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數位產業與智慧城市 國際拓展有成

近十年臺灣在推動智慧城市政策上孵育無數的智慧解決方案,並有超過50項走向國際,儼然成爲智慧解決方案的沃土,讓智慧城鄉全臺百花齊放。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的科技與數位產業在政府宣示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與「5+2產業創新」政策帶領下,不僅在國內進行產業轉型,也同步拓展國際市場,進入全球佈局的全新紀元。我國數位產業國際行銷資源較弱、海外市場資訊和經驗不足,近年來政府透過政策計劃協助廠商進行跨國合作、商機對接、國際活動、參與國際組織等鏈結方式,擴大接觸面並降低風險。

在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Meta(臉書)、蘋果(Apple)和微軟(Microsoft)開啓後的新時代,臺灣的系統整合、軟體服務與整合解決方案、平臺服務等數位科技,其軟體系統服務實力充滿優勢機會與挑戰。

■新南向超前部署

新南向國家向來爲我國重點產業商機拓展的場域,數位產業受國界屏障少,開拓區域市場有其必要。十國成立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於2016年正式上路,當時政府以「新南向政策」迴應,特別看重東南亞市場向外投資,結果這反成爲之後美中貿易戰的「超前部署」。

2023年上半年臺灣對東協投資金額20億美元,超越中國躍升成臺灣對外投資首位。2022年RCEP成軍,以及美中貿易戰下的「中國加一」的推波助瀾,以華爲爲主的資通訊設施與服務盛行於東南亞。

但臺商卻未曾止步於東南亞市場,電子五哥齊聚越南,以硬體制造爲主展開的軟體系統服務迅速在東南亞拓展,如中華電信與當地主要電信商和系統整合指標企業合作,開展5G專網進行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整合方案,臺廠及新創業者勇於參與東南亞各國數位經濟發展與通訊基礎建設。

■成爲智慧解決方案供應國

東南亞臺商羣聚密度在全球首屈一指,如今又有新一波數位服務廠商融入,爲無形的臺商村或隱形的臺廠上下游供應鏈增添生力軍,政府如何集體服務海外臺商的產業羣聚,是下一階段國際產業佈局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臺灣從推動智慧城市政策上孵育無數的智慧解決方案,以政府智慧城鄉計劃爲例,近十年全國共有超過200項實證計劃,並有超過50項已走向國際,儼然成爲智慧解決方案的沃土,讓智慧城鄉全臺百花齊放。

在推廣國際市場上,我國系統整合大廠不但在臺灣建構智慧交通的骨幹,也在海外參與交通建設,例如與國際大廠合作的皇輝科技(Glory Technology)2020年承作泰國國鐵曼谷SRT捷運紅線的軌道通訊系統。智慧醫療的慧誠智醫(imedtac)在泰國和衛生部、泰京銀行推動的智慧醫院,在吞武裡醫院複製臺灣的智慧病房,深受好評。

至於地方政府與國際合作,高雄市因地理氣候條件和新南向國家相似,被國發會期許爲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新南向輸出基地。

在智慧農漁業方面,已經有寬緯科技在新加坡與汶萊複製智慧養殖。高雄市府也與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政府締結智慧城市策略聯盟,兩城市都積極迎接半導體、電動車、5G AIoT等高科技產業鏈落地,彼此科技發展程度相當,結盟爲智慧城市戰略伙伴,加速運用AI及大數據提升城市競爭力。

■前進價值同盟的歐洲市場

此外,歐洲數位科技產業商業發展速度與規模雖不如美國,但歐盟仍是世界上最大共同市場,其正在以制定全球不得不接受的規則與標準來影響全球經濟局勢,例如資料保護原則(GDPR)、晶片法及AI相關法案等。對臺廠而言,整個歐盟市場發展潛力大,且歐洲經商環境佳,近幾年在我外交突破下,增加不少友臺區域或價值理念相同國家,「理念相近」成爲帶動臺廠進入歐洲市場的加速器。

然而,臺灣雖非歐銀會員國,政府在1991年與歐銀共同成立技術合作基金,協助臺商進軍歐洲市場。臺灣的智慧解決方案應更積極參與歐銀相關技術合作計劃,即可槓桿歐銀資源開發潛在商機,協助我國業者進一步取得受援國開立之大型專案或建置案,提升區域基礎建設效能。

身處雲端、大數據、超寬頻、AI與物聯網時代,臺灣已步上創新產業轉型加值應用,運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優勢,不同部會計劃,不同執行單位如貿協、資策會、工研院、北市電腦公會、軟協、國經協會、工總等,看似多頭馬車,但各自發揮擅長領域,對外又能集結合作。

多年來在國際舞臺結合民間協會、法人、外交部門、臺商等籌組隱形「國家隊」,靈活對接國際不同型態創新生態系統。惟這些必須有賴清楚明確的國家發展戰略與國際佈局,若能上有清晰政策,下又有萬箭齊發,也許又是他國無法複製拓展國際市場的「新臺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