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 MIC 公佈國人影音訂閱習慣 國際串流平臺 Netflix 奪冠

資策會 MIC 公佈國人影音訂閱習慣,國際串流平臺 Netflix 奪冠。路透資料照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佈臺灣影音觀看行爲調查,國人觀看串流影音(49%)的偏好度已超越非串流影音(44%),產業分析師洪齊亞指出,45歲爲關鍵分水嶺,對串流影音的偏好隨年齡增加而遞減,18-25歲有高達66%偏好串流,預期隨着世代推移,未來3年內國人對於串流影音的偏好度將有機會過半。前三大國際串流平臺訂閱爲Netflix、YouTube與Disney+。針對「訂閱國內平臺」的用戶,前三大訂閱平臺分別爲中華電信Hami Video、巴哈姆特動畫瘋以及遠傳friDay影音。

觀測選擇串流影音的原因,網路習慣爲主因,反映出對行動上網依賴性已改變國人的影音觀看習慣,而可隨時隨地觀看的體驗成效,以及無需超額花費的價格、多元內容等都是驅動用戶朝串流影音轉移的關鍵,有64%串流影音用戶表示,在近5年內增加對串流影音的使用。

資策會MIC進一步針對選擇串流影音的用戶,調查其平臺偏好與訂閱行爲。用戶對於國際平臺偏好度前五名依序爲YouTube(73%)、Netflix(52%)、Disney+(28%)、LINE TV(23%)以及愛奇藝(19%),針對「訂閱國際平臺」的用戶,前三大訂閱平臺依序爲Netflix(63%)、YouTube(41%)、Disney+(38%)。

此外,用戶對於國內平臺偏好前五名,依序爲巴哈姆特動畫瘋(32%)、中華電信Hami Video(27%)、遠傳friDay影音(18%)、愛爾達ELTA TV(17%)與公視+(17%),針對「訂閱國內平臺」的用戶,前三大訂閱平臺分別爲中華電信Hami Video(31%)、巴哈姆特動畫瘋(20%)以及遠傳friDay影音(19%)。

分析用戶願意付費的關鍵,資策會MIC表示,半數是因爲「訂價合理可接受」,另外,爲了「去除廣告」或觀看「更高畫質」、「獨家授權」也各有3成以上比例。比較不同年齡層的付費動機,36-45歲對價格最敏感、26-35歲最在意去除廣告,而18-25歲最在意高畫質、獨家授權與正版內容。

調查顯示,串流訂閱戶每月平均花費274元訂閱,其中約6成每月花費300元以下、25%每月花費300-500元,而每月花費500元以上的訂閱大戶佔14%,其中以26-35歲比例最高,約2成。

進一步分析付款模式,「月訂閱、自動續訂」(27%)與「年訂閱、手動續訂」(26%)爲最大宗,另有2成用戶選擇「月訂閱、手動續訂」。調查未訂閱用戶的原因,近7成認爲現有免費內容已足夠,約4成表示更習慣使用免費平臺,另有3成以上可接受免費影音的畫質,或不介意觀看廣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