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美國投資審查機制將帶來連鎖反應
8月10日凌晨,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設立對外投資審查機制,限制美國主體投資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
該消息在創投圈引發新一輪壓力,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消息發出後團隊便向LP(有限合夥人)進行解釋。
針對美方對外投資審查機制,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10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高科技行業,中美博弈最終博弈的就是技術,美方通過打擊VC(風險投資)的方式令中國科技企業無法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沒想到下手這麼狠這麼直接,此舉將對美元基金造成很大影響。”
吳世春稱,未來,大大小小的連鎖反應也將出現,“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此前,“募資難”已然是創投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清科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受大額基金及外幣基金募資放緩影響,新募集基金數量和總規模分別達3289只、7341.4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0.3%、23.5%;其中外幣基金延續下滑趨勢,新募集數量及規模同比降幅達54.9%、35.4%。上半年市場投資端仍較爲低迷,投資案例數和金額分別達到3638起、2929.65億元,同比下降37.5%、42.0%。
針對中美博弈以及隨之帶來的挑戰,已有機構提前動作。今年6月6日,紅杉資本稱將進一步擁抱本地化策略,在2024年3月31日前實現三大區域(美歐、中國、印度/東南亞)的各自完全獨立,並採用不同品牌運營。
各自獨立後,紅杉美歐將繼續使用“Sequoia Capital”的品牌名,紅杉中國將繼續使用“紅杉”中文品牌名和採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紅杉印度/東南亞將啓用新品牌名“Peak XV Partners”。
對於紅杉的分拆動作,吳世春對記者表示,規模更大的機構無法實現轉移,只能通過分拆的方式來緩解當下壓力,而小機構具備更靈活的處理方式。未來投資機構都需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當下環境需要且行且珍惜,共同應對宏觀挑戰。
另外,美元基金也將直接受到美方政策影響。
吳世春此前描述美元基金的艱難現狀時表示,“在滑雪時碰到一個同行,以前是美元基金董事總經理,現在轉型做了滑雪教練。”
“這很正常,行業總有起伏,只有修煉成頭部,纔有生存機會,一個好機構能生存下來本身就不容易。”吳世春表示。
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元基金還能投什麼賽道?吳世春表示,美元VC可投的範圍變得越來越窄了:可以投出海,但很多人去新加坡轉一圈,遊艇上端端紅酒杯最後也沒幹什麼事;也有人轉向Web 3.0領域,但看了一圈,發現不靠譜的居多。
目前已經有部分美元基金經理轉型人民幣基金方向,吳世春認爲只有能接受“社會毒打”的羣體才能走這條路徑,正常情況下,美元基金投資人不願轉崗,因爲挖掘“水下項目”很辛苦,要求投資人更接地氣。
針對此次美方重點限制的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吳世春對記者表示,這些行業都需要國產自強,打壓從短期來看會令行業更艱難,但長期來看反而會促進行業的自我發展。例如如今國產芯片行業有了更多空間,事情都有兩面性。
目前梅花創投重點關注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軍工、數字化、智能製造、商業航天,在當下宏觀環境下,投資機構出手變謹慎,篩選標準也更嚴格,更關注具備造血能力、具備行業龍頭潛力的高科技企業。
美元基金整體面臨壓力時,國資與政府引導基金成爲補充選項。此前紅點中國創始及主管合夥人袁文達表示,2017年做第一支人民幣基金時,90%以上的LP都是市場化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引導基金與國資的參與佔比很小。而到了2020年開始籌備第二支人民幣基金時,接觸最多、最頻繁的是地方政府引導基金。
吳世春表示,不能認爲當下美元基金的狀態會利好國資機構,整個投資生態需要“百花齊放、萬物繁榮”,市場上競爭對手少了的話,生意規模也將隨之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