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併購大業還能繼續嗎?

2009年,清華控股決定引入清華校友趙偉國旗下的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成爲紫光集團49%的股東,清華控股持股比例減低至51%,在北京中關村打滾多年的趙偉國,將企業家精神的精髓注入到紫光集團,開啓紫光集團在半導體產業的併購大業。目前紫光集團旗下企業分爲芯、雲產業,依循着「從芯到雲」的發展策略。

紫光集團董市長趙偉國認爲中國半導體產業業已落後先進國家太遠,想完全靠自身的技術累積去追趕,幾乎已無不可能,而採用併購的策略可發揮市場和資本的作用,縮短中國與先進半導體國家的先天差距。2014年英特爾公司以15億美元入股紫光集團旗下的控股公司,同時也投資紫光旗下的展訊與銳迪科,持股比例約爲20%,展訊同時獲得英特爾x86架構的授權,可以開發與銷售相關產品,展訊由原先的主打中低階產品的策略,轉往中高階產品發展。此外,紫光集團亦斥資37.75億美元入股美國「西部數據」之15%股權,成爲西部數據最大股東,紫光集團的併購策略在全球半導體市場行情看俏。

紫光曾向大陸當局大力呼籲,企圖向臺灣施壓開放晶片業,各種併購聯發科的傳聞不斷。2015年紫光曾強力入股臺灣封測大廠力成,並接連入股臺灣封測大廠矽品、南茂,分別成爲第一大、第二大股東,震撼臺灣半導體界,也引發臺灣產官學研針對紫光的收購與合併進行連番辯論。贊成者認爲紫光是中國的國家隊,臺灣半導體大廠協助紫光等於控制大陸市場,若不跟紫光合作等於失去中國市場;反對者則認爲併購臺廠形同引清兵入關,忽略IC設計產業對臺灣整體競爭力的敏感性。半導體首重發展核心技術,業界不乏批評紫光模式,但無意義的海外併購策略,反而引起歐美國家限制大陸半導體業界的海外投資活動。

紫光集團仍以手機晶片佔有率全球第一爲目標,在大陸國家半導體產業基金的支持下,展訊以低毛利的價格競爭策略,搶奪市佔率,競爭對手高通、聯發科都認爲紫光儼然已成爲極大的威脅。然而,併購策略及低價策略若無助於核心技術的掌握,股權重新變更的紫光集團,在專利數量、技術人才、研發皆落後於其競爭對手的困境下,能否夠達到半導體界的全球領先標準,仍有待時間來驗證。

(作者爲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