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丁當13歲父母離婚:被拋棄的感覺,謝謝那段過去

▲丁當等了7年纔有代表作《我愛他》。(圖/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吳睿慈/專訪

丁當2007年發行首張專輯《離家出走》,出道第3年以戲劇《下一站,幸福》主題曲《我愛他》嚐到走紅滋味,這首歌對她來說意義非凡,「一個歌手能有屬於自己的代表作,是非常感動的事。」事實上,她的歌手道路並不順遂,等了4年正式發片,直到出道後第3年遇到成名作,一共7年的時間,她透露確實想過放棄。

「我是一個很不愛混日子的人。」丁當個性獨立、自尊心強,當初獨自從大陸來臺尋夢,曾有段在PUB駐唱的時光,包含髮型音樂舞臺又或者是服裝都是她一手包辦,親自上布料市場採買,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縫衣服上的鑽、珠片,她很感謝那段經驗,雖然那個環境容易疲倦,「但它教會我獨立,最重要的是,我喜歡站在臺上唱歌,保有那份初衷。」

▲因爲從小生活家庭環境,讓丁當變得獨立,她曾覺得那段經歷很悲傷,但現在反而很感謝那段過去。(圖/記者周宸亙攝)

追夢道路上,丁當等了7年才遇到代表作《我愛他》,「那是我出道第3年,很多朋友還不認識我。」直到有一次,朋友開心地打電話告訴她,KTV包廂裡唱的幾乎都是歌曲《我愛他》,讓她感動不已。談起這段7年的等待時間,她說:「對一個女生來說,人生有幾個7年啊?」曾想過放棄,原以爲和前東家合約結束就沒了,但她又遇見下個機會,「相信音樂的艾姐,她給了我很多鼓勵。」

丁當自幼經歷父母離婚,13歲到17歲那幾年,由於環境的關係她被迫學會獨立成長,包含煮飯、洗衣服、自己打理所有一切、個性變得堅強,對一個13歲的小孩來說,下一頓會在哪裡吃都不知道,她說「其實我不喜歡很快成長,但環境就造就你要獨立,那沒有辦法。」家庭的關係,讓她害怕失去、害怕不被大家喜歡,甚至在13歲開始有種被拋棄的感覺,「也許是因爲家庭,因爲父母離婚,我沒辦法跟別的同學一樣有個完整的家庭。」

曾經有一次,丁當去同學家做客,看見對方的父母關心小孩的噓寒問暖,當發現別人家庭溫暖的那一面,她就會轉身先離開,踏出同學家的那一刻就開始大哭,「雖然那段經歷對我來說滿悲傷、滿痛苦,但你的人生就是這樣。」她謝謝那段過去,讓她比別人懂得更早、更懂得感恩。

▲丁當個性獨立、堅強,以前的她都會把負面情緒累積在心中,近兩年來的她開始懂得釋放壓力。(圖/記者周宸亙攝)

現在的丁當,有壓力的時候會哭,或者選擇運動紓壓,不再把負面情緒累積在心中,自在地享受生活,也懂得感恩;這一路走來,她特別感謝老闆艾姐(相信音樂營運長),對方是個對於做唱片很有動力的人,「如果沒有她,我現在可能是幼兒園老師瑜伽老師、又或者還在PUB駐唱。」感性地表示,以前的生活可能比較辛苦一點,但讓她有了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