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演變成全面對抗 陸學者:中歐應在對話中明確關係邊界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右), 7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摘自新華社)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12日至14日訪中。針對中歐關係前景,大陸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莫內講座教授丁純表示,歐盟在面對自身經濟衰退、俄烏衝突、全球治理等問題上顯然離不開中國。中歐目前並未演變爲全面戰略對抗,但應在對話中明確雙方關係的邊界。
澎湃新聞報導,丁純認爲,隨着恢復接觸,雙方的首要任務是確定在哪些領域存在誤判或誤解,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溝通。儘管中歐可能難以在一些問題上完全達成共識,但雙方可以通過對話亮明自身觀點、摸清對方「底牌」,明確雙方關係中的邊界,嘗試達成一種雙邊的平衡。無論如何,對話永遠比不接觸或直接對抗好。
報導稱,歐盟日前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此外,歐洲議會日前還以絕對多數票通過《反脅迫工具法案》,並稱將對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四個領域與各成員國進行集體風險評估;外界普遍認爲,歐盟此舉有針對中國的意味。
丁純直言,近年來歐盟對華政策中逐漸出現泛安全化、泛政治化的趨勢,不僅提出「去風險化」的概念,同時推出一系列相應政策。但完全與中國「脫鉤」並不符合歐盟自身利益,因此歐盟仍有意願與中國進行積極溝通,並希望在與中國的互動中找尋內部的共識。
報導稱,在中美博弈、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歐盟對華認知近年來逐漸發生變化,使得中歐關係遭遇一定波折。在歐盟對華認知出現夥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等所謂「三重定位」。
丁純認爲,歐盟對華的最新定位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期反思的結果。歐盟逐漸發現,與中國相比,歐方在許多領域已不再具備競爭優勢,因而開始建立一整套敘事,試圖以「去風險」等表述佔據道德制高點,爲自身制定相應對華政策製造理由。
不過,丁純也稱,中歐關係受到整個國際局勢的影響,是多方互動的結果,也因此是一個動態的進程。鑑於歐盟不可能實現對華徹底「脫鉤」,「遏制」與合作並存將成爲其對華策略的基本面。與美國相比,歐盟對華戰略焦慮相對較弱,內部對華「去風險」立場也存在一定分歧,中歐目前並未演變爲全面戰略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