們發現美、培養情感的最佳場所。當前教育過於偏重理性發展,忽視了感性基礎,而感官體驗和情感發展正是通過與自然接觸得以實現的。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師工作與研究部主任於維濤認爲,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搖籃。自然是最大的教育資源,擁抱自然,讓教育自然發生,孩子們就會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