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到底升級推出維權手賬 讓你消費更“有數”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又是一年3·15,封面新聞“追蹤到底”已經不停地“追”了一年。

去年3·15前夕,封面新聞推出“追蹤到底”,曝光米飯“強制收費”、麻辣燙“刺客”、品牌電動車“店大欺客”,同時也關注到“CV換嗓”“二手CCD陷阱”等消費新問題,通過案例發佈,爲消費者撐腰。

從一年一度,到日日夜夜。隨着“追蹤到底雲投訴平臺”正式上線,“追蹤到底”從3·15的“限時報道”,升級爲365天的常設欄目。

一年中,我們收到25881條線索,發佈617篇報道,其中有258篇持續跟進,223篇得到了迴應。預付式消費、旅遊中的“價格刺客”、直播帶貨亂象……此外,我們還重點追蹤了《大學生入職遭遇“整容貸”》《手機軟件亂跳轉 “搖一搖”廣告侵權了嗎?》《知名打假人曝李佳琦直播間賣假和田玉》《因“差評”筆記被月子中心起訴索賠》等,通過持續報道,解決消費難題、迴應公衆關心。

其實,在報道背後,還有很多故事。

以“入職遭遇整容貸”系列報道爲例。記者從一女大學生求助線索入手,對當事人、涉事公司、物業及有關部門一一走訪調查,掌握大量一手素材,克服被涉事公司不斷騷擾刪稿、叫囂舉報的威脅,摸清了在校大學生遭遇“培訓貸”、“整容貸”事件,抽絲剝繭揭露了多家皮包公司互相勾結設套圈錢,招聘平臺審覈不嚴、知名公司被冒充發布消息、貸款公司審覈機制失靈等亂象。《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對此事進行評論報道。報道也引起人社、衛健委、街道辦有關部門重視,當事人順利退貸。

其實,在報道背後,還有很多同類的線索、網友的反饋、熱點的覆盤、行業的思考等,這些對於規範市場秩序同樣有價值。

3·15不能停。今年,我們不僅會持續“追蹤到底”,更要在“向前追”的同時,注重“回頭看”。我們將定期發佈《追蹤到底》維權手賬,通過一圖讀懂的方式,呈現網友聲音、分析熱點消費難題、解答公衆疑惑,讓消費更“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