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離任、業務違規遭罰,IPO擱淺的東莞證券“狀況”頻出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的東莞證券,近期又因業務違規受罰、總裁離任的消息被推向前臺。

上週五晚間(5月10日),東莞證券及兩名保代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事涉泉爲科技持續督導過程違規。本月初,因工作調動,任職三年半的東莞證券總裁潘海標離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照星代爲履職。

圍繞東莞證券,市場高度關注的還有其命途多舛的A股上市路。今年3月底,因財報更新需要,東莞證券IPO中止。從2015年首次申報至今,東莞證券上市路歷經波折——重要股東行賄被起訴、IPO中止後重啓、過會一年未拿到批文、全面註冊制後重新排隊,如今IPO再度中止。

而控股股東錦龍股份的清倉轉讓,令可能“易主”的東莞證券上市路再添不確定性。最新公告顯示,目前,東莞證券第四大股東金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控資本”)有意收購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佔東莞證券總股本的20%)。若受讓成功,東莞市國資委將間接持有東莞證券75.4%的股權。

二十年老將離任

此次離任的總裁潘海標是東莞證券“老人”,2004年3月加入公司,至今逾二十年。

資料顯示,潘海標生於1967年,現年57歲,本科學歷,曾任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分行外管科辦事員,東莞證券登記部總經理、公司副總裁、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等。

2012年,潘海標任東莞證券副總裁,分管資管業務。2020年10月任公司總經理。

今年4月初,東莞證券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材料獲證監會接收。5月8日,東莞證券發佈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潘海標已於5月6日離任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職務,同時不再擔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

此次代行總裁職責的東莞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照星,生於1975年,現年49歲,於2017年底出任公司董事長。

近年,東莞證券持續排兵佈陣,在2020年迎來一波高管團隊調整,一年內就新上了5名高管。

當年,除潘海標上任公司總經理,東莞證券還有4名新上任高管,分別是合規總監、首席法務官(副總裁級)郭小筠、經紀業務總監陳愛章、投行業務總監郭天順、自營業務總監(總裁助理級)杜紹興。

彼時,東莞證券處於IPO擱淺時期,高管更迭被認爲或意味着東莞證券有意繼續發力核心業務。

作爲老牌券商,東莞證券倚重經紀業務。自2019年起,借註冊制東風,東莞證券業績回暖,投行業務亦有所收穫。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爲20.86億元、31.65億元和37.01億元,淨利潤6.37億元、8.05億元和10.17億元。

在當時的IPO“大時代”背景下,東莞證券的投行業務頗有起色。2021年完成4單IPO項目發行、2單非公開發行以及1單可轉債項目,股權承銷業務規模合計45.17億元,其中IPO業務承銷規模合計35.89億元,同比增長87.81%,創歷史新高。

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中,東莞證券也由2019年的B級連升3級,在2020年成爲A級A類券商。

但在業績逐年攀高後,東莞證券近兩年業績回落,去年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淨利潤降幅接近兩成。

2023年年報顯示,東莞證券當年營收21.55億元,同比下降6.26%;淨利潤6.35億元,同比減少19.7%。公司稱,營收下滑,主要受市場行情和佣金率影響,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減少,且受市場IPO及再融資節奏放緩影響,投行業務收入較上年有所下降。

投行業務方面,東莞證券2023年保薦3家IPO項目發行,完成3家非公開發行項目,股權承銷業務規模18.44億元,其中IPO業務承銷規模4.66億元。

據交易所網站,東莞證券目前的IPO項目中,1單創業板IPO項目(長聯科技)提交註冊,2單北交所項目中止(科力股份、天威新材),無科創板在審項目。

業務一度高歌猛進,東莞證券“吃罰單”的情況也較爲突出。

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的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C(處罰處分類)顯示,2022年東莞證券有4名保代受罰。其中,因天威新材IPO項目,東莞證券兩保代被罰。

就在近期,東莞證券又領罰單。據廣東證監局5月10日消息,該局對東莞證券及保薦代表人姚根發、楊娜出具警示函措施,事涉廣東泉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泉爲科技”)的持續督導過程違規。資料顯示,泉爲科技於2017年11月登陸創業板。

IPO中止、股權變動

東莞證券近期更爲市場所關注的,是其一波三折的A股上市路,和控股股東錦龍股份的清倉式轉讓。

今年3月底,因IPO申請文件財報更新需要,擬衝擊深市主板上市的東莞證券IPO中止。

回望東莞證券IPO之路,曾有消息稱,東莞證券早在2008年即啓動上市計劃;2015年6月報送招股書,彼時擬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17年1月,公司進行招股書更新。但此後因重要股東錦龍股份原董事長楊志茂行賄被訴,東莞證券主動申請中止審查。

直至2021年2月,東莞證券IPO進程更新,證監會決定恢復對其IPO申請的審查。2022年2月,東莞證券過會,七年IPO長跑成功上岸在即,但過會後遲遲未拿到發行批文。

2023年2月,全面註冊制正式實施。東莞證券從“等批文”變爲“新受理”,重新申報深市主板上市,重走註冊制流程下審覈程序。

而去年以來,控股股東錦龍股份擬轉讓東莞證券股權,令東莞證券的上市路再添不確定性。

2023年11月初,持有東莞證券40%股權的錦龍股份公告稱,擬轉讓所持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佔東莞證券總股本的20%。

次月,錦龍股份將擬轉讓的股份數量擴大了一倍,欲轉讓東莞證券股份的股數增至6億股,佔東莞證券總股本的40%,或將“清倉”轉讓其持有的東莞證券股權。

今年3月底,錦龍股份披露,公司與金控資本有意收購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佔東莞證券總股本的20%)事宜達成了初步意向,並簽訂了無約束力的交易備忘錄。

金控資本目前是東莞證券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5.4%。

東莞證券前五大股東中,金控資本、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受東莞市國資委控制的國資股東,三者合計持有東莞證券55.4%的股權。若金控資本此番順利取得錦東莞證券20%股權,東莞市國資委的間接持股比例也將增至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