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李雙澤 遙想民歌美好年代

李雙澤(抱吉他者)與林洲民等人於淡江大學就讀時期,同住一間屋子整日談笑說唱,因他們都不愛打理環境,自稱動物,將住處稱爲淡江動物園。(公視提供)

美國歌手巴布狄倫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跌破外界眼鏡。但早在1970年代,臺灣社會風靡西洋音樂時,便有一位大學生曾向老師直指,巴布狄倫厲害的一直都是歌詞,並不是歌曲本身,對比今昔,讓老師也讚歎這位學生的遠見。這位學生,後來有了臺灣的巴布狄倫之稱,是《美麗島》作曲人李雙澤。

李雙澤與胡德夫楊弦三人共稱爲臺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催生者。他最廣爲人知的事蹟,便是在1976年的一場西洋民謠演唱會上,拿着一瓶可樂,站到臺前詢問沉醉西洋樂的學生們:「爲什麼不唱自己的歌?」引發大衆論戰,也意外讓衆人反思「什麼是自己的歌?」進而帶動校園民歌風潮

在導演符昌鋒拍攝的紀錄片《我們的歌是青春火焰-李雙澤》中,也還原李雙澤傳奇一生。他因譜寫《美麗島》而被後人紀念至今,但他其實從沒有正式學過音樂,只因爲愛唱歌,纔開始嘗試自己創作,短短4、5個月,就寫下10幾首曲子,但不幸於28歲時,因拯救一位溺水客而身亡,終結他短暫卻又永恆的音樂創作路。

符昌鋒表示,自己在學生時代從《雄獅美術》中認識李雙澤,「我認爲他就是所謂的『斜槓人生』,他畫畫很好,寫作很好,還得了吳濁流文學獎。是位非常愛自由、有才華、波西米亞式的人。」但他的生命非常短暫,年輕時因爲社會樣貌讓他潛在且不羈的靈魂,激發他唱自己的歌,「寫歷史就是要趁年少輕狂時。」

符昌鋒表示,其實現今不是很多人認識李雙澤,但歷史是連續性的,循現在去找到過去,看到現在從哪來,自己又是誰,才能看見未來。以李雙澤爲例,就能窺見音樂發展萌芽期,「不害怕歷史的民族是自信的民族,懂得過去,才能找到影響我們現在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