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當前中美歐三邊關係的演變

已逝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去年所言,聯俄製中的策略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爲中國對於美國的威脅要比俄國大得多,但現在適得其反。(路透)

近來川普曾言,將鼓勵普亭攻擊那些國防預算未達GDP2%的北約國家,震撼歐洲。相對地,由於匈牙利的頻頻杯葛,使得歐盟內部也不平靜,給予大陸拉一打一的機會。再加上,美國國會還主張制裁中俄兩大國,使得當前的國際情勢變化萬千。

最近在德國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不少北約國家都顯示了對於上述川普狂言的不安,不但各國都紛紛成立川普因應小組,還抱團取暖,自求多福。從川普上述的言行可以看出,他與普亭的關係不差,尤其川普對於俄國異議分子納瓦尼之死未加批評,此乃與拜登總統以及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領袖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另外,川普看似對於這些未達標的北約國家積怨已深,當他在任時,川普就已多次提出2%的要求,因爲他認爲這些國家佔美國的便宜,極不公平,還曾一度要以解散北約來要脅。

而在歐盟與北約當中,匈牙利一直都在與這些組織爭鬥。這主要就是因爲,匈國在1999年與2004年分別加入北約與歐盟之後,日益感到弊大於利的結果。這主要就是因爲匈牙利本身的工業基礎較差,在加入歐盟之後,邊界大開,盟內人民可以自由遷徙,因而導致年輕人與菁英分子大量流失。而遺留老弱婦孺在國內,使得已擔任十年的保守派總理厄爾班一再連任成功,並以行政權干涉司法與媒體等政策來穩住陣腳,才造成與歐盟的扞格。爲自求多福,匈國與中俄兩國的關係發展順暢,也造成北約的不滿。最近大陸公安部長王小洪訪問匈牙利,並表示將提供安全方面的支持,確屬罕見。

由於西方國家在支持烏克蘭對抗俄國的戰爭中,未能達到預期的結果,甚至還讓俄軍步步進逼,因而開始怪罪中國,以至於美國參議院正在醞釀製裁中國的一些與俄國貿易的企業,若獲得通過,這將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方首次對中國出手制裁。再因納瓦尼之死,美歐國家也有意展開對俄國的進一步制裁,以至於將會更把中俄兩大國送作堆。尤其對於大國的制裁是雙面刃,還可能導致對方的反制裁。

其實,正如已逝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去年所言,聯俄製中的策略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爲中國對於美國的威脅要比俄國大得多,但現在適得其反,如今將更變本加厲,可見當前拜登政府政策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