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不到最低工資
賺不到最低工資圖╱路透
受到疫情、特別是最低工資年年上揚的影響,韓國三大連鎖超商旗下門市、特別是加盟門市的營運逐年惡化,今年以來,每10家門市就有1家的淨利潤,比最低工資還要少。
■The minimum wage rose sharply during the last administration and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shortage of labor.
疫情、最低工資,讓韓國三大連鎖超商旗下的每家超商門市獲利大幅減少,今年以來,30%的超商門市每日(以8小時爲基準)所賺得的淨利潤,比最低工資還要少,當然直接關閉門市的更多。
包括GS25、CU、7-Eleven三大韓國連鎖超商,向韓國「國會產業通商資源中小風險企業委員會」所提交的資料,受到疫情、還有最低工資年年上揚的影響,超商門市、特別是加盟門市的營運是逐年惡化。
時薪漲 壓垮三成超商
資料顯示,經營惡化、且賺不到最低時薪的超商門市,大約在2016年時10家中會出現1家,到去年急遽突破3成,截至今年7月微幅成長爲30.4%。
這項數據,是韓國「國會產業通商資源中小風險企業委員會」依據三大超商系統各門市平均租金、利潤,以及人力成本等爲基礎,計算各門市的銷售額、淨利潤,然後與每年最低工資進行了比較而得出。
分析指出,超市門市營運惡化,固然與疫情與防疫措施有關,但根本原因是前任文在寅政府執政的五年,大幅度拉高了最低時薪。
在文在寅上任時的2017年,韓國最低時薪是6,470韓元(約新臺幣155元),2018~2019年連續以兩位數的比率調高最低時薪,到卸任時的2022年,已升至9,160韓元(約新臺幣220元,臺灣目前最低時新薪爲168元)。對人事成本佔超商運營成本70%的門市而言,負擔相當沉重。
時薪「9,160元」,雖然還不到文在寅所期望的「1萬元」,但是,如果加上週末、休息日的工資,以及四大保險(僱傭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國民年金/養老金及健康保險),每僱用一名員工,僱主實際付出的時薪是1.1~1.2萬韓元(約新臺幣264~288元)。
資料也顯示,文在寅政府執政五年期間,除了2019年外,超商門市每年關店數量都在增加,其中又以2018年最爲驚人,門市關閉數比起2017年增幅爲47.3%。統計顯示,最低時薪急遽調升,傷及的是韓國小商家,包括超商門市。
高通膨 門市營收雪上霜
而疫情對超商營運惡化則產生了加劇與催化的作用。究其原由,韓國超商門市的業績向來是「愈晚愈美麗」,疫情導致夜間來消費的客人遽減,雖然,韓國政府從今年上半年以來,不斷放寬防疫措施,卻迎來史上最大通膨潮,在萬物齊漲下,各門市的營收還沒到疫情前的70%。
在營收、獲利都大幅縮水,甚至賺不到最低工資下,資料顯示,韓國很多超商門市,特別是加盟經營的門市大多都在苦撐,撐不下去的乾脆關門,還在撐的則想:「如果連最低工資都賺不到,是不是該把店收一收?」因爲可以想見的未來,人事成本只會更高,不會更低,屆時會更難賺錢。
提升最低工資,是文在寅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卻沒想到廣大的勞工並沒有因此增加收入,反而爲韓國勞動市場帶來負面衝擊,韓國多數國內研究機構都直指,各項負面數據與影響,都是「從最低工資提高後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