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

常 晉

不棄微末、精準施策,瞄準分類操作痛點,多一分服務、減一些負擔,有利於促進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

因地制宜、創新探索、突出實效,就能找準突破口,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列中來

“請注意,您投放的垃圾不正確,請正確投放。”陝西西安蓮湖區橋梓口社區,“人工智能督導員”不時發出語音提示,幫助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這名社區“新成員”,可通過智能攝像頭自動識別垃圾錯投、亂投等行爲,並及時發出提醒,引導居民提高垃圾分類準確度。

類似這樣的場景,是各地與時俱進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生動縮影。前不久公佈的信息顯示,當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2.6%。垃圾分類,正成爲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

我國面臨着巨大的垃圾處理壓力。據統計,2022年,全國城市、縣城垃圾清運量分別達到2.44億噸、0.67億噸。由於實行垃圾分類時間較短,在廣大縣城與農村地區,羣衆參與度還不夠高,覆蓋面和質效均有待提升。如何進一步創新舉措,推進相關工作有效下沉,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

態度決定行動。推廣垃圾分類,首先要引導居民轉變認知、提高接受度。“不管垃圾分得多好,最後還是會被混到一起運走”——有調查顯示,不少人對“混裝混運”的擔憂,影響着分類的積極性。對此,既需要加快建設分類處理設施,完善垃圾收集、運輸、消納系統,實現全鏈條有機銜接,避免“先分後混”;也應豐富載體形式,向羣衆展示垃圾處理全流程,消除顧慮。比如,廣東中山開展全民監督直播活動,邀請市民代表參觀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瞭解廚餘垃圾從收運到資源化利用的完整過程。在健全垃圾閉環處理上下功夫,在創新普及形式上動腦筋,才能讓更多人認識到分類的必要性,變“要我分類”爲“我要分類”。

垃圾分類雖是小事,操作起來卻並非易事。推廣垃圾分類,要優化流程、強化激勵。比如,上海於細節處改善體驗,推進小區加裝洗手池、自動除臭機、感應門;開發回收小程序,提供靈活、快捷的可回收物再利用渠道;推行綠色賬戶,市民可將分類行爲轉化爲積分兌換禮品。如今,上海小區和單位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已穩定在95%以上。不棄微末、精準施策,瞄準分類操作痛點,多一分服務、減一些負擔,有利於促進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

擴大垃圾分類覆蓋面,農村地區是重點。與城市相比較,農村“大分散、小聚居”,垃圾堆放散亂、運輸處理成本高、居民環保意識相對薄弱。因此,必須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不能“一個模板管到底”。浙江台州針對農村瓜果皮、剩飯菜等易腐垃圾多的情況,在初期將分類標準簡化爲可腐爛垃圾和不可腐爛垃圾,方便村民理解;湖北仙桃規劃引入環保企業產業化運營,綜合運用太陽能生物集成技術、氣化熔融處理技術等,提高垃圾本地資源化利用率……實踐證明,因地制宜、創新探索、突出實效,就能找準突破口,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列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協同發力、精準施策、久久爲功,需要廣大城鄉居民積極參與、主動作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着眼未來,多措並舉、凝聚衆力,抓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我們定能爲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