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東門圓環槽化線挨批交通陷阱 市府:列拖吊重點區域

民衆反映,車道上出現一大塊禁止區域,既不給人走又禁行汽機車,形同交通違規陷阱。(王惠慧攝)

爲改善新竹市交通環境,新竹市政府施作東門圓環人行環境第三工區的改善工程,並決議不再擴增人行道,多出空間改設槽化線、雙紅線禁止汽機車停放,但卻有民衆抱怨,車道上出現一大塊禁止區域,行人和汽機車都不能走,形同交通違規陷阱,昨晚更有民衆貼出汽車違停照,盼警方加強取締。

新竹市東門城「迎曦門」有近200年曆史,東門圓環周邊更是重要人行通行區域,沿着圓環人行道再通往護城河,可串起新竹火車站、東門城與圓環、州圖、美術館、新竹州廳的古蹟漫步路線。

爲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市府去年展開東門圓環人行道二期改善工程,將9處街廓分3區施工改善,人行道第三區改善工程於今年4月施工,並於6月完工,市府指出,考量到第三工區範圍道路寬度較爲狹窄,評估車行交通安全後,決定維持既有人行道比例,以原街廓範圍施作。

但有民衆疑惑,改善工程不僅未增加人行空間,反而把人行空間改畫爲槽化線,多出來的空間讓人感到十分突兀,不僅行人不能走、汽機車不能壓線行駛,且駕駛人在此右轉,也容易壓到槽化線,形同汽機車交通違規陷阱。

對此,都發處表示,有關東門圓環3處街廓槽化線設計,先前有先與里長、居民和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及評估,因當地管線鋪設複雜,考量文昌街、東門街路寬相較東門圓環其他路口狹窄,加上交通流量大易形成交通瓶頸。

因此,都發處指出,爲維護人車安全,該處街廓維持既有範圍改善人行道,但改設槽化線維持圓環完整性及行車及行人空間順暢,未來若有違規停車行爲,將由市警局依相關規定辦理。

昨晚也有民衆上網發文,指東門圓環該處槽化線有多輛汽車違停,還語帶嘲諷表示「東門圓環有專屬停車位!歡迎臨停、常駐」。對此,市府會加強取締,並列爲重點拖吊區域。市警局指出,車輛違停易造成交通壅塞,甚至發生交通事故,警方將加強取締告發,維護用路人行車安全。