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續推動路平計劃 106年預計改善34條道路

新竹市四月中陸續啓動路面刨鋪作業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依新竹市政府歷次調查,「路平」一直是市民關心的市政項目市長林智堅上任後推動「路平計劃」,兩年來路面積達百萬平方公尺,今(106)年度持續編列2.3億元經費,改善3區總計34條主要道路總面積近37萬平方公尺,已於4月中陸續啓動路面刨鋪作業。工務處表示,爲提升道路施工品質,今年採「評分及格最低標」方式招標,排除過往施工廠商低價搶標陋習,另施工期間造成不便,也請市民包涵見諒。

工務處表示,今年度「路平計劃」已於4月中旬陸續啓動,包括東區慈雲路等19條主要道路、北區成功路等9條主要道路、香山區牛埔南路等6條主要道路,三區總計34條主要道路,總面積合計約369,608平方公尺,依各區特性分別採東區、北區、香山區辦理採購作業,將於4月及5月份分區陸續開工,逐步改善新竹市道路品質。

工務處表示,今年改採「評分及格最低標」方式辦理招標,目的在排除過往施工廠商低價搶標的陋習,由參與投標廠商從履約績效、工程品質及管理、工程組織等進行評分審查,最後及格廠商參與價格標等程序,期盼提升道路的施工品質。

市長林智堅指出,路平是市民最關心的事,也是市府持續推動的重要工作,過去新竹市「路無三裡平」,他擔任議員時,助理也常抱怨,早餐機車上,一路上「跳車」不斷,新竹市「路見不平」常爲市民所詬病

林智堅強調,過去新竹市「道路養護預算費」僅編列8300萬元,他上任後提高到2.3億元,並啓動「路平主題網」號召全民監督,即時通報,修訂《新竹市挖掘道路埋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成立道路管線協調中心,強調「聯合施工」,「路平三支箭」實施後,申挖案件減少13.19%、挖掘長度減少27.17%、挖掘面積減少24.17%,期盼給市民「安全、平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