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陽明潛水突發狀況「險送命」 合作李景白笑認:crazycrazy

王陽明因爲節目,特地去學水肺。(羅永銘攝)

王陽明首次主持水下實境節目。(羅永銘攝)

王陽明。(羅永銘攝)

王陽明(左)、李景白藉由「沉船」介紹海洋生態。(羅永銘攝)

王陽明(左)、李景白首次合作。(羅永銘攝)

王陽明在綠島海域和綏陽艦合影。(《沈睡的水下巨人》提供)

李景白(左)負責拍攝、保護王陽明。(《沈睡的水下巨人》提供)

熱愛海洋出名的製作人李景白,繼《水下三十米》、《決戰水下伸展臺》後,以1集4、5百萬的預算,首度與王陽明(Sunny)耗時2年多拍攝8集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以海底的沉船爲出發點,講述臺灣海域的海洋生態。

李景白直言,此次拍攝的風險最高,「坦白說,這個節目不容易,跟其他節目的方向不一樣,不管水下40米、60米,Sunny都必須一直下,要深度夠深也要一定拍得到他,真的有壓力在」。

李景白提到,王陽明在車城外海拍攝時突發生「氮醉」的緊急狀況,好在他第一時間發現,不斷催促王陽明往上游。回憶起那趟拍攝,王陽明說:「氮醉就是氮氣在身體越來越多,會有點醉、有點嗨,我當下已經忘記我們在拍攝,我就是很開心的一直講話。好在白叔發現我到40幾米深還是一直往下,他大聲的叫我,我就驚醒過來,接着慢慢把我帶上來」。

王陽明也說,有次在澎湖遇到他下水經驗中最強的頂流,潛入水下後又發現海中能見度相當低,看不到帶領他的前導,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還好,他身後拍攝兼保護他的李景白果斷放棄拍攝,帶着他往上游,「那時候看起來全黑,就像晚上,我們找不到其他人也看不到別人的燈光」。

首次與李景白合作,讓同樣熱愛海洋的王陽明直呼自己很幸運,「白叔非常資深,他之前拍的外景節目得過很多獎,我知道他在做關於海洋的拍攝,我自己也很愛海洋,一直都想要做跟保育海洋有關的計劃,所以白叔找我的時候,我很開心、很興奮」。

沒太多水肺潛水經驗的王陽明坦言,在接下主持棒前有過猶豫,老婆蔡詩芸也很擔心,「我自由潛水經驗比較多,自潛跟水肺完全不一樣。後來想想,因爲我是比較大膽的性格,加上我很喜歡冒險,所以沒考慮多久就決定合作」。一確定合作,李景白就替王陽明安排訓練課程,接着馬不停蹄的前往蘭嶼的海域測試,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後才正式開始拍攝,每次拍攝都一定是做好萬全的準備纔敢下海。

王陽明笑言,合作前有耳聞李景白對於海洋的熱愛及執着,「很多人對白叔的評價是『這個人好像瘋子,一直下水、不停的下水,什麼狀況都不在乎』。合作後,我發現他不是真正的瘋子,是crazy crazy的那種人,但這全出自於他對海洋的熱愛」。

大海對李景白、王陽明都有着深厚的意義,李景白更用「母親」形容海洋對他的重要性,表示每次下水都像回到母親最溫暖的懷抱,「海洋像媽媽,會包容我們的所有,就像它接受所有廢水、廢棄物,是一個無私的包容,我們總是從母親那邊得到奉獻,那我們有沒有想過要怎麼對待母親?想過可以給它什麼,好讓它變成健康的」。

王陽明認爲,人類與海洋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羈絆,面對海洋給予的無私包容,人類應該要思考如何去照顧、保護海洋,「我以前很喜歡看Sylvia Earle(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的書,她曾說過『No Water, No Life, No Blue, No Green』,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李景白透露,他的第一次水肺潛水,約莫在20多年前,是爲了在澳洲大堡礁拍攝特別學習的,而那也是他真正體會到潛水的樂趣的地方,「我本身很喜歡水又很喜歡游泳,下到大堡礁後看到漂亮的珊瑚跟魚羣,真的超爽」。他笑說,當時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海中不怕人類的巨大龍王鯛,「我那時在旁邊看遊客跟牠拍照,結果拍到龍王鯛恍神,露出很無奈的表情」。

李景白使用電影規格拍攝《沈睡的水下巨人》,製作電視(網路)版本,及電影2場版本,搭配現場演奏音樂,同時滿足觀衆的視覺、聽覺,「我們想借由沉船告訴大家,海洋生態不應該是這樣子,不能只看魚的多寡,當一個很美的珊瑚礁附着沉船,旁邊有很多魚悠遊,就會是一個完美生態。尤其當陽光灑下來就很漂亮,我們可以讓海變得更美」。

王陽明也說,除了每艘沉船的歷史意義,更希望大家,尤其是不瞭解海洋的人看到海洋世界很美的畫面後,開始去反省這些年因爲人類,導致海洋不斷在退化。他希望藉由他以身作則的改變,讓下一代開始去想可以做些什麼,恢復海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