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被浪費的蛋蛋危機
缺蛋問題已非首次,相反的幾乎已成爲常態事件,政府放任問題一再重複發生,才讓問題越滾越大。圖/本報資料照片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名言:「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很多人可能會認爲近期的顯例,非土耳其莫屬。1999年土耳其爆發伊茲密特(Izmit)規模7.6強震,造成逾1.7萬人喪命,其中不少是因建築倒塌所致,地震後政府只會徵收「地震稅」,未落實建築物安全,持續在建築上持續偷工減料,還赦免違法黑心建商;24年後再次發生規模7.8強震,數千棟建築直接坍塌,死亡人數已超過5萬人。
當我們嘲笑土耳其時,殊不知,臺灣也有類似的案例,農曆年後爆發的缺蛋問題,已非首次,相反的幾乎已成爲常態事件。政府放任問題一再重複發生,才讓問題越滾越大,平白浪費了一次變革的機會,也錯失產業升級的機會,在全球雞蛋供需失衡之際,搶佔龐大的國際雞蛋商機。
錯失一年的緩衝期
農委會3月3日宣佈,將推動「養禽場設施(備)改善計劃」,以補助二分之一的方式,進行包括禽舍重建升級爲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環控禽舍、導入智慧省工設備及淨零循環相關污染防治設備,以提升養禽場生物安全自主防疫及經營效率,並改善禽舍環境衛生,加速產業升級。
該政策頗值得認可,尤其是將家禽的禽舍升級爲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環控禽舍,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的生物安全措施建議,非開放式禽舍確實有助於野生禽鳥及其排泄物接觸傳染的禽流感,阻斷病媒入侵,強化禽流感防疫能力;而且還可調控禽舍的溫度與溼度,降低氣候變化的衝擊,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衛生安全。
事實上,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禽流感資訊專區網站的統計資訊,近年來臺灣已多次爆發嚴峻的禽流感疫情,近期的高峰自2021年底開始衝高,當年12月因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撲殺14萬隻家禽,去(2022)年合計有撲殺56.4萬隻家禽,數量爲前一年的2.36倍。今年疫情更是急遽升高,前二個月就因高病原性流感撲殺54.9萬隻家禽,直逼去年全年的數量。
去年底禽流感席捲全球,WOAH資料顯示,美洲、亞洲(日本等)、歐盟等地都深受疫情影響,其中美國與英國疫情均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去年美國就撲殺或致死的禽類6,000萬隻,全球累計逾2億隻;日本也有一半的行政區受到波及,農林水產省推估,本季撲殺雞隻數量,可能高達1,500萬隻。這波HPAI造成許多國家的雞蛋價格暴漲。
禽類養殖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相較於國際禽流感衝擊雞蛋供應,臺灣去年初就已深受影響,雞蛋產量嚴重短缺,問題較其他國家提早一年發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預作準備。農委會去年若能正視的雞蛋危機,提早推動養禽場設施改善計劃,補助禽舍改裝爲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環控禽舍,消極面即可防範養雞場受到HPAI的襲擊,足以抵禦本波的衝擊。
除了可讓國內雞蛋供應無虞外,另還有積極效果,當美、日等國嚴重缺蛋之際,提早讓臺灣雞蛋產業轉型升級,非但無須花費巨資從澳洲進口雞蛋來臺,還可將優質的臺灣蛋外銷至其他缺蛋的國家,藉此次疫情大啖全球雞蛋商機。
引用WOAH統計資料,以SLC分析後顯示,每年的HPAI疫情幾乎都是在10月起開始攀升,至2月達到顛峰,之後就一路下滑,季節性趨勢相當明顯。主管機關多次忽略禽流感的疫情,爆發後就高喊禽舍轉型等改革,但隨着時間流逝,疫情緩和後各項變革就束諸高閣。不斷重複的將資源用於僅有短期效果的雞蛋進口、補貼蛋價、飼料關稅減免、蛋雞生產獎勵等措施上。
歷史學家陳寅恪於《吳氏園海棠》寫道:「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盼政府能記取教訓,徹底進行禽類養殖的產業革新,否則下次不僅是缺蛋,還將衝擊雞肉、鴨肉與鵝肉等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