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葛海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不斷開創中國銀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3月28日,中國銀行公佈2023年度業績。這是一份頗爲靚麗的成績單,各項數據顯示,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中國銀行過去一年的業務發展提質增效,財務效益穩健均衡,取得了亮眼的經營業績。

截至2023年末,中行集團資產總額32.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5%。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241.38億元,同比增長6.42%。其中,淨利息收入、手續費淨收入保持增長。實現稅後利潤2,463.71億元,增長4.07%。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淨息差爲1.59%,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80%,淨資產收益率(ROE)10.12%。

中國銀行過去一年實現業績平穩快速增長的突破口在哪裡?作爲國有大行,中國銀行如何將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爲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中國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葛海蛟。

葛海蛟表示,過去一年,中國銀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找準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有效維護金融穩定的落腳點與結合點,有效依託全球化優勢和綜合化特色,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全面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在發揮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主力軍”“壓艙石”作用的同時,全面推動經營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下實功

在葛海蛟看來,堅持優化金融服務供給,有效暢通實體經濟“血脈”,是國有大型金融機構踐行“主力軍”責任擔當的題中之義。過於一年,中國銀行貸款業務總體呈現“量增、面擴、結構優”的特點,積極盤活存量、有效強化增量,持續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年報顯示,2023年內,中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境內人民幣貸款全年新增2.28萬億元,實現總量增長、結構優化。

具體來看,中國銀行大力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貸款餘額分別突破 1.9 萬億元、2.5 萬億元,分別增長 74.35%、28.05%;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民營企業貸款餘額新增超 7,900 億元,增長27.22%。積極支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投放,貸款餘額新增超 5,800 億元,增長28.53%;積極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落實“保交樓”政策,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餘額分別增長97.48%和181.98%。

葛海蛟表示,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中國銀行迅速將“五篇大文章”作爲全行戰略重點,全方位加大了資源投入力度,針對性提升了金融服務水平。

數據顯示,科技金融方面,中國銀行共爲6.8萬家科技型企業授信1.47萬億元,提供綜合化金融支持累計超6,100億元;綠色金融方面,境內綠色信貸餘額突破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6.34%,境內綠色債券承銷位列銀行間市場第一;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3.17%,“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授信規模市場領先;養老金融方面,豐富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基金等產品供給,搭建完整的養老個人金融產品體系,升級手機銀行“銀髮專區”,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數新增22.49萬戶;數字金融方面,手機銀行月活客戶數同比增長15.17%、交易額同比增長17.46%,企業網銀客戶增速13.31%。

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出實招

全球化發展是中國銀行的傳統特色。葛海蛟指出,過去一年,中國銀行全球佈局進一步優化,全球化優勢持續鞏固,爲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奠定了更堅實基礎。

2023年,中國銀行沙特利雅得分行、巴布亞新幾內亞代表處順利開業,境外機構覆蓋6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 4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累計跟進公司授信項目超過1,000個,累計提供授信支持超過3,160億美元;支持服務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主場外交活動,爲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提供全球金融服務;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化水平,助力打通支付服務堵點。

葛海蛟介紹了中行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多項進展。“境外人民幣業務長期以來是我行的特色優勢業務,我們在支持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紮紮實實助力打造強大的貨幣,爲金融強國建設持續貢獻力量。”

據瞭解,2023年全年,中國銀行境內分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2.8萬億元,同比增長23.3%,成爲“互換通”中央對手清算唯一主合作銀行、保交所“再保險國際板”資金結算方案獨家設計銀行。

此外,中國銀行積極助力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2023年中行境外機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44.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65%。金邊分行和塞爾維亞子行獲得人民幣清算行資格,擔任人民幣清算行數量增至15個,繼續保持同業第一。

葛海蛟表示:“作爲一傢俱備全球化基因的百年老店,中行將繼續苦練金剛鑽,勇攬瓷器活,持續鞏固擴大全球化優勢,當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排頭兵。”

在持續提升服務質效方面求突破

葛海蛟表示,緊扣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紮實做好產品創新、流程優化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中國銀行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環節。過去一年,中國銀行多措並舉,堅守客戶至上的理念,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廣度、厚度與溫度。

具體看來,2023年全年,中國銀行有效豐富財富金融供給,着力保障產品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個人全量客戶金融資產規模達14.29萬億元,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規模2.69萬億元,中高端客戶數及金融資產規模穩步增長;積極落實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調政策,惠及貸款規模超2.5萬億元;全力支持居民消費增長,重點促進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非房消費貸款餘額增長近45%;不斷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投入,因地制宜創新產品模式,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田間地頭,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見實效

葛海蛟表示,防範化解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過去一年,中國銀行有效統籌發展與安全,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他提到,縱觀2023年全年,中國銀行在持續深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第一,將外包風險、數據安全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強化對非傳統風險有效管控;第二,建立動態風險識別機制,開展集團全面風險排查,針對多個重點領域進行壓力測試,制定應對預案,形成風險研判排查與應急處置閉環;第三,加強房地產風險監測處置,主動優化房地產信貸結構;第四,加大清收化解力度,對不良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市場風險計量系統和管理機制,集團市場風險指標保持穩定。

此外,葛海蛟強調,作爲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資銀行,如何持續提升境外風險管理能力也是擺在中國銀行面前的一大課題。爲此,中國銀行去年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金融形勢與監管要求,“一行一策”分機構制定境外風險策略,建立覆蓋全球的7×24小時監測機制,有效應對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

年報數據也佐證了中國銀行在風險防控領域取得的積極成效。2023年末,集團不良貸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91.66%,比上年末上升2.9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達到17.74%,比上年末提升0.22個百分點,保持在穩健合理水平。

在持續提升集團治理效能方面見真章

葛海蛟認爲,對照打造“強大的金融機構”這一奮鬥目標,實現國有金融機構從大到強,關鍵在於苦練內功,不斷提升治理效能。“過去一年,中國銀行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從制度優化、作風建設、科技賦能、機構協同等方面着手,不斷提升集團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鞏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

首先,主動適應時代變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優化公司治理制度,修訂公司章程,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等議事規則,提升公司治理規範化、專業化水平,同時以服務國家大局、提升市場競爭力爲導向,系統改革完善績效考覈體系,有力帶動業務規模增長和結構質量改善;其次,狠抓重點工作執行過程管理,完善後評價閉環,大力營造求真務實、擔當作爲的風氣;第三,全年科技投入 223.97 億元,同比增長 3.97%,佔營業收入的3.6%,持續推進“綠洲工程”建設,科技體系架構優化方案有序實施,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數字金融服務質效實現新提升;第四,強化機構協同聯動,建立完善“一點接入、全球響應”工作機制與綜合化業務協同工作機制,綜合經營治理架構持續優化,綜合化經營業績大幅回升。

葛海蛟指出,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近期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吹響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時代號角,賦予了金融機構更加清晰的職責使命,也爲中國銀行發揮特色優勢、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下一階段,中國銀行將以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幹家、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當好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排頭兵、當好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當好做優做強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行動派這“五個當好”爲工作發力點,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凝心聚力、務實擔當,以更實的舉措、更快的行動、更好的成效,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