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新年:增加有效需求是擴大消費的着力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金萍 深圳報道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國家將2024年定爲“消費促進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多次提到“消費”,提出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
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後出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各地也紛紛推出配套舉措,比如深圳,從3月至5月,推出近400場聚焦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智能家居、汽車消費等主題的活動。
然而,我國目前仍面臨消費下行壓力。如何進一步提升消費市場的動力?如何推動消費市場提質升級?如何進一步挖掘基礎消費潛力?
就上述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消費學會常務理事陳新年。陳新年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教育、健康、文化、旅遊等服務型消費的需求不斷增長。針對目前有效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需要改革分配製度,將中等收入羣體做大,形成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這應該成爲擴大消費的着力點。
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結構性矛盾並存
《21世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有五次提到“消費”,其中提出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減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你認爲消費在我國經濟中起到哪些作用?
陳新年:作爲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增長爲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我國全年GDP增長爲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1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爲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3.7%。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爲60.5%,拉動GDP增長3.0個百分點。同時,消費也正在對投資起到風向標作用。
《21世紀》:如何看待我國目前的消費需求結構?
陳新年:目前,我國居民消費需求結構仍處於升級階段。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後,居民消費需求結構將不斷升級。
一般來說,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間,消費結構開始升級,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消費結構升級會明顯加快。我國居民消費結構變動也基本符合這一規律。2008年,我國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2019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2023年人均GDP達到1.27萬美元,在這一階段,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特徵明顯。
結合人均GDP和恩格爾係數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隨着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而不斷下降。從2017年開始,恩格爾係數下降到30%,這表明我國居民在滿足了溫飽、小康之後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的消費需求對旅遊、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發展和享受型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對消費品質的消費需求不斷上升。2023年,我國居民服務型消費支出比重佔到居民消費支出的45%以上,表明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仍呈現出升級的趨勢性特徵。
《21世紀》:結合今年全國前8月的消費數據,以及各個大城市的消費數據來看,今年的消費市場表現平平,很多人對於消費市場的“體感”有差異。你認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陳新年:我認爲,目前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結構性矛盾並存。從總量上看,目前消費市場總體顯示有效需求不足;從結構上看,升級類產品存在有效供給不足。
首先看一下價格指數,價格是市場供需情況的反映,今年1—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2%。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具體品類數據來看,8月份,不少品類比如汽車類(-7.3%)、金銀珠寶類(-12%)、服裝、鞋帽、紡織品類(-1.6%)、建築及裝潢材料類(-6.7%)等均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1—8月百貨店、品牌專賣店零售額分別下降3.3%、1.9%。
另一方面,依然存在供需結構性矛盾,部分需求及升級類產品存在供給短板,比如“一老一小”的消費需求。
上個世紀我國人口出生高峰的人羣逐步進入退休年齡。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意味着老年照顧、護理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我們的養老模式還是9073,即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選擇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如何滿足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如何提升我們社區支持養老的服務水平,如何增加和提升不同老年人需要的機構養老的數量和質量?這些都亟待我們增加有效供給。有效供給的增加也會催生我們養老模式的結構性變化,催生養老服務業市場規模擴大。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規模佔GDP比重不到8%,發達國家一般在20%以上。
育兒方面,隨着國家三孩政策全面推行,將進一步釋放居民生育需求,嬰幼兒保育服務需求擴大,目前托育服務市場的有效供給不足,嬰幼兒託位數短缺,嬰幼兒保育服務方式和質量都亟待規範和提升。
我們講消費升級,不僅指的是服務類產品比重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每一種消費中,都有品質升級的消費需求,包括吃得放心健康、住得安全環保、用得品質優良等,爲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的供給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以旅遊消費爲例,2024世界旅遊理事會年報顯示,2024年全球每十美元消費中就有1美元將用於旅行,旅遊消費對全球GDP的貢獻率將達到11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10%。我國數據顯示,旅遊市場強勢增長,但在旅遊“吃住行遊娛購”的消費結構中,購物消費僅佔旅遊總消費的不到20%,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40%~60%的比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國旅遊商品市場富有地方特色、有品質的商品稀缺,抑制了旅遊購物消費需求;而另一方面,低質化、同質化的旅遊商品卻嚴重過剩。所以,我們在開發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高質量產品方面,仍有巨大的空間,這就是消費新的增長點。
綜合發力提高消費總量水平
《21世紀》:從地方數據來看,一線城市消費走弱,但不少地方鄉村消費市場數據亮眼,如何理解這一情況?你對我國消費持續增長有哪些發展建議?
陳新年:要保持消費持續增長,既需要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又要形成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消費引導供給升級——供給創造新消費需求的良性循環。
基於人口規模、人均收入水平、商業繁榮度、消費環境等因素,城鎮是擴大消費的重要力量,一線城市特別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又是擴大城鎮消費的領頭羊,結合1—8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可以看出,1—8月份,城鎮消費總額爲270825億元,同比增長3.2%;鄉村消費總額爲41627億元,同比增長4.4%。從總量上看,城鎮消費是鄉村消費的六倍多。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爲消費資源的集聚地,對於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一線城市,比如深圳,2023年常住人口1779.01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6910元,消費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因此一線城市消費走弱要引起高度重視。
同時,鄉村消費市場規模雖然小於城鎮消費,但是鄉村消費有着很大的消費潛力。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不斷釋放鄉村消費潛力。
《21世紀》:改善我國的消費市場,你認爲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陳新年:我認爲關鍵是收入增長預期和分配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收入分配製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比較理想的現代社會分配結構是“橄欖型分配結構”,即高收入人羣和低收入人羣佔比較小,而中等收入羣體佔大多數的一種收入分配結構。
中等收入羣體是拉動消費的重要羣體,中等收入羣體是否佔大多數,決定着一個社會的穩定程度和消費的可持續增長。我理解的中等收入羣體是有房有車之後,還有閒錢去享受和去投資的羣體。我們需要改革分配製度,將中等收入羣體不斷做大,不斷減少低收入人羣,這是擴大消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