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人口千分之三精神分裂 柯P:社會互動影響破壞力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佳穎/臺北報導

針對北市連兩天發生隨機殺人案件,市長柯文哲30日上午再度呼籲,大家應用冷靜、理性態度看待。他也提到,總人口有千分之三是精神分裂,若社會和諧,這些人就算胡思亂想,也是想比較好的,反之社會看起來充滿暴力,就會想壞的,「因爲跟社會互動不一樣,造成的破壞力也不一樣」,若要建構社會安全網,最終還是要回到社區

針對內湖女童頸案捷運警察遭砍等事件接連發生,柯文哲今日上午在主持里長市政座談會前重申,透過媒體渲染,恐引起激烈討論、出現模仿效應, 盼大家還是以較爲冷靜、理性態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他也說,從去年北投文化國小殺童事件後,在國小校園安全部分有做一些改進,像是電子圍籬校警增加,還有校園巡守隊建立,目前校園安全都有所提升,且上任後積極取締毒品問題,都有成效,但這次內湖殺童案嫌犯還是沒有在社會安全網的監視名單中。

柯文哲接着說,這也要重新思考,要靠政府力量去盯每個人,還是很困難,所以最終還是要靠公民社會,而這就要里長幫忙;坦白講,裡中有什麼奇奇怪怪的人,社會局不會知道,鄰居可能也不會通報,「所以有時候要靠里長發現,里長是臺北市政府的神經細胞。」

他指出,自己主張里長要多辦活動,雖然有里長反應怪人不會來」,但人不會突然跟社會脫節,還是有個過程,而透過比較熱烈或頻率高的互動,在變嚴重之前,會有比較正常的生活,「人還是羣居動物,人與人之間有活動,會比較正常」。

柯文哲說,自己是醫生,以前讀精神科「總人口裡面,有千分之三是精神分裂」,若社會和諧,這些人就算胡思亂想,也是想比較好的,反之若社會看起來充滿暴力、人與人之間沒有互信,就會開始想壞的,常覺得有人要害他,就先下手爲強,「所以同樣是精神分裂,因爲跟社會互動不一樣,造成的破壞力也不一樣」,還是主張應思考如何讓社區發展在臺北可以做更好,「建構社會安全網最終還是要回到社區」。

►►更多政治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